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开展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刍议

2020-01-19罗嘉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体验式劳动

刘 钊,罗嘉怡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1957年2月,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对此,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1]康德在《论教育学》一书中强调,“儿童要学会劳动,这是最最重要的。”[2]“劳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运用知识技能获得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教育实践,可以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培养自我服务的技能以及认真、负责、创造性地对待劳动的态度,培养合作劳动和独立劳动的能力。”[3]

一、开展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的意义阐明

一般而言,人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左脑式学习与右脑式学习两类。左脑式学习是传统学校教育的特点,传授现成的理论知识;而右脑式学习与之相反,强调的是身体经历的体验,从亲身的感受中去学习及领悟。开展情境体验式学习即开展右脑学习,能够有效克服传统教育的缺点,达到使小学生知行统一的最大功效。

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是让学生在教师根据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学生为中心而创设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中来进行体验,从而使学生在劳动中直接感受情境中的氛围,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以此达到劳动教育活动的目的。这种活动能有效解决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实践中让小学生能够以最具体的形式,感知并通过老师的引导解决学习上的困惑,知道“我要怎么做”、领悟“我该怎么做”,从而,学生身心发展大受裨益、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新时代有效开展这一活动具有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激活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motivation)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4]很大程度上,学习动机是学习维持的动力与驱动力。值得一提的是,没有动机的学习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既然动机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如何激发它呢?在需要的基础上动机才能够产生,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通过掌握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体验中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以“玩”的形式,激发了小学生的自主参与之兴趣,打破了内心的隔阂,让学生感受到,活动课堂并不是单调的课堂。劳动教育活动的设置者在对活动进行设置时使活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比如,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要紧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使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的设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回归儿童的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劳动能力。劳动教育理念不是单纯地由教育者灌输知识给小学生,而是师生的双向互动、交流互通的过程,这样可以消解学生对学习的排斥感,让学生乐于学习,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情景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考虑到具体的、形象的思维是学生目前思维的主要方式,记忆仍旧以机械记忆和具体形象记忆为主,感觉运动模式驾驭他们的主流思维。为了让劳动教育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有更强烈的参与兴趣,我们在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大相径庭,学生注意力在15-20分钟之后会急速下降,在劳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知识讲解量减少很多,这能有效缓解学生注意力下降的弊端。通过劳动,学生能获得生动、丰富、鲜明的情感体验,进而对自己在情境中的言行表现辗转反思,学生的反思过程就是提升自身思维能力的过程。

杜威指出,“在不熟练的劳动中,智力的因素非常少。”[5]因而,要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或思维能力,必须引导学生参加劳动,而且要不断使劳动熟练化。苏霍姆林斯基倡导的劳动教育,是建立在智力前提之上的劳动实践,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愿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劳动教育。我们认为,立足智力的劳动实践,又反过来促进智力发展,提高思维能力,这是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的意义、宗旨和目标。

二、开展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的原则阐释

全面开展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对学生的要求不但要有质的层面,还要有量的维度,不能敷衍于一般的喊口号,也不能敷衍于课堂“听”劳动、课外“看”劳动,要让劳动形式主义灰飞烟灭,要让劳动虚无主义土崩瓦解,弘扬劳动光荣、营建劳动教育之精良氛围,必须遵循目标性与价值性的融合、层次性与持续性的契合、体验性与生活性的吻合等原则。

(一)导航明确:目标性与价值性的融合

“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6]我们认为,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彰显了它的重要性。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是依据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之总体目标,引导学生立足现实生活、劳动生产之实践,贯穿诸类教育模式(比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家校合作教育、校企联合教育等),以劳动促学习、在劳动中思考、在劳动中提升认知水平、在劳动中有所收获,在劳动中营造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之实践活动。“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只能是促进学习者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7]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的目标是树立学生的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彰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之育人价值,领航学生树立科学之劳动理念,养成最佳之劳动习惯,提升正确之动手能力,培育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之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而论,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在育人导航方面,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精准定位劳动教育价值“航标”,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固。透彻激活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中之育人“细胞”,充分开发劳动之统合育人功能,效力领航学生树立劳动光荣思想,使学生深切挚爱劳动人民并加深与他们的感情。舍勒指出,“离开人的意识,价值就不存在。”[8]因而,我们要通过此活动使学生树立诚实劳动、合法劳动意识,摒弃虚假劳动、非法劳动意识,在体验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内容充实:层次性与持续性的契合

基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心理特点相差较大的现状,主题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层次性。小学依据新课标的“总目标”要求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学段。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将根据三学段不同的特点进行。层与层之间必须有清晰的界限,需要符合不同年级段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水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达到使学生在活动中沐浴劳动教育“阳光”的效果。

走近学生、读懂学生,明白他们真实所思、所需。从心理特点而言,低年级段的小学生带有明显的抽象性、具体性、无意性,活泼好动,喜欢表现自我;我们规划劳动教育活动时,必须考虑此类情况、做到有的放矢。中年级段的小学生,处于过渡转化的阶段,情感稳定性、可控性、丰富性、深刻性有所提升;高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初步具备了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日趋敏捷,对事件的理解日益丰富、深刻,更能从劳动教育活动中体会到情感,能更好地转化成劳动认知。

由于学生整体年龄偏小,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在具体的劳动教育情境中获得的体验可能得不到及时深入转化,学生劳动行为习惯的养成、劳动知识本领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系统工程,所以劳动教育的主体要注意活动的连续性。由外部的感知到内化于心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必须首尾一贯、锲而不舍地给力,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相信细水长流的“引擎运转”,一以贯之开展三个学段的活动,注重劳动教育活动的连续性。把控层次性与持续性之间的张力,勾勒宏观战略与微观战术之珠联璧合的劳动教育美景。

(三)形式灵活:体验性与生活性的吻合

学习,需要学生体验后进行探索、思考、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体验性的原则符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单向的输出,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教师引导构建下而获得的。

劳动教育需要打破知识的单向传输模式,打造良好的双向互动交流平台。体验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具有它的诸多优点。认知动机产生于情境之中,没有情境,没有体验,没有情绪,难以产生参与的、学习的动机。卢梭认为,“我们只主张我们的学生从实践中去学习。”[9]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规划劳动教育活动,必须合理运用实践这个平台,学生只有真正在实践中参与劳动,才能获得最真实、最强烈之情感体验,从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对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实践型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10]立足于学生实际的、真实的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实践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改变生活,从而引导学生自觉绘制劳动美好人生之蓝图。

三、开展情景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的路径探幽

劳动教育的初衷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名词,而是要培养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全球来看,劳动教育的实验基地不胜枚举,劳动教育是乌克兰帕夫雷什学校的一大特色,是苏霍姆林斯基最核心之“教育信念”,劳动教育也是美国芝加哥实验学校(杜威学校)的品牌教育模式,劳动教育理念更是日本巴学园的硬核教育理念。反观中国,新时代行之有效的方法有融情于景的情境体验式劳动教学,我们以莘庄镇小学所开展的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为典型,借鉴其有益经验,阐释开展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一)搭建少先队平台激活劳动教育活动主阵地

2019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小学开启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莘庄镇小学的大队辅导员充分重视少先队平台的影响,发挥最基层组织——雏鹰假日小队的功能,拓宽劳动教育的覆盖面,考量如何用小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观念。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与劳动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诸多相同之处,辅导员能够组织和指导少先队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各项活动,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在此活动过程中,辅导员以身示范,在劳动层面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取得了潜移默化的育人实效。大队辅导员是活动的策划者与组织者,秉持劳动教育活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则,不仅向学生传授间接知识,而且还让学生习得直接知识,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师生互动使他们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他们遵循学生学习和生活之规律,对于劳动教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之创设、实践活动安排之方式等都悉力以赴。裴斯泰洛齐强调在教育中“实践技能的重要性”[11]。夸美纽斯指出,教育客体“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德行,而且要有实际工作能力。”[12]我们在劳动教育活动的每一环节都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挖掘学生求知渴望、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提升学生实践技能、领航学生健康成长。

(二)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研究小学如何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我们应当对小学生心理特点做深入探究。教师要更新唯课堂才是上课之所的传统教育理念,而且要善于发现新的教学场地。小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期间,其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劳动品质都在成长,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使其向好的方向发展,要想劳动教育取得最大的效果,只有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其有的放矢进行劳动教育主题之“量身定做”,从而达成劳动教育的目标,使小学生成为热爱劳动、品德良好、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童年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生命阶段。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13]活动是童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学生喜爱的且顺应其身心发展的主题劳动教育活动,这样,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实实在在的劳动知识,长此以往,有助于形成内化于心的劳动品质。

小学生注意力漂浮不定,易被新奇东西吸引,我们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能用劳动吸引学生注意,这样能提升学生的劳动参与度、激发学习动机。同时,情绪不稳定也是小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具体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差,遇事冲动,情绪情感变化较快。基于此问题,劳动教育活动的设置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安全至上的原则下开展排除危险干扰的劳动教育活动。注重对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调控,当学生表现出不稳定情绪时,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引导,制止学生情绪进一步恶化。从事劳动,能磨练坚韧品性,对情绪调节起到一定作用。

日本学者西田几多郎认为,“爱就是把握实在的本体的力量。就是对于物的最深的知识。……爱是知的极点。”[14]爱劳动是对劳动最深的知识,劳动教育活动离不开爱劳动理念的指引。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号召的莘庄镇小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各式各样、层次分明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让“爱劳动”成为了劳动教育的主旋律,在每位学生心中厚植爱劳动的种子。该校一年级的学生会举行评比、竞赛活动,例如:“桌肚大比拼”“书包整理赛一赛”“最美值日生”。而三年级的学生同样设置“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活动。莘庄镇小学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差异之“量体裁衣”的劳动教育模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理解了劳动的艰苦、领悟了劳动的光荣、树立了劳动的观念。

(三)增强学生主体意识自主设计劳动教育活动

意义学习是奥苏伯尔(D.P.Ausubel)提出的学习理论。能满足自身需要的学习,使学生将体验的感受转化为自身的生活经验并构建自己的生活。情境体验式劳动教育活动既是意义学习,也符合劳动教育教材编写的要求,即勤劳动、动脑筋、创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这六个方面下足功夫。我们认为,劳动教育素质内涵其中。

劳动不仅能锻炼器官,更重要的是带有目的性、强制性,具有培养道德习惯的作用。雷锋同志是热爱劳动的典范,也是大家学习的道德标兵。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是劳动教育活动的有力举措。“校园塑造应该成为孩子的劳动。”[2]莘庄镇小学设计的课本剧表演,组织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雷锋故事编在课本剧中,践行雷锋爱劳动的故事。此外,学生们也通过讲演结合的方式,用数字故事短片和歌唱舞蹈的方式展示了雷锋劳动人生的励人故事。该校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与学校自身的特色,开展了分层次情境体验式主题劳动教育活动,将雷锋劳动精神融入教学,让小学生在实践中以生龙活虎的多维形式感知“我要怎么做”、以丰富多彩的直接经验领悟“我该怎么做”,弘扬雷锋劳动精神能使小学生在春风化雨中受到劳动教育思想的洗礼。

通观莘庄镇小学新时代学习和弘扬雷锋劳动精神而开展的主题劳动教育活动,我们应当深刻领悟此校厚植劳动教育学习氛围之校园文化,深思怎样以其特有的育人内涵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活动。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体验式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小学生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