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启示

2020-01-18孙磊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0年21期
关键词:供给农产品生产

孙磊 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农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较低,但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当前,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我国农产品面临着供需关系结构性失衡、农产品价格下跌与农产消费品价格上涨并存等困境,“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产品结构调整,实现农产品供给的结构均衡,对培育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动力、为“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指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产品供给现状分析

(一)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合理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等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棉花、油料、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产量据世界前列,但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长,农民却面临“丰产不不增收”的困境,农产品产量增加并未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如2014年安徽黄山市枇杷大丰收,但由于滞销,瓜熟蒂落的枇杷归于泥土。素有樱桃子乡的山东安丘红樱桃丰收,但由于严重滞销,几百亩樱桃成为烂果;2015年陕西佳县遭遇了红枣滞销难题,价值数十亿的红枣无人问津;2016四川永安镇红提葡萄丰产,但由于没有商客光顾,成熟的葡萄烂在枝头。再如“沂源红”苹果成功选入“全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价值百强”,还因独特的品质获得“奥运果、全运果”等美誉,但由于苹果市场价格犹如过山车,滞销和积压问题严重。而另一方面部分农产品由于产量连续下滑,种植面积骤减,造成国内需求连年上升,加大了对进口国外农产品的依存度,导致部分农产品进口持续走高。

(二)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

由于农产品产量不稳定,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较大。我国幅员辽阔,但真正用于耕作的土地数量极为有限,加之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占地建城等因素影响,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持续下降,人均耕地面积已低于0.8亩的国际警戒线。近年来地方政府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耕地数量明显增加,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发展和农业的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村经营规模仍未走出传统经营规模和模式,造成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持续高涨,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进口价格。此外,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单一的依靠大规模投入自然资源、劳动力和依靠经验操作的粗放式小农生产方式正逐步被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型现代化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所取代,科技已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内驱力。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科学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模式相比,我国仍面临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技术水落后、农业生产资源短缺等仍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这些造成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农产品进口价格。

(三)土地资源超负荷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增收,但由于我国粮食增产增收主要依靠的是土地和劳动力,这不仅消耗掉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土壤养分严重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耕地资源质量安全的危害。长久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一直是粗放型的小农生产方式,高投入高产出的生产模式虽然实现了农业产量多年连增的目标,但给土地带来了严重的负担,使得我国耕地质量呈现出“三低”(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补充耕地等级低、基础地力低)和“三大”(中低产田比例较大、耕地污染面积大、耕地质量退化大)的态势,许多地方都面临耕地超负荷开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生产成本在上升。

二、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国际经验

从本质上看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应当围绕农产品市场需求展开,以产品为导向,以品牌为路径,以满足市场组织生产的方式,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的精细化和精深化发展,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建构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供给体系。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推进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破除农产品价格“价格天花板”的障碍,激活农产品供给主体的市场活力,而且还有助于推进农产品供给体系的健康发展。但由于我国农业禀赋条件相对较差,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不高,因而,有必要探索发达国家在农产品生产中的成功经验。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的农业强国,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所以在农产品供给侧改革中可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一)主导生产与销售的农业合作社

在美国,农业合作社不仅是农产品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的重要组织,也是有效连结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WCC农业合作社拥有成员三千余人,多从事大豆种植、生产、深加工等,该合作社不仅是美国大豆产业的标准制定者,还拥有先进的技术研发和设备,建有全天候线上谷物交易服务平台,在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促进大豆供求平衡等起着重要作用。美国新奇士柑橘合作社以“公司+果农”的经营模式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向市场提供多样化产品,不断提高合作社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当前,新奇士合作社生产的柑橘及果汁产品占市场份额的二分之一,海外市场份额也在逐年递增。

(二)优质高端的有机农产品

近年来美国有机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有机农产品的贸易持续增加,较好地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和高端客户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据相关数据显示,美国有机农产品已占全球有机农产品市场的44%左右,而且还在以10.2%的年增长率增长,由此可见,有机农产品不仅是美国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的重要方式,也是美国农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为满足高端客户和年轻人对高端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美国政府通过价格红利、基金资助、技术支撑等途径,全面提高美国农产品供给结构和质量,使美国成为重要的有机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大国。

(三)强有力的农业保险

强有力的农业保险在农业抗风险能力、保障农产品供给侧价格合理、稳定农民收入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当前美国已形成以风险农作物保险、团体风险保险等为重要内容的农业保险体系,增强了农产品抵御灾害的能力,有效保护了农业和农民的效益。如2012年美国遭遇罕见旱灾,但由于美国的农业保险制度完善,美国农民收入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还创了历史新高。此外,针对不同的区域和农产品种类,美国政府还建立了多元化的农业保险险种,既降低了农产品市场不确定风险,又主导了大宗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同时还调动了农场主和农民参与农业参保意识。

三、借鉴国际经验,推进我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美国是世界农业生产大国,其在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同样作为农业生产大国的我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培育农产品供给侧核心主体、实施品牌战略,推进我国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一)培育农产品供给的市场主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现有农产品经营主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职业农民,培育农产品供给主体既是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基础,也是关系农业经营制度的核心要素。当前,我国应通过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市场主体,构建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产品经营体系。同时,还应调整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有机产品、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此外,面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失衡现象,我国应合理分配种植面积,既要确保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有效供给,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又要保障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的产量。

(二)加强技术创新,着重转变生产方式

农业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对促进农产品供给系统的建设以及农产品供给侧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推动下,农产品供给侧质量大幅提高,高端优质的农产品得到推广,农产品生产经营方式得到转变,因此,我国应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商品率,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从资源依赖型走向创新驱动型;结合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创新产学研模式,实现我国农产品供给侧的提质增效;大力发展优质、健康、安全和高端的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供给侧产品的多样化;创新农业经营模式,鼓励农业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引导农民依法流转土地和规模化经营,坚持耕地的农化使用;加快建立农业服务组织,为我国农产品供给提供技术支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营销等多方面服务。

(三)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进大数据营销

农产品品牌战略不仅有助于增加农产品供给侧价值,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多、农业提质增效,为此,应通过完善农产品商标制度,推进“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培育知名的、特色化的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产品利润和附加值。以大数据为特征的互联网环境通过优化农产品品种、数量、包装,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不仅满足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而且还实现了农产品销售的数字化转型,创新了农产品营销模式,满足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优化农产品供给要素配置。可以说,大数据营销为我国农产品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农业生产是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借鉴美国等在农产品生产上的成功经验,对转变我国落后的农业发展理念,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顺利推进我国农产品供给侧改革,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所以我国还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推进我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供给农产品生产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用旧的生产新的!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