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背景下大学生消费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0-02-08吴秋笛

中国商论 2020年20期
关键词:金融科技

吴秋笛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消费信用”这个词逐渐被人们熟知,它的出现代表着一种多元消费的崛起、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缩影,因此研究消费信用对人们带来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方面说明当代大学生消费信用存在的问题,使用PEST模型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角度分析金融科技对大学生消费信用的影响,最后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信用;金融科技;大学生消费观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10(b)-072-04

金融科技发展势头迅猛,衍生出如“分期消费”“第三方支付”等一系列依托信用为担保的消费方式,消费信用的作用也逐步凸显。在2019年的“3·15”晚会上,互联网金融领域首次被点名,其中就包含有裸贷、高利贷这些不良借贷方式。这反映了电商经济乱象丛生。作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对于抵制金钱与诱惑的能力还不够,很容易被这些把戏所迷惑,从而冲动行事。针对以上因素,我们更应该加强对这些产业的认识程度,维持好自己的消费信用,对于评级为“不建议使用”的消费平台要避开,适度使用评级较好的信用平台,做到理性消费。由此对大学生信用消费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1 当代大学生消费信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于大学生群体、各个平台使用数据的调查,将从个人、企业、政府三个角度来说明当代大学生消费信用存在的问题。

1.1 个人消费习惯差异较大

个人消费习惯取决于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这两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的细微差异,都会显著影响个人的消费习惯。

1.1.1 大学生缺乏正确的消费观念

(1)从众心理、盲目消费增多。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并开始与社会进一步交流,但还未形成独立思考,当遇见一件喜欢的物品时,会产生冲动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造成铺张浪费。

在调查的80%的大学生中,每半年有沖动购物欲望的占比16%;每月有冲动购物欲望的,占比56%;每周有冲动购物欲望的,占比28%。调查数据呈现中间宽两头尖的纺锤型,每半年才有冲动购物欲望的比例占总体较小,如图1所示。主要原因是这类大学生人群在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会克制住自己的欲望,避免盲目消费,而84%的大学生至少每周都有冲动购物,在欲望的驱使下,花的钱越来越多,身上背的债也越来越重。

(2)炫耀性消费现象突出,互相攀比风气严重。炫耀性消费是一种铺张浪费的行为,对于购买的物品不但没有物尽其用,反而根本不需要。买东西只是为了向他人展示自己生活的美好、富足或与他人攀比。近期,一位大学生抱怨自己2000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但是却没有买过实用的物品,原因是她看见舍友买了一瓶很贵的化妆水,而她想要证明自己不比她差甚至更优秀,也买了一瓶,但因为过敏被送进了医院。此外,还有一篇新闻曾报导过,一名男生买了10双昂贵的鞋子,每半天就换一次鞋子,以此展示自己家境优渥,而背地里却需要不断兼职来还贷款。但即便有这些鲜活案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还是宁愿迷失于这种虚幻的世界,这反映出信用消费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最终导致一个人变得堕落腐化。长此以往,会毁了一个大学生的未来,也毁灭了一个家庭。

1.1.2 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目标逐渐从追求温饱转向享受美好生活。如图2所示,在生活必需品和学习资料比重保持不变的同时,大学生用于娱乐和旅游的比重不断提高。

大学生信用消费的主要来源无疑是生活必需品,如衣食等,占比达到总消费的44%,基本接近整个消费支出的一半。其次,考证录像课、书籍、电子产品等学习资料是大学生的第二大消费支出,约占总消费支出的23%。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社交也逐渐频繁。娱乐消费和旅游消费也占很大比例,以18%和15%的比例位居第三、第四位。消费结构呈现更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1.2 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足

企业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可以从风险广告宣传和信用消费门槛较低两个方面分析。

1.2.1 广告宣传带有风险性,描述模棱两可令人迷惑

如今的大学市场潜力巨大,而“广告+赏金”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推广模式。根据图3,我们可以看到:蚂蚁花呗在大学的推广程度最高,京东白条紧随其后,分别占到40%和30%左右。而借呗、有钱花的占比仅有10%,甚至低于10%。可见各个消费平台对于大学校园的占领程度已达到了两极分化,形成了头部企业。

以支付宝的“到店消费瓜分亿元红包”活动为例,只要你在一个月内在店内用支付宝扫码消费满20天,就有机会分得高额的红包(使用花呗获得的红包数额更大)。大学生会因为哪怕只有1%获得高额红包的机会去使用花呗消费。这利用了大学生的侥幸心理,并借此机会为品牌获取优质且数量巨大的顾客群体,并创造出客户黏性,打造出看似双赢的局面,而实际是在引诱大学生进入消费陷阱。

此外,学校食堂还贴有“扫码领红包”字样的支付宝二维码,学生在参与这项活动后,打开支付宝扫码消费时,还会得到相应的赏金。平台更是推出了“组队领赏金”的活动,以此来刺激大学生在个人空间或朋友圈发动态,号召朋友组队。平台使用这样的方式是利用大学生想要获得更多赏金的心理,给平台做了一个免费并且十分有效地推广,解决了平台既想达到良好推广效果,又需要巨额推广资金的难题。

1.2.2 信用消费的准入门槛较低

目前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信用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银行推出的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卡,目前很少有大学生去使用。首先是由于银行对资金的数量要求较高,其次是对于违约的管理比较严格,大学生难以承受。另一种是根据信用消费的频率进行逐次提升额度的方式。比如支付宝借呗可以基于大学生每月使用的次数和借贷的金额大小设置信用额度,往往消费次数越多、金额越大,给予的额度就更高,由此引发了大学生过度借贷、逾期无法还款的现象发生。例如,海南省一名大学生在刚开始使用借呗时,额度只有500元,所以他在花完生活费后,用借呗额度的500元钱维持到了下个月,每次还清贷款后,渐渐地他的额度会越来越高,最后甚至高达5000元。由于该学生持续消费,最终无法按时还款,只能和父母道出实情。

1.3 政府部门的管控不到位

政府对消费信用平台的监管力度不足。由于政府对互联网消费信用平台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给了“黑户”企业喘息之机,根据大学生追求潮流、热衷于新生事物的特点,推出了“校园贷”“裸贷”等产品。他们仅需拍摄一张拿着自己身份证露脸并且裸露身体的视频就可以进行大额借贷。甚至根据裸露的不同部位,可借贷的资金也有很大差别。比如,河南省一名记者乔装给裸贷平台员工打电话时,平台员工表示借贷是可以根据你愿意暴露的程度决定你可以借到的资金数额,以及还款日期的长短。英国《每日邮报》一篇报道中提到,放款人拥有超过1000名中国女性的裸照和视频,有独特的门道来让他们还款。如果还不上款,就会全部曝光这些女生的家庭住址、证件号码。而这些女性大多为大学生。更严重的是,一开始,利息十分少,但随着时间推移,利率变得异常高,不断复利下去,哪怕一分钱,也会成为巨额债务。这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甚至许多女大学生因为还不上钱和巨大的网络舆论压力而选择自杀,酿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在这之后,虽然监管部门不断推出新的条令,但是这些平台依旧打法律的“擦边球”,对这些警告置若罔闻。

2 使用PEST模型对大学生消费信用影响因素分析

PEST模型是指对于宏观环境的分析,通过以下四个因素:P是政治(Politics),E是经济(Economy),S是社会(Society),T是技术(Technology)来分析问题的情况。本文将使用这一模型对大学生消费信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1 政治因素(Political)

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刺激消费的相关要求。其中,改造提升商业步行街,加快连锁便利店发展,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等部分措施对大学生消费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学生经济”应运而生。如表1所示,以下是最近三年国家有关消费的政策,其中出现了“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环境”“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等字眼,可见国家正进一步推進消费改革,大学生作为受到影响的群体之一,更应该多加注意。

如今,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大学城,大学城内所包含的便利店、商业街数量众多,种类也不尽相同,使得大学生有更多的场所去消费。随着新型消费产品的出现、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发展,激起了大学生的好奇心,这使得大学生开始追求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的消费体验。由此,在全部用掉自己的生活费后,他们就会开始求助于网络上形形色色的借贷平台,一些不良的借贷平台便会趁此机会抛出橄榄枝诱导他们进行消费,大学生并未充分意识到消费信用的重要性,不知不觉中就损害了消费信用,而平台却因此获利。

2.2 经济因素 (Economic)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99.08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去2019年同期上涨4.9%。CPI上涨意味着通货膨胀的程度有所增加,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大学生作为消费娱乐潜力巨大的主体,将逐步加大对娱乐活动的投入。但是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生活费来源很简单,不需要自己付出劳动,更没有金钱观念,也不会意识到自己花钱大手大脚,所以在物价缓慢上涨的过程中,仍旧沉迷于消费主义的欺骗中,最终陷入了一个被各种消费欲望包围的消费陷阱中。

2.3 社会因素(Social)

由于现代社会直播行业的异军突起,消费途径越来越多。如淘宝直播数据显示,2019年“双十一”期间,超过60%的商家利用淘宝直播卖货,淘宝直播拉动的成交额占总成交额的10%左右。其中,主播薇娅的直播间就有27亿元的成交额。不少大牌为了吸引顾客,总裁亲自上阵,给予大额红包、“买一送一”等活动刺激消费者加码消费。淘宝官方的“满400减50”,“满200减20”券、“双十一”最后4个小时分发“满300减150元”的大额券也在鼓励着人们消费。这种消费主义不仅影响着社会,还会使大学生形成不良的消费观念。大学生沉迷在这种不良风气中,长此以往,在信用平台上借的钱越来越多,等到还款时,才发现债台高筑,后果不堪设想。

2.4 技术因素 (Technological)

网上支付的出现,使得货币逐渐从实体转向电子,而电子货币会使人们失去对于数字的敏感程度。再加上大数据的加持,娱乐至上的碎片化信息,就出现这样一种现象:经常浏览的应用程序将不断推荐给用户喜欢的产品的零碎信息(大数据杀熟)。人们只接受这些零碎的信息,不再深入思考是否需要此产品,也不再关注他们花了多少钱。

以淘宝网为例,每笔交易完成后,主页将开始推送交易成功商品的配套产品。这些配套产品会吸引大学生进一步消费,甚至超出其能力范围,这使得大学生的信用消费现象更加严重。

3 大学生信用消费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对此进行相应的分析,从学生自身、金融机构、政府三个部分来提出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3.1 大学生要自觉学习金融知识与信用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要培养对于金融风险的敏感程度和遵守信用的重要性。大学生处于一个即将进入社会的位置上,提高金融素养不但能够帮助自己解决有关的信贷问题,对以后进入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信用更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重要标签,如果没有了信用,就如鸟无双翼、车无双轮,寸步难行。大学生更要树立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观念,使自己更加理智地对待消费,养成一个良好的消费习惯。

3.2 金融机构应健全信用评估机制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征信体系还有待发展,信用消费平台主要按照大学生在平台的使用频率和借贷数额大小而得出。因此,基于网络信贷产品平台,需要建立一个自有的信用评估机制,用不同层次的因素去评估一个人的信用。针对一些还款能力较弱的人,比如大学生,进行一定的信用额度限制,建立大学生与家庭之间的信用网络。银行也要推出相应的促进大学生改善信用消费现状的市场战略,争取占据一个有利的市场地位,使得消费信用的评估结构更加的合理、数据更加精确。3.3 政府需加快完善信用消费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育部可将大学生的学籍管理与相关政府征信部门进行联结,在全国设立针对大学生的信用征询,并加入到全国个人信用征询体系中。同时颁布与个人信用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违反相应法律的处罚力度,加快推动个人信用方面的借贷相关法律的实施作用,并基于不同人群,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同时做到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朱迪.当代大学生的信贷消费与“校园贷”风险[J].青年研究,2019(06).

[2] 刘根.大学生信贷消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8(05).

[3] 冯辉.论互联网金融的私法规制——以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合同的效力问题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17(12).

猜你喜欢

金融科技
区块链技术及其对金融领域的发展方向研究
金融科技创新与金融监管研究
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与金融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转型策略研究
金融科技的技术现状、问题及对策
数字智能时代的供应链金融
金融科技发展对保险行业的影响研究
百度金融成立国内首家“金融科技”学院
宁夏平罗县城乡居民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