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兴乡村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020-01-27王树青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传统农村文化

王树青

摘要:文化的振興是乡村振兴最深厚最持久的根基,乡村文化不振兴,经济物质的振兴就失去了依托,算不了真正的振兴。因此,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振兴乡村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振兴乡村文化;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乡风文明要通过振兴乡村文化来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的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1]。文化的振兴是乡村振兴最深厚最持久的根基,乡村文化不振兴,经济物质的振兴就失去了依托,算不了真正的振兴。因此,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振兴乡村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振兴乡村文化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引领和推动作用。

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一代农民,必须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让他们拥有自豪感和获得感。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就是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重要举措。通过乡村文化振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农村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乡村的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乡风文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只有整个乡村文明程度提高了,才能留得住人才。同时通过乡村文化振兴利用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也是促进乡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所以,无论是对于组织振兴和产业振兴,还是对生态振兴和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都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我们应当充分抓住机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乡村的地域文化、公共文化以及文化的产业化,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二)振兴乡村文化,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振兴乡村文化,体现了亿万人民在文化精神上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逐步增加,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逐渐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发展有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化资源出现在广大农民的生活中,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仍然相对落后,因此我们要充分抓住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机遇,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振兴乡村文化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就要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依托。正在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契机。中华文明是根植于广大农村的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风文明等要求,需要深入挖掘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等等,重要的途径就是振兴乡村文化。通过振兴乡村文化,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取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重新获得传承和发展的强大生命力。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使命。

二、乡村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乡村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乡村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不仅关系着农村人们群众的生活质量,而且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否实现,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振兴乡村文化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分析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对策。

(一)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之下,在广大农民物质条件相对改善的基础之上,乡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场地建设投入加大,文化活动场所增多,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化,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渐丰富。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乡村文化发展的现状。

1.文化活动基础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化振兴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首先,资金投入增大。虽然资金总量仍然偏少,但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在逐年增加。其次,文化站点增多。县级图书馆,乡镇及村里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以及村里的文化小广场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渐增多和完善,而且根据每个乡镇及乡村的不同情况,文化设施建设各有特色。

2.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正在加强。

现在不少乡镇都配备有专门的文化干部队伍,文化干部学历较高,一般为本科或专科学历,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及理论知识,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成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次,乡贤、志愿者、退休干部和退休教师等也都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也为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力量。第三,是民间文化组织,一般是农村的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比如中老年妇女组织的广场舞队,军乐队,中老年模特队等等,她们在有活动或比赛时参加文艺演出,平时基本都是在县文化广场,或本镇本村的小广场自娱自乐。

3.文化活動的开展形式多样。

文化活动主要由农村文艺爱好者自发组织开展或者是一些基层单位组织的免费送文化下乡活动。近年来,本县(杞县)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有这样几种形式:农村广场舞队及其他表演团队平时自娱自乐的活动,或参加文艺比赛或表演;定期举办的象棋比赛等;春节时,组织的送春联活动,由本县或本乡镇擅长书法的人为大家免费写春联;贫困村帮扶单位与村委会共同举办的敬老孝老饺子宴活动;县委党校组织的送党课下乡活动,重点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法律法规等;免费送戏下乡活动等。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推进了乡村文化的振兴和繁荣。

(二)乡村文化发展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村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承、开发和发展不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发展振兴当代文化的重要源泉。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传统文化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机,乡村原有传统节日民俗活动渐趋式微,原有民俗仪式已失去传统文化功能,成为“仪式体操”[2];民间个人或组织开展的文艺活动逐渐失去了市场,比如原来在河南农村地区广泛存在的民间说书人,民间杂技团,民间戏团等逐渐被新的文艺形式,广播电视电影等取代,几乎消失殆尽;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技艺逐渐失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逐渐没落;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不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现代的乡村文化也就失去了根和魂。

2.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利用不充分。

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乡村或乡镇上的文化广场,存在场地面积比较小,功能比较少等问题,有的村里的文化广场只有极少的健身器材或篮球架等,不能满足农民日常文体活动的需求。其次,乡村或乡镇的图书室,存在图书数量少,陈旧老化,内容上不能贴近农民的需要等问题。第三,农村基础设施存在利用率不高,闲置率较高的问题,比如有些村镇的文化广场、图书室、广播站、篮球场等形同虚设,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严重阻碍了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第四,信息文化广场,无线网络等现代化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匮乏,严重影响了年轻人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热情。

3.乡村文化产业化发展不充分。

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的地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地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不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相应的配套措施不完备。比如要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业,就需要政府有相应的资金投入,相配套的土地政策措施等,缺乏这些条件,乡村文化旅游就难以开展;其次,当地的乡村文化产业定位不准确,不能开发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导致文化产业没有吸引力,没有市场。第三,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以杞县为例,杞县拥有45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及红色文化资源,但目前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挖掘、宣传、利用都非常不充分,如果能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形成产业,一定能极大地推进乡村文化的振兴。第四,民间的艺术形式,传统的手工技艺等缺乏创新,现实存续能力差,市场竞争力弱,生产和经营未能实现规模化和品牌化,导致产品走不出去。第五,乡村文化产业市场导向性弱,农村文化市场规模小,文化商品短缺,农民文化消费能力有限,导致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4.乡村文化发展人才不足

乡村文化的振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文化人才,目前,承担乡村文化振兴的人才队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一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数量不足。主要是高素质的文化干部队伍人才数量较少,基层文化工作队伍力量不足。不能有效地指导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和运用,不能有效地组织引领文化活动地开展,以及加强农民地思想道德建设和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二是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年龄结构老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导致乡村文化的主体力量以妇女、老年人为主,农村文化队伍老龄化、业余化问题突出。乡村文化活动缺少了重要参与人群,就导致文化活动组织难,活动形式单调(多以广场舞为主),群众参与热情不高。三是民间文艺组织缺乏专业的带头人,队员普遍文化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不高,以及缺乏经费、缺乏专业化管理等原因,难以承担起乡村文化振兴的重任。

三、乡村文化振兴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结合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首先改善农民的精神面貌,具备乡村文化振兴的思想基础,才能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乡村文化的振兴。

(二)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不完备,利用不充分的问题,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及增加功能配套设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需要,向上级申报以获得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完善文化基础配套设施。针对图书室、广播站、篮球场等文化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问题,基层文化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做好宣传,完善功能配套设施,组织引领村民充分利用好文化场地和文化设施。

(三)注重文化产业化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第一,不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将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景点建设好,形成文化品牌,让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成为引领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张名片。第二,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我县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有“杞县八景”,东汉女文学家蔡文姬的故乡圉城古镇,东汉刘邦的谋士高阳酒徒郦食其的故乡高阳古镇等等,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同时我们也是革命老区,是河南革命的重要根据地,因此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果能发挥此优势,开展文化旅游,就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想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人才是关键性因素。首先,当前农村文化人才不足,要积极挖掘人才,吸引人才加入到乡村文化建设中来,弥补农村专业文化人才缺乏的状况,建设一支专业的文化工作管理队伍。其次,要对文化工作管理人员,民间文化活动的参与者,组织和管理者,都要进行定期的专业化的分门别类的培训,以提高文化工作管理人员的组织管理和引领能力,以及所有文化活动参与者的文化素质。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其经济待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振兴可以说就是乡村振兴的魂,我们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契机,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顾保国,林岩.文化振兴:夯实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M].中原人民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2019

[2]闫慧慧,郝书翠.背离与共建:现代性视阈下乡村文化的危机与重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猜你喜欢

传统农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少年力斗传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