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背景下筑牢防线加强管理确保 规模化猪场生物安全

2020-02-16刘云鹏

云南畜牧兽医 2020年1期
关键词:隔离区生活区消毒液

刘云鹏

(哈尔滨通威饲料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1 外部防线管理

1.1 人员外部隔离管理

1.1.1员工管理

(1)员工返场前,在家里自行隔离24h以上,隔离期间不要接触活猪、生鲜猪肉以及猪肉制品,更不要到养殖场、动物诊疗场所、屠宰场、农贸市场(特别是猪肉摊点)等高风险场所。

(2)员工到农场所在地区指定隔离地点(指定宾馆或租赁居民楼)隔离24h以上,并出具隔离证明。

1.1.2外部人员管理

外部人员需在农场所在地区指定隔离地点(指定宾馆或租赁居民楼)隔离48h(1个白天2个晚上)后,并出具隔离证明。隔离期间限制活动范围,严禁接触及食用外部一切猪肉及其制品,每日洗澡,衣物和鞋子进行更换,剪短指甲等。

1.1.3运料司机春节或其他假日休假后再次运料管理

(1)不允许携带违禁品或含违禁品成分的任何物品。

(2)猪场安排指定隔离点隔离72h,隔离期间洗澡、更衣、换鞋,将原来穿在身上的所有衣物进行浸泡消毒、清洗和晾干。

(3)到隔离宿舍换场区隔离服隔离48h,将所有衣物(身上穿的+携带的)用卫可浸泡1h以上,然后进行清洗和晾干,这样处理后的衣物才允许司机穿着进入料车驾驶室。

(4)休假期间,饲料车必须停靠在隔离区指定位置。

(5)若司机不服从生物安全管理的,处罚服务商2000元,并由供应链重新洽谈其他车辆供应商。供应链负责通知供应商及司机。

1.2 车辆外部防线管理

(1)所有的运猪车需在距离场区5km外的洗消点进行第一次彻底清洗和消毒(清洗标准必须达到眼观无粪便、无泥沙和无油渍),方可到达洗消中心。

(2)料车必须是专用料车。

(3)其他无关车辆严禁靠近场区。必须要进场的车辆必须在洗消中心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方可进入隔离区,严禁进入生产区。

(4)过了最后一个村庄,到达洗消中心前之间的上坡路上(两侧有林地区域),铺撒道路宽度宽、6m长的生石灰带,厚度3cm以上,并定期补撒。

1.3 物资外部防线管理

(1)所有物资采购必须来自低风险区域,如兽药、疫苗以及所有生产物资必须由集团集中采购供应,由厂家直接供货,严禁从兽医诊所和兽药店采购。

(2)食堂食材由行政负责采购,入场监督管理由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员负责。食堂食材采购频次为每周1次,严禁采购猪肉、牛肉、羊肉、散装牛奶等食材及其制品进入农场。猪场食堂食材实施定点采购,食材销售点不得经营猪肉、牛肉、羊肉等制品,且距离前述危险物品经营点100m以上,在不经营肉品的蔬菜店采购蔬菜或者到大棚采购蔬菜;在清真店采购肉品,在水产店采购鱼类等制品。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员负责定期检查核实采购点的情况是否符合上述生物安全要求。

(3)任何个人不允许私自采买零食邮寄至场区或私自携带至场区,休假结束返场可携带规定范围内的零食,但必须接受检查。目前,要求所有零食必须是正规厂家,有正规包装的零食及饮料,而且所有的零食成分中不含有违禁成分。兽医部最新规定:鸡肉肠、牛肉肠、鱼肉肠(包含正规厂家有正规包装的)均不允许携带入场。

(4)任何个人不允许私自采买水果邮寄至场区或携带至场区。

(5)携带入生活区及隔离区穿的衣物必须是新购买未开封的;其他类型衣物严禁携带入场。

1.4 外部猪群防线管理

(1)严禁从外部进行引种,何时可以进行引种,等待兽医部通知。

(2)以猪场为中心,外周3km内(特别是猪场山下村庄的养猪户)的养猪户清退,且持续保持退养状态2年以上。

2 洗消中心防线管理

2.1 洗消中心防线车辆洗消管理

(1)在洗消中心大门口外部设置警示牌:请到洗消中心洗车,未经洗消的车辆前方禁行,违者重罚!

(2)所有到场区内及场区大门口外部的车辆必须在洗消中心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消毒后停放30min以上,由至净区的通道驶出洗消中心,再到相关区域。洗车房洗车工作实施批次化管理,车辆一进、一洗消、一出、一消毒,即每洗消一辆车后必须立即对洗车房进行清理、清洗和消毒,并及时进行记录。

(3)所有未经清洗、消毒或者已完成洗消工作但未经检查(检测)的车辆,严禁驶至洗消中心净区或猪场大门口附近。驶至洗消中心净区或猪场大门口附近的车辆必须是清洗和消毒完成且经检查(检测)合格的车辆。

(4)一切无关车辆严禁进入洗消中心,员工车辆停靠在洗消中心脏区区域。

(5)洗消中心到场区大门口外部道路保持无泥沙状态,夏季2%~5%火碱溶液喷洒消毒,每10d消毒1次;冬季撒布生石灰保持无裸露地面,并及时补撒。

2.2 洗消中心防线人员管理

(1)人员入场管理:所有入场人员必须要有外部隔离证明才能到洗消中心,登记后,必须在洗消中心进行洗澡、更衣、换鞋,穿上场区隔离服至隔离区宿舍隔离。

(2)洗澡通道管理:洗澡通道每周进行清理、清洗和消毒1次。

(3)洗消员洗车时必须穿专用工作服,洗车结束后必须立即对工作服和工作靴进行清洗和消毒,同时必须洗澡、更衣、换鞋。

(4)洗消员洗车没有结束时,严禁接触入场物料。

(5)洗消员洗车没有结束时,除在洗车房内外活动,严禁到其他区域随意走动。

2.3 洗消中心防线物资入场管理

(1)洗消中心工作人员在往物料消毒通道中搬运物资时,必须换穿往脏区物料消毒通道搬运物资专用工作服(白大褂)。

(2)所有物资(疫苗和精液等温度敏感品除外)在洗消中心物料消毒通道熏蒸消毒后,由隔离区人员在物料消毒通道净区将物料转运至隔离区。

(3)有外包装的物料必须开袋或开口进行臭氧熏蒸消毒。臭氧熏蒸后,再利用烟雾熏蒸机,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再次熏蒸,达到30mL/m3,再密闭1h。

(4)针对疫苗等温度敏感制品,需于物料消毒通道内对最外层包装表面喷洒75%酒精并擦拭消毒后,去除最外层包装,然后再用75%酒精对大包装内的疫苗外包装表面等进行喷洒擦拭消毒,方可通过洗消中心物料消毒通道进入隔离区。

(5)物料消毒通道必须实施批次化管理,物品一进、一消毒、一出,固定消毒时间,在消毒期间不得打开消毒通道放取物品,并对消毒时间、方式、执行人进行记录备案。严禁在物料消毒通道内存放任何物品。

(6)及时打扫物料消毒通道地面卫生(无杂物、无尘土),每周清洁和地面消毒至少2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并且要有清洁和消毒记录。

(7)一切人员严禁跨越物料通道中间隔档,严禁物料消毒通道两侧门同时开启。

(8)物品在物料消毒通道中消毒时间的确定由负责管理的人员或部门确定。以臭氧浓度为100mg/m3维持作用30min计算,根据臭氧机产生臭氧的能力、消毒通道空间、臭氧浓度达到100mg/m3需要的时间等参数计算而确定,计算公式为(单位为分钟):熏蒸时间=30+(空间×100)/臭氧机产臭氧能力。防非洲猪瘟期间所有物料熏蒸通道在计算出的熏蒸时间基础上加倍执行,即实际熏蒸时间=计算出的熏蒸时间×2,青菜等食堂菜品熏蒸时间为其他物品的2倍,即实际熏蒸时间=计算出的熏蒸时间×4。

2.4 入隔离区洗澡通道管理

(1)人员在外部隔离点隔离结束后必须携带外部隔离证明,于入隔离区洗澡记录表上登记后,赤脚进入洗澡通道脏区更衣室,脱掉所有衣物,进入淋浴间。

(2)在淋浴间内洗澡至少5min,必须用洗发露和沐浴露进行清洗,重点清洗头发、鼻孔和耳廓。

(3)淋浴结束后,至净区更衣室擦干,穿上生活区衣物和鞋子。

(4)洗澡通道每周进行清理、清洗和消毒1次,由专人(一般为洗消员)负责,并及时记录,清理净区时,要洗澡后进入净区进行清理。

(5)洗澡通道内毛巾或浴巾必须且仅能放置在净区,其他任何区域严禁放毛巾或浴巾。

3 隔离区防线管理

3.1 隔离区人员隔离管理

(1)人员进入隔离区前,要有在洗消中心的洗澡证明。

(2)在隔离区隔离的人员必须穿红色隔离服在指定隔离宿舍进行隔离24h以上,严禁随意到处走动,且必须服从隔离区管理人员管理。

(3)本场员工隔离结束前,要将床单、被罩和枕套拆卸下来,浸泡消毒30min以上,然后进行清洗和晾晒;将隔离宿舍卫生间和房间卫生打扫干净,标准为无可视垃圾和可视灰尘等,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如不按规定完成上述工作,隔离期间无当日工资。

3.2 隔离区入生活区物料消毒通道管理

(1)所有入生活区的物料(疫苗和精液等温度敏感品除外)在进入生活区前,必须在隔离区入生活区物料消毒通道内进行熏蒸消毒,并且隔离12h以上方可进入生活区。

(2)有外包装的物料必须开袋或开口进行臭氧熏蒸消毒。臭氧熏蒸后,再利用烟雾熏蒸机,应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再次熏蒸,达到30mL/m3,再密闭1h。

(3)针对疫苗等温度敏感制品,需于物料消毒通道内对最外层包装表面喷洒75%酒精并擦拭消毒后,去除最外层包装,然后再用75%酒精对大包装内的疫苗外包装表面等进行喷洒擦拭消毒,方可进入生活区。

(4)物料消毒通道必须实施批次化管理,物品一进、一消毒、一出,固定消毒时间,在消毒期间不得打开消毒通道放取物品,并对消毒时间、方式、执行人进行记录备案。严禁在物料消毒通道内存放任何物品。

(5)及时打扫物料消毒通道地面卫生(无杂物、无尘土),每周清洁和地面消毒至少2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并且要有清洁和消毒记录;脏区部分由隔离区人员负责清洁和消毒,净区部分由生活区人员负责清洁和消毒。

(6)一切人员严禁跨越物料通道中间隔档,严禁物料消毒通道两侧门同时开启。

(7)物品在物料消毒通道中消毒时间的确定由负责管理的人员或部门确定。以臭氧浓度为100mg/m3维持作用30min计算,根据臭氧机产生臭氧的能力、消毒通道空间、臭氧浓度达到100mg/m3需要的时间等参数计算而确定,计算公式为(单位为分钟):熏蒸时间=30+(空间×100)/臭氧机产臭氧能力。防非洲猪瘟期间所有物料熏蒸通道在计算出的熏蒸时间基础上加倍执行,即实际熏蒸时间=计算出的熏蒸时间×2;青菜等食堂菜品熏蒸时间为其他物品的2倍,即实际熏蒸时间=计算出的熏蒸时间×4。

3.3 手机、钱包等小件物品入生活区管理

(1)手机、钱包、充电器等小件物品,经75%酒精喷洒擦拭消毒后,放入传递窗,开启传递窗中的紫外灯照射15min以上。

(2)保持传递窗内清洁,每周要进行清洁。

3.4 隔离区入生活区洗澡通道管理

(1)人员于隔离区隔离结束,在入生活区洗澡记录表上登记后,赤脚进入洗澡通道脏区更衣室,脱掉所有衣物,进入淋浴间。

(2)在淋浴间内洗澡至少5min,必须用洗发露和沐浴露进行清洗,重点清洗头发、鼻孔和耳廓。

(3)淋浴结束后,至净区更衣室擦干,穿上生活区衣物和鞋子。

(4)洗澡通道每周进行清理、清洗和消毒1次,脏区由隔离区人员负责,淋浴间和净区由生活区人员负责,并及时记录;脏区管理负责人负责检查洗浴用品是否齐全,并做补充。

(5)洗澡通道内毛巾或浴巾必须且仅能放置在净区,其他任何区域严禁放毛巾或浴巾。

3.5 隔离区车辆管理

(1)无关车辆严禁靠近场区及其大门口外部。

(2)必须进入隔离区的车辆,必须在洗消中心进行清洗和消毒,且有洗消中心出具的车辆洗消证明,方可进入隔离区,严禁进入生产区。所有进入隔离区的车辆都要及时登记。

3.6 厨房生物安全管理

(1)所有食材必须在指定地点购买,严禁采购猪肉、牛肉、羊肉、散装牛奶等食材及其制品进入场区。食材销售点不得经营猪肉、牛肉、羊肉等制品,且距离前述危险物品经营点100m以上。原则上要求与大棚种植菜农直接对接,如不能实现,必须在不经营肉品的蔬菜店采购蔬菜,在清真店采购禽类肉品,在水产店采购鱼类等制品。

(2)采购的食材必须在入隔离区物料消毒通道开袋或开口臭氧熏蒸消毒后,方可进入隔离区食堂食材库房。物品在物料消毒通道中消毒时间的确定:以臭氧浓度为100 mg/m3作用30min计算,以及臭氧机产生臭氧的能力、消毒通道空间、臭氧浓度达到100mg/m3需要的时间等参数计算而确定。计算公式为(单位为分钟):菜品熏蒸时间= [30+(空间×100)/臭氧机产臭氧能力]×4。注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菜品熏蒸时间为其他物品所用时间的2倍。

(3)蔬菜择摘时应放在容器内,不得将蔬菜直接放在地上择摘。择摘后的废弃蔬菜用1:200卫可或浓戊二醛消毒后,装进质量好的垃圾袋密封后,转运至垃圾池。

(4)清洗蔬菜的水要通过下水道处理掉,严禁于露天随意倾倒。

(5)地面平整干爽,无杂物(尤其是灶台、案台下的地面),下水道通畅。

(6)有害生物控制:地面、墙壁柜内、柜面不能有老鼠、蟑螂、苍蝇及其他昆虫活动,同时,要做好防鼠(安装挡鼠板)、防蚊蝇(安装门帘、纱窗和灭蝇灯)以及防其他昆虫工作。

(7)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应有盖并盖好,无破损无溢漏,桶盖与外壁应保持清洁。

(8)餐饮用具清洗后及时放于消毒柜内进行消毒处理,柜内要洁净、干爽、无异物。消毒后的餐具应表面光洁、无水渍、无异物、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

(9)每周使用沾有消毒液的拖布对操作间地面进行消毒处理1次,前提是地面无积水、无尘土、无杂物,并做好消毒记录。

(10)在厨房安装紫外灯2~4盏,每天紫外灯照射消毒30~60min(设置定时启动与关闭控制器)。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以防灼伤。

(11)针对旧冰箱(施工期间使用的),停电除霜后,利用1:200的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擦拭消毒3次,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3.7 厨房库房管理

(1)库房内物品怕潮的要上货架,每周1次对库房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

(2)库房内每新进一次物资,立即对库房再次进行抽样熏蒸消毒1次。消毒时间的确定:以臭氧浓度为100mg/m3作用30min计算,以及臭氧机产生臭氧的能力、库房空间、臭氧浓度达到100mg/m3需要的时间等参数计算而确定。计算公式为(单位为分钟):熏蒸时间=[30+(空间×100)/臭氧机产臭氧能力]×2。注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库房中物资熏蒸时间为其他物品所用时间的2倍。

(3)库房每天用紫外灯照射消毒30~60min(设置定时启动与关闭控制器),可选择在库房屋顶配置紫外线灯管,距离地面正上方2m内,按照30W/10~15m2设置,每次记录使用时间和累计时间,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以防灼伤。

(4)库房要防鼠、防蚊蝇及防其他昆虫。

3.8 隔离区餐厅管理

(1)每日饭后由值日人员(一般2人)认真对餐厅地面、餐桌、餐椅进行清洗打扫,做到餐桌、餐椅的干净整洁,做到“五无”标准,即无灰尘、无痰迹、无水迹、无油渍、无饭粒。

(2)垃圾桶在使用中应保持外壁、桶盖洁净无污垢,用后内外洗刷干净,桶中的废弃物不得积压时间过长,不遗撒,及时清理,桶盖要随时盖好。

(3)拖把、扫帚、抹布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保证其无污物、无油渍、无异味,整齐码放到指定位置。

(4)每周在地面打扫干净后,用沾有消毒液的拖布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2次,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对餐桌进行消毒2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5)在餐厅安装紫外灯2~4盏,每天紫外灯照射消毒30~60min(设置定时启动与关闭控制器)。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以防灼伤。

(6)餐厅要做好防蝇工作(安装门帘、纱窗和灭蝇灯),严禁出现苍蝇。

(7)剩饭剩菜必须进行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必须实行密闭性转运(务必装在质量好、密封性好的垃圾袋子里面),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且整洁完好,转运过程中不得泄漏、撒落,投放至垃圾池内后保证包装完好。

3.9 生鲜食材以及熟制食物从隔离区入生活区管理

(1)严禁个人携带任何生鲜食材进入生活区。

(2)生鲜食材进入生活区前必须彻底清洗,标准为无可视泥沙;进入生活区的所有生鲜食材(青菜、黄瓜、辣椒等及水果),必须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浸泡消毒30min以上,然后通过传递窗传递至生活区餐厅。

(3)熟制食物通过传递窗进入生活区餐厅。生活区餐厅内使用的餐具必须专用,严禁与外部和综合房内部的交叉使用。

(4)传递饭菜过程中,传递窗内的紫外灯不要开启。

(5)保持传递窗内清洁,每次传递饭菜后要及时进行清洁,并开启紫外灯照射30min。

3.10 隔离区垃圾管理(主要为生活垃圾)

(1)垃圾要实施分类管理,分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剩菜剩饭处理:剩饭剩菜必须进行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必须实行密闭性转运(务必装在质量好、密封性好的垃圾袋子里面),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且整洁完好,转运过程中不得泄漏、撒落,投放至垃圾池内后保证包装完好。

(3)摘择下来的青菜处理:蔬菜择摘时应放在容器内,不得将蔬菜直接放在地上择摘。择摘后的废弃蔬菜用1:200过硫酸氢钾或浓戊二醛消毒后,装进质量好的垃圾袋密封后,转运至垃圾池,在垃圾池内暂存,定期向外转运处理或做深埋处理。

(4)纸壳处理:建议收集后集中处理,可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

(5)塑料瓶处理:建议收集后集中处理,可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

(6)玻璃酒瓶处理:建议收集后集中处理,可填埋处理或在围栏附近敲碎后做隔离带。

(7)小食品塑料外包装等其他垃圾:收集后集中处理,可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

3.11 隔离区水泥硬化路面消毒

从场区大门口内部开始,隔离区内部所有水泥路面保持无泥沙状态(生石灰不算泥沙),夏季2%~4%火碱溶液喷洒消毒,每10d消毒1次;冬季撒布生石灰保持无裸露地面,并及时补撒。

4 生活区防线管理

4.1 生活区餐厅管理

(1)每日饭后由值日人员(一般2人)认真对餐厅地面、餐桌、餐椅进行清洗打扫,做到餐桌、餐椅的干净整洁,做到“五无”标准,即无灰尘、无痰迹、无水迹、无油渍、无饭粒。

(2)垃圾桶应套质量好的塑料袋后再使用,在使用中应保持外壁、桶盖洁净无污垢,桶中的废弃物不得积压时间过长,不遗洒,及时清理,桶盖要随时盖好。

(3)拖把、扫帚、抹布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保证其无污物、无油渍、无异味,整齐码放到指定位置。

(4)每周在地面打扫干净后,用沾有消毒液的拖布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2次,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对餐桌进行消毒2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5)在餐厅安装紫外灯2~4盏,每天紫外灯照射消毒30~60min(设置定时启动与关闭控制器)。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以防灼伤。

(6)餐厅要做好防蝇工作(安装门帘、纱窗和灭蝇灯),严禁出现苍蝇。

(7)剩饭剩菜必须进行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必须实行密闭性转运(务必装在质量好、密封性好的垃圾袋子里面),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且整洁完好,转运过程中不得泄漏、撒落,投放至垃圾池内后保证包装完好。

(8)目前,生活区剩菜剩饭密封包装后,经生活区与隔离区间大门转运至隔离区垃圾池。每次转运垃圾及其他物品后,生活区与隔离区间大门内部和外部需冬季铺撒生石灰,厚度不低于3cm,夏季用2%~4%火碱溶液全覆盖喷洒消毒。

4.2 生活区宿舍管理

(1)生活区宿舍实行6S管理。

(2)每周对宿舍内的桌面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擦拭消毒至少1次,每周对宿舍地面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消毒至少1次。

(3)宿舍产生的生活垃圾严禁随意丢弃,每个宿舍必须设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后定期集中处理,严禁随意丢弃。生活区宿舍外周设置带盖可移动的垃圾桶至少3个以上,对生活区产生的垃圾实施分类集中暂存。

(4)纸壳处理:收集后集中处理,可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

(5)塑料瓶处理:收集后集中处理,可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

(6)玻璃酒瓶处理:建议收集后集中处理,可填埋处理或在围栏附近敲碎后做隔离带。

(7)小食品塑料外包装等其他垃圾:收集后集中处理,可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

4.3 生活区走廊以及洗衣房管理

(1)对走廊所有地面和天井地面(含各出入口),每周至少打扫1次,然后在地面打扫干净后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消毒至少1次(严禁在走廊和天井等公共区域丢弃垃圾)。

(2)每周在洗衣房地面打扫干净后,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消毒至少1次。

4.4 生活区库房管理

(1)低值易耗品库房:每次新进物资后,臭氧熏蒸2h;保持地面干净,每周对地面清洁和消毒至少1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

(2)药品库房:纸盒箱类外包装严禁进入药品库房;每次新进药品后臭氧熏蒸2h;保持地面干净,每周对地面清洁和消毒至少1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

4.5 入生活区洗澡通道净区管理

入生活区洗澡通道净区每周进行清理、清洗和消毒1次,由生活区人员负责,并及时记录。

4.6 入生活区物料消毒通道净区管理

及时打扫物料消毒通道地面卫生(无杂物、无尘土),每周清洁和地面消毒至少2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并且要有清洁和消毒记录;脏区部分由隔离区人员负责清洁和消毒,净区部分由生活区人员负责清洁和消毒。

4.7 隔离区净区至生活区间的区域管理(隔离区净区部分+两栋宿舍间的道路)

(1)出隔离区洗澡通道后及出隔离区物料通道后的净区区域,对该区域的地面每周清洁和地面消毒至少2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并且要有清洁和消毒记录。

(2)隔离区宿舍与生活区宿舍间的硬化道路及道路两侧泥土路面,用2%~4%火碱溶液全覆盖喷洒消毒,每半个月1次。

5 生产区防线管理

5.1 人员出入综合房管理

5.1.1进入综合房程序

(1)进入洗澡通道,在脏区更衣室门外登记,脱鞋放在鞋架上。

(2)打开门,跨过隔离凳,赤脚进入脏区更衣室,顺手将门关闭。

(3)将所有生活区衣服脱掉放入衣柜。

(4)进入淋浴间,用洗发水和沐浴露仔细清洗全身(重点清洗头发、鼻孔、耳廓)及眼镜,淋浴时间至少5min;淋浴结束后关紧水阀。

(5)进入生产区(净区)更衣室,用毛巾擦干全身。如返回脏区更衣室,需重新淋浴洗澡,方可进入净区更衣室。

(6)穿上工作服,开门穿上综合房内用鞋,进入综合房,并及时关门。

(7)在进猪舍入口处换鞋区(此处必须设置隔离凳、综合房内鞋架、猪舍内靴子架)换靴子,手部消毒(75%酒精喷洒消毒),踩脚盆进入猪舍。

5.1.2人员出综合房程序

(1)离开猪舍前,在每栋猪舍内将靴子冲洗干净,靴底的粪便必须冲洗干净,踩脚盆出猪舍。

(2)在换鞋区将靴子脱掉挂在鞋架上,跨过隔离凳后穿上综合房用鞋。

(3)在洗衣房内脱掉外套、袜子等,并放入消毒桶中浸泡。

(4)在洗衣间准备好次日用的工作服及干净浴巾。

(5)携带准备好的衣物,脱掉拖鞋,并放在鞋架上,然后进入净区更衣室,关门,将衣物放入衣柜;脱掉内衣放入脏衣桶。

(6)进入淋浴间,用洗发水和沐浴露仔细清洗全身;洗后关紧水阀。

(7)返回净区更衣室,用毛巾擦干全身,挂好毛巾。

(8)穿过淋浴间至脏区更衣室,穿上生活区的衣服。

(9)离开脏区更衣室,并将门关紧。

(10)登记后,返回生活区。

5.1.3工作服和工作鞋颜色管理

各区域工作服和工作鞋必须实行颜色管理,不同区域必须是不同颜色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5.1.4人员出入综合房必须通过洗澡通道洗澡更衣换鞋进入

5.1.5洗澡通道管理

(1)洗澡通道每周进行清理、清洗和消毒1次,并及时记录;同时,检查洗浴用品是否齐全,并做补充;清理脏区、淋浴间和净区时要避免交叉污染,一般的清理和消毒顺序为净区、淋浴间、脏区。

(2)洗澡通道内毛巾或浴巾必须且仅能放置在净区,其他任何区域严禁放毛巾或浴巾。

5.2 物料从生活区入综合房管理

(1)除熟制食物外,所有物料必须经入综合房的物料消毒通道消毒后才能进入综合房内库房。

(2)所有入综合房的物料(疫苗和精液等温度敏感品除外)在进入综合房前,必须在入综合房物料消毒通道内进行熏蒸消毒。

(3)有外包装的物料必须开袋或开口进行臭氧熏蒸消毒。

(4)针对疫苗等温度敏感制品,需在物料消毒通道内对最外层包装表面喷洒75%酒精并擦拭消毒后,去除最外层包装,然后再用75%酒精对大包装内的疫苗外包装表面等进行喷洒擦拭消毒。

(5)物料消毒通道必须实施批次化管理,物品一进、一消毒、一出,固定消毒时间,在消毒期间不得打开消毒通道放取物品,并对消毒时间、方式、执行人进行记录备案。严禁在物料消毒通道内存放任何物品。

(6)及时打扫物料消毒通道地面卫生(无杂物、无尘土),每周清洁和地面消毒至少2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并且要有清洁和消毒记录;开展清洁和消毒工作时,严禁交叉,脏区部分清洁和消毒时在脏区进行(工具专用),净区部分清洁和消毒时在净区进行(工具专用)。

(7)一切人员严禁跨越物料通道中间隔档,严禁物料消毒通道两侧门同时开启。

(8)所有计划进入综合房的物料必须无肉眼可视的泥沙,有泥沙的必须彻底清理和消毒后,方可放至入综合房物料消毒通道。

(9)物品在物料消毒通道中消毒时间的确定由负责管理的人员或部门确定。以臭氧浓度为100mg/m3维持作用30min计算,根据臭氧机产生臭氧的能力、消毒通道空间、臭氧浓度达到100mg/m3需要的时间等参数计算而确定,计算公式为(单位为分钟):熏蒸时间=30+(空间×100)/臭氧机产臭氧能力。防非洲猪瘟期间所有物料熏蒸通道在计算出的熏蒸时间基础上加倍执行,即实际熏蒸时间=计算出的熏蒸时间×2。

5.3 食物从生活区入综合房管理

(1)熟制食物经传递窗进入综合房,且严禁外部任何餐具与食物一起进入综合房餐厅。

(2)禁止任何生鲜食材进入综合房内。

(3)禁止员工私自携带任何食品入综合房内。

(4)往综合房送餐车辆要事先进行消毒处理,且要专车专用,严禁交叉使用。

(5)送餐顺序必须按照生物安全等级进行,顺序为公猪舍、分娩配怀舍、保育育成舍、后备舍。

(6)综合房内使用的炊具要专用,严禁与外部交叉使用。

(7)员工在综合房内用餐时,必须在餐厅内吃饭,严禁到其他区域吃饭或将食物及任何餐具带至综合房内的其他区域。

5.4 综合房餐厅管理

(1)每日饭后由值日人员(一般2人)认真对餐厅地面、餐桌、餐椅进行清洗打扫,做到餐桌、餐椅的干净整洁,做到“五无”标准,即餐厅地面和桌面无灰尘、无痰迹、无水迹、无油迹、无饭粒。

(2)垃圾桶必须套质量好的塑料袋再使用,在使用中应保持外壁、桶盖洁净无污垢,桶中的废弃物不得积压时间过长,及时清理,桶盖要随时盖好。

(3)拖把、扫帚、抹布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保证其无污物、无油渍、无异味,整齐码放到指定位置。

(4)每周在地面打扫干净后,用沾有消毒液的拖布对地面进行消毒处理2次,用沾有消毒液的抹布对餐桌进行消毒2次,并做好消毒记录。

(5)在餐厅安装紫外灯2~4盏,每天紫外灯照射消毒30~60min(设置定时启动与关闭控制器)。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以防灼伤。

(6)餐厅要做好防蝇工作(安装门帘、纱窗和灭蝇灯),严禁出现苍蝇。

(7)剩饭剩菜必须进行分类放置,做到日产日清;必须实行密闭性转运(务必装在质量好、密封性好的垃圾袋子里面),具有餐厨废弃物标识且整洁完好,转运过程中不得泄漏、撒落,投放至垃圾池内后保证包装完好。

(8)综合房餐厅产生的剩菜剩饭包装密封后,经物料消毒通道转运出综合房,然后运至生产区垃圾池内暂存,由环保区人员处理。

5.5 工作服管理

(1)不同栋舍工作服和工作鞋实行颜色管理;每个员工配置2~3套工作服(外套、保暖衣、内衣、袜子等)。

(2)每日必须安排人员对工作服进行清洗和晾晒。

(3)工作服必须实行日清洗制度,包括外套和保暖衣。

(4)清洗前,必须使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使用量具,现用现配)浸泡1h以上。

(5)员工下班后,外套直接脱在洗衣房的桶内浸泡;由当日洗衣人员负责从洗澡通道净区将保暖衣拿到洗衣房内,消毒液浸泡后进行清洗和晾干。

(6)洗澡通道内毛巾或浴巾必须且仅能放置在净区,其他任何区域严禁放毛巾或浴巾;浴巾或毛巾、内衣等贴身衣物可以由员工自己进行清洗和晾干。

(7)内衣等贴身衣物,员工可自行购买,但进入综合房前,必须是新的;打开包装,经熏蒸消毒后,进入综合房。

5.6 综合房宿舍管理

(1)综合房宿舍必须实行6S管理。

(2)每周对宿舍内的桌面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擦拭消毒至少1次;每周对宿舍地面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消毒至少1次。

(3)宿舍产生的生活垃圾严禁随意丢弃,每个宿舍必须建立垃圾桶,生活垃圾定期集中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4)综合房(含宿舍)内产生的生活垃圾装袋密封后,经物料消毒通道转出,运至生活区垃圾池。

5.7 综合房走廊及其他房间管理

(1)走廊:对走廊所有地面,每周至少打扫1次,然后在地面打扫干净后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消毒至少1次(严禁在走廊等公共区域丢弃垃圾)。

(2)洗消房:每周对洗衣房地面打扫干净后,用1:200卫可溶液全覆盖拖地消毒至少1次。

(3)库房:纸盒箱类外包装严禁进入综合房库房;有泥沙的物料严禁进入综合房库房;保持地面干净,每周对地面清洁和消毒至少1次,地面消毒用1:200过硫酸氢钾溶液全覆盖拖地(溶液必须使用量具,现用现配)。

5.8 人员从综合房出入猪舍管理

(1)进入猪舍人员必须穿消毒、清洗过的工作服(不能未清洗而反复穿);工作服(特别是外套)必须做到日消毒、日清洗,且避免与综合房宿舍、餐厅等高风险区域物品交叉。

(2)综合房和猪舍交界处设置隔离凳(隔离凳为此处脏净分界线),隔离凳综合房一侧设置鞋架,隔离凳猪舍一侧设置靴子架。

(3)出入猪舍人员在隔离凳处更换工作靴,此过程一定遵守脏净分界线,严禁交叉。

(4)猪舍入口处设置脚踏盆和酒精喷壶;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脚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每日进行更换,并做好相关更换记录。

(5)出入猪舍前必须踩脚盆,必须对手部喷洒75%的酒精消毒。

(6)猪舍连廊道十字交叉处设置脚踏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

(7)猪舍内各个单元门口设置脚踏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

5.9 物资及工具等从综合房入猪舍管理

(1)所有计划进入猪舍的物料和工具必须无肉眼可视的泥沙,有泥沙的必须彻底清理,用1:200过硫酸氢钾消毒后静置30min以上。

(2)所有进入猪舍的物料和工具必须用75%的酒精全覆盖喷洒消毒后方可进入。

(3)任何纸箱类等外包装严禁进入猪舍内。

5.10 综合房内生活垃圾向外部转运管理

综合房内垃圾装袋且密封集中处理,经物料消毒通道转运出综合房,然后运至生产区垃圾池内暂存,由环保区人员处理。

5.11 死猪运出猪舍管理

(1)死猪处理必须当日完成。

(2)死猪转出猪舍必须是一天中的最后一项工作,即当日下班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3)从每个单元栋舍转出死猪前,对其全身喷淋消毒液,放置在便于转运出舍的廊道处;下班前再通过死猪出口或出猪台转出猪舍(死猪转出猪舍是下班前的最后一项工作)。

(4)育肥舍通过育肥舍的出猪台向外转运死猪,可暂时存放在通往出猪台的廊道上;在猪舍到出猪台方向的连廊、靠近猪舍一侧门的位置设置脚盆,处理死猪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

(5)保育舍通过靠近保育舍的死猪出口向外转运死猪;在死猪出口靠近连廊一侧门的位置设置脚盆,处理死猪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

(6)分娩舍通过靠近分娩舍的死猪出口向外转运死猪;在死猪出口靠近连廊一侧门的位置设置脚盆,处理死猪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

(7)配怀舍通过配怀舍的出猪台向外转运死猪,可暂时存放在通往出猪台的廊道上;在猪舍到出猪台方向的连廊、靠近猪舍一侧门的位置设置脚盆,处理死猪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

(8)后备舍通过后备舍的出猪台向外转运死猪,可暂时存放在通往出猪台的廊道上;在猪舍到出猪台方向的连廊、靠近猪舍一侧门的位置设置脚盆,处理死猪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

(9)公猪舍通过公猪舍的出猪台向外转运死猪,可暂时存放在通往出猪台的廊道上;在猪舍到出猪台方向的连廊、靠近猪舍一侧门的位置设置脚盆,处理死猪人员出入必须踩脚盆。脚踏盆内的消毒液必须没过脚面,消毒液必须用量杯及相关量具对消毒剂和水的体积进行测量,严禁随意配置。

(10)死猪转出猪舍后,必须在当天转运至环保区进行堆肥处理(推荐此方案)或其他方案处理。

5.12 猪舍内垃圾向外部转运管理

猪舍内垃圾装袋且密封集中处理,先集中放置在通往出猪台的廊道上,每10d通过出猪台向外转运1次,然后运至生产区垃圾池内暂存,由环保区人员处理。

5.13 生产区内的车辆管理

(1)生产区内的车辆严禁驶出生产区至其他任何区域。

(2)生产区内的车辆必须专车专用,严禁用于其他用途。

(3)生产区内车辆在生产区内行驶的路线严禁经过猪舍建设施工期间的生活区(活动板房区),违者重罚。

(4)场内中转料车,必须在场内洗车房内每半个月清理、清洗和消毒一次,清理、清洗和消毒部位为驾驶室内部和外部、车体(含料灌顶)、底盘和轮胎,清洗标准必须达到眼观无泥沙、无粪污。流程参照饲料车辆洗消流程执行。

(5)场内中转运猪车,在当天中转运猪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和干燥(无法烘干的,自然晾干),清理、清洗和消毒部位为驾驶室内部和外部、车体、车厢、底盘和轮胎,清洗标准必须达到眼观无泥沙、无粪污、无猪毛。流程参照转猪车辆洗消流程执行。

(6)铲车每次处理死猪后,均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特别是轮胎和铲斗;每半个月对铲车驾驶室和车体进行清洗和消毒1次。

(7)送餐车要每周清理、清洗和消毒1次,清理、清洗和消毒部位为驾驶室内部和外部、车厢、底盘和轮胎,清洗标准必须达到眼观无泥沙、无饭菜。

(8)生产区内洗车房必须启用,且专门用于车辆清洗和消毒。洗车房实行批次化管理:一进、一洗、一消、一出、一消,即一辆车进入洗车房后,马上进行清洗和消毒,清洗消毒结束后车辆开出洗车房,对洗车房进行清洗和消毒,方可让下一辆车驶入再进行清洗和消毒。

6 有害生物防线管理

6.1 防鸟

(1)料塔及其附近安装驱鸟器,每个料塔至少安装2个驱鸟器。

(2)猪舍与外界联通的孔道等安装铁纱窗防鸟。

(3)及时清理料塔及其附近散落的饲料,避免吸引鸟类等动物靠近。

(4)生活垃圾特别是剩菜剩饭包装密封后,放置到垃圾池,及时无害化处理,防止招引鸟类。

(5)把距离场区栅栏100m以内的所有鸟巢拆掉。

(6)场区四周鸟类聚集点安装防鸟网。

6.2 防鼠

(1)及时清理料塔及其附近散落的饲料,避免吸引鼠类等动物靠近。

(2)生活垃圾特别是剩菜剩饭包装密封后,放置到垃圾池,及时无害化处理,防止招引鼠类。

(3)各猪舍出入口处必须安装挡鼠板防鼠,挡鼠板高度不低于60cm,如物流消毒通道入口、洗澡通道入口、死猪出口等所有与外界连通的口必须安装挡鼠板。

(4)聘请专业灭鼠公司每季度对全场内外进行灭鼠1次或对场内灭鼠工作进行指导。

(5)隔离区和生活区防鼠工作必须开展,防止鼠类进入餐厅、库房和宿舍房间——所有与外界连通的出入口安装挡鼠板。

(6)死猪无害化处理规范,防止招引鼠类。

6.3 防蚊蝇

(1)洗消中心所有的房间(除洗车房和烘干房外)安装纱窗和门帘。

(2)隔离区房间与外界连通的所有出入口安装门帘,所有夏季开启的窗户安装纱窗。

(3)生活区房间与外界连通的所有出入口安装门帘,所有夏季开启的窗户安装纱窗。

(4)综合房物料通道脏区门、洗澡通道脏区门和送饭通道门都安装门帘。

(5)综合房所有窗户严禁在任何季节开启。

(6)猪舍进风口和排风口安装防蚊蝇网,猪舍外部每个风机口处要安装西服里子材质的风机罩(每年开春前安装上)。

(7)生活垃圾(特别是食物残渣)、死猪无害化处理、粪尿处理等须规范,防止招引蚊蝇。

(8)垃圾填埋点、垃圾池、死猪处理区等区域,每半月灭蝇一次。

(9)在各栋舍各个出入口处安装灭蝇灯,并安装产品使用说明进行定期维护;在隔离宿舍出入口、厨房出入口、生活区宿舍出入口、生活区餐厅出入口安装灭蝇灯,并安装产品使用说明进行定期维护。

6.4 防猫狗

(1)生活垃圾(特别是食物残渣)、死猪无害化处理等必须规范,防止招引猫狗。

(2)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猪场各出入口、排水沟、围栏等,如有缺失或损坏,及时修补,防止猫狗等动物进入。

7 处罚与奖励

(1)违反上述任何一条者,对相关负责人和责任人每次每人处罚现金1000元人民币,第二次移交人事部门做劝退处理。

(2)设立生物安全奖励基金,公司每月以2000元的额度作为奖励基金,同时,将每月罚款也纳入生物安全奖励基金,奖励对象为在生物安全方面执行到位、监督检查到位、生物安全工作创新等方面有贡献的团队和个人。

(3)每月评比1次,月初评比上月度,入选者由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员和猪场兽医提报,兽医部审核。

猜你喜欢

隔离区生活区消毒液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出行受限情景下生活区景观对压力情绪调控的研究
84消毒液
中国英雄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建筑施工生活区节电设计探索
探讨医院生活区推行物业化的可行性
福建省建成国内首批肉鸡无禽流感隔离区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某矿生活区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