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

2020-02-06詹成林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生死观苏格拉底比较

詹成林

摘 要:千百年来,人类历史有如滔滔江水,不断向前发展,创造了灿若星河的文明,从人的诞生那天开始,生与死就成了人类探讨至今乃至将来的研究课题,不少先贤圣哲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穷尽毕生精力去认识探索这一命题,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西方伟大思想家的孔子和苏格拉底,其各自关于生死的学说、思想都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都关注、思考生死,敢于面对现实和死亡,探究生死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二者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他们的生死观也存在着很多不同。通过孔子和苏格拉底在对生死的认知、生死意义及死亡对群体和个体意义的异同等方面的比较,旨在全面的了解中西方哲学思想,并从中找到连接两大思想的幽径。

关键词:孔子;苏格拉底;生死观;比较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02.077

1 生死的认知

1.1 孔子:重生哀死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礼崩乐坏”,奴隶制已经开始瓦解,处在形成封建制的过渡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秩序“混乱”现象。孔子为了维护奴隶制,不得不连带维护为奴隶制服务的“天”或上帝的神的地位。他认为天是个人的死生祸福的主宰者,宣扬天有人格、有意志,同时还认为天命有绝大的权威,不可违抗。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 季氏》)孔子的天命的坚信不疑直接影响到对生死的态度。孔子的弟子季路“问鬼事”,即问他如何看待鬼神的问题,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季路接着问:“敢问死。”孔子继续用反语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先进》)孔子还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里孔子用反诘的语气回答了他的弟子,同时也表明了他的观点:人的生命之始,人的生存之道尚且不清楚,何以谈生命的终结以及死后的鬼神之事?因此,孔子的答非所问是要告诉弟子们首先要重视现实生活与生命,只有如此,才有可能进而了解与把握死的内涵,由此形成孔子重生哀死的生死观。“重生”顾名思义就是指重视现实,珍视人生,关注生命。一次孔家失火,孔子得知后问道:“人伤乎?”,“不问马”。失火以后家里的财务肯定是受到了损坏,但是他问的是“人有没有伤到”,表现了他对人生命的关爱。殷商以来,人殉制度广为常见,这是摧残生命的典型制度,孔子心怀悲悯,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并且直斥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因此人的生命在孔子的内心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哀死”是指孔子对“死”地忌讳和回避的倾向。孔子虽看重现实生活,但是回避不了死的事实和现象,他把生与死看作一个始终的整体,有生有死,天地之道。当自己心爱的弟子颜回去世后,孔子伤心欲绝:“子哭之恸”,大声疾呼:“噫! 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哀死,因此主张厚葬,并且贯之以“礼”,对人死后的丧葬祭祀甚为讲究,正所谓:“慎终,追远”,“慎终”就是在举行丧事时要尽其礼,“追远”则是指在祭祀宗族或父母长辈时要尽其诚。孔子虽重生,但是也把死当作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区别对待,而这种对死的态度和做法,其实也是对生命重视的体现,是一脉相承的。

1.2 苏格拉底:视死如归

苏格拉底出生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当时希波战争胜利结束,伯里克利走向盛世,也是在这个时候,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气象,苏格拉底成长恰逢其时。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让哲学不再在天上,应回到人间,正如他自己的名言所说“认识你自己”。对人的个体高度关注,直接的反映到苏格拉底的生死观。苏格拉底认为,“人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灵魂入身体是一种羁绊与惩罚。肉体死去后,灵魂就解放了,这样灵魂就可以追求纯而又纯的真理了”、“哲学的任务就是学习死亡”。“学习死亡”是苏格拉底追求生的意义,而生存的意义就是:善的生活,德行的生活。死是一种自然法则,认为人应该勇敢的面对死亡,要意识到人的死亡仅仅是肉体的消失,其灵魂并没有消失,还可以追求纯而又纯的真理。苏格拉底还认为死后毫无知觉是美好和幸福的,因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拥有熟睡的时间是极少数的;另外死后的灵魂仍然可以与其他高尚的灵魂在一起,能够共同来探讨问题,这也是幸福的来源。

2 生死意义

2.1 孔子:道德超越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在他看来“仁”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原则,是自我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因此“仁”是作出生死取舍的标准。仁德不是贪生怕死,而是义无反顾,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生命存在的实际长短,而在于精神上的永恒。“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进达“仁”的理想的方式上,君子应当作出正确选择,即舍生忘死,视死如归。他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见义不为,无勇也。”在孔子看来,义重于利,同时要积极践行“义”,即使明知危险,也要挺身而出,甚至为之付出生命,也以此来成就品德的完备。另外孔子还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认为对真理的追求比无知的生命更为可贵,为了真理(道)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孔子及其儒家思想体系并没有将生死仅仅当作生命终结的现象,而是极大的推崇死而不朽,在生死上寄托着道德超越,选择合乎仁德的行为,舍生取义、杀生成仁,都是建功立业的手段,都能流传于后世。

2.2 苏格拉底:灵魂不朽

苏格拉底则认为人死后不朽的是“灵魂”。因为他认为,“人是靈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肉体是灵魂的坟墓,灵魂入身体是一种羁绊与惩罚。肉体死去后,灵魂就解放了,这样灵魂就可以追求纯而又纯的真理了”,就像他自己阐述的“灵异”一样,他小的时候就不断的提醒自己哪些事情,哪些事情不能去做。他日复一日的反省自己的生活价值和思想意义,让自己去追求德性的“好生活”,并劝导他人不要“自以为是”。他揭示了人类的一种特质——理性的思考,“理性”在苏格拉底那里获得了生命。他这样看待灵魂:“灵魂比身体更珍贵,如果有人在灵魂上得了许多难以治愈的疾病,那么,这样的人的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因此他认为有价值的应该是灵魂超越肉体,摆脱束缚。所以关于生死不朽的观点,苏格拉底是这样认为的死亡只是灵魂从肉体中分离出去而独立存在,灵魂是永恒不灭的,它的永恒来自它自身的运动,因此“灵魂是不朽的、不可灭的,我们的灵魂真的会存在于另一个世界”。他认为自己的灵魂在不受伤害地从肉体摆脱之后,将抵达他所向往的天堂的幸福之国,坚信能过着完全幸福的生活而无任何疾苦。因此面对死亡,苏格拉底是毫无畏惧,淡定从容的接受了死亡。

2.3 孔子:成就“大义”

孔子的“仁”思想和积极“入世”的情怀,冲破了生死作为生命现象的局限,丰富了生死的道德意义,当生死与仁德发生抉择的时候,孔子认为要选择牺牲自己生命,去捍卫道德,成就“大义”,即追求集体的利益。死亡存在于个体生命,但对于在个体和群体的意义上,孔子认为其各有不同的内涵,他的哲学思想里蕴含着“个体”“个人”的利益的内容,承认它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利益实际的还是建立在“他人”“集体”基础之上,“杀身以成仁”。所以个人的利益必须服从于集体的和他人的利益。“仁者,爱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就是从这个层面上讲的。因此,孔子认为生死首先要具有“集体的”、 “他人的”意义,个人利益是不足为道的。另外,面对死亡,孔子认为盲目的死亡是错误的,要“死得其所”,孔子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这是因为在他看来,这样的死没有任何价值意义,是没有智慧的死,不值得提倡。

2.4 苏格拉底:个人的荣辱和尊严

死亡对群体和个体的意义,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观点恰好相反的,苏格拉底将死的意义主要地寄托在以个人为主体的“荣辱”或尊严上。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深受西方的哲学的影响,当时西方的哲学认为,自然的认识是主客观的,也就是认为自然与人是相互分离的,人与自然不具有统一性,主张“改造自然”“与自然想斗争”,因此,苏格拉底认为“个人”是独立的,“死亡”也是个人的,“个人的死亡”关系到“个人的荣辱和尊严”。同时他还认为,个人的死亡应该是无所畏惧的。在他看来,最有“智慧”的是“神”,而人最多只能称得上是“爱智慧”,面对“无知的”自然界和“智慧”,个人只有摆脱肉体,灵魂才能去追求真理,实现“有知”。这样在“神”的面前,人要学会谦虚,不可以“无知”,也不能“自欺欺人”,以及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要培养自己独立的意识,积极展现“个人”的力量,尊重和发挥自己的权利,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寻找“神谕”。这也是西方人一贯推崇个人权利的源泉所在。因此在自己面对即将被处决的宣判,他放弃“逃跑”,认为“逃跑”只能苟延生命,其存在将毫无价值,于是他选择了作为“个人”的死应有的方式。

3 结论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生死的认知上,孔子“由生知死”参悟人生的意义,积极入世,重视存在的意义,但不回避死的事实和现象,把生死看作是一个始终的整体,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而苏格拉底认识生死的途径是“由死观生”,通过反观死来思考生的意义,以极大的勇气坦然面对死亡。人之生死,意义重大。孔子强调道德,以“仁”“礼”“义”为立足点,提出个人对社会应有的使命和承担的责任。而苏格拉底则认为需要借助外在的神灵暗示的力量,让自己不断的追求美德的“好生活”,同时劝诫他人不要“自以为是”。同时,孔子注重死亡建立在“他人”、群体和社会基础之上的群体意义,苏格拉底注重死亡存在于个人的“荣辱”或尊严上的个体意义。

孔子和苏格拉底同为伟大的思想家,都非常关注生死,都能积极的思考其意义,坦然面对生死,毫无畏惧,在生死这一人类永恒的课题上,都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富,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參考文献

[1]冯沪祥.中西生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50.

[2]靳风林.论孔子的死亡观[J].北方论丛,2000,(1):65-70.

[3]李向平.死亡与超越[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1997:83.

[4]张三夕.死亡之思与死亡之诗[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赵林.利命保生与舍身殉道——孔子与苏格拉底生存原则的文化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1994,(6):86-88.

猜你喜欢

生死观苏格拉底比较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苏格拉底的信仰
苏格拉底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像苏格拉底一样拒绝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苏格拉底教学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