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与发展探究

2020-02-16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28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舞蹈艺术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贾 蓓

舞蹈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分类,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国情,开发创新性、特色性的舞蹈文化产业,培育舞蹈文化业态。随着大众精神需求的增加,舞蹈也逐渐向商演模式转换,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市场手段,可以为舞蹈艺术带来全新的产业结构。我国舞蹈种类繁多,因此,在促进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时,还需要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的文化特色。

一、舞蹈文化产业的含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舞蹈文化则是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的产物,舞蹈既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民族现象,不仅反映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还与民族历史,民族美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舞蹈文化产业建立在舞蹈艺术的基础上,通过加入现代化的市场手段,使之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如现代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用于商业演出,报刊出版等,为我国文化带来经济效益,舞蹈文化产业具有一定营利性质,需要按照文化产业的标准,自由储存舞蹈元素,加工和生产舞蹈文化,运用舞蹈资源服务社会。当然,舞蹈文化兼具产业和公益性的双重特征,部分舞蹈文化产业,如文艺演出,也可以实现产业化发展,而部分舞蹈文化产业,如舞蹈教育则需要特殊团体的事业性管理。舞蹈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文化娱乐业,也是当前社会经济新形态下,商业的创新模式,从经营的手段和产业的发展过程来看,舞蹈文化产业主要包括舞蹈生产业,传播业,经营业三类。舞蹈生产是指由各类经营性质的艺术团体组成的文化团体,舞蹈传播则包括剧院,表演团队等,舞蹈经营业包括舞蹈用品,舞蹈经纪公司等中介,当前发展势头最猛的是舞蹈经营业。

二、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现状

(一)舞蹈文化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只要是产业,就会存在市场竞争,就会参与到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中。舞蹈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迎合现代人审美口味的同时,遗失了部分舞蹈特色,相较于欧美国家而言,我国的舞蹈文化产业市场发育尚未成熟、产业化,在利益化发展的过程中,仍缺乏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公益性的舞蹈事业,还是营利性的舞蹈产业,都尚未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也并未有明确的法人,管理体系模糊,产权关系不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缺陷。部分舞蹈文化进入市场后,缺乏完善的资金链,资金流动容易中断,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舞蹈文化产业无法有效吸引融资企业,资金的缺失会导致舞蹈文化的相关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占比较小,利润回报低,无法满足文化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二)缺乏市场化的人才培养和激励制度

在舞蹈向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经济体制,但由于长期以来舞蹈更偏向于文化建设,因此,很容易忽略经济体制的建设,对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不高。部分文化产业缺乏高质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原有的舞蹈人才更偏向于文化,鄙视金钱。新进入的经营管理人才更偏向于利益,而轻视文化的重要性。二者难以融合,造成舞蹈文化产业偏离市场化目标,社会环境的变化,艺术产业普遍呈现不均衡发展的状态,舞蹈文化产业作为艺术领域的一部分,管理机制和文化表现也存在矛盾。加之舞蹈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健全,市场环境紊乱,部分人员由于缺乏市场运营的经验,很难获得经济回报。

(三)舞蹈文化产业实力较弱

我国各地区文化产业的市场份额差异较大,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占比较大,竞争力较强,而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低,文化产业无法深入发展,经济回报与付出不成正比。举例来说,我国一线城市如北上广,舞蹈演出较为频繁,加之此类地区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较高,因此,文化产业的收益水平逐渐上涨。而像四五线城市,每年开办的舞蹈演出不足百场,部分地区甚至没有专门的舞蹈产业机构,大众只能自娱自乐,文化产业的收益不容乐观。总体而言,我国的舞蹈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数量较少,出产的舞蹈作品,舞蹈产品质量相对较低,部分企业不足以与外来资本抗衡,创新力不足,抄袭外来文化,文化作品雷同现象明显。由于大众审美的各异,舞蹈文化产业很难利用我国现有的舞蹈资源,我国的舞蹈艺术有被冷落的现象。

三、中国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

(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

国家需要重审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的必要性,通过出台相关政策,让舞蹈文化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发展本土文化的,政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舞蹈文化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各省市可以结合党中央的计划,出台符合本省市舞蹈发展的产业规划,利用舞蹈文化,吸引社会融资,使投资方式多样化,为舞蹈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利用自身导向功能,促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制和改组,促成文化产业基地的构建,让舞蹈个体逐渐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链,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结合现代审美观念的转变,发展具有现代意识的舞蹈文化产业,让社会人民认同舞蹈文化,保护和传承舞蹈精神。文旅部带头举办各种舞蹈赛事,在传承舞蹈文化精神的同时推出创新成果,向大众展示高质量,高艺术价值的舞蹈作品,重振舞蹈艺术。

(二)专业机构的改革与创新

舞蹈产业只有在艺术和文化中才能长久发展,在形成舞蹈文化产业时,需要结合我国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努力拓展舞蹈的功能。如我国古代敦煌壁画中刻有大量的舞蹈形态,舞蹈服饰,相关人员在改革和创新机构时,需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丰富舞蹈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贴近大众的真实生活,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情感的升华。相关人员在建立文化产业时,需要向社会和市场开放,注重市场的运营规律,做好融资工作。在形成文化产业时,既需要注重为人民服务,还需要注重市场环境和竞争力的变化,只有拥有人民基础,才能拥有市场,同样,只有拥有文化市场,才能实现长久发展。文化产业机构需要迫切改革舞蹈市场化的路线,将中国舞蹈资源融入舞蹈演出,舞蹈产业集群化发展中,挖掘,利用我国的民族特色,丰富舞蹈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升观众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兴趣,为更新市场环境贡献微薄力量。相关产业机构可以在市场中寻求机会,通过自身的特色吸引资本融入,追求利益的同时传承我国文化。企业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整合,围绕舞蹈艺术,将舞蹈演出、经济、票务、场所等有机整合,实现新的管理模式。

(三)市场目标的选择与定位

相关人员需要改变我国传统文化产业的经营能力弱,产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将目光与市场发展规律,大众审美变化连接,设置满足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对目标市场的舞蹈需求,艺术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确立针对目标市场的产品。在产品设计后,推出试行阶段,通过考察市场的反馈情况,推出后续衍生产品,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市场定位。在定位市场之前,需要先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进行定位,正确认识自身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市场竞争力的大小,摆正自身位置,明确目标对象。如企业本身擅长小众民族舞蹈,很难获得市场的认同时,不能抛弃自身的优势,需要吸纳不同的舞蹈种类,制作符合大众口味的舞蹈产品。企业除须应对市场环境外,还需要利用自身的优势制定全局性的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发展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模式,发挥舞蹈资源,技术管理的优势,长期,稳定的获得市场回报。

(四)品牌优势的塑造和发展

舞蹈企业可以参考普通企业的做法,丰富舞蹈类产品,提升舞蹈类服务。通过宣传和推广舞蹈企业的创意,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品牌。通过延伸产品质量和种类,满足市场中不同消费者的多项需求,实现品牌资源的最优配置。在为产品定价时,需要考虑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综合目标,消费者的消费水平,审美观念,消费心理,打造质优价廉的舞蹈品牌,结合优势服务,营销手段,形成产品形象,树立企业品牌价值。舞蹈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扩大产业品牌的区域影响力,与其他企业跨界合作,如与电影院,博物馆等加强联系,打造产业集群化的舞蹈品牌,借助多方力量,包装舞蹈文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舞蹈产业的兴起既可以弘扬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也可以增强文化的深度,美学的高度。舞蹈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需要对艺术进行本土定位,打造中国化的舞蹈艺术企业,增加商业利益的同时,促进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进步。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舞蹈艺术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纸的艺术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