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师必备职业素养的探究

2020-01-19胡晓红史耕山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外语

胡晓红,史耕山

(河北工业大学 a.外国语学院;b.国际教育学院,天津 300400)

一、“双一流”框架中的学术英语教师

在当前全面推进“双一流”背景下的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时代潮流中,各所高校正在对照国际前沿立标准,增强工程教育、医科教育、文科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学术英语能力的提升。高校学术英语中心的建成,将给全校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辅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促进学术国际合作交流和“双一流”建设。其中,学术英语教师的发展则成为学术英语中心高效运转的不可或缺的核心因素。

国内对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近年呈直线上升状态。从2000年至今,相关文章已经达到577篇,但是属于核心期刊论文和高水平专著的则寥寥无几,且主要集中在学术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蔡基刚,2015、2017)、学术英语教师的语言能力内涵(刘富华,2017;吴岩,2017)、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吴一安等,2007;曹进、丁瑶,2019)等方面。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大部分有关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能够被广泛认可的研究仍然比较缺乏。专门针对学术英语教师发展的探讨却并不多见。而在大数据框架下,高校教师所必备的专业素养是其中研究的重中之重。其中,在“双一流”背景下对高校学术英语学科的定位则是探讨学术英语教师基本素养的基础。

二、“双一流”框架中学术英语学科的复合型定位

在传统意义上,外语学科的定位一直遵循人文主义的培养模式,即以语言文学为主的定位模式。人文主义学科的传统定位,强调基于中文和英文等语言开设各类文化课程,以语言为导向培养的外语语言化人才由于专业理念的缺失,往往导致学生就业的诸多困难,此类语言工具型人才无法适应当前商品经济社会中对应用型、高端型、专业型人才的需求。

目前,我国“一带一路”经济化大背景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呈多元化趋势,对外语专业毕业生高端化诉求转型为专业型、实用型、跨文化型。无论是教育部官方文件的大纲规定,还是各高校政策制定者对外语专业性质的认知,以及社会公司部门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复合型外语学科的定位模式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将会成为新时代外语教师发展的基本模式。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我国各高校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外语学科应更有效地拓展发展空间而克服现有发展的局限性,学科的内涵应该随着教育开放的扩大而不断拓展。因此,学术英语学科应该在传统人文主义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为复合型培养模式,加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规划和培养,以便为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和维护文化安全提供外语支持。南佐民专门对复合型学术英语学科创新进行了论证:“复合型外语学科研究范式是一种开放性的学科体系,以传统的语言文学研究为内涵,以交叉学科研究为外延,以国际化、国别化以及涉外经济文化交流及其商务操作问题研究为特色。”[1]可见,在复合型外语学科定位模式中,学术英语教师应该牢牢把握外语学科的应用型特征,让自己的科研方向与外语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外语网站的建设,申请相关的横向科研立项,以拓展自己的职业发展视域,同时获得社会的认可。而在学术英语学科复合型定位模式中,为培养多元化、高端化的外语专业人才,学术英语教师的复合型职业修养的提高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以拓展教师的职业发展前景,助推外语学科的与时俱进性、可持续性发展。

三、“双一流”框架中学术英语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思政素养

在争创“双一流”改革大潮中,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其中,英语教师思政素养,即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中,则是评价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师队伍素养的首要标准。高校英语教师思政素养的培养,需要拓展教师的文化视域,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助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导航者。

学术英语教师思政素养的关键是育德意识的培养,建构其全员育人理念的框架。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英语语言知识体系之外,还需要掌握英语教学法、学术英语课程理念,更需要拓展学科视域,熟悉人文哲学、心理学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及时事政治,了解国内外最新政治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全程育德意识,才能把语言知识点传授与政治价值引领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传统语言授课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融贯整个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英语课程协同育人,进而增强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没落思想腐蚀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成为与时俱进又红又专的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2]。可见,高校教师的思政素养除了育德意识的培养,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育德能力。育德能力需要大学英语教师寻找学生关注的内容与思政内容渗透的切入点,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双一流”建设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应以中国民俗文化为切入点,打造中国文化的国际化品牌。为了迎合世界文化多元化格局,高校英语教师不仅需要了解语言背后的风俗习惯,还需要挖掘出民俗文化的深刻意蕴,让学生感悟中华本土文化的趣味性、哲理性、时代性,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育德能力需要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打造自主式教学模式,基于数字化网络平台,通过在线或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面授模式,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渠道,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同时利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学生英语共性的薄弱点,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此数据有针对性地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全面助推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发展。

(二)专业素养

“双一流”建设需要本科生教育的一流学科建设,一流学科建设必须要反哺人才培养,进行一流的专业建设。而建设高水平学科专业的关键因素是高校学术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唤起教师的专业质量意识、专业质量责任,以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型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在新时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外语专业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格局中,高校学术英语教师处于复合型创新发展模式中,而在传统语言文化模式定位的束缚下,目前的教师发展的复合强度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术英语教师主要负责语言技能的培养,非英语专业教师负责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学术英语教师由于缺乏专业背景知识,而专注于语言教学;专业教师一方面语言技能匮乏,另一方面尚未涉足企业行业实践,而专注于专业理论概念的机械传递。结果导致了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均处于不专业的“两张皮”的尴尬状态。其中,学术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增强则是解决此问题的症结所在。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加强学术英语教师的正规专业训练,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一方面,学术英语教师可进行雅思、托福等国际化考试课程的专门培训,全面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英语听、说、读、写专项培训,在中西学术英语交流与合作中,提高学术英语教师的前沿学术理论水平,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能力;及时反馈学生出国留学和国际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学生出国深造率。另一方面,学术英语教师应该进行Catti、Bec、CAT、高级译员、项目经理、术语经理等各类官方认证证书的行业培训,培养“双一流”背景下学术英语教师必备的行业素质,系统构建相关专业知识框架,熟悉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运作模式,融入相关专业领域学术圈的主流,以提高为学生接受和认可的知名度与效度。

此外,合作式教学模式为高校学术英语教师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学术英语教师应该同专业学院的教师共同合作,参与相关专业教师的观摩课实训,接近相关专业领域的学科资源,培养学术英语课程设计、学术英语教材开发及其评估等专业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语言和专业学科有机结合的合力,有效解决学生的专业学术和研究问题,以进一步助推学生的专业发展。同时,学术英语教师还应该拓展校企之间的项目合作,基于企业的一线需求,组建学术英语教师与企业专家的团队,一起完成学生的教学和科研指导工作,让学生获取行业的专业术语、专业英语文献阅读和写作规范,并在项目实践中为后续的专业学习与研究及其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另外,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英语师资复合型培养模式,拓展学术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宽度,进而推动学术英语学科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技术素养

在全球互联网时代,学术英语教师的技术素养的培养成为大数据时代不可或缺的诉求和教师内需,是“双一流”背景下学术英语中心高效运转的助推器。美国的保罗·泽考斯基指出,技术素养是一种了解信息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取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以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3]。可见,教师的技术素养不仅要求有数据意识,还要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而学术英语教师目前由于技术素养的欠缺,在学术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层面的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为了促进学术国际合作交流和“双一流”建设,有效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实现对学生一对一的专业化辅导,高校学术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技术,掌握雨课堂、云课堂等技术,实现学术英语教学的个性化教学和辅导。经由网络平台进行授课和录播,打破传统授课的时空限制。同时,通过数据掌控学生学习的进展并及时进行反馈,实现全校师生英语智能化学习。学生可线下预约坐诊教师进行英语辅导,通过在线或线下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模式,拓展学生自主学习渠道,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利用平台大数据分析学生英语的共性薄弱点,教师可以根据此数据有针对性地教学,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大大提升学术英语教学的质量。

同时,“双一流”建设离不开学术论文的发表,为了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学术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在国内产出具有系列性和影响力的学术成果,更需要借助于大数据平台,通过自媒体、多媒体等网络媒体在国外发表质量高、影响大的权威学术论文,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水平,增加学生的国际论文发表数量,促进学术国际合作交流和“双一流”建设。因此,学术英语教师需要拓展SDLTrados2015的术语管理、译后编辑等技术,并不断更新Wordfast、Memsource Cloud等各类CAT软件的技术学习,多方合作自建各类专业用途语料库[4]。其中,以商务、科技等内容进行分类的专业用途语料库可成为学术英语的助推器,协助学术英语教师利用大数据驱动来发现语言规律,有效解决学生在阅读、写作、翻译中遇到的症结问题,避免目的语非本族语的语感问题。此外,应用现代化媒体技术,学术英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研究与“语言服务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相结合,积极参与雄安新区民族文化外宣网站的建设,把自己的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结合,促进学术英语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所在高校的国际化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四、结束语

学术英语师资培训是“双一流”工科院校的重要建设内容,只有具备一支高素质的学术英语师资队伍,学术英语中心才能够充分发挥其平台优势,提升师生的学术英语水平。而高校外语教师必须要依据学校定位特色,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基于社会需求,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借助于本区域、本学校的优势不断优化师资队伍,有针对性地提高专业素养。本文在“双一流”大背景下,基于学术英语学科的复合型定位模式,探究高校学术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新素养内涵,以期切实促进高校师生学术英语能力的提升,增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竞争力,促进高校师资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效推动学术国际合作交流和“双一流”建设。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外语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