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问场”,释放“问能”

2020-02-18吕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1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吕军

[摘要]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教师要善于以学生对文本的“元认知”为原点,创设有底气、有序、有质的课堂“问场”,让学生有问、会问、乐问;要珍惜每一个问题,以“问”为教学契机,引学生之问与文本核心段落、核心词语、核心人物、核心思想融合,在融合对话中走向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要精选核心之问,以“问”为翘板,导学生之问促思辨与讨论、集中与拓展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开展体验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就能在融合文本核心等“问场”的构建中,释放语文课堂的“问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核心;问场;问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1-0045-02

“问”是人们跟这个复杂世界对话的开始。对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尽力创造学生自主提问的机会,让学生敢问、能问、乐问,并持续构建让学生主动问、善于问的氛围,在这样的“问场”中,让问题发酵,使学生的素养得以生成。这样的“问场”有其内在的特质,如师生关系有平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共振”,探讨内容有梯度等。学生在“问场”中能够获得持续丰富的学习经验,并使内心品质得到自由、健康的成长。

课堂之问,绝不是就问而问,而是引学生之问走“上坡路”,让“一生之问”变成“全班之问”,让简单之问变成“深刻之思”,让“不沾边之问”变成“关键之问”。教师的引导颇显重要,“问的课堂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将教师的点拨与释疑当成其中的重要元素”。那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问“转轨”呢?不妨把学生之问与文本核心领域进行对接、嫁接、连接。

一、“问核心”:搭建审美桥梁

核心段落是指能集中表现人物思想内涵和文章主旨的段落。有时是一个主要段落,有时是相关联的几个段落。当学生提问跟文章的某段有关联时,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具体的段落,在自主提问和教师导读的背景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深入。

(一)赏读“群段”悟情感

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为例,有学生这样问:“这位扫路人都七十多岁了,还不退休,自己住在深山老林里,难道他不怕么?”

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文本的核心人物——扫路人。学生关心老人独居深山害不害怕,这彰显了他们单纯的一面,学生的情感诉求正映衬了老人的精神内核。老人的内涵也正是学习这篇文本需要领悟的核心。为此,我引导全体学生逐一阅读文中老人跟作者的对话:“读一读,想一想,从对话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人?”

在学习《广玉兰》一文时,有学生问:“‘总之,只凭几个优美的词句是不能概括它全部内涵的。这里的‘内涵是指什么?”

广玉兰的内涵有哪些?这个问题其实也启发了教师和其他同学:广玉兰不仅有着冰清玉洁的质感,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把这个问题作为本课学习的重点,引导全体学生阅读四、五、六自然段,在具体的赏读中,真切地感受广玉兰的具体内涵。

(二)赏析“独段”理表达

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时,一个学生这样问:“为什么说没登过天游峰的人不能算到过武夷山呢?”这个问题涉及本文的另一个重要核心:怎样的天游峰。学生看似简单的一问,但是经过教师对问题与段落的嫁接,就能让学生触摸到文本的核心领域,明晰哪里是重点段,并使学生能够及时发现新知,学会文本的表达特色。

二、“问人物”:揣摩情怀人格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不失时机地把问题与教材中的人物对接,就能将课堂教学引向对人物个性与品格、内涵与品质的领悟上来,从而使读者与作者、主人公巧妙自然地“相聚”,产生同呼吸、共命运的和谐共振的教学效果。

(一)感悟人物精神内涵

一篇文章,集中反映了作者的人格魅力,心理诉求,是作者对生命经历进行思想诠释的载体。引领学生学习教材文本,不妨去了解作者特定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思想内涵。

在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0课《古诗两首》时,师生展开了对话与提问。

生1:老师,请问于谦的家是哪里的?王冕的家又是哪里的?

师:嗯,这个同学不仅读诗歌,还关心诗人的家是哪里的。

生2:这两位诗人都是浙江钱塘人。

师:自古江南人才辈出。除了想知道诗人的家在哪里,你还想了解于谦、王冕的哪些背景呢?

生3:于谦,做官清廉,心系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当时曾率北京军民抵抗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

这两首诗都有借物抒情,以诗言志的特点。为此,教师十分珍惜学生的提问,及时捕捉学生问题中的核心词语,发现学生提问中蕴含的自我情感诉求,并进行拓展、延伸,从而让“边缘的问题”走向了教材的核心领域。

(二)领悟人物品格内核

主人公是文本内涵的重要元素,对其品格内核的领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问的具体情况,给学生留足对核心知识自我领悟的空间,启发学生阅读相关材料来“解释”自己的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把学生之问与主人公“挂钩”。

如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一个学生问道:“老人七十多岁了,还没有退休,而且独自一人住在深山老林里,难道他不害怕么?”这个问题体现了学生对老人的关心和疑惑。关心,是学生由己及人的自我體验的自然迁移;疑惑,是缘于学生对老人的初步认识。以此为契机,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领会文中描写老人与“我”对话的句子,使学生慢慢走进老人的内心,感受到老人对武夷山上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的眷恋之情。

三、“问词语”:寻觅联系布局

核心词语对理解教材往往具有厕龙点睛、四两拨千斤的功效。教师在备课时应细致捕捉关键词语,并将这些关键词语随时与学生共享,向学生渗透联系上下文、前后有勾连的学习策略。

(一)课前捕捉备酝酿

钻研教材时,教师要留心隐藏在文本句段中的核心词语,通过圈、画、写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研读。圈,就是用特定符号圈出来;画,就是将核心词语所在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写,就是解释其含义、诠释其表达价值。于此,这些关键词语在学生心中有了思考的痕迹,这是让核心词语在课堂上进行发酵的首要环节。

(二)课中勾连促理解

根据学生之问,教师提示学生结合上文或下文的某些词语进行理解。这既能增强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整体素养。

如在学习王冕的《墨梅》时,师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生:“只流清气满乾坤”这句中的“流”可否换成“留”?

师:请你联系“满”字来分析、揣摩。

生:“满”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流”则能与“满”相对应。不断地“流”才能渐渐地“满”。

总之,对教材的研读,教师心中需有核心意识。只有持续与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核心,开展核心学习活动,方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落实。

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问,是思维的起点。根植儿童心理诉求,师生共同倾听学生真诚、疑惑的声音,构建以生为本、以问导学的课堂,让学生有问、敢问,并持续生成一种“问”的生长态势,促进学生爱问、好问,才能使学生身在教室,心更在课中央,才能让有效教学走向以“问”为中心的卓越课堂。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