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思考

2020-01-18胡雪雁武汉大学

环球市场 2020年21期
关键词:互联网+党员信息技术

胡雪雁 武汉大学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格局,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有助于强化党建工作时效性、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性、优化党建工作针对性、提高党建工作创新性,因此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的革新,值得思考。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革新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党建工作时效性

大数据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具有高速化特点,在数据的采集、分析、使用上极为便捷。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到高校党建工作领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党建的动态化管理。不同高校各自搭建内部信息系统,会生成海量数据信息,这构成了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资源基础。而传统的信息处理工作中,依靠人力搜集信息和分析数据,速度和准确性都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这就对高校相关决策和党建工作时效性构成了不利影响。借助互联网技术,还能对新产生的数据做迅速的获取、了解,以此为依据把握党建工作进度,对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必要的调整与部署。

(二)有助于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性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步,各高校纷纷完善自身,争取入选“双一流”名校名单。为实现此目的,做好党建工作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重要一步,高校需要坚持成为一流大学的正确理念,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领域,往往是以惯用的制度和之前积累的工作经验为指导,缺乏实时的反馈及分析,这就导致工作长期得不到创新与优化。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赋予资源更突出的全局性优势,促进党建工作数据的高效共享、整合、开发及利用,为党建工作的调整及未来布局提供帮助。

(三)有助于优化党建工作针对性

信息技术具有人力所不能比拟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优势。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单位纷纷采取了更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和更智能化的经营模式。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加强信息技术的运用,也能帮助管理者对工作的走向、特征、规律等做更精准的定位和把握,确保制度的科学性。由于高校党员本身呈现了流动性强与多元化特征,因此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加强引导,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对其行为加以规范。

(四)有助于提高党建工作创新性

网络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技术含量,其内容相对多元。根据不同的数据架构,可以将数据区分为非结构化、半结构化以及结构化的不同类型。其中,非结构化数据主要以表格、图文以及音频等形式存在;半结构化数据主要以Hypertext等形式存在;结构化数据主要以文本形式存在。将信息技术的类型特征与高校党建工作联系起来,能够有效促进工作的创新性发展。比如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提升党员之间、党员与管理者的无障碍交流与良好互动,为党建工作增添时代化的新内容。

二、“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难题

(一)党建工作建设人才缺失

从当前国内“互联网+”相关技术发展现状看,已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水准一致,且在数据的排布、信息库的建设及深度学习方面取得了超前进展。但国内在硬件设备配置、数据开发和高速处理、图文音频数据分析等领域尚且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这种现状反映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对信息技术的引入尚且停留在互联网利用层面,部分信息技术的使用依然有较大局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单位内缺乏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人才,不能在工作中就党建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行深度挖掘,因此无法对技术形成全面、充分的利用,制约了“互联网+”平台优势的发挥。

(二)信息技术运用不够充分

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然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党组织也对信息化发展保持了高度重视,逐渐加大了党员资料库、党建网络系统、教育学习平台建设等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是,这种进步整体成效不够显著,部分高校所谓的对信息技术与党建工作相融合的实践,只是停留在业务工作领域,忽视了党员的全面管理及教育;加上某些高校的党建管理人员思维长期受制于传统工作模式,对信息技术的熟悉度不足,因此信息技术的运用尚且流于空谈。这些不良现象都从侧面反映了党建思想意识不足的问题。

(三)大数据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度不足

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能够对党建工作的具体落实提供有效指导。但事实上,当前许多高校都缺乏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这首先表现在相关数据缺失方面。因为高校未能就党建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出统一的规划,因此其数据的全程采集、系统整合都略有不足,呈现出混乱失序状态,导致已有的数据类型、规模等达不到“互联网+”的要求。再者,高校的数据平台建设不力,因为高校在对管理制度加以落实时,更重视条块化管理,因此各部门分别根据其具体的业务特征搭建内部信息管理平台,互相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存在壁垒,形成了典型的“数据孤岛”效应。此外,高校尚未形成科学的工作保障机制,因为信息技术在运用过程中涉及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如果高校的数据管理力度不足,就可能出现安全隐患问题。

(四)传统党建工作形式落后

一直以来,高校开展党建工作主要是采取主题讲座、学习会、交流会、政治报告、及党日活动等形式,这种比较固化的模式往往比较枯燥,难以调动党员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且并不具备严格的指导意义,这就导致活动实效大打折扣。现在党员对于这一系列活动及被动接受知识、上传下达的模式普遍存在厌烦心理,而学习内容单纯由知识传输方主观设定和规划传授,忽视了对思想精神做进一步的深度挖掘和全面分析,这就导致党建工作长期流于形式,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互联网+”创新改革高校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高校党建工作人才团队建设

教育事业的进步使各种现代化设备和先进技术手段流入校园成为必然,党建工作同样不应与信息技术彼此分离。为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就需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聘请熟悉大数据操作技术的骨干专家从事相关工作,确保各种先进硬件设施得到平稳运行,妥善处理好数据安全问题及设备故障等问题。高校应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夯实相关人员的理论基础,确保设备的运行效率及党建办公系统的功能优势。

(二)善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模式

只有不断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和党建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使党建工作信息化、科技化,才能增加党建宣传的实效性、便利性和宽广性。高校要首先需要改进工作模式,对工作平台进行创新,加强改革运行管理保障机制,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云平台建设保障机制,改进传统的管理体制,将传统的党建管理平台,做成管理与应用同步进行的新型党建网络平台,这是促进党建工作信息化和规范化的重要环节,“党建云”平台不但可以摆脱党建工作时空限定,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党建教育,而且可以突破设备的限制,实现在不同终端设备同步接收信息,使党员群众能够通过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多种电子设备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上传信息,打破了传统党建网络平台只能通过电脑应用的限定。

(三)健全党建工作制度

如前文所述,加强党建工作相关机制体系的建设,对于高校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具有重大影响。党组织要以“互联网+”党建革新工作作为核心任务加以落实,通过制度创新、管理优化等措施,实现党建事务的创新性发展。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领导联合制度,形成与信息技术运用有关的党建工作领导团队,由党政领导者带领,成员包含教务工作者、行政以及高校后勤人员等多个部门。负责统筹与部署政策设计,注重整合数据信息,构建各个部门间合作制度,挣脱陈旧数据堡垒制约。

四、结语

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对的难题,如党建工作建设人才缺失、大数据运用不够充分、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度不足、传统党建工作形式落后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强化高校党建工作人才团队建设,善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工作模式,健全党建工作制度。

猜你喜欢

互联网+党员信息技术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