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沈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便秘的经验

2020-02-14张其德

江苏中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枳壳木香槟榔

张其德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指导:刘沈林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在男性和女性的各个年龄段都居前5位[1]。手术是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法,术后患者会出现诸多不良反应,便秘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发生率约15%~70%[2-3],不但症状顽固而且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主要原因有:放化疗开始后,部分患者为了增加营养,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食物,导致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大便干燥,硬结成块;或因进食过少或饮食过于精细,纤维素含量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4]。还有患者焦虑的情绪、活动量的减少、免疫力的低下、化疗药物等影响都会引起排便功能障碍[5-6]。西医治疗主要以泻药及胃肠动力药为主,其中含有蒽醌类植物性泻药,长期使用不仅会产生药物依赖性,还可导致黏膜黑变病[7]。另外,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便秘,还可诱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绞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并发症,或使症状加重。中医药在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便秘方面特色明显、效果显著。

刘沈林教授为全国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师从国医大师徐景藩,在脾胃病和消化道肿瘤诊治上经验丰富。近3年来,笔者有幸侍诊刘师左右,受益匪浅,兹将其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便秘的临证经验总结阐述如下。

1 重视脏腑辨证,强调“六腑以通为用”

结直肠癌术后便秘的根本病机在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其引发因素有大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津液吸收过度;或大肠实热内结,消烁津液,均可导致肠失濡润,秘结难出。刘师认为除大肠本身的病变外,便秘还受他脏的制约和影响,如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肃降是大肠通降的动力。临床治疗该类病证采用润降方法少效时,常配伍宣通肺气药,如紫菀、杏仁、紫苏子等;如兼肺热者则加黄芩、冬桑叶、枇杷叶等清泄肺金,以增强降气通便之效。临证表明肺气的宣通肃降有利于肠腑的通降,尤其对某些肺部肿瘤转移兼有顽固性便秘者,配合宣通肺气法,则效果明显,此即“上窍开泄,下窍自通”之义。

另外,肝主疏泄的功能有时也能影响肠腑之通降。肿瘤患者情绪悲观抑郁,肝气郁滞影响腑气畅通,从而导致排便困难者临床并不少见。刘师临证常配合醋柴胡、郁金、枳壳、苏梗、香附等疏肝顺气药,使胸胁胀闷改善,气机条畅而有利于排便。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肠道失润,或肾阳不足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也可致便结难解。这类肿瘤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尤以术后复加放化疗者为主。刘师认为化疗伤阳气,放疗伤阴液,每多加重肾虚的症状。临证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声低气微、恶寒肢冷等阳虚便秘者,多选济川煎化裁并配伍肉桂、肉苁蓉、巴戟天等温肾助阳;伴有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红少苔等阴虚便秘者,则选用增液汤加白芍、龟甲、山萸肉、女贞子、玉竹等滋肾养阴。药物配伍注意从阳补阴、从阴补阳,以改善放化疗所致的肠腑功能失调。

此外,手术加化疗后患者由于脾气虚弱、中阳不振,也会因温煦推动无力而排便障碍,这类患者的症状特点是大便溏黏,滞涩不下,治法重在温补兼通,刘师常选用资生健脾丸或理中汤加减。如腹部冷痛、四肢不温者,加制附片、肉桂;肠鸣辘辘,蠕动亢奋者,加羌活、防风。临床对化疗引起的肠道功能紊乱而秘结者,尤其提出勿以“癌毒未尽”而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以“抗癌”,认为这样非但症状不易缓解,还会因苦寒败胃,损伤脾阳而于病无补。

2 辨虚实分寒热,倡导古法新用

便秘辨治总以虚实为纲,古谓冷秘、热秘、气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所致虚秘属虚。“实者泻之,虚者补之”,这是恢复肠腑通降功能的治疗原则。具体来说,积热者泻之使通,气滞者行之使通,寒凝者温之使通,气虚者补之使通,血虚者润之使通,阴虚者滋之使通,阳虚者温之使通。《景岳全书·秘结》概其要曰:“阳结者邪有余,宜攻宜泻者也;阴结者正不足,宜补宜滋者也。”刘师认为:尽管结肠癌术后顽固性排便障碍较多,其发生的因素也各有不同,但根据其证候表现,总不离寒热虚实之辨。中医药特色体现在对不同个体、不同证型的治疗方法上,古法新用,对于今日肠道肿瘤术后便秘之治疗,仍有实际借鉴价值。

2.1 肠癌术后表现阳结便秘者 该证多以实热为主,表现为大便燥结、口干口臭、腹胀腹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治以清泄下导为法。刘师常选大黄饮子、木香槟榔丸等加减,药如生地、玄参、木香、槟榔、枳壳、杏仁、郁李仁、黄芩、黄连等。《内经》曰:“热则闭,寒则泄。”肠腑积热得泄,腑气下行,则大便通利。

临床上还有一类肠道术后比较特殊的便秘类型[8],表现为排便困难甚或干结难解、脘腹胀满、舌苔淡黄腐腻、脉濡滑。由于痰气阻遏,肠腑通降失常,治当通阳泄浊。刘师习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药如全瓜蒌、薤白、桂枝、法半夏、陈皮、枳壳、莱菔子、厚朴、决明子、火麻仁等。此为辛滑通阳之法,痰浊泄化,腑气得畅,不但大便通解,而且腹部胀满亦随之松解。

直肠癌术后又经放疗,部分患者常有大便排出不畅,时夹黏液或粉红色条状物,肛门肿痛等症状。刘师认为可能与保肛手术部位较低,或术后肠道吻合口充血水肿、炎症刺激及肠腔疤痕狭窄有关。法以通导积滞、清肠化滞,其组方常在木香槟榔丸的基础上加黄芩、黄连或败酱草、马齿苋等通中兼清,大便则易于通畅下行。

2.2 肠癌术后表现阴结便秘者 该证以气虚、阳虚、津亏为主。多因手术损伤气血,复加化疗伤阳、放疗伤阴致。张景岳云:“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而阴凝于下,此阳虚而阴结也。”对于以虚秘为主者,刘师强调当辨气血阴阳之不足,在润下的同时,分别配合益气、温阳、养血、滋阴等药物相兼为用。如阴伤肠燥、舌红少津者,加生地、玄参、麦冬;气虚乏力者,加黄芪、党参、生白术;血虚舌淡者,加当归、制首乌、熟地;阳虚畏寒者,加肉苁蓉、巴戟天、胡桃仁等。

临床还有一类患者,术后大便难解,但并不干燥,甚或溏稀不爽,肛门坠胀明显,若用通导之法则效果不佳。对脾虚气陷、清浊升降失常者,刘师习选异功散、补中益气汤加减,药如炙黄芪、炒党参、炒白术、茯苓、炙升麻、炒柴胡、淮山药、陈皮、木香、厚朴等健脾升阳药。因清气不升,则浊阴不降,方中常加桔梗配枳壳,升降开泄;葛根配干荷叶,升清降浊,临证收效明显。实践表明,脾运得健,清浊升降复常,则症状常可缓解。由于肿瘤病机属于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治疗可在润通的基础上,适当配伍芩连或石打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清热解毒抗癌之品,但又须防苦寒太过而伤脾败胃。正如《兰室秘藏·大便燥结》云:“年老气虚,津液不足而结燥者,治法云肾恶燥,食辛以润之,结者散之,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不一概用巴豆、牵牛子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刘师指出,对于消化道肿瘤术后正虚或虚实夹杂而便秘者,临证慎用攻下之法。

3 验案举隅

陈某,女,68岁。2019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3个月前因直肠癌在我院肿瘤外科FOLFOX静脉化疗1个疗程后,遂行直肠癌根治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直肠右前壁腹膜折返平面,大小约3.5 cm×4.0 cm×4.0 cm,侵及浆膜层。术后病理示:直肠溃疡型,低分化腺癌,癌细胞侵及肌层,肠系膜淋巴结4/28见癌转移,神经侵犯。术后FOLFOX静脉化疗及规律放疗。就诊时,大便坚硬难解,数日1次,腹部胀痛,肛门坠胀,口干口苦,舌苔薄白、舌尖边红,脉细弦。辨证属燥热内结,腑行不畅。治以润肠通便,下气清泄。以增液汤、麻仁丸、木香槟榔丸化裁。处方:

大生地15 g,玄参15 g,麦冬10 g,肉苁蓉10 g,全当归10 g,黄连3 g,黄芩10 g,木香10 g,槟榔10 g,厚朴10 g,枳壳10 g,怀牛膝10 g,莱菔子15 g,火麻仁15 g,郁李仁15 g,半枝莲30 g,石打穿30 g。14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11月19日二诊:服药后口干口苦减轻,大便变软,每日排便1次,但有排而不尽之感;气短乏力,腹部痞胀,出汗多,舌苔薄白,脉细弦。便秘已通,但兼脾虚气滞,再治予健脾益气,润肠通便。处方:生黄芪30 g,太子参15 g,生白术10 g,当归10 g,炒白芍10 g,枳壳10 g,厚朴10 g,木香10 g,槟榔10 g,五味子5 g,火麻仁15 g,决明子30 g,石打穿30 g,半枝莲30 g。14剂。上法煎服。

12月3日三诊:大便通畅,日行1次,腹部胀满已消,舌质偏淡、苔薄白,脉细。上方加大生地15 g,续服。

3个月后再次复诊:大便正常,日行1次,食欲正常。复查无肿瘤复发转移。因肠道有多发腺瘤性息肉,糖类抗原199(CA199)偏高,舌苔薄白,脉细。转方以乌梅丸化裁施治。处方:

炙乌梅30 g,黄连3 g,炒黄柏10 g,制附片5 g,干姜3 g,肉桂3 g(后下),细辛3 g,川椒3 g,炒党参10 g,当归10 g,三棱10 g,莪术10 g,木香10 g,槟榔10 g,败酱草30 g。上法煎服。

患者坚持服药,病情平稳,大便通畅,随访未见肿瘤复发转移。

按:患者直肠癌保肛手术后,以腹部胀满、大便秘结难解、肛门坠胀为主症。手术前后曾经放化疗,由于肠道功能变化,湿热积滞未尽而壅滞肠腑,以致大便排泄异常,“六腑以通为用”,故首以润肠通便、清泄下气为治。患者年近七旬,气血津液不足、脾胃功能本虚,加之手术伤正,放化疗耗气伤阴,燥热内结,故以甘寒与苦降、行气与润肠之药配伍,方选增液汤、麻仁丸、木香槟榔丸化裁。方中木香、槟榔行气导滞;枳壳、厚朴理气宽中;黄连、黄芩苦寒泄热;肉苁蓉、火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二诊,患者大便质软通畅,但有中虚气滞之痞胀,遂在益气健脾基础上加养阴润肠药以通便,使症状进一步改善。再次复诊,内镜检查肠道腺瘤性息肉,故仿乌梅丸加减。该方酸苦辛合法,杂味相投,配合奇特,用于肠癌和肠道腺瘤的治疗,颇有效验,诚为刘师临床经验所得。

综上所述,刘师治疗结直肠癌术后便秘患者,多为年高体弱之人,认为该症不宜轻用泻药,用之不当则肠道蠕动功能更加迟缓,宜用油润滑肠之药为妥。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正气不足密切相关,临床必须根据虚实寒热的不同证候,采用消通补泄的不同治秘方法,才能切中病情。另外,充分汲取前人的经验,灵活运用古方化裁,也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途径。在调护方面,嘱咐患者注意饮食调摄,增加膳食纤维,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量或长期服用蒽醌类刺激性泻药,亦属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枳壳木香槟榔
China’s Approaches to World Development and Peace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8月海南气候动荡 农作物减产剧增
清江枳壳高产栽培技术
槟榔之味《粤中见闻》:“以槟榔肉兼食,味厚而芳。”
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阅读木香
枳壳快速切割器
枳壳快速切割器
蒙药槟榔十三味丸的抗抑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