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德昂族的千年跨越

2020-02-02刘鹤鸣芒市党委宣传部杨帮庆

今日民族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芒市冬瓜坚果

□ 文 / 刘鹤鸣 图 / 芒市党委宣传部 杨帮庆

云南“直过民族”已脱贫

这3 个“直过民族”人口虽然只有数万,但考虑到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自然文化等因素,今天能将其贫困发生率从几年前的24.25%降低到2.42%,无疑是人类反贫困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幕。

——“国家民委”公众号2019 年4 月22 日

据云南省扶贫办2020 年11 月14 日介绍,怒族、傈僳族近日实现整族脱贫,至此,“云南11 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历史性告别绝对贫困,实现整族脱贫”。

德昂族是云南9 个“直过民族”之一,2019 年4月云南省向外公布的已先行整族脱贫的3 个“直过民族”里,就有德昂族。德昂族和独龙族、基诺族的脱贫,在当时引起了媒体广泛关注。

①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与傣、汉、景颇等民族和谐共处,文化互相影响。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和水鼓舞,是德昂族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② ③德昂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他们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日子越来越红火。

德昂族是云南省特有民族,总人口为20556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德宏、保山、临沧等州市,其中德宏芒市的三台山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德昂族乡,总人口7713人,德昂族人口4594 人,占全乡人口61%。辖勐丹、出冬瓜、允欠、邦外4 个村民委员会,31 个自然村,34个村民小组,其中德昂族有19 个村民小组,景颇族有7个村民小组,汉族有8 个村民小组。

德昂族的整族脱贫,“一步跨千年”的辉煌历程,三台山德昂族乡就是缩影。

三台山乡,位于芒市中部,距市府所在地22 公里,有320 国道从境内穿过,是通往瑞丽、畹町等国家级口岸的重要交通要塞。

坚果产业,助推三台山脱贫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云南把9 个直过民族和2个人口较少民族列入脱贫先行攻坚计划,因地制宜,因族施策,精准帮扶,创新实施“一个民族聚居区一个行动计划、一个集团帮扶”攻坚模式,推动直过民族聚居区实现“千年跨越”。

——云南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

三台山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即使有农副产品也很难转化为商品。在交通、通讯改善,融入全国市场的今天,三台山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允欠行政村,隶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距乡政府所在地9 公里。村民以德昂族、景颇族居多。

“一业为主,多业并举”是三台山产业脱贫的基本思路,其中主导产业,目前是澳洲坚果种植。

澳洲坚果原产自澳大利亚,德宏的亚热带气候十分适宜它生长。20 世纪80 年代,德宏便引进了这一树种,三台山的大规模种植,开始于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之后。

三台山利用地理和气候优势,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的要求,积极整合林业、民族宗教等部门资金扶持种植澳洲坚果。

芒市三台山乡种植澳洲坚果39954 亩,2019 年收获8176 亩,产值达1304.8 万元,澳洲坚果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

——“微美芒市”微信公众号,2020 年3 月27 日

三台山的澳洲坚果种植面积目前已达人均5 亩,对脱贫致富贡献显著。

据“魅力德昂山”公众号2018 年1 月3 日的报道,全乡成立澳洲坚果合作社3 个,建成初制加工厂1 个。全乡参与坚果种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50 多户,占全乡贫困户总数的90%以上。

李二极,是出冬瓜村党总支书记,据他介绍,村委会下属的“早外小组只有48 户德昂族,却种了500 亩坚果和500亩百香果。他们的梦想是苦干几年,达到坚果、百香果人均收入2 万元”。

李二极回忆说,澳洲坚果在出冬瓜村的种植,起初也遇到阻力。2014 年,乡里买好了苗,挖好了坑塘,帮助村里种澳洲坚果,可没有几个村民愿意去种。但现在尝到种植结构调整甜头的村民,开始自己买苗、学技术种坚果,主动开垦台地,并且套种百香果,探索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

绿色精准帮扶产业的遍地开花,让出冬瓜村人均收入从脱贫攻坚开展前的3300 元提高到2018 年的7060元。(《云南扶贫热线》 2019-03-16《德昂族:走出贫困家乡更美丽》)

多业并举,三台山拓宽致富路

“德昂族一直有制作酸茶的习惯,过去只是自己饮用以及赠送亲朋好友,现在发展成了产业,没想到会那么畅销。”

——杨腊三(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

茶叶在德昂族文化中,有特殊意味。三台山的德昂族是古老的茶农,不仅村寨周边还保留着许多老茶树,制茶工艺方面也有独特的传承。另外,茶也融入民俗生活,有迁徙茶、定情茶、提亲茶、报丧茶等等别具一格的茶文化。

三台山德昂族制茶工艺最独特的是酸茶制作,这一工艺如今在产业方面的运用已经初见成效,也成为三台山德昂族脱贫产业的重要一环。

据杨腊三介绍,酸茶产业每年给他带来10 多万元的收入。他先后带出了30 多名徒弟,其中通过制作酸茶年收入10 万元以上的,就有10 多人。(参见:“云南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2020 年10 月30 日文章《德宏芒市:德昂族——阔步迈向崭新时代》)

赵腊退,36 岁,是出冬瓜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也是酸茶技艺年轻一辈的传承者和受益者。他用1 年多时间学会制作酸茶,随后动员村民管理好自家的古茶园,带领村民制作酸茶,通过淘宝、微信、旅游等渠道进行推广,逐步打开了酸茶的销路。古茶树为村民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德昂族酸茶渐渐成为三台山的一张名片。(云南统一战线:新时代团结网2020 年 11 月2 日)

①②③澳洲坚果,又称澳洲胡桃,号称“干果之王”。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种植面积在云南。据估算,2020 年云南全省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达到400 万亩。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三台山乡党委政府通过打好“收入”“就业”“生态”“民生”“感情”等12 张帮扶“牌”,优化甘蔗、茶叶、板栗、西番莲、坚果种植,以及肉牛、生猪等畜禽养殖等产业,全乡经济基础得到不断夯实,贫困群众致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参见:“微美芒市”2019 年6 月7 日文章《三台山乡德昂族整族脱贫直播节目引来30 万人观看》)

出冬瓜村委会赵自光家是养牛专业户。过去一家7口人挤在大山上一栋木架房里,种些甘蔗、卖点山货、打点零工生活,日子清苦而窘迫。2016 年,三台山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赵自光和父母亲搬到山下,住上了稳固安全的新房,还申请了30 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贷款和30 万元扶持贷款,建起了小型肉牛养殖场,日子逐渐好转。

“新村道路四通八达,离集市近,信息灵通,做什么活计都方便。”赵自光说,2017 年卖了17 头牛,因经验不足,只有5 万多元的利润。去年,他去肉牛市场考察,与外地买家联系,对肉牛市场价格、喂养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琢磨出新的生态喂养方法。

“现在存栏有28 头,到10 月份就可以卖了还清部分贷款。”赵自光最大的愿望是在2020 年还清所有贷款后,再建两间牛棚,多养十几头肉牛增加收入。(云南网2019 年03 月15 日报道文章《芒市三台山乡出冬瓜村——产业兴旺 日子节节高》)

①② ③酸茶制作,主要是两种途径,一个是把茶装入竹筒,地下埋半年后再挖出来捣碎,做成茶泥,之后摊晒成饼。另一种是用陶罐直接腌制。酸茶口感独特,微酸,苦后回甘,茶色金黄透亮,有独特的酸奶酪的香味,与云南普洱茶的自然陈化和人工渥堆茶都不同。

①允欠德昂族生活状况。

② 允欠村一户德昂族的养牛场。

③出冬瓜村的妇女在织布,这是制作德昂族筒裙必备的材料,一部分妇女从事的民族服饰的制作也是这里的致富产业。

德昂族新农村越来越好的人居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也为致富增收拓宽渠道。

出冬瓜村是有200 年历史的德昂族村寨,其浓郁的德昂族民族文化,使这里于2006 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台山乡德昂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2016 年又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为发展民族文化创意产业,村子现在建有德昂族酸茶茶室、织布房和水鼓舞表演队等。年轻一辈的带头人赵腊退,正在整合民族文化资源,探索发展乡村旅游,一个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在年轻一辈的德昂族人心中酝酿了。

猜你喜欢

芒市冬瓜坚果
摇一摇坚果罐
为什么叫冬瓜
坚果吃法因人而异
冬瓜谣
小茉莉
植物帮之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