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药炮制技术传承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0-02-16王法琴朱如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药饮片炮制中药

王法琴,朱如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五千多年的历史证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社会长期稳定的繁荣发展都离不开我们对文化自信的坚守。正是由于这种高度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才拥有如此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中药炮制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形成的一门将中药材加工成临床使用的中药饮片的一种制药技术,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中药炮制不仅是一门学科,一项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发展中药炮制技术,有利于中医药文化和技术更好地融合,也能够提升民族的文化自信。但近年来,中医思维弱化、炮制特色优势淡化、中药饮片评价西化等问题,导致中药炮制技术面临着失传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中药炮制传承与发展路径的研究,重视中药炮制的文化价值和应用价值,体现传统炮制文化的历史价值、中药饮片的功能价值、传承人才的使用价值以及中药炮制行业发展的经济价值,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彰显出民族文化的魅力,坚守对中药炮制文化的自信。

1 文化自信对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和发展的影响

中医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沉淀,具有独特的思维体系,中药炮制是建立在中医文化基础上的一门应用学科,中药的性能和功效存在一定的偏性,偏则利害相随,通过炮制降低药物的偏性,达到调整药性的目的,进而使中药更好地符合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用药需求,因此中药炮制具有浓郁的中医文化色彩,是中医临床的用药特色和根本。

现如今,我们所继承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多数是指古代流传下来,主要体现在价值观念、思想主张、经典语录、文化命题等方面。古人在中医传统哲学智慧的指引和自身积累的经验中,总结提炼出了一套独特的中药炮制理论体系,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作为同仁堂的古训之一,要求中药饮片在炮制过程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守诚信、讲仁爱、尚和合、重民本、求大同、崇正义”等思想观念与其思维模式一脉相传。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说到:“凡物气厚力大者,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者醇矣。”可见作为中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炮制阐述的不仅仅是炮制技术的理论体系,更传递出深邃的哲学思想。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构成了中药炮制伟大使命的基础。拥有自信,才有了自觉,有了自觉,才能全身心地相信使命、坚守使命,进而实现它、发扬它[2]。因此中药炮制的发展必然要与文化传播相连,通过文化来推动行业的进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发挥中药炮制的特色。

2 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2.1 地方特色的炮制方法及技艺未进行有效集成

在中医药发展的过程中,独具特色的炮制方法尤其是独特炮制品在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按国家法规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各省、市自治区除去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对于没有规定的,必须自制规范炮制[3],导致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炮制技术无法延续使用。同时由于全国各地的用药习惯、地区性差异等的不同,造成炮制方法的多样性,特别是具鲜明地域特色的“建昌帮”“樟帮”“京帮”等炮制技术,作为传统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未进行系统调查、整理,无法突显炮制源远流长的底蕴。

2.2 中药饮片企业生产执行的炮制技术缺乏规范标准

近年来,中药炮制技术在国家从“七五”到“十三五”的计划下,已相继立项开展研究,在中药炮制原理、工艺技术规范等方面获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生产单位与科研部门之前缺少一定的联系,导致绝大多数成果被束之高阁,无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多数小而全、多而杂的饮片生产企业,难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生产。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增长力,将传统炮制方法转化为规范化的生产工艺标准;企业如何根据临床需求进行炮制技术的创新,是饮片产业化、规模化必须解决的问题。

2.3 中药炮制传统知识和技术保护主体不明

中药炮制技术是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特有的传统制药技术,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应该由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共同去保护。目前国家虽将中药饮片炮制技术列入禁止出口范围,但保护的主体不明、对象不清,究竟应保密到何种程度,目前尚未有确切、可行的措施。虽然我们可以从《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或《中国药典》、教科书籍中查阅到中药炮制的加工流程、工艺等内容,但整体上是粗放型的描述,在核心环节仍旧保密。大量现代研究成果并未充实到法规中去,阻碍了中药炮制的进步,影响了中药疗效的发挥。

2.4 中药炮制技术缺乏文化自信

近些年,中药炮制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好时机,但中医思维弱化、炮制技术退化、炮制特色优势淡化、中药饮片评价西化等问题仍然存在,传统的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的“一方一法”“临方炮制”的用药模式已不复存在,现存为数不多的技艺高超的老药工以及那些独特而又能够产生奇效的传统炮制技术渐渐被世人遗忘。传统的炮制技术面临衰退的局面,从根本上看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结果,没有“信”,更妄谈“愿”与“行”[4]。中药炮制技术源于中药炮制文化的塑造,离开了文化的滋养,理论和技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树立文化自信就是对中药炮制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中药炮制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

3 传承与发展中药炮制技术的实现路径

3.1 挖掘整理炮制技术理论

对炮制技术的挖掘与整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学习炮制知识,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文献学研究手段,对历版《中国药典》、各省市炮制规范、古今炮制相关医药专著、法规文件、论文专利等进行系统调研与整理,努力挖掘、收集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并加以整理、分析与研究。理清中药炮制技术的历史沿革变化轨迹、炮制原始意图和现代理论,梳理、总结中药炮制技术的精髓。将传统、宝贵、有效、合理的炮制技术进行保护、传承与创新,整理汇总炮制工艺技术和经验,进行信息库搭建和炮制标准著作的撰写。以走访老字号名店、名厂、名商、寻访技艺传承人等方式,将散落在民间的炮制技术收集整理成书籍;查阅各类古文献书籍,整理成条理清晰的文字及声像资料,便于存储,明确各代表性炮制技术特色及品种特点,结合新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特色技术及品种名录,从而更好地传承中药炮制技术[5]。

3.2 搭建炮制技术开发研究平台

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既能保证中医临床疗效,同时也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其中规范化的炮制工艺和饮片质量评价标准是关键。建立的平台可为中药炮制工艺规范化和饮片标准化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为安全、有效地研制中药新药提供先决条件,可有效地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综合集成结果,围绕中药炮制品种、技术、辅料设备、理论、应用等进行系统整理,并通过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探究其炮制机理。归纳总结出常用中药炮制技术,选择炒法(清炒、固体辅料炒)、炙法、煅法、蒸法、煮法、复制法等常用中药炮制共性技术进行操作规范示范性研究,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各技术炮制规范及操作规程。开发和搭建中药炮制技术平台,要以推动炮制学科发展和服务于中医药产业化为宗旨,使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炮制方法相结合,推动炮制技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国家支持下研究和搭建的平台,可以更加系统完善地深挖中药炮制地域特色,同时也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炮制技术开发研究平台的搭建,可较大幅度提高科研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建立研究人员组成结构合理、学科水平一流,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中药炮制学科”科研队伍[6]。

3.3 建立基于炮制原理的质量评价模式

多年以来,我们在中药炮制传统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前者是继承方法,后者是继承标准。一套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模式,将能有效地规范中药炮制的传统理论研究以及中药饮片质量等,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中药的疗效,发挥中药炮制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建立基于炮制原理的质量评价模式,是传承和发展中药炮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成分研究、药理研究、临床研究挖掘其炮制机理、临床使用注意事项,归纳总结出常用中药炮制技术,选择贵重、有毒、大宗饮片品种进行示范性研究。制定从原料产地、净制加工、炮制工艺、炮制设备、炮制辅料、生产过程质量检测技术与控制、饮片成品及其包材、包装等全过程的质量标准控制和规范,以此制定中药饮片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标准。以京帮为例,以传统经验为基础作为特色品种质量评价方法的京帮,根据其外观、形状、气味、颜色等来鉴别饮片真伪及质量优劣,同时更应该注重在炮制原理研究基础上,制定专属性强的质量评价方法及标准[7],创建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方法,形成独有特色的质量评价模式。

3.4 融通新媒体资源传播炮制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长期以来传统炮制文化的传播多以师传徒,手把手教学,口头相传为主,这种单一而传统的传播方式,使得炮制技术不能广泛流传,不能被大家所广为熟知,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播和推广面临停滞不前的状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出现,给炮制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快捷、更为便捷的途径,如AR、VR技术以其实时交互、虚实结合的特点,为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便捷途径,给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带入感和参与感。可在公共文化空间、博物馆播放视频短片,智能优秀非遗传承人展示中药炮制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渊源、生产工艺过程和艺术特点等难以用文字、实物来诠释的信息。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平台的文化传播度,另一方面也有机会增加匠人在媒体的曝光度,树立名人品牌和活化传统手工艺[8]。针对不同人群分散、学习时间难以固定的情况,可采用网络公开课、共享视频的机动方式展开网络课程学习,使用户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安排完成进行自我学习,使传统手工艺传播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内容宽泛,受众的互动性强,不受时间的限制,涵盖了炮制文化信息的各方面,更容易使大众接受而有所获益。

4 结语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深邃的哲学智慧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药炮制技术作为一种中医文化,要正视自身的特色优势与不足,我们要深挖与研究中药炮制技术每一项技艺背后的文化积淀,推动中药炮制技术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继承和发展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解决好炮制在文化和科技领域相互分割的现象,充分挖掘中药炮制的创新内涵和文化内涵,树立中药炮制传统文化自信,将传统中药炮制的现代研究,最大程度地转化为临床治疗价值,造福大众。

猜你喜欢

中药饮片炮制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中药饮片市场监管乏力
中药饮片调剂中审方作用及改进策略分析
中药饮片鉴别真伪的意义及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