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珍珠父母传记中的江南书写

2020-02-04孙宗广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赛珍珠游记江南

摘 要: 赛珍珠为其父母所写传记《战斗的天使》和《异邦客》记述了这对传教士夫妇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之旅,他们活动的主要区域即在以镇江、苏州、杭州、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作为这一地区社会变迁的观察者与亲历者,他们目睹了国家积弱、民众赤贫,也能发现中国之美及其发展潜能。江南曾经自古繁华,近代以来的百年中却屡蒙劫难,如今它重新崛起辉煌,这值得欣慰。过去的岁月不应忘记,每一个历史印记都值得细读、深思。

关键词:赛珍珠 游记 江南 中国之美

《异邦客》(1936)和《战斗的天使》(1936)是1938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女作家赛珍珠为其传教士父母所写的“传记方面的杰作”a。赛珍珠父亲中文名赛兆祥即传记中的安德鲁(Absalom Sydensticker,1852— 1931)、母亲凯丽(Caroline Stulting,1857—1921)于1880年新婚之后即受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派遣,踏上了到中国传教的未知征途。赛氏夫妇在中国分别生活达五十一年、四十一年,其足迹南至岳阳、九江,北及烟台,主要活动区域在以上海、杭州、苏州、镇江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假如把他们的中国之行视为一次漫长旅行,其旅程、旅观、旅感均通过其富有才华的女儿之笔记述下来。从某种意义上说,赛珍珠的传记作品既是关于其父母生命历程和献身精神的述说,也是这个美国家庭诸成员踏勘、体验近代中国江南的忠实笔录。假若跳脱狭隘民族纷争的立场去审视其旅程,阅读者会逐渐还原其视野中“近代江南”的形象。

一、近代江南城市群剪影

江南,是中国文化里承载太多期待与想象的概念。它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个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概念。从行政区划变迁的角度择其主要来说,唐贞观元年(627)设江南道(其范围太广,不详列);清顺治二年(1645)设江南省(含今江苏、安徽两省及上海市),康熙元年(1662)分设安徽省,剩下仍名江南省。《中国历史大辞典》对“江南”的定义比较简单:“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但各时代的含义有所不同:春秋、战国、秦、汉时一般指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近代专指今苏南和浙江一带。”b这一定义对应着学界“江南”的广义、中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狭义的‘江南则仅指环太湖地区,即今苏、松、常一带;中义的‘江南则以今江、浙、沪为核心区域,并由此延伸到今上海、浙江、江西之全部及江苏、安徽长江以南部分。”c本文主要采用中义“江南”之界定。

赛珍珠父母在中国传教的那段历史,正是国家积弱、民众日益贫困的时期。在其足迹所至的江南区域,无论是开埠几十年的上海、比肩天堂的杭州、苏州、商贸相对发达的镇江,都无法和美国及其途经的日本相比。他们初至上海,随后被派往杭州,后至苏州,复返杭州,再回苏州,最后长期驻足镇江,他们眼中所见的贫穷颠覆了“江南自古繁华”的印象。

凯丽初见上海的感受:“当他们驶近中国时,她急切地寻找如画的、峻峭的海岸,那是使日本之行令人难忘的景色,但是这儿却见不到这样的海岸。长江水浓稠而缓慢地流入大海,它黄色的泥浆水与清洁的海水泾渭分明。看起来似乎当船经过两水相交而不混合的这条线时还真的摇晃并绊了一下,当陆地在望时,船的两侧都是长形低矮的泥房。她的心往下沉,难道她的生活将消磨在一个没有美的国家吗?”d即便如此,上海还是能购买到外国貨物的唯一处所,医疗卫生条件也优于其他城市。后来,因为杭州没有医生,凯丽临近分娩时夫妇俩又一次去了上海,在那里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值得一提的是,赛珍珠更是与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赛珍珠在华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后一站是私立朱厄尔小姐学校,这是英国传教士委托朱厄尔小姐在上海租界创办的面向美国、英国侨民子女的学校,后来演变为上海美童公学。朱厄尔学校的旧址在昆山路今景灵堂西侧”e。

赛珍珠再一次从凯丽的视角去写杭州:“他们在星期六的早晨到达杭州,然后走过狭窄、拥挤的街道,来到教堂大院。手推车,轿子,肩挑筐篓的商贩,魔术师和街头骗子,路边商店,井边的洗衣妇亲切地高声喊叫,说着邻居的闲言碎语,光着身子的小孩在拥挤的车辆和腿肚子中间跑进跑出——街道这么窄而人这么众多,这似乎是难以置信的。”“但是他们最喜欢的散步场所之一是在巨大的城墙顶部,从城墙的碉堡俯视全城、西湖和在城附近汇合的蜿蜒河流。这儿有充足的空间和空气,可以眺望许多英里外的农村,而且很少有人打扰他们。可是即使在这儿,她也学会不去贴近城墙往下看,因为在它的脚下常有小孩的小死尸,死人或被杀者的尸体”。

当和凯丽的第一个孩子三个月大时,赛兆祥被派去苏州填补另一个人的位置。“新家是教会男生寄宿学校上面的三间房……从窗户可以望见城中景色,黑色瓦房顶从一切可能的角度挤在一起,狭窄弯曲的运河贯穿全城。紧靠学校大院的一边,正对着她的窗户,耸立着那庄严的塔,若干世纪前建立的,现在仍挺立着展示古老中国的荣光。虽然凯丽知道它是异教的,虽然她彻头彻尾地认为它是异教的,但是它线条的纯洁、巍峨青铜顶的崇高,以及上翘的屋角上青铜小铃的可爱叮当声,都以它的美赢得了她的欢心。那儿,在塔的阴影下,在嬉戏于下面庭院的孩子们的喧闹声之上,她小小的金发儿子成长着,单独坐起,最后在地板上爬并自己站起来蹒跚起步,凝视窗外”。赛珍珠还曾听赛兆祥谈起过他初到苏州的一件趣事。那时他被派去找杜步西博士和戴维斯博士,所闻所见着实让他吃惊:他们是苏州城里仅有的两位白人,分别住在城北与城南,可彼此从不见面或交谈。

镇江是赛兆祥、凯丽夫妇生活最久的城市。“从马可波罗的时候起,这儿就以它巨大的庙宇、宝塔和它茂盛的商业而闻名,它自古以来即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叉口。那从江岸向南连绵不断的山丘立即使凯丽爱上了这地方。但是这样一个国际都市很不符合安德鲁开拓者的性格”。他租了江边一家中国商店楼上的住屋,把家留在那儿后,自己乘平底帆船沿大运河驶入苏北。“凯丽又一次着手为孩子们建立一个家。三间房子俯视长江。江面宽阔,水流急速,江水因挟带着从沿途千里河岸卷来的泥土而呈黄色。在以后的几个月中,凯丽变得憎恨、害怕这难以平息的河流,它在峡谷里那么湍急,当它在低低的平地上展开时又那么缓慢阴沉。在她的想象中,它成了洪水泛滥、难以制服和残忍无情的东方生活象征”。实际上,身处中国的这一美国家庭多次遭遇不幸,其中四个孩子先后夭折,被分别埋葬在上海或镇江的白人墓地里。

众所周知,上海、镇江、苏州、杭州均为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受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规定被迫开放的城市,而且都设有外国的租界,存在一城两治或多治的畸形现象。这些开埠城市的近代工业、商业、金融、贸易等行业有迅速发展的特点,但毕竟起点较低,无法和西方发达城市相提并论。赛兆祥、凯丽夫妇此时所见恰是这些早期开埠城市的一个剪影。

二、江南社会的丽影

凯丽夫妇也是江南之美的发现者。

首先,对人之美的发现。随着他们和中国人的不断接触,克服掉最初的种族歧视,他们发现中国人,尤其是纯朴乡下人的人性之美:“他们是晒黑了脸的、和善的庄稼人,好奇而且目瞪口呆地望着外国人,但是对笑脸很快地抱之以笑,而凯丽对于笑容总是慷慨的。父亲、母亲和像地上的蟋蟀一样快乐的孩子,她看出他们是家庭成员而且是靠土地养活自己的人,对她来说他们是人类,而且此后永远不再是‘异教徒。这是后来她在他们中生活的基调。虽然,的确,她有一定的种族偏见,这也许是她生活于其中的时代的影响。但是个别人的痛苦、需要或魅力使她十分不自覺地忘记了偏见,她便把人看成一样的。”

其次,对江南山水之美的发现。

帮助凯丽克服掉初到中国那种失落、恐惧感的就是江南的美景:“幸好凯丽对这个新国家的最初体验来自在成熟的田间漂流的七个长长的美丽的日子。美总能赢得她,而此处有美;即使陌生,却是美。这时正值九月底,十月初……一簇簇轻软的、摇晃的竹子,低低的绿山,运河弯曲的、金色的流水,被丰腴而沉甸甸的稻子染黄的田野,相隔约半英里的一座座有茅草屋的褐色小村庄,连枷在打谷场上发出的令人昏昏欲睡的韵律,温暖可爱的秋天空气……她奇怪一个异教徒的国家竟然这样美。”就这样,不自觉的文化比较帮助着凯丽融入新的环境:“广阔的蓝色天空,熟悉的树木,柳树与长在家乡土地上的柳树一模一样,等待收割的庄稼——这些情景她熟悉而不感害怕。”比较思维可谓人类几乎与生俱来的能力,明末的遗老学者谈迁沿着大运河北向时途经吴江水面,那种穿越时空的比较更具深意:“桑柘渐稀非浙右,莼鲈未老自江东。”(《吴江道中》)

庐山被白居易赞为“匡庐奇秀,甲天下山”,胡适认为庐山的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这一趋势的表象之一即是牯岭的外国别墅众多,其业主来自二十多个国家。1897年1月14日,赛兆祥购买了庐山A86号1727平方米的地皮,在此兴建了一幢石构一层别墅。“赛珍珠从5岁到18岁、22岁至43岁,常来庐山。庐山的秀丽,积淀的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哺育了这位艺术天才”f。庐山的生活给凯丽一家带来惊喜,赛珍珠不吝笔墨描写母亲的喜悦之情:“山脚下的空气因为暑热而湿闷,但是当轿夫甩开手踏着坚定有节奏的步子上到山腰时,一股幽渺美妙的寒气渗入空气之中,使凯丽感到兴奋。这空气有西弗吉尼亚山地的气息,自离家以来她从未嗅到像这样的味道。”“还有这里的山花,甚至在美国她也从未见过,那儿的山花很小,无味而精致”。“她从未梦想到在这人群拥挤的国家,在这她总是说‘有太多人活着和太多人死去的国家,会有这样的美”。“她从未像在山上的几个夏天那样具有那么完美的母性,那时她自己全部无保留地献给了孩子。她领着她们到处寻找美,交给她们热爱绝壁和衬托着蓝天的崎岖岩石,而且热爱那些小山谷,那儿的水池旁长着羊齿植物和青苔。她也把美带进家中,用羊齿植物和花朵装点她的房间”。

还有对江南悠久历史的发现,因为前文有所提及,故而一笔带过。当然,这江南之美在凯丽一家到来之前,也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由于他们的“发现”,由此从一个自我封闭的文化圈进入到中西交流的循环圈里,被凝视,被关注,被书写,尽管很多时候中西之间并非平等的对视。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着牯岭的未来凯丽曾有过这样的预言:“总有一天……中国人会夺回一切的。” g赛珍珠也认为:“就中国人收回牯岭山居而论,他们是对的,我们是错的,毕竟我们是中国大地上的客人,而不是统治者,甚至公民也不是。”超越对与错、是与非的,唯有这如过眼云烟般的一段历史。

三、社会变革的身影

长期作为传教士妻子的赛珍珠在1930年代初期发表了一系列批评美国海外传教的演讲及文章,最终她于1933年5月1日辞去传教士的职务,但这并不影响她在其父母传记里客观评价其父母一生的传教历程,同样地,我们今天评价西方传教士的功过,除了从总体上认定其文化侵入的性质之外,还应承认大部分的西方传教士在传播先进科学知识及进步观念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赛兆祥、凯丽夫妇实际上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这对夫妇抵达苏州的教会男生寄宿学校,凯丽参加由其丈夫指导的这所学校的工作,她的注意力最初集中在清洁上,把杀虫剂擦进学生们的发根,去消灭里面的虱子与跳蚤,“然后又检查每位男生的床铺和被褥,用烟熏并用水冲刷,把他们全都弄得干净而不自在”。“这时想帮助人的急切心情,使她从在上海能买到的各种书籍中学习医学,而她每天的部分工作便是开个小小的医疗室,医治一些简单的疾病,包扎脓疮和皮肤感染,并就病婴的情况对他们的母亲提出建议。……长期无人过问的病痛所引起的汗毛直竖和恐怖,其主要补偿是见到病体重新生出好皮肉、见到苍白消瘦的身体恢复健康时感到快乐。这是善,这是胜利”。

对中国女性命运的关注可以说是贯穿赛珍珠虚构与非虚构类作品的主题之一。出于一个女性作家的性别自觉,赛珍珠在这两部传记中,忠实地记录了其父母眼中或身边的中国女性的形象及命运。尽管赛兆祥对女性抱有歧视态度,认为在所收的信徒中“只有女人所占比例低才能算是收获巨大的年头”,但他和凯丽一样强烈鄙视中国社会“溺婴杀生”的恶习,他们尽其所能帮助那些处于痛苦边缘的中国女性。

赛珍珠的保姆王阿妈曾与一个并非是其丈夫的男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女儿在某一天早上刚出世,那男人就砸破了她小小的头。王阿妈绝望而悲哀的哭声引来凯丽的关注,眼前的惨况激起了她的同情与愤怒。但王阿妈只能无力地哭诉:“谁能碰男人一下”,“男人可以杀女孩,只要他高兴——唉,我希望他把我也杀了吧”。别无生路的王阿妈从此进入凯丽的家庭,成为这个美国家庭的一部分,并抚养了凯丽和安德鲁后来生的所有小孩。

他们期待中国人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的改变。“多少次我见她徒步经过一个小小的中国村庄停下,大声的呼嚎……‘这些村庄真正需要改变的很少——这些房屋、街道、田野,本身都很好。我希望它们就保持现状。但是,啊,如果人们不杀他们的女婴,不让妇女无知、裹足,而且如果他们不仅仅由于恐惧而盲目敬神——如果清除街上的污秽并把半死的狗杀掉——这将是个美丽的国家,只要好好利用他们拥有的一切!”

学者王立新这样评价西方传教士的作用:“传教士即是西方文化的传播者,扮演了‘文化掮客的角色;又是殖民势力的一部分,代表着西方的利益。传教士的双重角色决定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双重影响。”h西方教会力图将中国“福音化”的努力毫无疑问是彻底失败了,其无奈退场的背影慌乱而又凄凉;但传教士们引进来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终究开启了国人的眼界,打开了那久已闭塞的心灵之窗。中国社会通向现代化的身影,尽管时有摇摆,毕竟方向明确,脚步坚定。

四、结语

钱穆先生有言:“我们要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该回头来先认识自己。因为一切问题在自己的身上,解决也要在自己身上求解决。若要认识自己,则该用沉静的理智来看看自己以往的历史。”i学者周伟认为:“对于百年中国,不仅能带着怀旧和反思去读,也能够沿着历史纵向发展的脉络去明了历史的演变和延伸,从反映社会生活横剖面的比较中去感受老百姓生活实实在在的沧桑。纵横交错的阅读能够让我们尝试着把握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与个人生活机遇之间内在的联系。‘百年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性概念令我们无法忽视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j江南,曾经自古繁华,近代以来的百年中亦屡蒙劫难,如今它重新崛起辉煌,这值得欣慰。只是,过去的岁月不应忘记,每一个历史印记都值得细读、深思。

a 刘龙主编:《赛珍珠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b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5页。

c 崔小敬:《江南游记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2页。

d 〔美〕赛珍珠:《东风·西风》,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第54—55页。

e 周锡山 :《上海与赛珍珠,赛珍珠与上海——赛珍珠与多元文明对话》,见许晓霞 赵珏主编:《赛珍珠纪念文集(第四辑)》,江苏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f 罗时叙 :《庐山别墅大观》,江西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132页。

g 〔美〕赛珍珠 :《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自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28页。

h 王立新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导言”第11—12页。

i 钱穆:《中国历史精神》,贵州出版集团 贵州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0页。

j 周伟主编:《时代印记——穿行于中国百年报刊之林丛书(第三卷 变迁)》,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参考文献:

[1] 赛珍珠·东风·西風[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

[2] 赛珍珠·我的中国世界——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自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编号:2018ZDJD-B018)项目成果。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2020年度课题《异域视野下苏州段运河人家日常生活研究》阶段成果

作 者: 孙宗广, 文学博士,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副教授,研究方向: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编 辑: 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赛珍珠游记江南
赛珍珠与徐志摩的“生死缠绵”
风车山麓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爱心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