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变化下的新闻传播环境与新闻教育研究

2020-01-18林孟雷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才教育学生

高 立,征 宇,林孟雷

(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在我国新闻人才培养方面,两种理念盛行,一是“专才式培养理念”,即对与新闻人才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另一种称之为“通才式培养理念”,则是将新闻学与其他社会学科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的转型,媒介生产与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面对这样的形势,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不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必须要重新寻求一个新的思路,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3年6月,教育部和中宣部颁布《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8年10月,教育部和中宣部又发布了《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指出要培养出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人才。[1]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催生出新的媒介形态,也改变了新闻传播生态,推进传统媒体转型和媒介融合进程的加快,使得媒体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倾向全媒化和复合型。

一、动态新闻传播环境发生变化

(一)5G 技术引领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变革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即讯息”,2019年是5G商用元年,所谓5G通信技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它是目前最新一代的移动互联网技术。5G移动互联网技术是4G技术的增强版,也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一次巨大突破与变革。5G有着远高于之前的蜂窝网络高速率,最高可达10 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能为4K高清画面实时传输和VR/AR直播传输等大数据传输提供技术保障,其带宽的突破也掀起了“大数据” 与“云计算”的发展浪潮。

5G有着超低时延的终端反馈,把传统4G网络下的低时延升级为近乎零时延,5G状态下点击链接和打开应用都将实现极速的内容呈现,极大地减少等待的时间,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在新兴技术的支撑下,5G技术将4K、VR、AR和AI等技术深度融合,为新闻内容生产、呈现以及分发带来全新的变化和体验,带领新闻传播行业走向新的发展之路。

1.信息采集方式的变化

传统信息采集依赖于主流媒体系统的新闻信息网络和专业的新闻采编队伍,以记者和编辑为主导,通过一条事件的新闻价值进行判断与筛选后呈现给受众。在当下融媒体时代,网络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使得人人都是新闻源,产生了“用户制作内容”的众包新闻,冲击着原有的采编模式。新媒介技术的广泛利用使得信息的获取更迅捷、更广泛和更精确。

2.信息生产方式的改变

融媒体的大环境下,新闻信息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具有代表性。一是传播主体多元化:以往传播主体主要为记者和编辑,二者各司其职,采编分离,共同完成新闻信息的采写,现如今,万物皆媒,人人都可以充当传播者的角色。二是传播渠道集成化:单一单向性的传播渠道转变为各类媒介互联互通的集成终端,具备更加系统化,网络化的特征。三是传播手段立体化:日常生活中,出现形式多样的传播平台,诸如微信、微博和照片墙等,不断发展的传播技术,使得新闻传播呈现实时性的特点。

3.信息发布模式的改变

在新媒体技术的冲击下,传统媒体为了生存不断地寻求转型,探索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为代表的新型采编发模式,即“中央厨房”模式,这一模式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的主流媒体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新闻采集、生产和传播的效率,综合利用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内容和技术“两手抓”,提升其在公众之间的公共影响力。

(二)新闻传播主体结构具有复合型、连通性和开放性

传统媒体时代,早期的《泰晤士报》需要乘着游轮横跨海峡。新媒体时代,当事人爆料,系统算法推送,不出一分钟信息就可以出现在人们的手机上。人们眼中的新媒体似乎在和时间赛跑,虽然不知它的前进方向,但在新媒体的环境之下,新闻传播主体结构已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时期,新闻传播的主体和受众之间的关系是单向性的,二者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而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人都是传播者,强大的互动性使得传授双方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意见交换。传统媒体环境下既有用人际传播的媒介书信和电话,也有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而新媒体既有以人际传播为主的微信朋友圈,也有以大众传播为主体的微博平台,它集多种传播于一体。使得信息不再以某种单一的方式进行传播,而是集多种方式为一体进行传递。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在社会传播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普通民众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等环境下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这种开放性,使得传播结构变得更加多元与复杂。加之新媒体时代的网络赋权,使得原先行之有效的新闻传播主体逐渐丧失传播话语权。

二、传统高校新闻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新闻传播教学观念滞后于时代发展要求

1917年,新闻学课程自北大教授徐宝璜开设起始,发展到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缺乏会采访会写的新闻人才了,如何在做出有质量作品的基础上,还能吸引受众关注的新闻作品,成为每一个新闻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要求,在纸媒盛行的时代里,新闻工作人员只要学会采写,就可以称为一个有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导致许多高校长期将新闻写作和新闻采访作为培养学生的核心内容。然而,时代在发展,技术在革新,以现在的区块链和5G等技术广泛被运用为代表的智能媒体在中国迅速崛起。在此动态变化的新闻传播环境下,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不仅要学会采写等基本能力,还需具备新闻视音频基本的制作等能力。麦克卢汉说过:“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显而易见,如何培养既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实践技能和互联网意识的新闻工作者,是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高校都应思考的问题。

(二)重理论而轻实践

新闻工作自古以来最大的特点,便是出色的动手能力。在传统的新闻工作中,新闻人的实践能力基本上体现在一定的纸上功夫和采访功力之中。一直以来,在高校的新闻教育中,会在课堂教学之中着重强调这两个方面。长期以往,形成了教学中的“孤岛”现象,众多高校将学生拴在封闭的教室四壁之中进行口授教学,用黑板和多媒体去告诉学生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人。在新闻采访和写作、摄影摄像以及后期制作等课程中,由于这些课程的教学需要一定的条件限制,学校都只能在校园中安排教学,与社会实践存在很大的差距,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实践能力。

新闻工作不是纸上谈兵,更不是高谈阔论,新闻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能够在基层新闻实践中造福社会和造福人民的新闻工作者。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新闻思维习惯和技能。

(三)专业课程范围设置过于广泛

新闻传播学类下主要设有七个专业,分别是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数字出版以及网络与新媒体。新闻传播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本学科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为对象从功用、关系和人类生存三个维度,研究不同形态和类型的社会信息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据统计,在1994年之前,全国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点有66个,1995年至2004年期间,增加了335个专业点,发展到2005年,已经有661个,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其中,广告学占232个、新闻学209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传播学24个以及编辑出版学50个。截止于2017年,全国开设新闻传播学类本科专业的高校有681所,专业点的数量更是高达1224个。[2]不难发现,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确实比较快,新闻传播专业变得越来越热门。

在本学科深受欢迎和广开课程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教育水平却呈现出虚假繁荣的假象。一方面,许多高校教育现状是将所有课程一把抓,每个学期规定所上的课程虽多,但对学科内容的学习却不够深入,只涉及一些基础性和概括性的内容,学生在学期完毕后,只懂皮毛而不知精髓。不可否认,新闻学自设定以来一直以“杂学”自居,要求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广阔的视野。

但是,古话常说“术业有专攻”,没有一项专长的情况是绝对不可行的,无论是写作、采访、播音或后期制作等方向,作为“引路人”的高校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在开设广泛课程的背后能够培养一专多能的新闻人才。

另一方面,在传统高校的新闻人才培养中,主张以教师为中心,以单方向传授知识为主导来进行人才培养,学生普遍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缺乏一定的互动反馈,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模糊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导致学生成为被动接受已有知识承接的机器。实际上,很多大学课堂上,学生只是玩手机和睡觉来打发时间,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人寥寥无几。

(四)新闻教育价值标准的错位

高校的新闻教育该如何进行?在百余年的教育实践中,它承接着一个复杂的话题,新闻教育究竟是满足市场需求还是服务政治需要,或是以人文教育为宗旨,尚未有一个定论。普利策在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时曾经就主张新闻教育的独立,抛开商业考量,在2003年针对新闻教育改革时,再次强调“一个伟大的大学的伟大的新闻学院,应该总是与它的行业保持一定的距离”。的确,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培养可利用的工具。西方国家,在新闻教育上考虑社会背景、教育理想和学科特点等方面的因素,追求新闻教育要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再三重申新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民主。

而在我国的新闻教育中却存在一个特色,即新闻事业的政治性。作为新时代的当代新闻工作者首先始终要与祖国和党站在一起,要有崇高的政治觉悟,自觉宣传党的政策,维护党的利益,在此基础上,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国内大学在新闻教育改革上提出要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目标的“部校共建”新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撰工作的开展。

三、动态变化下的新闻传播环境与新闻教育优化策略

(一)培养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3]“全媒型”“专家型”的高标准与高规格人才目标,对新闻采写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需要发展和创新现有的教学模式与育人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推动新闻传播的媒介融合,这给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人才的摇篮,为了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传播新环境,高校应成为全媒体尝试和探索的全媒体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训基地,新闻传播专业必须打造新而全的融合新闻传播体系,要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应具备新技术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新技术的层出不穷,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移动应用等创新技术为基础,形成“万物互联、深度融合、高度智能”的网络,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智能化和数据化的技术特征。新华社、人民日报以及央视等主流媒体近年来全面启动中央厨房机制,对记者编辑等一线媒体从业者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微博、微信、视频、H5、VR全景……多个融媒体的“爆款”产品火遍网络。与此同时,新闻行业更加渴求具有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媒体岗位,集采、写、编、摄、录、网络技能运用以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媒型新闻人才。作为新闻人才培养摇篮的院校要密切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积极钻研新技术,主动应用新技术,以技术杠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加深新闻学子对智能内容推荐、数据新闻和沉浸式报道的掌握,开创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大量的内容同质化现象已经分散了太多受众的注意力,造成受众普遍进入审美疲劳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生产出与众不同的高质量内容,前提是新闻生产者拥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知道思维决定行动方式。在高校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人才的道路上,使学生具备悬念制造思维,病毒爆点思维,热点借力思维,和用户互动思维至关重要。

过去的新闻教育侧重于“采写编播评”能力的培养,而在融媒体时代,平台、渠道、技术和网络的价值与内容同等重要,要想培养全媒体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还要丰富除新闻职业技能外的其他素质,注重人才类型的多样化,培养技术型,创新型和运营型等人才。要以新闻传播信息化为目的,以时代发展需求为导向,利用好互联网的平台,形成“互联网+新技术+课程教育”的新模式。

(二)拓展课堂空间和搭建实践平台

对新闻传播专业来说,理论知识教育水平与专业技能教育水平会直接影响新闻传播发展的质量,这两方面的教育也是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理论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的水平,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融媒体环境下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在理论培养上,新闻教育须立足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信息搜索以及信息辨别与使用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

除了理论知识教育外,新闻传播人才教育离不开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实践培训。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重要的方式之一,仅在教室中闭门造车是绝对学不好新闻传播的。只有通过新闻实践,学生才能够充分地将校园学习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的实践技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在困难中认识到自身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教师的指导下,成立新闻采写小组,视音频制作小组,由学生们自主策划和实践。也可与校外新闻企业深入合作,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岗位,调动起学生们的参与感,通过真实的新闻工作来磨炼学生的新闻实践能力。

积极推行“走出去”的教学方式,采用行业精英走进校园开展报告会与论坛活动,将传媒行业日常经验和动态告诉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与校外传媒企业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校企结合形式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实践课程纳入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体系当中,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专业教师在授课的同也需与时俱进,保持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先进性,参加媒体的相关工作,在实践中进行思考,将经验带回学校,引导学生去分析、总结和思考。

(三)完善新闻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对新闻教育来说,课程体系设置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不仅能帮助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还有助于学生学到前沿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我国大部分新闻传播专业中,课程设置体系缺乏绝对的科学性,新闻传播课程与媒介融合的大背景难以有效结合,且课程设置范围宽广而教学深度粗浅,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水平滞后于媒介融合的发展进度,导致学生进入行业工作后,有着对专业技能知识似乎都会,又感觉啥都不会的困惑。

完善新闻教育课程体系,应统筹规划专业课程设置,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以优秀教师组成的团队,定期集中开展课程设定研讨会,以新闻传播专业课为核心,根据业界和学界的实际需要,将课程内容体系化。

实施教学过程性评价和终端产出导向评价的结合方式,实施全方位与实时的把控,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对于不合理和效果不佳的教学课程以及教学方式,予以及时的调整。

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色进行精准定位,开展差异化办学。对不同地域和不同领域的新闻教育需要同学校的定位相结合,突出自身的特色。在教学方式上,从教师主导转型为学生主导,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改变传统固化的教学思维,凸显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者和学习者之间形成一个平等互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

(四)培养正确的新闻教育价值观

德国社会学家鲁曼认为:“它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复杂性,任何组织的运作过程和任何系统的适应性,归根结底,都依赖于其环境中何种难以预见和无法控制的偶然性因素的活动以及该系统对于这些偶然性因素的简单化程序”,高校的新闻教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完全单一独立的,受到该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的影响,存在着理想和现实的悖论,新闻教育自诞生以来究竟该秉持如何理念的争论一直持续不断。我国新闻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另一种是以通识和理论的教学模式。新闻教育要面向行业和面向社会。有学者认为:大学的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功能性的人才,而在于培养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偏向于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具有一定人文主义精神的精英教育,那些实际的操作内容是大学附加的教育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闻事业实际上受到商业利益的影响,在我国媒体改革之后,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营模式,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媒体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此外,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具有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标,管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性的政治影响较大,在新闻人才的教育上,始终应与中国共产党的要求保持一致。

总之,新闻的初衷目的是使信息服务育人,实现民主和人的解放自由,促进社会的发展。高校的新闻教育目的不是被商业利益所裹挟,专门为商业机构培养可利用的人才,也不是一味地屈从政治而背离新闻专业主义,即使与政治和商业无法真正割裂,也应保持要适当的距离,坚持自身的底线和原则。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变革,

也给新闻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闻教育要顺应时代发展,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进行思考和变革。从很多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来看,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复合型的新闻人才。其背景是媒体融合发展,对新闻教育的改革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现阶段并不健全,仍需不断探索与改革。

综上所述,要坚守优良的传统新闻道德伦理,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它们是新闻教育的灵魂。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新闻教育模式,与本国特色相结合,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新闻教育发展的改革之路。

猜你喜欢

人才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