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临床推广价值分析

2020-02-13刘嘉昌

吉林医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根治术生存率淋巴结

刘嘉昌

(广州市天河区中医医院外科,广东 广州 510665)

乳腺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乳腺导管上皮处,根据相关统计数据[1],全身恶性肿瘤确诊病例中接近10%的为乳腺恶性肿瘤,是除宫颈癌外对女性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甚至有超过子宫颈癌的趋势,在部分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子宫颈癌,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癌症[2]。随着现代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医疗条件不断优化,对乳腺癌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推广价值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患者进行生存率随访。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2014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7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72岁,平均(52.02±3.38)岁,其中<40岁18例,40~60岁33例,>60岁19例;病程15 d~9年,平均(10.05±3.38)个月;患者中63例来自农村。所有患者均通过术中病理组织快速切片方法进行病理确诊,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包括乳腺包块、乳头内陷及皮肤凹陷、腋窝淋巴结肿大、乳头溢血及溃烂等。

1.2方法:参考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病理分期、肿块部位进行相适应的手术方式选择,包括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乳腺癌切除术,其中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有保留胸大肌、保留胸大小肌两类术式;乳腺癌手术结束后实行综合治疗,先对失活组织进行冲洗,并在胸骨旁至锁骨上部及腋前线至腋下留置双管引流,后结合紫杉醇+THP联合放化疗,给予三苯氧胺口服,还可结合中药服用综合治疗。

1.3观察指标: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患者进行生存率随访。①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将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3个评价标准[3-4]。患者在乳腺癌手术后最长18d内未出现切口感染、裂开、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等不良状况,能够顺利拆线则为显效;患者术后存在上述不良状况但并未化脓则为有效;患者术后存在上述状况且已化脓,需接受额外手术引流则为无效。②统计患者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及5年生存率,对其关系进行分析。

2 结果

2.1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所有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术后的前3年按照1次/3个月的频率,3年后开始按照1次/6个月的频率。在本研究涉及观察对象中,疗效达显效的患者59例占比84.29%,有效的患者11例占比15.71%。其中7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5例患者出现皮下积液,8例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4例患者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阻。

2.2患者肿瘤大小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以肿瘤最大径3 cm为限对所有患者的5年生存率情况进行随访,肿瘤最大径<3 cm的51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86.27%,肿瘤最大径≥3 cm的19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26.3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依据病理诊断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的40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82.50%,淋巴结转移数1~3枚的16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68.75%,淋巴结转移数>3枚的14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35.71%。淋巴结转移数>3枚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86 9,P=0.000 9)。

2.4患者年龄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年龄<40岁的18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33.33%,≥40岁的52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82.69%,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28,P=0.0000)。

3 讨论

乳腺癌肿瘤多以无痛性肿块形式存在,且表现为进行性增大,临床症状有乳头溢液及内陷等[5]。乳腺癌根治术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通过乳腺癌根治术能够将病灶组织联合部分淋巴结进行彻底清除,同时辅以综合治疗,一方面能够巩固手术效果,另一方面还可对肿瘤细胞的扩散进行抑制[6]。在临床进行乳腺癌根治术的实践中,首先应当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如肿瘤分期、病理特征、年龄等,手术原则应首先考虑患者的生存率,其次结合患者的功能需求及外观需求进行术式的合理选择[7]。在进行乳腺癌手术的过程中,清扫腋淋巴结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步骤,在结束该步骤后,再参考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来决定是否再进行其他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环节[8],因此可以判断在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腋淋巴结的彻底清除是维持患者胸部外形、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9],而结合综合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手术效果,对于癌细胞的彻底清除、预防病灶转移、促进患者康复大有裨益[10]。本研究中涉及的70例病例样本中,疗效达显效的患者59例占比84.29%,有效的患者11例占比15.71%;肿瘤大小<3 cm的51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86.27%,≥3 cm的19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26.31%;无淋巴结转移的40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82.50%,淋巴结转移数1~3枚的16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68.75%,淋巴结转移>3枚的14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35.71%;年龄<40岁的18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33.33%,年龄≥40岁52例患者中5年生存率为82.69%;两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以及综合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尤其在Ⅱ、Ⅲ期乳腺癌及肿瘤直径<3 cm患者的临床治疗5年生存率的提升价值明显,是值得参考借鉴的方法。

猜你喜欢

根治术生存率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11例治疗体会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