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膀胱癌手术麻醉中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的效果研究

2020-01-17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辽宁辽阳111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24期
关键词:膀胱癌丙泊酚插管

辽宁省辽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辽宁 辽阳 111000)

内容提要:目的:观察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TCI)用于腹腔镜膀胱癌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018年5月~2019年8月行腹腔镜膀胱癌手术的50例膀胱癌患者资料予以分析,随机分为Ⅰ、Ⅱ组,比较两组镇痛效果,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插管及拔管时间,丙泊酚用量与手术切皮肤时AngⅡ水平。结果:Ⅱ组镇痛优良率为96.0%,高于Ⅰ组的76.0%,差异显著(P<0.05);在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插管及拔管时间比较上,Ⅱ组均高于Ⅰ组(P<0.05);Ⅱ组丙泊酚用量少于Ⅰ组,AngⅡ水平低于Ⅰ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TCI用于腹腔镜膀胱癌手术麻醉中,有益于提升麻醉效果。

丙泊酚为临床上一种应用较广泛的静脉麻醉剂,有见效快、作用强及苏醒快等特征,属于快速代谢的强效静脉麻醉剂,是当下麻醉诱导于维持的首要药物。基于脑电双频指数(BIS)信号的丙泊酚TCI是依照脑电图频率中位数开发出的一种用于丙泊酚TCI系统的技术类型,其作用机制是把现实检测到的药物效应反馈到自动输注至设施上。丙泊酚TCI系统的功能是对采集的患者参数施以整合处理,并在脑电监测设备协助下评估麻醉深度,进而实现对丙泊酚输注速度的科学条件,规避麻醉过浅或过深起NGKUANG,维护麻醉过程的安全性,提升麻醉药物用量的精准性[1]。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膀胱黏膜上的恶性肿瘤,腹腔镜膀胱癌手术具有创伤微小、患者术后各项机能恢复快速等诸多优势,但依然会有诸多因素会影响手术疗效,麻醉效果是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丙泊酚TCI在本术式中的应用效果,选择5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入选标准:①符合浸润性膀胱癌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经检查确诊;②手术时间<3h;③本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

(2)排除标准:①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②有胃肠道手术史;③伴有活动性出血;④对本次研究所用麻醉药物过敏;⑤合并精神类疾病者等。

采集50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收治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8月。分为如下两组:Ⅰ组(n=25)男19例,女6例;年龄45~73岁,平均(61.7±6.0)岁;体重46~70kg,均值(58.5±6.5)kg;病理分期:Ib期14例,IIa期11例。Ⅱ组(n=25)男18例,女7例;年龄44~75岁,平均(62.7±6.5)岁;体重45~72kg,均值(59.5±7.0)kg;病理分期:Ib期12例,IIa期13例。两组患者以上基本资料经对比分析,皆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禁饮禁食,进入手术室后均常规监测氧分压、心电图、心率、无创血压。桡动脉穿刺,用于监测有创动脉压。两组病例均开放外周静脉,诱导时镇静药均选择丙泊酚,Ⅱ组用闭环靶控输注(CLTCI)给予,将诱导时血浆靶浓度设定为5μg/mL,自动给药;Ⅰ组诱导时使用常规输注,剂量为2μg/kg。两组患者镇痛药和肌松药分别选用氢吗啡酮(0.03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在诱导成功后进行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麻醉均维持镇静药。Ⅱ组采用TCI丙泊酚输注,实质上就是依照BIS监测结果闭环系统可能做到智能、精确反馈式用药。Ⅰ组采用恒速输注丙泊酚,浓度为10mg/mL,维持速度为0.4~0.6mL/(kg·h),依照BIS监测结果调整输注速度。设定手术麻醉中维持的BIS值是(50±5),且因为手术时间均<3h,故而术中均不再予以镇痛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诱导、插管、拔管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监测手术切皮肤时的卧位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拟定如下标准评估镇痛效果:①优:手术全程患者未出现躁动;②良:术中患者肢体活动,但不干扰手术操作;③差:术中患者肢体出现明显躁动,影响手术进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包处理数据,独立、正态齐组间用(±s)均数表示,独立样本t分析;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算。将P=0.05设为组间差异检测标准。

2.结果

2.1 镇痛效果

Ⅱ组符合优、良、差评价标准的分别有17例、7例、1例,优良率为96.0%(24/25);Ⅰ组依次为10例、9例、6例,优良率为76.0%(19/25)。Ⅱ组镇痛效果优于Ⅰ组(P<0.05)。

2.2 各项恢复指标

Ⅱ组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插管及拔管时间分别为(132.1±3.6)s、(5.4±1.8)min、(6.3±1.6)min、(15.9±3.5)min,Ⅰ组依次为(151.2±3.0)s、(9.8±2.9)min、(6.9±1.8)min、(19.8±3.8)min。两组患者如上恢复指标经比较分析,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

2.3 丙泊酚用量及AngⅡ水平检测

在丙泊酚用量上,Ⅰ组vsⅡ组为(0.14±0.04)mg/(kg·min)vs(0.11±0.01)mg/(kg·min);AngⅡ水平指标比较,Ⅰ组vsⅡ组为(301.8±45.6)pg/mL vs(194.2±12.8)pg/mL。Ⅱ组丙泊酚用量少于Ⅰ组,AngⅡ水平更低于Ⅰ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膀胱癌是全身十大常见肿瘤之一,微创技术的发展,促进腹腔镜在外科疾病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进程,让膀胱癌患者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疾病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肿瘤患者对麻醉与手术的耐受能力偏低,这对围术期的麻醉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既往有研究发现,和传统恒速输注相比较,在BIS引导下进行丙泊酚TCI,形成的血药浓度偏差更小,在术中患者循环系统表现更为稳定、术后意识状态恢复更为快速、拔管时间更提前、术后有关应激反应发生更少且更轻微,在促进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方面体现出良好效能。

本次研究中选择膀胱癌腹腔镜手术患者病历资料予以分析,对比在BIS监测下恒速输注与TCI的麻醉效果。结果表明,Ⅱ组患者镇痛优良率(96.0%)高于Ⅰ组的(76.0%);在诱导、自主呼吸恢复、插管及拔管时间比较上,Ⅱ组均早于Ⅰ组。既往有研究发现[3],BIS对应的意识状态是否消失的95%与99%把握度对应的数值依次是63、53,提示当BIS<53时,有99%的患者不会形成术中知晓。在BIS引导下丙泊酚TCI能较好地将BIS维持在预设区间内,规避麻醉过深或过浅的情况,进而减少麻醉药物的损耗量,提升麻醉调控的精确度。在本次研究,Ⅱ组患者丙泊酚用量、AngⅡ水平依次为(0.14±0.04)mg/(kg·min)、(301.8±45.6)pg/mL,均优于Ⅰ组的(0.11±0.01)mg/(kg·min)、(194.2±12.8)pg/mL,差异均较为显著。丙泊酚对AngⅡ水平能形成抑制作用,和恒速输注相比较,TCI下AngⅡ水平更趋于正常。丙泊酚能抑制AngⅡ的分泌,预防伴随气腹建立时间的延长而造成AngⅡ浓度持续上升,而诱导血压上升的不良情况。

综上所述,丙泊酚TCI用于腹腔镜膀胱癌手术麻醉中,有益于提升麻醉效果,有益于减少插管时间,促进术后恢复过程,镇痛效果优良。

猜你喜欢

膀胱癌丙泊酚插管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bladder cancer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