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时代价值研究

2020-02-18李瑞志

戏剧之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时代价值

李瑞志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文艺工作蕴涵的基本立场是人民立场,即我们的文艺工作一切都是为了人民,是在毛泽东文艺工作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代表作。本文分别从《讲话》一文中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工作问题和学习问题五个方面展开分析,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人民;文艺;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1-020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文运同国运息息相关,文脉同国脉紧紧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席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讲话》中处处闪耀着以人民为创作中心的文艺思想。回顾毛泽东主席的《讲话》,理解后可以發现两位国家领导人在人民文艺工作方面论述的异同点,可以发现《讲话》一文对新时代文艺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讲话》中是从立场、态度、工作对象、工作和学习五个问题展开描述的,而本文也从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新时代再次回顾两位国家领导人对文艺工作中的“人民”论述异同点,对我国今后文艺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讲话》中“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

首先是立场问题。毛泽东主席在《讲话》中首先就提出了立场问题,“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当时的无产阶级与人民大众就是指占全国总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1] 上述四类人是中国人民中最广大的一部分,即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在当时全民族抗日的背景下,只有先确定了我们人民大众的立场,使文艺工作成为革命中的重要一部分,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全国才能共同抵抗侵略。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文艺工作者陆续来到延安,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中的某些人未能及时融入到当地人民群众中,因为这些人主张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就像鲁迅批评的梁实秋一样,为资产阶级摇旗呐喊,反对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2]历史证明,这种为资产阶级服务、背离人民立场的文艺主张显然是不能长远走下去的。因此只有先确定立场,了解我们的“人民”范围,才能确定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二是态度问题。态度问题,即我们对具体事情的具体态度。首先就是对象不同,我们所采取的态度也就不同,是批判,是暴露,是肯定,还是歌颂?毛泽东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正反两方面态度都要,根本问题是关于谁,他提到有三种人,一种是敌人,另一种是统一战线的盟友,一个是自己人,这第三种人就是人民群众及其先锋队,他指出对于这三种人需要有三种态度,本文的主要焦点是第二和第三种人。在“人民”的观点上,我们既要有联合又要有批判,如果他们抗战积极,热爱人民,我们就赞扬。如果他们反对人民,反对党,我们就必须批判。对于人民群众,讲话中明确指出人民也有缺点的,并不是完美的。无产阶级中仍有许多人保留了小资产阶级的思想。 我们应该及时地帮助他们,教育他们,让他们同自身的缺点做斗争,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应该还是以赞扬为主,让他们及时地改正自身的缺点,大跨步地向前走,积极地参与到革命中来。

在工作对象问题和工作问题的描述中相对较为直接,简而言之就是作品给谁看,不言而喻,自然是人民群众。革命时期不同,革命根据不同,革命任务不同,工作对象也相应改变。在延安时期,我们的工作对象不仅仅是当前的干部,更是今后的干部、未来的干部,各种各样的人群, 军队的士兵,工厂的工人,农村的农民,这些都是我们在文艺创作中的工作对象。 既然确定了工作对象,下面就要有一个熟悉的问题,即对“人民”的熟悉程度,在《讲话》一文中,毛泽东主席就将“熟悉”解释为对语言的熟悉,即许多文艺工作者不熟悉人民丰富的生活语言,缺乏足够的知识。因此,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大众化”意味着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必须与人民团结起来。

《讲话》中谈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学习,即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基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恩格斯提倡文学应该 “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3]列宁则进一步提出艺术是属于人民的,阐明文艺的发展方向, “这不是全职女佣,不是成千上万无聊和肥胖的上流社会人士,而是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4]重要的是,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既要学习文学创作的技巧和方法,但他们更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意味着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中的各种阶级,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条件,研究他们的面孔和心理,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只有明确这些,我们的文学艺术才能有丰富的内容和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为人民服务。

二、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人民”文艺工作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是在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召开文艺座谈会时发表的。72年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召开了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对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并在后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一系列阐述。这不仅仅是一种巧合,而更是一种传承与发展。

坚持和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导向问题是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说到底是我们的文艺工作对象问题,要弄清楚文艺工作到底为了谁,怎么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提出文艺服务于“群众中的大多数人”,首先是“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 ,通过文艺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则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方向,肯定了“社会主义文艺实质上是人民的文艺”。在这里,我们公开将文学艺术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将以人为本的文学作品定义为社会主义文学作品。如果我们的文艺工作脱离了人民,就如同于植物脱离了土地。只有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反映时代气象和人民心声的精品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激励。

毛泽东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在这里其实就已经给文艺工作的结果成败与否下好了定义,即文艺工作是否能够反映出人民的心声,表现出人民的面貌。文艺工作要取得明显的成就,就必须以人民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学艺术作品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文艺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文艺工作的起点是人民,终点也是人民。中国的文艺工作者要想在文艺事业中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俯首甘为孺子牛。對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就要深深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就要深入人民群众,扎根生活,真诚地做人民的孩子,深切地爱护祖国和人民。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5] 因此新时期的文艺工作应该首先继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指导和教育广大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怀。其次,坚持正确的价值观领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推进、发展文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大发展。[6]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对我们的文艺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利润,而文艺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惠及广大人民, 二者之间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摩擦,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在市场利润的影响下对文艺工作的要求有所放低, 甚至出现了“三俗”和反人民等一系列文学艺术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主席的 “革命文艺服从政治需要”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能偏向于利益的问题,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必须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坚持正确的价值观领导,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推进文艺新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实质上就是人民的文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工作这个根本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人都用一以贯之的态度进行审视,用与时俱进的脉络进行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本文以下均简称“《讲话》”.

[2]《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见《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本文以下均简称“《讲话》”.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01).

[6]刘燕荣 王高萍.论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传承和发展——毛泽东、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比较研究[J].传承.2016年9期31页.

猜你喜欢

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时代价值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论提高我国公务员素质的途径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领导干部为民服务“四要四不要”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西方在滥用“人民”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