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创新性研究

2020-02-14张藜萱欧阳海飞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

张藜萱 欧阳海飞

摘 要: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指导。这一思想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天人合一”“天行有常”“仁者爱人”“道法自然”等理念,并结合新时代实际问题加以运用,实现对传统生态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传统生态智慧;创新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5.063

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形成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更是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部署。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发展依靠自然,过分索取将导致发展停滞。纵观历史,中国古代无数思想家、哲学家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做出过思考,留下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者爱人”“天行有常”等传统生态智慧。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时就曾讲过:“我们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多年,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也是生态文化自觉的必由之路。

1 从“天人合一”到绿色发展理念

中国古代许多哲学家都曾思考过“天”与“人”的关系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天”泛指自然界,“人”则是人类社会。这一问题的本质是探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最基本的思想之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发源于《周易》,最终在先秦诸子手中形成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庄子·山木》中讲到:“无受天损益,无受人益难。无始而非卒也,天与人一也。”明确指出“天”与“人”为一体。

在工业革命之后的几百年中,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认为人类主宰自然界,自然界中所有资源、能源都应为人类的发展服务。但随着时间推移,许多学者发现这一做法带来的弊病。在《寂静的春天》《只有一个地球》等著作中,作者均反映出对当下生态环境恶化原因的反思,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担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們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尖锐。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只有尊重自然,才能真正认同“天人合一”的理念,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做到保护自然。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究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核心内涵就是: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同进行。

从“天人合一”到绿色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用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并运用“天人合一”思想,超越传统生态智慧。在“天人合一”探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到人类之所以有“天”与“人”关系的思考,是因为人类与自然界存在矛盾,指出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的本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并提出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应对之策。绿色发展理念将“天人合一”中“天”与“人”关系的探讨向前推进,为如何实现“天人合一”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将“天人合一”由传统生态智慧中一理念形式存在转变为现实路径。

2 从“天行有常”到协调发展理念

《荀子·天论》有云:“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一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人对自然运行规律的尊重和崇拜,是对自然界运动规律最朴素的认识。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是规律,谁也无法抗拒。” 自然中某一要素遭到破坏时,其他要素也随之发生改变,这是自然运行法则,人类身为自然中的一种要素,始终受到这一法则制约。因此在对自然界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始终尊重自然运行规律。习近平总书记还谈道,史料中记载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原本水草丰美,但由于毁林开荒致使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古今中外的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不能再在我们手上重犯!”

协调发展理念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关注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认识自然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形象地讲,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金木水火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循环不已。”全国生态治理也要坚持这一思想为指导。党中央提出的主体功能区就是遵循这一思想,在生态治理中树立大局、全局意识。协调发展理念注重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在生态开发和保护上注重整体性,不追求单一某地、某领域的发展,利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实现整体发展。

从“天行有常”到协调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天行有常”对自然规律的宏观认识基础上,细致挖掘,找出自然要素之间的具体联系并加以利用,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顺应自然规律的同时利用自然规律,解决当前生态问题。从全局出发,用整体性思维看待全国生态环境治理,利用全国各地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整体治理全国生态环境的目的。

3 从“仁者爱人”到共享发展理念

孟子曰: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将“仁”作为一个人自我修养的最高追求。“仁”的具体表现则是《论语·雍也》中所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思想中“爱人”的意义很广泛,并不狭义指人。《论语·述而》曰:“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描述孔子在钓鱼时仅使用钓竿去钓鱼,不使用渔网捞鱼,孔子在狩猎时不射杀已经归巢歇宿的鸟。可见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并非仅仅针对人类社会,也包括对自然界的珍惜,对周边一切事物抱有仁爱之心。

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始终坚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担当。新时代中国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不仅注重全體中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而且还带动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从儒家思想中的“仁者爱人”,到共享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传统“仁爱”的基础上,用国际视野看待生态问题。在《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的问答》中,习近平总书记讲到:“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造成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不同,发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异。”“中国宣布建立规模为二百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用以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

“仁者爱人”体现出对身边人、物的爱。共享发展理念,在“仁者爱人”的基础上,更体现出了对全世界发展的关切。不仅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同时还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4 从“道法自然”到生态治理保护

自然界的运行有其特定规律。中国古代哲学家对自然运行规律有独特的认识,并将自然运行的规律称为“道”。中国古代先贤老子所著《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讲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思想的精髓。《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对自然界规律的尊重和把握。

不同于道家思想从宏观出发,儒家思想从细微处论证自然规律。《孟子·梁惠王上》中讲:“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从具体细微处论证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益处。生态问题始终是党中央关注的重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国情,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中共中央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将生态环境治理纳入官员考核标准,并建立追责制度、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入海污染总量控制制度等。从制度层面确立了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从“道法自然”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措施的出台、制度的建立,体现出对传统生态智慧的超越。传统生态思想建立在统治者贤明,教化百姓。习近平总书记则针对新时代中国存在的具体问题推动相应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从制度上、法律上确保生态治理正常推进,将传统生态智慧转变成制度,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统一全国人民投身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
读《有机马克思主义》
我国生态文明法制建设问题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