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木雕图案特点分析及其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2020-01-18王先华

黄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圆雕浮雕木雕

王先华

(合肥滨湖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在市场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更快地被消费者所知晓,企业会利用平面广告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这也意味着设计内容的创新性将会影响到宣传效果。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设计师开始融入一些传统美学理念,在古典美的基础上加深人们的印象。将中国传统木雕图案融入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当中,对提高平面广告设计创新性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1]

一、中国传统木雕图案的主要特点

1.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传统木雕图案的内容会带有一定的地方特征。在传统木雕的创作过程中,通常会融入一些地方性文化和地方手艺,人们可以通过木雕图案来大致了解当地的区域文化,这也成为区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2.原发性

原发性是指木雕图案内容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大部分的木雕图案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如花卉、树木、亭子、飞禽、走兽等,很多木雕图案甚至是对这些生活场景的复制。即便是一些神话故事的雕刻,故事中的人物或动物也会有比较统一的模板,不会进行过多的创新。当然,在木雕图案中也会有一些创作性的内容,但是此类内容不会脱离人类的本源生活,符合原发性的应用特征。

3.群众性

木雕属于民间美术的一种表达载体,其服务对象是区域群众。在古代生活模式下,区域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很多木雕作品是为了满足区域居民的生活所需,例如在修建房屋时,会制作一些雕有图案的门窗,以提高整体建筑的美观性和生活档次。而且传统木雕图案与群众生活的贴合度较高,这也为后续技艺的传承提供了应用环境。

4.传承性

传统木雕技艺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文化沉淀,在传承中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体系,而绘制的图案内容也经过历史长河的沉淀,形成了符合当代审美的艺术类型。例如,颐和园建筑中木雕作品随处可见,这些作品上的图案即使放在现在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这也是吸引人们前往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传统木雕图案传承过程中,主要以言传身教和图案样本传承的方式进行技艺传承,这也是对此项技艺比较有效的传承方法。

二、中国传统木雕技艺的具体分类

(一)浮雕法

在传统木雕技艺中,常用手法有浮雕法。浮雕法也被人们称为剔地雕,其主要方法是将模板上面除了预留样本图案外的剩余部分全部剔除,从而使图案的纹样逐渐凸显出来。根据雕刻深度可以将浮雕法分为浅浮雕法与深浮雕法两种。

1.浅浮雕法

浅浮雕法在应用过程中所雕刻的内容主要以线条为主。从我国以往的雕刻样本来看,浅浮雕一般应用于大门的绦环板和裙板、台屏等雕刻中,例如一些古朴气息比较浓郁的园林,其门板都会使用浅浮雕来进行图案设计,以提高园林的古朴感。

2.深浮雕法

与浅浮雕法相对应的便是深浮雕法,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图案的纹样非常具有层次感,至少保持在两层以上的雕刻层次。从整体情况来看,深浮雕法所描绘的图案压缩比例较高,在查看图案时,会营造出一种繁而有序、穿插变化较为明显的艺术效果。

(二)透雕法

在木雕技艺中,透雕法属于操作难度相对较高的雕刻方法,该方法在应用过程中是将图案以外的结构进行镂空处理,用空虚的结构来衬托实际的应用场景,这也使得木雕图案的变化更加富有层次感,从而营造更加灵动的空间感。通常情况下,透雕法一般在花罩、木头门窗图案装饰中应用较多,以提高本身的美观性。

(三)圆雕法

除了上述雕刻方法以外,圆雕法也属于传统木雕技艺中的重要应用环节。从造型情况来看,圆雕作品独立性非常强,不会依靠其他场景,具备独特的空间艺术感。目前常见的圆雕法作品都属于半圆雕,即很多内容都会依附在背景上实现,但是整体结构保持着相对独立性,同时中间还穿插着其他雕刻方法,如镂空。几种雕刻方法的相互依托变化使得整个结构充满了灵活性。结合以往的应用经验,圆雕法经常应用于一些建筑垂花、撑拱等结构当中。

三、中国传统木雕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一)哲学性图案

1.虚实图案

在民间一些传统木雕作品当中,可以看到一些能工巧匠在加工作品时会使用一些寓意留白和似白实黑的手法。这实际上就是虚实图案的应用,匠人在适当美化和想象之后,使虚实天然地融合在一起,进而体现出一种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虚实相生的视觉审美。而在实践操作中,虚实之间往往可以进行相互转换。应用哲学性虚实图案设计的代表作当属《鲁宾之杯》。这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中间白色和两边黑色互相成为彼此的背景空间,图和底随时可以转换,都是图形。这就是“互为图底”“图底反转”。再比如,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设计也充分地应用了虚实图案的哲学性。由此得出结论,所谓的虚实图案手法,实际上是在人类的视觉体验中加入了主观意象,在虚实之间引导人们对作品进行带有个人经验的二次加工。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创作者和接受者的内在心理距离。

2.太极图案

在一些传统应用图案当中,太极图案也属于常见的木雕图案类型[2]。太极在中国的哲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两个黑白鱼纹轮换预示着万物的生成。其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思想极具张力和弹性,生发着诸多的可能性。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的徽标设计与太极图案进行有机地融合,作为国家电视台,更深谙天地自然之道,但又不能显象与外,只能意蕴于内,故而作此变通。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兼具精巧别致外形和深刻广泛内涵的太极图案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极具哲学和美学意义。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充分地应用这些图案进行设计,有助于提升美学价值。所以充分应用传统哲学图案,不仅可以美化广告设计内容,而且还可以借助目标图案,对其中蕴含的哲学观念与文化观念进行分析理解,从而达到神形兼备的设计目标[3]。

(二)想象性图案

在木雕图案当中,存在着许多的想象性图案,最具代表性的图案便是神话故事类的图形。从美学角度分析,此类图案的产生实际上属于人们的另一视角展示,也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4]。这些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价值。例如,在敦煌旅游的宣传海报中引进了“飞天”这一代表人物,他是人们想象出的一个人物,不需要借助外力便可以在空中自由翱翔,这也增加了敦煌的神秘气息,提高了人们的观赏兴趣。

(三)寓意性图案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在古代由于社会生产能力较差,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对较低,这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很多木雕图案也都有自己的寓意。例如过年非常熟悉的“年年有余”,用鱼的谐音来表示来年的美好憧憬。或者在家中老人贺寿时,会使用南山或松树等图案来寓意长寿等。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也需要充分利用此类寓意性图案。例如,在中国联通标志的设计中,利用的便是八吉祥之中的“盘长”,该图案寓意生生不息。标志中的线条无间断地关联在一起,也象征联通网络通达、紧密相连之意,使人们的印象非常深刻。

四、结束语

中国传统木雕技艺已经传承了数千年,所传承下来的图案具有非常重要的表情达意功能。将中国传统木雕图案应用到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当中,一方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此类设计内容的印象,从而促进广告设计行业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圆雕浮雕木雕
浮雕圆圈
对宋代动物形、瓜果形玉佩饰的几点认识
漫谈云浮石雕艺术的雕刻技法
出错的浮雕
浅谈对圆雕的认识
嘉定竹刻传统技艺研究
木雕鱼
去云冈石窟看浮雕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