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课堂学习策略设计例谈

2020-01-18周云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有效学习学习策略

【摘要】课堂有效学习是教学设计追求的理想目标,而有效学习应建立在学生选择、运用和调整适用自己的学习策略之上,故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学习策略包含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促进学生在历史课堂有效学习的策略设计应考虑适应认知风格、优化方法组合、统领资源管理、调整效能得失等方面。

【关键词】有效学习;学习策略;策略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3-0054-04

【作者简介】周云华,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常熟,215500)历史教研员,高级教师。

课堂有效学习是教学设计追求的理想目标。有效学习是在科学的学习理论指导下,依据学习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应用科学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更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更好的知识,达到培养能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良好学习效果的过程。以往的课堂有效学习研究偏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教师的主导角色出发,过度强调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行为;二是从知识的客观存在出发,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三是从环境的外部条件出发,轻视教学设计的能动性和学生的个人因素。上述研究中,教师都或多或少地缺乏把客观知识转化为学习者学习规则、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习调控方式的深入思考。而学习策略正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学习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和调控方式的有机统一体。换言之,有效学习应该建立在学生选择、运用和调整适用自己的学习策略之上。但学习策略也必须在教师“善教”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据此,笔者认为,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习策略的研究。结合麦基奇等人1990年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学习策略包含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策略设计应适应认知风格、优化方法组合、统领资源管理、调整效能得失。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的设计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将学习策略描述给学生,帮助学生构建对学习策略内涵的认识;第二阶段,教师要提供学生运用学习策略的练习,使学生习得学习策略的概念、规则、方法、技巧及情境;第三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变式练习,以促进策略运用的灵活性。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历史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学习策略,以帮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一、策略设计应适应认知风格

“有效学习”是指学生能够依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来选择和调整其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的内部控制过程,并提高其认知效率的特殊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又可细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在初、高中阶段,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认知策略,因此在这一时期教师应首先侧重精加工策略的培育。

精加工策略是指学习者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如大家熟悉的首字连词法、谐音法、记笔记法都属于精加工策略的范畴。高中历史学科关联性极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对有横向联系的史事有更强烈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日常策略设计中可采用联想记忆法以适应学生的认知风格。

例如,笔者在执教高中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教材”)下册第9课中“明治维新”这一知识点时就采用了联想记忆法。笔者首先运用“对比联想”将日本“明治维新”联系到中国的“戊戌变法”,请学生对比两者的不同结果:日本一方各阶层上下一心,通过改革使本国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摆脱殖民地命运的国家;而中国一方却因为多种因素,最后变法仅仅维持103天就失败了。接着笔者又运用了“接近联想”来阐述明治维新的背景。教学时笔者呈现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十分相似的时代命运。至此,学生已经初步明白对比联想和相似联想的概念和使用的具体情境。最后,笔者通过两张表格(表1、表2)引导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这两个学习策略。

二、策略设计应优化方法组合

统编历史教材带给我们师生的第一个挑战就是知识趋于琐碎和庞杂,这容易导致学生在面对有难度的学习内容时难以组合出有效的学习策略加以应对“。有效学习”是因课堂学习而引发的相对持久的良好變化,它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运用最佳的学习方法组合学得更多、更稳固,这就要求学生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将头脑中的知识形成认知结构。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侧重组织策略的培育。

组织策略是指通过精加工策略,提炼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有序系统地分类、整理和概括,使之形成更高水平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上文中的精加工策略相比,组织策略更侧重于对学习内容内在联系的建构。

例如,在执教教材下册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时,笔者就采用了组织策略进行设计。在梳理本课内容时笔者发现,虽然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对这一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对四条最重要的航线仍然混淆不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使用数字记忆法或是谐音记忆法来理清知识点。其次,帮助学生将四条航线的知识点整合进本课所有的知识中。要实现这一点,需要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因此笔者引导学生运用组织策略中的列提纲法来完成。所谓“列提纲法”,就是先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和总结,然后用简要的关键词,按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写下主要和次要观点,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据此,笔者给出了以下示范: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背景:1.动因(a.商品经济b.黄金c.传统商道受阻d.基督教);2.条件(a.地圆学说b.航海技术c.造船技术)。

·过程:1.四条主要航线;2.其他航路的开辟。

·影响:1.对欧洲;2.对世界。

结合上述提纲中关键词的提示,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本课的条理,从而合理地检视本课中知识点的重要与否。在本课中,笔者通过若干种学习方法的共同作用将原本略微杂乱的知识按照合理的逻辑方式进行记忆、归类和组合,使之最终成为有序的知识结构。

三、策略设计应统领资源管理

统编历史教材给我们带来的挑战除了知识点繁杂以外,另一个考验便是要求学生将自主学习扩展到学习资源的获取和管理领域。有效学习需要学生从大量的学习资源中遴选出能满足学习需要、符合认知风格和方法组合的学习资源,并通过策略设计对其进行一定的整合管理,其管理程度还将决定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水平。但是对学生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操作存在困难。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应重视对资源管理策略的培育。笔者认为,可以借鉴资源管理策略中对时间的管理方法,将其运用到学生的学习资源管理中。图1是时间管理象限图,可将其变式运用到学习资源管理中:A象限表示的学习资源符合学习目标且适合自己,B象限表示的学习资源符合学习目标却略不适合自己,C象限表示的学习资源偏离学习目标但适合自己,D象限表示的学习资源既偏离了学习目标同时也不适合自己(见图2)。

例如,笔者在讲授“南京大屠杀”时,要求学生除了教材资源之外,自主去寻找其他学习资源,大多数学生找了战时回忆录、真实影像、电影等学习资源,接下来我们可以将其填入学习资源管理象限图中进行分类。教材属于符合学习目标但自己理解略有难度,回忆录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属于略偏离学习目标但学生感兴趣的,真实影像资料属于既符合学习目标且适合学生理解的......最后我们将其按课堂价值排序:真实影像资料>教材>回忆录>电影,真实影像资料成为帮助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资源。

四、策略设计应调整效能得失

课堂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学生在课堂单位时间内以相对较少的行为投入而较高质量地完成学习目标。从这一维度来说,它对学生的自我计划、监察和调控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學生回顾、反思和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能促使其更加合理地设计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动态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更准确地依据评价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有效学习需要通过策略设计对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失进行调整,以不断追踪并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应重视对元认知策略的培育。

元认知策略是指学习者用来设置学习目的、控制学习过程、评估达成目的的进展情况,选择调整其他策略运用的策略。笔者建议,可以将自问自答运用至元认知训练中。例如,在课堂探究一个重要问题时,笔者在不同阶段引导学生自己轻声回答以下问题:

计划:1.这个问题主要解决什么?现在我应该打算做什么?2.关于这个问题我目前已经掌握了什么信息?这些信息对我有什么用?我要完成我的计划我需要哪些信息?3.除了我计划中的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如果我采用了某些方法会怎么样?

监控:1.我遵循了计划中的策略吗?依据现在的进度,我想要其他策略吗?2.我的学习目标改变了吗?如有改变,我现在的学习目标是什么?3.依据现在的学习进度,我正在接近学习目标吗?

评价: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哪些学习策略起了作用?哪些学习策略没有起到作用?2.下一次我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出声回答上述问题,学生个体在认知过程中能不断评价学习过程,并能适时调整学习计划、选用恰当的学习策略,以保证问题的有效解决。且这一问题单可广泛地作用于各种具体的学习问题和学习任务中,从而帮助学生更机动地学会如何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光明,白学军.高效学习策略[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3.

[2]张诗雅.课堂有效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4.

猜你喜欢

有效学习学习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浅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策略
浅析培养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
Explor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ies from the Study on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高中文综学科学习方法的中学生视角分析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有效学习的研究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学习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