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援外医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2020-01-19李云霞梁金凤

中国医院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受援国援外医疗队

■ 李云霞 梁金凤 王 哲

作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方面,我国援外医疗取得了显著成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北京朝阳医院”)在工作中也积累了一些新理念新做法。新形势下,医院应进一步落实好援外医疗工作要求,为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作出贡献。

1 我国援外医疗工作特点

60年来,我国持续开展援外医疗,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派出医疗队,提供多种形式的医疗援助,为全球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健康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回顾我国援外医疗实践,主要呈现4方面特点。

第一,以派遣医疗队为主要援助形式,规模不断壮大。向受援国派遣专业医疗团队是我国援外医疗的主要形式。1963-2018年,全国陆续有27个省(区、市)承担了派遣援外医疗队的任务,累计派出医疗队员2.6万名[1]。此外,还通过捐助医疗设备和药品、援建医疗机构、培训卫生人员等方式,开展援外医疗工作。

第二,以对非援助为主,受援国范围不断扩大。一直以来,非洲国家是我国援外医疗的主要对象国。2018年底,我国在56个国家派有医疗队,45个是非洲国家[1]。同时,我国也向亚洲、拉美、欧洲和大洋洲派遣过医疗队。截至2018年底,我国累计向71个国家派遣过医疗队[1],受援国范围不断扩大。

第三,外派医疗队以长期、定点援助为主,兼有短期、应急性医疗援助。到2018年底,我国在各国设有的长期医疗点共111个。自然灾害、传染病暴发期间,我国也会派出短期医疗队。2004年的印尼海啸、2014年在西非埃博拉疫情及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都派出了医疗团队或专家团队,协助当地开展紧急性的救灾防疫工作。

第四,注重受援国医疗能力建设,援助模式不断丰富。除开展一般性临床医疗服务外,也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专项援助。

2 我国援外医疗工作主要成绩

我国援外医疗队全心全意服务当地患者,树立了大国担当国家形象,切实提升了国家的软实力。

第一,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1963年以来,我国援外医疗队累计诊治患者近2.8亿人次,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赞誉,援外医疗队员中有1809人次获得受援国政府颁发的总统勋章等各种国家级荣誉[1]。

第二,拓展了我国与受援国的合作范围。援外医疗不仅能体现援助国的医疗水平,而且也展现了一国在科学技术、制度建设、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竞争力,能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一国的治理理念。通过援外医疗,我国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广为受援国所重视。

第三,提升了我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领域的影响力。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影响力的大小有赖于在全球或地区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全球卫生治理结构尚不稳定的情况下,积极承担全球卫生治理义务,有助于一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中取得更加重要的地位。我国长期参与世界卫生事业,持续援助落后国家,在禽流感、埃博拉、新冠肺炎疫情等国际重大卫生事件中及时响应、积极施援,展现了中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机制的信心和实力。

第四,从根本上增强了受援国民众对我国的认可度。医疗队员不畏艰险、扎根基层,在当地民众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民心相通方面有着深厚基础、优势巨大。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非洲各国民众中的认可度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这与援外医疗工作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

3 北京朝阳医院援外医疗工作新探索

北京朝阳医院自1969年以来,先后向几内亚、上沃尔特、马里、布基纳法索、利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几内亚等国家派出15批援外医疗队,并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年来,北京朝阳医院分别于2015年1月组派了第3批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医疗队和2017年7月组派了第26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在完成援外医疗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援外医疗新模式。

3.1 尝试派出短期医疗队

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医疗队是我国首次派出的为期6个月的医疗队,与多年来2年左右的轮换周期相比,援外时间明显缩短,选派难度降低。这种短期派出模式更能吸引国内高年资医务人员参与到援外医疗工作中[2]。

3.2 创新当地医院工作模式

第26批援几内亚医疗队整合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危重症等科室,成立“中几友好医院创伤救治中心”,一年多时间共完成各类创伤手术300多例,多学科协同救治10余例。同时,医疗队还建立了远程会诊平台,完成了中几友好医院的第一例远程会诊,极大地拉近了几内亚同行与中国国内专家的距离。

3.3 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医疗队凝聚力

第26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党支部带动党小组,党小组带动每名党员,通过组织国庆升旗、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建知识竞赛、党员义务劳动、参观学习、图片展览、队员谈心、组织“知边界、守规矩、抓落实”等一系列活动来活跃队内气氛,稳定队员情绪,提升全队凝聚力。

3.4 “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

医疗队援外期间,北京朝阳医院派出3批专家团赴受援国开展技术指导,进行病房查房、手术演示、读片指导、病例讨论、讲座培训、座谈交流等。中几友好医院17名医务人员先后受邀来北京朝阳医院参加短期业务培训。北京朝阳医院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采取医疗基本理论技能培训和操作展示、观摩、参观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培训内容涵盖了急诊科、普外科、骨科、心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血液净化、放射科、检验科、药事管理等相关专业。通过短期培训,受援国医务人员提高了专业诊疗水平和对疑难复杂疾病的处置能力,感到收获颇丰。

3.5 积极延伸医疗援非成效

在《中非友好医院实施方案》框架下,北京朝阳医院配合中几友好医院二期建设,同第27批援几医疗队一起参与设计、建立血液透析室,具体任务包括人员培训、透析室设计与装修、安装设备及相关耗材的供应。2019年7月,中几友好医院3名医务人员来北京朝阳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为期3个月的脱产学习,正式拉开此项任务的序幕。

4 进一步加强援外医疗工作的建议

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体展现了中国自觉地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统一起来的大国胸怀和历史担当[3],也对我国援外医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结合北京朝阳医院的工作实践和疫情防控的最新形式,可在几个方面加强援外医疗工作。

4.1 加强援外医疗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好坏直接决定了援外医疗工作的效果。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派遣难”和“管理难”一直是困扰援外医疗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两难问题,可从灵活派遣和强化组织管理两个方面加强援外医疗工作。一是按照长短结合原则,增派短期医疗队员。从派出实践看,相对于2年的长期援外医疗,6个月的短期医疗在人员选派上难度明显较低。医院可考虑将援外医疗作为医务人员轮岗的一种形式,适当增派短期医疗队。对有多个驻外医疗点的单位,可根据医疗服务需求、队员专业情况、工作环境等,动态调整队员服务的医疗点。二是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医疗队凝聚力。

4.2 完善援外医疗工作激励机制

为鼓励医务人员参加援外医疗工作,按照有关规定,医院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应当向外派人员做适当倾斜。但有的单位落实不到位,有的力度较小,这也是导致派遣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一是高度认识援外医疗工作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切实落实有关政策。二是进一步提高医院援外医疗队员的待遇,对工作生活条件较差的医疗点,相应提高队员补贴标准。三是完善医院干部管理制度,将援外工作纳入干部培养和考察之中,作为职务晋升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4.3 创新医疗合作模式

结合近些年的工作实践,医院在派出医疗对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合作,通过创新医疗合作模式,提高援助效果。一是注重将医疗服务和医学相结合,既“授之以鱼”也“授之以渔”,在当地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二是注重创新当地医院工作模式。

4.4 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应对

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2020年初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并呈持续扩散趋势,全球防控形势严峻。我国在“抗疫”中所展现出来的“中国速度、中国态度和中国制度”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在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国外疫情迅速蔓延的情况下,应当利用好这个时间窗口,针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可重点选派参与过本次疫情临床诊治的专家和医护人员组成短期援外医疗队,发挥他们在一线工作中的经验和优势,协助境外国家和地区。这既是中国参与世界抗“疫”、降低疫情对世界人民生命健康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时间窗口”,也是体现大国担当、提升国际形象、扩大影响力、增强国际机制话语权、增进世界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的“机会窗口”。新形势下,更应进一步落实好援外医疗工作,为践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携手各国共同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受援国援外医疗队
不是传统“受援国”,而是“合作伙伴”
援非医疗队
援外医疗队派员单位的人文管理与服务模式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援以止战:国际援助与国内武装冲突
——来自中国对外援助的证据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西方外援模式越来越“中国”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
“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援助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