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校训精神解读与大学思政课堂融入式教学探索
——以湖北师范大学“概论”教学课堂为例

2020-01-19张耀天王佳男

关键词:校训概论师范大学

张耀天,王佳男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高校校训是高校的文化标杆与精神高地,它既反映了高校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和办学宗旨,也折射出高校的办学历史、办学模式和办学特征。以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例,1914年梁启超先生在清华校园做了题为《君子》的演讲,以《易传》中对古代君子解读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来勉励清华学子,此后在清华校园中形成共识,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成为清华人的精神象征[1]。校训以精粹的精神动力为导向,驱动并伴随着清华人以天下为使命的奋斗历史。按照1999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把校训“释解为:‘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2],主要强调了校训的教学导向作用。袁贵仁则指出“所谓校训,不过是一个大学对其文化传统、文化精神的理性抽象和认同”[3],主要从校训的文化功能出发,强调校训理念对校园文化形成的重要性。高校校训一般承担着高校文化形象(外在形象)、精神内涵(内在文化)、价值导向(培养方针)等高校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功能,以渗透、沁润的方式,内化于高校的校园文化、转化为高校发展的精神动力。

湖北师范大学校训,秉承着“诚,毅,勤,敏”的精神,从20世纪七十年代筚路蓝缕、开山斩荆建校以来,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春风化雨、与时俱进,为区域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信仰基础和信念源泉。四十多年来,从斋公山下、磁湖之畔校园毕业的湖师学子,既有兢兢业业于中小学教学一线的辛勤园丁,也有勤勤恳恳活跃于新时代各行各业的实干之士,他们在祖国各个角落、秉持着“诚,毅,勤,敏”的校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湖北师范大学建校、发展,与改革开放同步,与新时代同行;湖北师范大学校训正反映着改革开放的历史文化,折射出新时代的伟大精神——湖北师范大学校训完美地契合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如第五章《邓小平理论》中有关邓小平理论形成历史时期,恰是湖北师范大学前身、华中师范大学黄石分校建校的历史时期,能够以校史、校训为素材,在大学思政课堂中感受改革开放初期百业待兴的热潮。以校训为线索,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内容,既能发挥大学思政课堂的思政教育功能,也能以融合式教学、历史场景搭建的形式,还原改革开放的历史、嵌入新时代的进程,最大成效地实现校训滋润师生的心灵、陶冶师生的情操和大学思政课堂新时代精神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双重功能。

一、湖北师范大学校训文化解读与融入式教学探索

湖北师范大学“诚,毅,勤,敏”的校训,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皆源自《论语》《中庸》等儒家经典文献中。如“诚、信”二字,在《论语》中共出现四十次,“诚”字在《中庸》中更被赋予了“形而上”的意义,“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4],“诚”是天道、是性命,是生命的归宿。同时,“诚”不是一个“宗教式”的范畴,而是可以通个人的修为实现,作为个人也能感知天地的造化之大、育养之美。“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也”[5],人是积极主动的介入到宇宙生命的“大流”。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6]。人可以通过学习、通过教化,而成为圣贤、感知生命的真谛。所以,孟子讲:“是故诚者,天之道也; 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强调的“诚信”,既是对社会公民的道德要求,也是大学思政教育实现的基本目标。

所谓“毅”者,如《论语·泰伯》中引用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7]所谓的“毅”,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自我担当,也是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历史意志。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在如此安逸的生活状态下却迷失自我,应该以“毅”的责任意识、明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激励自己,才更有意义。当代大学生要有青春的担当,要有青春的模样,要有“青春做伴好还乡”的快乐,更要有“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勇气。要自觉承担起弘扬新时代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把个人命运融入历史洪流中,把个体精神融入爱国主义中,以“大我”成就“小我”,以“小我”承载“大我”。“毅”为担当的意志表达,既是历史精神,也是时代精神,“可以托六尺之孤, 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 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论语 ·泰伯》)[8]。

所谓“勤”,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奋斗良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均以崇尚勤奋、勤恳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以曾国藩为例,即使自己官居一品,也以“耕、读、勤、俭”作为自己人生修为的基本方式[9],他认为“勤则寿, 逸则夭 ;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祈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10]湖师的第一任校长邵达成同志,筚路蓝缕,于斋公山,草创“开山”,正是以“勤”的精神,构建了湖师人的人文家园。“勤”不仅是事业的态度、生活的方式,也是治学的方法。作为中国五四运动干将的胡适先生,在倡导现代学术方法除去“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和“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以外,最强调的一个治学方法就是“勤、谨、和、缓”[11]。“勤”字在湖师校训中,不仅意味着生活态度、生命态度,也意味着事业态度、治学态度。

所谓“敏”,在《论语》中的原意并不是现代汉语的敏捷、敏锐之意。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论语》中的“敏”字共出现九次,往往与君子之仁的品德同时出现,“敏则有功”则表示“敏”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敏于事”,更应该把它视为一种审慎的品质、勤敏的态度、好学的精神[12]。这种“敏于学”“敏于事”的精神,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知行合一”的主体积极性,和新时代实干精神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精神的普照下,形成今天湖师人扎实的学风和稳健的教风。

由此可见,湖北师范大学“诚、毅、勤、敏”的校训,实现了大学思政教学导向的“三契合”:一是,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呈现出“大学之道”的厚重感与使命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校园文化的自信是最深刻的自信,为湖北师范大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二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诚、毅、勤、敏”的校训文化,正是根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校训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从精神内涵和价值诉求上具有内在一致性”[13]。校训的表达,既是湖北师范大学的校园文化精髓,也符合大学思政教学的价值观导向。三是,与新时代精神相契合。“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4]。新时代的精神,落实到校园文化的语境中,校训无疑是最好的、最直接的表达,它激励着湖北师范大学的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建功立业。在大学思政课堂,通过校训文化、校训精神的普及,把校训内容和“概论”课堂相结合,既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更易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确政治立场、增强情感归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学。

二、湖北师范大学校训融入“概论”教学的场景构建与思政意涵

在宏大叙事背景之下个性化的案例往往更容易打动我们的心灵[15]。以“概论”课第5章为例,首先讲述了邓小平理论诞生的背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时期,经济发展必须要提到国家战略的层面,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形势的重大变化,对时代主题的转换作出了科学判断。邓小平同志对全党同志明确地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6]中国要“利用国际和平环境更多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这对加速我们的发展比较有利”。[17]这一时期,也恰好是湖北师范大学创业发展期。

笔者借助文献检索的方式,在公开出版的期刊、杂志上,能寻觅到最早有关湖北师范大学校史表述的公开发文,是《湖北招生考试》2004年3月号上的“学校概况”:湖北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文理综合性的本科师范院校,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学校前身为1973年创建的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校。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黄石师范学院。1985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湖北师范学院。[18]在“概论”课堂上,笔者将这则“招生简章”、早期校园在磁湖路边的一方校园,与今天的航拍校园进行比较,课堂氛围异常活跃,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发展就是硬道理”。1978年,既是神州大地改革开放“元年”,也是湖北师范大学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黄石师范学院”的第一年,同学们能够感受到跨时空的改革开放春风吹拂校园的温暖。

在“课程互动”的环节,“概论”第5章课堂互动的问题设计是“你认为从1978年真正意义的湖师诞生到今天的发展,哪一条校训最能贴切地表达历史意义?”有同学回答是“诚”,“诚”是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学校发展为己任,是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尊重,也是对历史价值的尊重;有同学回答是“敏”,君子要“讷于言,敏于行”[19],也符合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埋头苦干的精神;更多的同学则倾向于“勤”,认为创业先辈的勤苦劳作、辛苦耕耘,才成就了今天的湖北师范大学。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既实现了基本教学任务、理解第5章邓小平理论的时代背景,也通过探究校训、了解校史,激发同学们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同时也实现了校训教学的鼓舞性和感召性。

在进行“概论”第10章节第5节“建设美丽中国”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也尝试以校训作为素材、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教学。“建设美丽中国”,主要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美丽中国”的问题。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入手,强调了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必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笔者在课堂设计中,使用“学习通”软件发起“抢答”,问题是“你对湖北师范大学校园环境和黄石市自然环境的基本认识”,要求“非本省籍”的同学回答问题。不少来自北方的同学表示,校园是森林校园、城市是森林城市。对该问题的答案,基本无异议,大家表示除校园基础设施略显陈旧外,校园自然风光、城市生态环境都可谓优美。笔者随后在课堂上展示了改革开放初期70年代黄石市市区环境的一组照片和一组数据:

“在20世纪70年代,黄石市市区每月每平方公里的降尘量高达90多吨,颗粒状的尘埃落到人的身上,变成了薄薄的一层灰,城市严重污染,被人民戏称为‘光灰城市’”[20]。

同学们非常吃惊,笔者给同学们讲解了这一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后,“钢铁元帅升帐”,黄石因其特有的矿产资源被认定为重工业基地,为武钢提供铁矿石,并定位为粗加工资源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和强大的产能,在湖北省内一直雄踞经济总量第2位。问题在于,这种粗放型的发展不仅难以为继城市的持续发展,更破坏了自然环境、损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008年3月,黄石市下辖的大冶市被确定为国家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紧接着黄石市又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32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21]。

这就意味着,城市发展要转型,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彼时,课堂异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为城市发展“建言”。笔者引用材料、分享十八大以来的城市建设新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转变发展思路、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包含“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在内的“四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森林城市建设被列为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任务和目标[22]。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导向下,黄石市的城市发展秉持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新时代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样本,被誉为“黄石模式”。笔者引用了一组数据,来论证新时代黄石市环境治理所取得的成效:

城市中心城区环境质量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均达到310以上,长江黄石段水质保持在三类水平,磁湖三类水质达标率86.5%。全市完成减排项425个,新增城市生活污水处理 厂6座,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淘汰248个落后产能和52台燃煤小锅炉[23]。

听闻这些数据,不少同学长吁了一口气,有种释怀的放松感。笔者又对同学们关注的校园内青山湖污水治理问题,引用了两篇论文的数据,分别是2018年周玮所著《青山湖水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24]、2019年于佳骏所著《湖北黄石典型水域超微型真核浮游生物多样性研究》[25],借助专业的数据对比,得出结论“青山湖的底泥疏浚效果明显,水环境质量已经有明显改善”[26]。同学们对自己周边环境的亲切,加之新时代精神的引导,纷纷表示认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更加贴切地理解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真正意涵。

笔者借助“学习通”App的“问卷功能”在课堂上发起问卷,就黄石市践行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和湖北师范大学校园内环境治理,体现了“诚、毅、勤、敏”的哪条校训?一半以上的同学倾向于“毅”,原因在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当代建设者对人类发展未来的使命和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27]

由此可见,湖北师范大学“诚、毅、勤、敏”的校训,不仅深刻地蕴含着历史的沉淀与底蕴,是湖北师范大学校园文化的根脉和源泉,是新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表达。把湖北师范大学“诚、毅、勤、敏”的校训融入大学思政课堂“概论”课堂,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氛围,更有助于在校大学生理解、把握新时代精神,勇于担责、勇于成长。

三、湖北师范大学校训与人文旨归及校园文化沉淀

大学思政教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事实上它既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更是一种文化涵养的教育、积淀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成仁教育和品质教育。如果把大学思政教育狭隘地定义为“思想政治教育”,则既不利于思政课堂效果的实现,更不能达到从“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氛围营造。大学思政教育更类同于一种“知行合一”的认知与实践教学方式,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学习方法,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28]。以校训来带动大学思政教学实践,正是“知行合一”的具体表现:校训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一所大学的精神气质、人文归宿,是建设大学、培养人才的行为规范和实践准则。以校训融入大学思政课堂的教学实践,既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思政课堂创新的要求,也是把理论讲“活”、说“活”的内在要求。

校训融入大学思政课堂,符合大学思想教育的基本方针,真正意义地做到了从校园出发,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提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9]。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新时代大学思政课堂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新时代大学校园的思政教学改革,既要遵守大学思政课堂的教学规律,更要创新教学模式、契合新时代内容。校训文化可以“无障碍”地融入大学所有课堂、课程内容,无论是农、工、理、医,或是文、史、哲、艺,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可能对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不感兴趣,但必定会以了解自己生活四年的大学校园文化为荣,校训教育搭乘新时代精神走进大学课堂,既有利于各类课程发挥“课堂思政”的作用,也有助于推动“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的同行。

同时,校训是对校史文化、新时代精神的解读,《礼记·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授不仅应该注重知识的传播、经验的教授,更应该强调新时代的精神,知识分子的操守、视野、品质、情绪等多方面的教育。湖北师范大学“诚、毅、勤、敏”的校训,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儒家文化中“开”出了新时代青年的新要求、新标准。校训走进大学的思政课堂,不仅弘扬和承担了校训的教育功能、德育功能,更实现了校园文化的积淀、集萃了校史发展的精神:

一是,积淀校园文化,抗拒数据异化。当前网络文化普及,校园文化也被“裹挟”进信息化、娱乐化的“一场狂欢”。校园的市场化程度远远超乎想象,加之大学生对“创业精神”理解的偏差,误以为“创业”就等同于“办公司”“赚大钱”。消费文化也盛行于大学校园,“剁手”消费、寅吃卯粮成为不少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主流,人成为时尚符号的奴隶,被异化的欲望所左右,由此,文化被彻底卷入经济价值的交换轨道,文化在符号 “铠甲”武装下,卸下承载真实之历史意义的重任,发生了价值转向; 其价值实现的关键在于符号的 “再生产”[30]。“诚、毅、勤、敏”校训的文化价值在于,通过寻找校史的根本、探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抗拒数据异化、信息异化,重树人的主体价值。

二是,回归人文精神,构建心灵家园。大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价值的象征。中国古代书院在创办时,都会明确“文明化成”的理念,今天社会主义大学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大学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大学不仅要关注历史知识的传授、历史经验的教授,更要关注人的心灵家园的构建,以及给当代人生提供信仰支持和反思依据。所以,大学不能简单地视为一个大规模的培训基地(不少二线、三线城市的大学,已被戏称为“考研基地”),它更应该关注于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与敞亮……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31]不光西方哲学家对教育有如此深忧,两千多年前庄子就曾无不担忧地指出“道术将为天下裂”[32]。“诚、毅、勤、敏”校训恰是回归人文精神、回归心灵诉求的有效路径。

三是,融入思政教学,助力人才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的要求,总书记明确提出在思政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方针。校训文化的教育,蕴含着坚定的历史人文精神和新时代的信仰内涵,在大学校园文化中通过发掘人文精神、实现人文教育而助力于思政课堂的创新与改革。“诚、毅、勤、敏”校训的教育价值在于,它强调通过历史主义教育、人文精神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等统摄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内容中,明确对人的价值关怀、情感关怀、人文关怀,在实现由“思政课堂”到“课堂思政”的过程中,实现大学思政教育的终极目的。

“士不可以不弘毅”,故任重而道远。以培养师范类人才为院校定位的湖北师范大学,秉持着“诚、毅、勤、敏”的精神,从积淀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在新时代明确高校价值取向,塑造大学人文精神,既符合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针,也高扬了新时代精神、回应了新时代使命。以校训文化为切口、为素材,挖掘校园文化和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在关联,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创新意识、校史文化等相互融合,潜移默化地实现和体现大学思政教育的主体功能、人文意涵。

猜你喜欢

校训概论师范大学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