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省汝城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开发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20-02-16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刘小凤

营销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汝城县贫困人口精准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刘小凤

汝城县地处湖南省的东南方,位于湘、赣、粤三省的交接处,全县域面积为2400 平方公里,涵盖14 个乡镇,人口数量高达40 万,地处海拔600 余米的位置,森林覆盖面积高达73.59%,具有整个湖南省最为关键的林区。

汝城县辖区内自然风景非常优美,空气宜人,有多种旅游景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经过当地旅游部门的开发和应用,形成了知名的“汝城十二景”,在旅游行业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当地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73.69%,非常有利于生态旅游,游客在这里能够呼吸到非常清新的空气,并且领略到优美的自然风光。当地政府借助于森林资源,构建了三江口森林公园、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纷至沓来。当地的地热温泉资源非常丰富,辖区内共有6 个地热温泉,其流量比较稳定,温度适宜,还有各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矿物质,泉水质量非常好,在治愈各种皮肤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应该作为重点开发对象。当地可以借助于温泉、提前和码头等资源,开辟更多的项目,比如农家乐、现代庄园等等,既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同时还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汝城县全面实施连片扶贫,针对适宜的扶贫路径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实践“精准施策、分类帮扶、产业支撑、绿色崛起”的扶贫路径,正式颁布五年精准扶贫计划,制定实施“5516”攻坚工程和“3322”脱贫计划及帮扶“4321”行动,通过精准识别“五评”法、“一进二访”活动、“千名干部下农村”活动以及通过教育、金融与产业实现精准扶贫,促使当地扶贫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贫困人口的日常生活品质,已经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旅游扶贫制度体系。

一、汝城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思想存在偏差

地方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项目高度重视的态度,并且明确表示只有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才能够在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然而当地居民因受到其文化素质水平科技水平、年龄等因素影响,一直以来缺乏商品和科技意识,仍然过着自主自觉的生活,甚至不愿意接受现代化农业,也不愿意使用现代高科技。针对精准扶贫的内涵,部分工作人员对此认识不足,也就是提升对于该地区的资金投放量,从而使得当地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并且发展乡村旅游就行了。”这种思想偏差导致对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和责任心不强的消极作为,这种思想往往让扶贫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难见实效。

(二)扶贫资金整合不足

乡村旅游扶贫资金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财政专项资金、社会帮扶资金以及相关涉农资金。然而在实际开展旅游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扶贫资金整合不足。一是财政专项资金属于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投入不足。汝城县于2016 年持有的人均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低于150 元,这对于开展专项扶贫工作而言可谓杯水车薪。二是完善相应的农业基础设施、传授农业技能、扶持项目等多方面的涉农资金,其均交由市里有关部门进行支配与运用,并未直接作为扶贫资金下放至县(市、区)。三是针对帮扶资金方面,无论是企业捐赠还是爱心募捐所获得的资金均为独立运营,也没有直接交由县(市、区)政府统筹运用。

(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在调查中发现,该县村级公路硬化率达到了95%以上,实施了村村通工程,但是因为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部分贫困户仍然生活在偏远地区,交通并不便利,影响了贫困户农产品和畜产品的销售。很多贫困户当前唯一的销售渠道就是通过为数不多的亲朋好友进行销售,或者通过游客进行销售,销售稳定性差,影响了贫困户经济收益,也不利于当地土特产品牌形象的打造。因为交通不便,导致客流量不畅,也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有效发展。

(四)乡村旅游产业人才支撑不足

实现乡村经济的有效发展关键在于必须有大量的人才,但是当地居民平均文化程度比较低,文化素质不高,一些有才华的人才都转移到大都市,不愿意到山区工作。也有一部分有才华的人才兴致勃勃地来到贫困山区开展工作,但贫困地区的不发达,很难留住此类人才。当地的留守村民大多数不懂技术,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的劳动。有才华的本地人大多数选择了外出务工,很少留在本地务农。因为当地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优秀人才极其欠缺,所以地方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

(五)相关机制亟待健全

一是缺乏相应的动态管理机制,部分贫困人口即使在相应政策制度的协助实现脱贫目标,然而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很快便重新回到贫困状态。然而在先前完成脱贫任务后,相关资料已经显示其不属于贫困人口范围,这就导致其难以再次获取相应的帮助。二是缺乏专业的培训制度。参与扶贫工作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来自各单位的抽调,没有经过专业性培训,此类人员不了解扶贫政策,甚至也不了解扶贫项目,扶贫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汝城县旅游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已经成为很多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方法,汝城县要积极的借鉴该方法,具体可以做到:一是对当地的乡村生态旅游和休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提高其地方特色,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首先要使得其具有的地理位置优势得到充分体现,重点建设郴广旅游走廊的关键部分。二是开辟包含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汝城温泉水之乡和以汝城是理学思想的起源,适宜开展相应的文化旅游项目。三是大力发展当地的民俗旅游。可以借助于当地的古祠堂、香火龙技艺以及其他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更多的民俗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在欣赏自然风光的过程中,领略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整合资源,形成财政扶持合力

当地虽然对乡镇和街道工作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考核,但是,乡镇和街道的工作不能局限于职责范围,还要大胆创新,比如对扶贫资金进行综合性利用,发挥其最佳效用,既能够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又能够为当地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效益,提高此类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建章立制,健全相关配套机制

具体可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构建动态管理机制。可以通过构建动态信息档案,记录当地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然后采取一系列的扶贫措施,帮助其脱贫致富。定期对脱贫对象进行访问,结合信息档案的内容,了解贫困人口的经济改变状况,或者对贫困村镇人员进行统一排查,及时的补充和完善信息内容,保障精准扶贫能够落实到位。其次,构建专业化的扶贫培训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精准扶贫培训,提高扶贫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能够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可以由高校牵头对此类人员进行培训,也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对此进行指导。另外培训工作要经常性开展,不断的补充和丰富其内容。

(四)重视扶贫制度设计,精准提升旅游扶贫效果

旅游项目确定之后,就要制定合适的保障制度,保障项目能够落实到位,从而达到旅游精准扶贫的目标。只有走产业扶贫之路,才能帮助贫困人口真正的脱贫致富,让贫困人口真正的摘掉贫困的帽子。旅游精准扶贫就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来让贫困人口脱贫。旅游产业项目确定之后,要制定有效的方案和措施,各政府部门要相互配合,保障措施能够落实到位。另外,要建立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全面保护贫困人口的合法权益,让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产业摆脱贫困。

(五)采取旅游示范引领,精准提升旅游从业能力

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偏低,能力有限,所以在参与旅游活动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根本无法满足当前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要提升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让贫困人口掌握一定技能,才能够参与到旅游行业发展中,才能获得更高的收入。受到飞地现象制约,汝城县旅游业虽然得以有效发展,但是民众的参与度并不高,同时位于旅游产业链的低端,盈利能力有限,旅游精准扶贫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当地居民在实际扶贫中参与度比较低,关键因素就在于贫困人口生活环境差,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等等,可是政府对村民参与旅游精准扶贫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是以贫困村民在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活动中实际中所获得的经济收入来评价的。所以地方政府在开展旅游扶贫的实践中务必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严格依照旅游精准扶贫的相关标准开展精准扶贫,推出适宜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精准扶贫。

猜你喜欢

汝城县贫困人口精准
汝城首个中学科技馆落成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郴州汝城县召开农村学校网络联校建设与应用工作会议
郴州汝城县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团队专业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隐形贫困人口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