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腰痛为首发症状伴血清胶冻状多发性骨髓瘤1例

2020-02-11陈旭东胡晓波

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轻链浆细胞单克隆

陈 佳,金 炜,姚 震,陆 波,金 敏,陈旭东,胡晓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32)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恶性血液疾病,以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主要特征[1]。MM患者主要表现为骨痛、肾功能损伤、贫血等。由于缺乏特异性,致使患者常被漏诊、误诊,未能得到及时治疗[2]。因此,准确诊断成为MM患者治疗的关键,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近期,本研究发现1例首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M患者。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5岁,以“反复腰痛5年,加重伴全身乏力半年余”为主诉入院(入院时间:2019年4月1日)。患者5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腰部酸痛,曾至当地医院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有反复并逐渐出现下肢乏力。2018年6月起,患者时有腰部酸痛,全身乏力、胃纳差、头晕眼花、夜间口腔及鼻黏膜出血,未进行治疗。2019年2月3日,患者至当地医院检查,结果为血红蛋白(hemoglobin,Hb)72 g/L,肌酐(creatinine,Cr)92.5 mmol/L,提示慢性贫血、慢性肾功能不全,予以中西药治疗,病情未见明显好转。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断,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收治入院,此次发病以来,偶恶寒发热,无脚踩棉花感。2019年4月2日采集血液标本进行相关检测。血液标本离心后见分离胶上层呈胶冻状,仅分离出少量血清,反复离心仍未改善。实验室检查: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1.83×1012/L,Hb计数55 g/L,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108×109/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139 g/L,球蛋白(globulin,Glb)119.0 g/L,Cr 111.9 μmmol/L,尿酸(uric acid,UA)444 μmmol/L,尿蛋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增殖性疾病。为明确病情,对患者进一步行相关检查。(1)血清蛋白电泳:见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带,位于γ区,M+γ 65.30%;(2)血清特定蛋白:IgG 101.0 g/L、IgA 0.45 g/L、IgM 0.28 g/L、β2-微球蛋白12800 μg/L;(3)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λ(+),血清κ轻链、λ轻链及尿本周蛋白(-);(4)骨髓穿刺:浆细胞占63.1%,为异形细胞。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MM,后转至血液科进行进一步治疗。

2 讨论

MM为一种起源于骨髓浆细胞的恶性疾病,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过度生成,常伴有溶骨性损伤、贫血、肾脏损伤、高钙血症等,中老年人多发,发病率约为6/10万[3-4]。

MM起病隐匿,早期无明显症状[5]。本例患者首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能原因是:骨髓瘤细胞能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细胞,引起骨质溶解、破坏,使患者常表现出腰腿疼痛的症状,极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常见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或漏诊[6-7]。

本例患者血清呈胶冻状,在临床极为罕见。可能原因是浆细胞异常增殖分泌的M蛋白覆盖于血小板表面,遮蔽受体,影响血小板收缩功能,使形成的凝块不能收缩分离出血清,呈现出胶冻状。因此,检验科日常工作中,血清分离时如遇胶冻状血清,应引起高度关注,考虑MM的可能性,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以免发生MM的漏诊或误诊现象。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腰痛为首发症状伴血清胶冻状MM患者病例的分析,旨在提高检验工作者对MM的认知。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骨痛、贫血、肾功能异常等并伴血清胶冻状时,应高度警惕MM的可能性,及时联系临床医生,以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

猜你喜欢

轻链浆细胞单克隆
轻链检测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评估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浆细胞唇炎1例
雷利度胺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浆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TSH受体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因素
高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透性及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的影响
177Lu标记单克隆抗体Rituximab及其初步生物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