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探析

2020-02-16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郭尚君

营销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分会计专业证书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郭尚君

一、“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意义

从“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意义上看,主要有两大意义,一是有利于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1+X”证书制度,既包括学历证书,还包括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学历证书是学历教育的产物,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则是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产物,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非常有帮助。高职会计专业在“1+X”证书制度下,既重视会计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还能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等级,可谓是一举两得。二是有利于补充、强化和拓展会计专业知识。“1+X”制度是一个动态的人才培养制度,“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书证衔接和融通是精髓所在,将高职会计职业技能融入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统筹规划X 证书职业技能考核与高职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优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意义重大。

二、“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困境

当前,“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困境较多,主要表现在“严进宽出”背景下缺乏深入钻研、“X”课程教学的扩展力度不足、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会计教学创新缺乏关键性举措、“1+X”制度实施的教师欠缺等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严进宽出”下缺乏深入钻研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普遍存在过于重视学分数量忽视学分质量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1+X”证书制度下,不少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采取“严进宽出”的导向,让学生放松了对专业课的深入钻研精神,过度强调学分数量而忽视学分质量的问题,与“1+X”证书制度建设的理念背道而驰,不仅如此,受“严进宽出”导向的影响,学生争取“X”(职业证书)的能力降低,“1+X”证书制度建设因此陷入困境。

(二)“X”课程教学的扩展力度不足

当前国内针对会计专业设有不同的等级证书,但由于“X”课程教学的扩展力度不足,“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学生对的“X”课程教学“了解”与“入门”认知仍处于初级阶段,从会计专业的等级证书分类上看,职称性质的证书、执业类资格考试、国际化的执业类资格等职业类型,要想取得专门的课程职业证书,没有相应的辅导课程或单独的职业技能辅导,“1+X”证书制度的实现变得较为困难。

(三)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纵观大部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校企合作方式,很多高校院校的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开展,其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达不到“订单式培养”的校企合作要求。“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建设,面对这一现状,由于缺乏行业协会、行指委、职教集团、协同企业协作共同体平台,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很难接触到具体会计工作,导致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会计教学创新缺乏关键性举措

“1+X”证书制度是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有效举措,高职会计专业中实施“1+X”证书制度,也应创造性地根据人才发展要求作出改变,进行会计教学方面的创新。就目前而言,会计课程创新仅仅是一两门课程的简单更新,会计教学创新缺乏关键性举措,是会计教学体系的全面提升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目标较难实现。

(五)“1+X”制度实施的教师欠缺

教师队伍是“1+X”制度实施的重要保障,“1+X”证书制度下,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不能及时得到优化和提高,相应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受到影响,不能真正发挥“1+X”制度的作用。现阶段,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尤其是中、高级“双师型”教师数量欠缺,很多教师忽视了对“X”专业技术资格的培养,也就难以体现在会计专业教学实践中体现“X”专业技术,迫切要求优化师资力量。

三、“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出路

为进一步提高“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水平,在了解“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的意义及其困境的基础上,其相应的出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一)强化学分管理,注重学分和技能的匹配

强化学分管理,注重学分和技能的匹配,是“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1+X”证书制度的实施,应建立在“严进严出”学分制管理体系之上,不仅要注重学分数量而且还要注重学分质量,严格进行学分管理。在具体做法上,要明确学分考核点的难易程度和岗位实操水平,注重学分和专业技能的匹配程度。让学生在拿到“1”(毕业证书)的基础上,继续努力拿到“X”(职业证书),培养他们深入钻研专业技能的能力。

(二)注重分类教学,加大“X”课程教学投入

注重分类教学,加大“X”课程教学投入,对“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至关重要。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而言,设立“X”职业证书的分类教学课程,有针对性地解决会计专业对“X”的课程教学投入力度不足,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具体做法上,应设立职业证书、职业类资格证书和国际化证书的教学课程,配备相应的辅导课程或单独的职业技能辅导,培养他们对准学习目标的职业习惯,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专业知识。

(三)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

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是“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的有效举措。对高职会计专业建设而言,应从会计专业发展的角度统筹规划,做好校企合作的顶层设计,如高职院校应和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建立以订单培养、上岗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不仅如此,对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重中之重,对此,高职院校应引起重视,加快建立行业协会、行指委、职教集团、协同企业协作共同体平台,不断提高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

(四)创新教学方法,协同推进“1+X”证书制度

创新教学方法,协同推进“1+X”证书制度,是“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的关键。创新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专业团队,面对“1+X”证书制度的新形势,高职会计专业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1+X”证书制度教学中,与时俱进应用微课教学、慕课教学、教材资源开发等,更新教学资源和手段,用切合企业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岗位要求,同时,利用行业职教集团建立职教集团联盟,联合联盟内院校和企业构建协作共同体,将对会计专业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优化师资力量,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

优化师资力量,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在“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的作用不容小觑。“1+X”证书制度的实施,相应的会计专业教师的培养也应同时进行,不断更新高职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之适应“1+X”证书制度实施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在具体做法上,一方面,高职会计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持续通过自身的学习,深入挖掘“1+X”证书制度的内涵,加大对“X”专业技术资格的培养,努力取得职称证书、职业类资格证书和国际化证书。另一方面,高职会计专业教师还要经常到企业进行业务技能的锻炼,增强会计实践经验,丰富会计业务能力,提高会计业务素质,使之助力教学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总之,“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高职会计专业而言,应重视“1+X”证书制度的作用,从强化学分管理,注重学分和技能的匹配;注重分类教学,加大“X”课程教学投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创新教学方法,协同推进“1+X”证书制度;优化师资力量,推进“双师型”教师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建设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1+X”证书制度的作用,促进高职会计专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学分会计专业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录证书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学分美食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