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的故家》中的故乡情结

2020-02-04杨晨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回顾周作人故乡

摘 要: 周作人在1951年七八月间,于《亦报》上开设“百草园”专栏,刊登的作品后结集为《鲁迅的故家》。在书中,周作人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不仅可以看到鲁迅的童年、青年时代,实现了对故乡的回望与缅怀,形成了对鲁迅研究的重要史料补充;同时,也能看到周作人的坚守与思考,在景物山水、人物风俗描绘中体会出饱经沧桑的周作人一以贯之的傲然与妥协。

关键词:周作人 《鲁迅的故家》 故乡 回顾

周作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创作以回忆为主,亲朋故旧、民俗风物、对半生的抚摸与慰藉是作品的基调。这离不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文学界的选择,也事关周作人个人的经历与需求,《鲁迅的故家》 就是这样的成果。在书中,周作人对故乡绍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故乡绍兴的风景人物、风俗山水都是他回顾一生沧桑时的情感抒发媒介,不仅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无可取代、独一无二的视角与资料,也是他为自己点燃的温暖烛火。

一、缘起

(一)回应期待 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左联成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到了高度的礼赞与肯定。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中号召“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习鲁迅的榜样”,在这样的选择与基调下,“‘鲁学犹如一座肃穆的古堡”a。与此同时,周作人由于变节附逆,已在1946年11月6日由南京政府南京高等法院做出判决:“综核各种情况,应予减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褫夺公权十年,以维法纪而昭平允,全部财产除酌留家属必需生活费外没收。”b经过复判,南京政府最高法院于12月19日撤销了原判决,改判有期徒刑十年、褫夺公民权十年;全部财产除酌留家属必需生活费外,均处没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作人转向翻译古希腊文学经典、撰写鲁迅研究材料,主要成果有《鲁迅的故家》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知堂回想录》等。

(二)生存所需 困扰周作人大半生的,是家庭负担的沉重。在日军侵华时期,他以上有老母、下有小儿之由没有南下,而后变节附逆;在他被以“汉奸罪”被捕后,八道湾的房产属于他的部分被没收,生活拮据。此外,一家人的生活开支,子女、子侄的教育费用,都是不菲的开销。作为“文化遗老”与文学“失声者”,为《亦报》写作并换取稿酬,既能为家人提供柴米油盐,又能承继自己的文学理想,实为良策。

二、故乡情结的建构

《鲁迅的故家》中,涉及故乡绍兴的篇幅主要集中在第一部分《百草园》、第二部分 《园的内外》中,共128篇。其中涉及了故乡的人物、景物、风俗、艺术等内容,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乡全景图。

(一)故乡人物 故乡的主要人物有亲人,如曾祖母、祖父、父亲、母亲等,有老师老寿先生,有邻居单妈妈等,有朋友如范爱农等。这些人物是与鲁迅共同的亲朋,也是研究鲁迅的必要佐证。周作人的叙述,不仅为鲁迅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史料,更是在此同时完成了自身关于亲朋的缅怀与关爱。 这些人物,是对鲁迅作品的补充,也是对于自身童年与故乡的回顾。值得注意的是,鲁迅的作品不乏虚拟与拼贴,而周作人的作品偏向于纪实,真实生活的人物通过艺术加工而成为艺术形象,可以从中得以窥见。

(二)故乡景物 故乡的景物不仅是故乡情结的重要内容和对象,更是故乡人物生存的根基和故乡文化深深植根的土壤。周作人笔下的景物以百草园为圆心,以儿童时期作者的活动范围为半径,画出了一个完满的故乡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草一木、一蔬一饭都是可爱的、亲切的、值得惦念的。皂荚树、木莲、何首乌、覆盆子,都是园中的好景色;蝉、蟋蟀、油蛉、斑蝥都是儿童的好玩伴;吃饭间、新台门、娱园都是活动的乐土。谈起桂花明堂的风雅,是“这院子里虽然比较寂寞,但也有一種补偿,西邻便是梁家的竹园,墙外矗立着百十竿淡竹,终日萧萧骚骚的作响”c。从这些景物描写中可以窥见,周作人始终秉持着人道主义的关怀,对万物都怀以关切与温情,不论是草目昆虫,还是故宅老院,在他的笔下都流露出清淡隽永的味道,这和他早期的“言志”散文是一脉相承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文坛审美取向已经转向澎湃热烈、高亢激昂的时候,周作人仍旧固守自己的审美趣味和取材方向,展示出了他“大傲若谦”的坚守与固执。

(三)故乡民俗 周作人受到柳田国男等民俗学家的影响,对于民俗的关注是一以贯之的。他将关注视角转向故乡时,民俗成为他故乡情结的重要内容。在书中,主要有关于节日的叙述,如送灶、除夕的分岁、祭书神、清明的上坟;也有和家族密切相关的祭祀值年、忌日、忌日酒;还有论述风俗细微差别的拜坟岁、饮食、菜蔬、晒谷。这些丰富的民俗经验与记忆,都浇灌着周作人的心灵土壤,为他提供“根”的指引与皈依。在这些篇章里,可以看到他作为文人的渊博与丰富学识:“ 《越谚》卷中风俗部下云‘作福,注云,‘岁暮谢年祭神祖名此,开春致祭曰作春福。”d将节日的起源与古俗加以阐释并与现今进行对比,给人以博古通今之感。此外,还展示出了他对民歌民谚的浓厚兴趣,这与他在北大时发起的歌谣征集运动不无联系。“正月灯,二月鹞,三月上坟船里看姣姣”,这些质朴生动的民歌民谚,体现出大众的生活趣味和审美取向,也始终陶冶教育着周作人,可以说这些民歌在他心中种下了最初的艺术种子,为后来他的创作提供了最原始的启发与指引。

(四)故乡语言 绍兴作为吴越旧地,其语言是独具特色的。周作人在叙述故乡的风土景物时,运用熟稔于心的吴越语言才能达到精准、传神,将人物风景勾画得细致生动。如他在描写败落大家子弟桐生时,称他是“矮癞胡”,“他的特征是矮,胡只是有普通的胡须而已,癞则是秃发,并非腊梨头,这诨号三字相连,大抵只要有一二特征这名称就应用的上”e。短短三字,就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把一个败落世家的公子哥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但周作人作为接受过传统文化与西洋、东洋文化熏陶教育的知识分子,语言是经过精心选择与构造的,是经过“雅化”的,在保留民间趣味的同时展现出严谨的科学论证,如“十月往乌石头,拔得老弗大二三十株,此系俗名,即平地木,以其长不大故名,高二三寸,叶如榛栗,子如天竹,鲜红可爱,至冬不凋,乌石极多,他处亦有之”。读之犹如科学小品,知识丰富的同时又融合了乡土语言,可亲可近。

三、故乡情结的深意与思考

作为鲁迅研究史料面世的《鲁迅的故家》,必然难以绕开鲁迅。周作人作为鲁迅的亲弟弟,在进行叙述时显然也经过了思考与选择,开辟出了新的园地,让自我得以喘息和休憩。

(一)对“神化鲁迅”的解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成立后的鲁迅,经过文学界的肯定与颂扬,已然是一座矗立的“神像”。正如周作人1958年在致曹聚仁信中谈及鲁迅时所言:“世无圣人,所以人总难免有缺点。”f 因此,在周作人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去圣乃得真鲁迅”的总体思路,可谓“吾道一以贯之”g。 所以,在他的叙述中时常可见对于鲁迅的指正:“皂荚树上文已说及,桑葚本是很普通的东西,但百草园里却是没有,这出于大园之北小园之东的鬼园里,那里种的全是桑树。”h这样的指正,对于已经日趋神化的鲁迅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与此同时,周作人也在强调鲁迅平凡的一面:“百草园的名字虽雅,实在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平常叫作后园。” i这样平淡质朴的叙述,对那个诗化、雅化、神化了的百草园和鲁迅都是一种救赎,将他们从冰冷的神坛之上解救下来,置于温暖平实的现实之中,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与人性的思考。

(二)对生命的回顾与思考 周作人的情结,源于鲁迅,但不止于鲁迅。在生命的暮年对故乡的回望,让他更能深刻体会到“根”的意义。他的“温中有铁”的性格、生活方式、审美趣味、文学创作都深受故乡的影响,故乡的人和事是他一生无法绕过与洗去的影子。早年他的“言志”散文,便有《故乡的野菜》《乌篷船》等描绘故乡的代表作;中年变节附逆,对于极重气节的中国文人来说,已经是拔去了他的“根”,也让他失去了存在与言说的合法性;在经历过颠沛流离与荣辱颠倒之后的晚年,他回顾一生,追根溯源,借书写故乡之笔展现对生命的思考与回望,构筑了一个不同于鲁迅的自我的精神故园。

四、结语

周作人在为鲁迅研究所做的《鲁迅的故家》中对家乡绍兴进行了全面的叙述,风景人物、风俗语言都是他建构故乡世界的支柱,通过建构故乡世界,企图解构“神化”了的鲁迅,其中也能看到他坎坷半生的生命体验与思考。在为鲁迅研究提供无可取代的史料的同时,也折射出20世纪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给后来者以警醒和启发。

a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0页。

b 耿传明:《周作人的最后22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cdehi周作人:《鲁迅的故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60页,第176页,第144页,第15页,第13页。

fg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页,第446页。

参考文献:

[1]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及其文学世界[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2] 耿传明.周作人的最后22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3] 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 周作人.鲁迅的故家[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3.

作 者: 杨晨鸽,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张晴 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回顾周作人故乡
月之故乡
《故乡》同步练习
故乡
不说穿
城市可持续交通行为研究述评
贴近实践贴近学生创新方法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故乡常在我梦里
周作人的后半生
鲁迅与周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