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合作备课,共建交流互助

2020-02-14吕智霞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1期
关键词:本课句型绘本

吕智霞

背景说明:大多数都经历过一个人关起门来备课,但往往效率不高,经常做一些无用功,对于课务繁杂的我们,有没有办法做到省时高效呢?集体备课又如何呢?问题也是依然存在的,比如说很多时候上课教师因为被教案牵着鼻子走,反倒失去了教师个人的教学个性和魅力。因此,区别于以往的集体备课,这次我们选用的是新的备课方式——合作备课。我们两个老师组成一组,合作备课磨课,在备课过程中,以合作思想为灵魂,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将小组合作备课和个人备课等有效备课方式有机结合的新备课方式,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备课目标,并有了一些材料积累,我们选用了人教社PEP小学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3 At the zoo的第一课时来作为本次课例研究的内容,研究过程如下:

一、确立课例研究内容

人教版PEP三年级下册unit3 At the zoo

二、深挖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是围绕着形容动物外形的形容词,以及相关的型进行交流,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并且进行问答。

1、知识目标:学生能听、说、认读四个单词fat、thin、tall、short和句子“ look at that…”“ It has…”的熟练运用。

2、技能目标:学生听、说、做、读的能力,并在实际情景中的灵活运用自然交流,在活动中实践。

3、情感目标:①学生能以得体的方式与人交流。②学生在的合作交流提高协作交流能力。③学生体验乐于助人的品质并进行分享。

4、教学重难点:①巧妙结合生活实际,在实践中拓展运用所学句型。②学生能自如地运用Look at that…  It has…进行交流。

5、学习策略:寻求小组活动突破,培养合作意识。鼓励学生利用所学英语进行表演创编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设计多种评价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例描述:第一次试教:“心中酝酿千百次,总要付诸行动”。其实我们都知道很多时候试教就是为了发现问题的,带着这样的目的,我们一起进入课堂,在叶老师上课的时候,我负责观察老师和学生,仔细记录学生与老师互动过程中的问题与亮点,这样有针对性的听课,听课笔记就已经突破了简单的记录,因为作为听课教师也是参与了备课的,在课后的交流时更能碰撞出火花。

课堂记录:

片段一:

1.学生在已有学习基础上,对描述动物的词句(Look at that...Its tall/short/fat/thin/big/small/long.It has...)有了一定的熟悉,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本课topic:Look at that...It has...。

2.6人成组,说一说PPT呈现的动物,如:Look at that monkey/giraffe/...Its fat/tall/...。

3.抛出问题:Where are the animals?在学生的一番猜测后,引出本课主题“at the zoo”。

4.引领学生进入at the zoo的情境,遇见更多的animals。

课堂观察思考:情境导入,是否成功,取决于学生的反应,是否能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这块内容出现的过于直接,很多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是否可以加一些热身活动。

片段二:

1.在动物园的情境中,通过animal show承上启下,让学生主动说一说:Look at that...Its...It has...为后续教学步骤做好准备。

2.开展pair work,引导学生通过同桌活动,对animals进行更细化描述,巩固对词句的认知。并选出几组进行全班展示。

3. 通过guessing game(猜猜小熊Teddy好朋友)的活动,引出本课亮点--绘本故事《A Story of Kikki And an Egg》。

课堂观察思考:绘本作为课文知识的拓展,上的好,可以作为知识补充,上的不好,就会格格不入,成为一个摆设,只停留在读绘本会不会有些可惜。

片段三:

1.在绘本故事中,呈现animals--fox、elephant和hen,用故事主人公的口吻描述这些动物:It has...。

2.从讲故事到演故事。简短的四页绘本,孩子兴趣浓厚。于是趁热打铁,让孩子成为故事主人公,与老师一起演一演。

3.故事很精彩,孩子很喜欢,最后我们读一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无形间深入强化本课重点句型:It has...。

课堂观察:整堂课下来,有些环节不是很顺畅。比如:学生对描述性词句其实并没有掌握的很扎实,在表达上总有瓶颈;活动环节,看似气氛很好,但也不乏有滥竽充数的学生,收效不尽理想,绘本这块内容没有上出预期的效果。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合作修改了教学流程。既然选择绘本作为本课亮点,那就要突出重点!教学设计重新写了详案,做了更大投入。

第二次试教:“在教学环节上增加不了太多色彩,那只有在细节上多下功夫!”

片段一:

1.学生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对描述动物的词句(Look at that...Its tall/short/fat/thin/big/small/long.It has...)有了一定的熟悉,在预习的基础上,初步了解本课topic:Look at that...It has...。

2.Lets sing a song 。通過歌曲直击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说一说PPT呈现的动物,如:Look at that monkey/giraffe/...Its fat/tall/...。

4.抛出问题: Where are the animals? 在学生的一番猜测后,引出本课主题“at the zoo”。

5.引领学生进入at the zoo的情境,遇见更多的animals。

课堂观察思考:加入学生喜欢的歌曲之后,学生在唱的同时能很好的回忆以往学习或者熟悉的动物,并且能很快的抓住动物特征,课堂氛围浓烈。但是,说一说PPT呈现的动物,如:Look at that monkey/giraffe/...Its fat/tall/...。为何不尝试开展小组合作呢?这样在最少的时间里,有更多孩子有机会开口说一说。

片段二:

1.在at the zoo的情境中,通过小熊Teddy照镜子的小故事,深化复习描述动物的形容词并chant。

2.Animal show承上启下,让学生主动说一说:Look at that...Its...It has...为后续教学步骤做好准备。

3.开展pair work,引导学生通过同桌活动,对animals进行更细化描述,巩固对词句的认知。并选出几组进行全班展示。

4. 通过guessing game(猜猜小熊Teddy好朋友)的活动,引出本课亮点--绘本故事《A Story of Kikki And an Egg》。

课堂观察思考:机械操练与有意义操练的结合,学生能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通过信息沟的设置,成功把学生带进了绘本的秘密花园。通过animal show让学生主动说一说:Look at that...Its...It has...。学生对It has...后面的单复数会有混淆,很容易就表达成It has a big ears/It has small mouth诸如此类,教师应该及时强调和引导。

片段三:

1.在绘本故事中,呈现animals--fox、elephant和hen,用故事主人公的口吻描述这些动物:It has...。

2.边讲边演,学生和老师演,学生和学生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孩子。

3.故事讲完,我们再完完整整演一演,把主人公的台词再说一说,加深对本课重点句型It has...的印象。

4.在绘本的感染下,孩子无形间掌握了重点句型:It has...。

课堂观察思考:对本课重点句型It has...的处理上,似乎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了,学生对该句型还没有很好的掌握。为了更快地到达绘本环节,对句型匆匆而过,结果有些应该生成的内容并没有如期而至,真的是需要静待花开,否则只是欲速而不达。

课例启示:合作备课中,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选取,应体现个人特质,我们合作备课的伙伴更要如此。虽然教学活动有整体的设计,但在实施中不是一成不变的。除教师个人优势外,有时,也要发挥自己本班学生的优势。教师要尽量尊重学生的意见组织活动,因为我们主张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允许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来体验课文内容。备课,只有创新才有活力,一堂课的预设与生成是相辅相承的,生成来源于预设。众所周知,没有问题课堂教学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自主、创造、发现、体验。现在教学最难的是备学生,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教师也要有预测,预测凭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凭对学生的了解。这就是说做充实的准备,有积蓄才能沉著应对。这个准备过程就是你的创新。

综上所述,我们不回避合作备课中合作的作用,但合作中更为重要的是发挥教师个人的潜在内质、个性,上出自己的风格,打造充满活力、有效的课堂。

猜你喜欢

本课句型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典型句型大聚会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
翻译误区逐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