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衔接新高考的研究

2020-01-26王桂俊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衔接新高考初中物理

王桂俊

【内容摘要】初、高中物理知识具有极强的联系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物理成绩比较好,但是步入高中之后,却面临着学习辛苦、学习效果差等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甚至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学的确情绪。因此,面临新高考,必须要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不断提升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质量。本论文以新高考初高中物理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衔接现状和对策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高考 初中物理 教学衔接

初中、高中物理知识之间具有极强的联系性,初中物理是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高中是初中物理知识的延伸和深化,两者之间具有极强的联系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却出现了一部分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成绩比较好,但是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却面临着学习难度大等多种问题,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面对这一现象,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必须要全面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之间的衔接工作,使得学生尽快适应高中,不断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中存在的問题分析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知识在衔接的时候,依然存在多种问题,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1)初高中教材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初中物理更加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贴近的物理现象作为主要的探究内容,并且物理知识的探究过程比较简单。而针对高中物理知识来说,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效结合,要求学生必须要对物理现象产生的本质进行掌握和理解,甚至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2)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手段尤为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由于教学压力比较小,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多次讲解,并分专题、分类型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解;而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学压力比较大,很多知识点无法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和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理解不足,难以对其熟练掌握;(3)学生理解能力、逻辑能力的影响。受到物理学科特点的影响,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逻辑能力的培养。但是步入到高中之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尚未达到这一阶段,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难免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1]。

二、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的重要途径

1.认真研读教材,注重知识衔接

从初中、高中阶段的物理内容上来说,两者之间具有加强的联系性。从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说,高中物理是初中物理的延伸。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实现两者衔接的时候,必须要从两个阶段的物理内容中寻找到连接点,有效降低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应注意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并据此寻找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使得学生将已有的知识、新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教师在实现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衔接的时候,还有针对初高中物理知识之间的“间断点”进行补充,例如,速度学习中,针对初中学习中并未学习到的“矢量”这一概念,教师应着重对其进行补充。需要说明的时候,在对初高中物理知识“间断点”进行知识补充的时候,一定要宜细不宜粗,还可以采用“分段式教学”的模式,将物理知识进行分段教学,分批次地传授给学生,进而降低高中物理的教学难度[2]。

2.改变教学方式,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

初中、高中物理知识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高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重两者之间知识的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之前,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初中和高中阶段物理教学之间的交流,进而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高中物理教学计划;另一方面,高中物理教师在实现两者教学衔接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立足于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学生的认知能力等,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高中物理学习中。

3.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师在加强两者之间衔接的时候,应持续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进入到高中之后,对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进行及时调整,进一步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及时转变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跟踪指导,进而引导学生将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总结清楚,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一、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应逐渐培养学生物理建模能力,掌握物理模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等。

第二、还必须要在物理解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充分借助数学工具,不断提升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

第三、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勤动脑和思考、及时复习等好习惯,进而使得学生更好地过渡到高中物理学习。

第四、还要明确学生在初高中物理学习过渡的时候,应对教材上的物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丰富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活跃自己的思维,进而更好地参与到高中物理学习中。

4.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强化教学效果

人的认知是一个发展过程,从已知到未知,将新知识纳入到旧的结构中,进而之间提升的过程。据此,面对新高考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时候,应立足于高中物理教材与初中物理教材之间的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同时,教师还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将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并整合成一个知识体系,进而顺利地实现知识迁移。

5.重视学生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良好的学习态度是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针对刚刚进入到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只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顺利度过这一阶段。否则,一旦忽视了学生心理状态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物理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辅导,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一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由于学生存在极强的个体差异性,且家庭背景、成长环境有所不同,以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时候,应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策略;另一方面,做好榜样作用。正所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在顺利度过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时候,应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引导优秀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展示给其他的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强烈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6.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在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为了保障学生的顺利过渡,教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些相关的物理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物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应指导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每一节课程都可以创设思维情境,组织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活动,进而促使学生的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还要加强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发散思维培养,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中,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自身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致使初高中物理学习中,存在严重的断层现象。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必须要立足于这一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初中和高中物理知识衔接教学。

【参考文献】

[1]田振雄.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高中物理衔接探析[J].学周刊,2020(4):26.

[2]唐艳红. 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3]荆健. 新高考下初高中物理衔接问题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衔接新高考初中物理
从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探讨初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衔接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从思维发展的视角看初一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