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0-01-17蔡志仕黄双莲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19年24期
关键词:心搏心肺综合征

蔡志仕,黄双莲(通信作者)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急诊科 (福建漳州 363000)

心搏骤停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其病死率极高,复苏后综合征或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是造成心搏骤停患者复苏失败、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1]。随着紧急医疗服务系统及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概率明显增加。但有研究指出,恢复自主循环后仅有2%~12%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可恢复[2]。本研究旨在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8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其中男67例,女61例;年龄21~82岁,平均(51.36±5.48)岁;院内心搏骤停92例,院外心搏骤停36例。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的患者;(2)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标准:(1)放弃治疗的患者;(2)合并肝、肾等功能不全的患者;(3)伴有恶性肿瘤、脑疝等终末期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根据心肺复苏评估Utstein模式制定观察表,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心搏骤停心律类型、心搏骤停地点、电除颤次数、肾上腺素用量、动脉血乳酸水平、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昏倒至除颤时间、昏倒至徒手心肺复苏时间、昏倒至复苏药物使用时间、自主循环恢复时间等指标,明确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单因素分析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预后

128例心肺复苏成功患者24 h后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发生率为81.25%(104/128),其中死亡67例,死亡率为64.42%(67/104);剩余24例未发生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的患者均存活。

2.2 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发现,动脉血乳酸水平>2 mmol/L、APACHE Ⅱ评分>15分、昏倒至徒手心肺复苏时间>5 min、昏倒至复苏药物使用时间>5 min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 min均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P<0.05),见表1。

表1 影响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例)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 Ⅱ评分>15分、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 min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影响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心肺复苏的不断普及及发展,尤其是救护车除颤仪及大型场所配备的体外自动除颤仪的广泛使用,使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率不断升高,但对于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总体预后仍未明显改善[3]。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是造成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因素,且发生率较高,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影响较大。

本研究主要探讨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发现,动脉血乳酸水平>2 mmol/L、APACHE Ⅱ评分>15分、昏倒至徒手心肺复苏时间>5 min、昏倒至复苏药物使用时间>5 min及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 min均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提示心搏骤停发生后心肺复苏救治十分关键,可提升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自主循环及全身性缺血、缺氧状态,避免全身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降低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发生率[4]。对于发生心室颤动的患者,先进行心肺复苏的优势在于心搏骤停后,心肌高能量分子耗尽,心肺复苏可有效改善心脏灌注,此时除颤才可获得更好的效果[5]。本研究发现,昏倒至除颤时间不是引发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可能与除颤人群样本不足有关。

本研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 Ⅱ评分>15分、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 min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需尽快改善组织微循环灌注,恢复氧供,可通过亚低温、血液过滤、机械通气、药物等方式进行复苏后综合治疗,最终降低心搏骤停患者死亡率[6]。

综上所述,APACHE Ⅱ评分>15分、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0 min是造成心搏骤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心搏骤停发生后应尽可能缩短救治时间,促进自主循环恢复,预防复苏后综合征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心搏心肺综合征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Chandler综合征1例
《心肺血管病杂志》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值对预测心搏骤停患者复苏的意义探讨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突然倒地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