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

2020-01-19于民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时代信息化素养

于民伟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教育信息化研培与传媒中心,哈尔滨 150080)

2018年,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全国高校基本达到“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经过全国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新的信息网络环境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正在改变教师固有的传统教学理念。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格局,是一座金字塔,不只是塔尖部分要达到“三全两高一大”,那些在带领学生攀爬顶峰的中小学教师才是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基础教育者,是这座金字塔非常关键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是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特别是5G时代的到来,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当务之急。在信息化背景下,全国没有一所学校会置身于信息化革命之外,没有一名教师不负有信息化素养提高的责任。那么,当前中小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如何?黑龙江省的中小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如何?笔者认为,黑龙江的现状大概也就是全国中小学校、全国中小学教师的缩影。

首先,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对教学信息化的推广与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中小学教师要想提高信息化专业技能,胜任信息化教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强烈的求知欲望掌握信息化专业技术,提高信息化专业素养,用信息化手段改变过去的教案、课本、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在我国已提上日程,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已实施多媒体教学。

第二,教育信息化和对教师信息化素养提高的初步要求,是一个观念转变的新事物。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人的思想思维方式是一个冲击,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全新的理念,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理念接受全新的事物。教师的思想必须融入新时代的观念中来,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教育水平,提高信息化素养。

第三,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教育信息化就是用信息化手段对当前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再是三尺讲台、一块黑板、老师口干舌燥讲解的一堂课,而是根据课堂需要利用声、光、电、投影、演示等多种方法来解释问题,达到解惑的效果;当用信息化手段传达,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古人所提倡的教师 “传道授业”在现代化的信息化教学中也就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对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的基本要求,也是现阶段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改革的重点。但在黑龙江省,初步了解的情况是: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关心、重视教育信息化进程,并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但是一些学校对信息化的到来感到手足无措,思想守旧,对信息化的反应迟钝,没有认识到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第四,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全国高校达到“三全两高一大”的目标。而对于黑龙江省中小学校,我们初步掌握的情况是:学校(尤其边远地区的中小学)里的广大师生,对信息化的认识有的还停留在觉得新奇但是没有见到的阶段,信息化意识相当薄弱。有的学校配了设备,尚不配套,熟练操作的人不多、不精,使用还属于初级阶段,更不用说对Inernet的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搜集等方面具备了应用的技术技能。为此,黑龙江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技能、信息化素养亟待提高。

就黑龙江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育距离国家层面上2.0时代的要求有哪些差距?我们具体分析一下:教师信息化2.0时代,在黑龙江一是新事物,二是差距大。从初步掌握的现状看,当前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不论在思想认识,还是在关注程度与硬件设施配套上,还都有很大的差距,无法满足和适应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这是其一。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战略层面上,有的地方对信息化认识还停留在羡慕发达地区的阶段,某些地区对教育信息化持观望态度,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一些学校的认识尚未到位,导致教师信息化能力先天不足,因而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和掌握的信息化技术能力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其三,2019年9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信息化教育改革。教师应掌握信息化技术,提高信息化素养,把信息化技术融入到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中去,教师要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特别是年轻的新入职教师应抓住信息化大发展的大好时机,向信息化技术成熟的教师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其四,从技术知识层面上看,2.0时代是由计算机、半导体,即所谓1.0时代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方面转变的时代,使用人工智能信息化技术为教育改革创新服务。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出“创新是引导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从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进一步提出教育精准扶贫到教育精准脱贫,其目的就是全方位地提高人的信息化素养,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型创新型人才。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2.0时代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肩负信息化教育革命,开创教育革命的新纪元的任务,还要具备2.0时代的风范,2.0时代的素质;每个中小学教师在业务上不论是在线课程设计、教学软件开发、教学过程的总结、数据分析、课堂方面的经验总结、更新设计的信息、职业能力等都要达到信息化素养应具备的高度。在社会意识、人文素质方面,新时代的中小学教师更要成为道德典范,自觉地维护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具有信息批判辩察能力,具备信息化数据安全处理能力,保持网络文明、安全、健康,同时教育学生在应用网络进行学习、查询、检索时也要守法遵规,共同营造绿色网络。2019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提升2.0的意见》,对于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和中小学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规定了时间,提出了要求,制定了全国中小学教师达到“三通两平台”的目标。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个全新的概念,对旧的教学方式,对几千年来的传统教育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技术和素养的提高,是对中小学教师旧的传统教学理念的脱胎换骨。2.0时代的到来,是教育工作者获取新的教育技术的一个大好机遇,我们应当利用好这个大好时机,使自己尽快掌握信息化技术知识,提高信息化素养,成为一名全新的中小学教师。

鉴于此,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为了黑龙江中小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教育革命中迎头赶上,根据各地存在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从客观上讲,各地教育部门把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应该上升到教育精准扶贫到教育精准脱贫的高度上来,认识到教师信息化专业技能的提高、信息化技术的掌握,是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必然要求。认识提高了,有了责任感,就要用实际行动来加以实现。如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构建基础网络设施,优化网络资源的配置,建立信息化环境等等,尽快营造中小学校的智慧化、信息化的教育氛围。其次,为了促进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改革,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在国家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制定一些硬件规定,用以促进中小学校教师重视信息化素养的提高,如把信息化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师的资格认证、入职条件、效绩考核等方面的硬性规定中,以增强中小学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的能动性。再次,有部署,有政策,有检查,有记录,有推进。尤其对边远地区,督促检查要突出帮助,即制订帮扶培训计划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提升。对边远地区可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如邀请专家讲课,有条件的可以安排网上远程讲座等;还可以走出去,组织中小学教师出去参观交流,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用定期培训的方法加快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升。

上述几点,是在客观上促进环境转变的不成熟意见,但外因只能是内因变化的条件,内因仍然是决定的因素。教育信息化2.0时代,是从1.0时代即计算机半导体时代发展而来的,由1.0时代到2.0时代是信息化技术的转型,有很多新的理念、技术、知识、数据要掌握。2.0时代,是把多项技术知识变成整合技术,这是一项新技术,即TPACK,是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提升过程中必备整合技术学科教学法知识。掌握它,对于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进行课堂改革、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大有益处。TPACK,它是几个英文单词的缩写:T—Technologica,P—Pedagogica,A—A,C—Content,K—Knoweledg。TPACK含有三个核心内容:TK——技术知识;CK——科学内容知识;PK——教学方法知识。TPACK,是每名教师提高信息化素养必须高度重视的全新的学科概念,也是未来的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和能力。教师在信息化素养提升过程中,一定要学习、掌握这一学科理论。

TPACK整合学科不但内容涉及教育领域信息化改革和发展,同时也给教师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给信息化教育改革提供了多方位的试验场所。据报道,在我国大学里,信息化教学方式已出现了综合式教学、跨学科教学、互联网加教研实践等共同体教学;应用手段除了多媒体技术,还出现了虚拟实验室技术和场景推演技术,在课堂改革上,也在实践在线考试和在线评价。

在黑龙江省,经过调查,主要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信息化知识掌握能力低,培训不到位,有的地方或学校执行不到位,流于形式;二是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与教学应用之间不匹配;三是客观上,信息化技术力量配置不足,培训硬件资源不足;四是经费不足,无法满足信息化环境的需求;五是2.0时代是个新概念,个别教师提升信息化技能由于种种原因感到压力大;六是很多教师不习惯上网学习有关知识。

教育信息化的到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具备和提高,在主观上涉及到每个学校、每位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首先要增强自己的能动性,改变旧观念,摒弃旧传统,融入时代发展的大潮中来;在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决策;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教育改革,是中国传统教育革命性的转变。

在我们这一代实现中国教育的信息化、现代化,是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责任。当今,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在各个领域里广泛应用,智能化、信息化已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信息化是其中的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把过去课堂上的教案、黑板、粉笔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改变成声、光、电、投影、演示的有声教学。这不仅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责任,也是信息化时代的中小学教师所应掌握的基本功。教育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猜你喜欢

时代信息化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