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改实践之思考
——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01-17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王 群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财会系,山西 运城 044000)

要培养出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报表分析是必备的支撑课程。财务报表分析不仅可以将会计与财务进行有效的连接,而且对公司价值与公司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所有的微观经济管理都需要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实际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常规技巧,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明白其渗透的会计理念。分析的过程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综合反映和全面检验,也是学生认知企业、分析企业和了解社会的过程,起到从课本到实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当前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当前财务报表分析这门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下述问题。

(1)在课程设置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授课学时不足,学生无法完成实训环节以及收集相关企业数据并进行实际数据分析和展示的环节。

(2)在教材方面,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的几个版本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不能满足学生全方位学习的需求。

(3)在教学资源方面,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其他核心课程相比,没有更多的教学软件用于学生实训。一些可以利用的互联网资源,如上市公司的一些最新最真实的财务数据,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4)在授课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导致如下问题:教师上课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程度较低,有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了但参与质量不高;忽略课外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很少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仅注重传授课本知识;教师只重视本门课程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整体知识结构体系的引导,导致学生们缺乏对知识体系完整性和系统性的认识。

由于上述问题,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实现,学生的学习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

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创新,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转变思想观念

转变思想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前提。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要成为财会行业的骨干力量,必须精核算、会分析,且具有沟通和交流的能力,要做好企业决策人的参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为报表信息使用者(决策人)提供报表数据并进行分析的一门技术课程,不能因为该课程与学生考证、参加技能大赛等关系不密切,就不给予足够重视。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明确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专业核心课程地位。在开课时间的安排上,应设置在大三第一学期,也就是说,在授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后开设该课程,教学课时要保证12周48课时。同时,要保证授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教学团队。

(三)利用“互联网+”模式,因地制宜选取教学资源

精心挑选教材,细化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或讲义,采用活页教材和工作手册式教材进行基本原理的讲解。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获取最新数据。借助互联网及相关软件平台,如东方财富网和海王星、双子星等免费股票操作软件,让学生学会收集企业最新的财务数据。比如对家电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首先通过东方财富网的“股票-行情中心-行业板块”的数据排行,找到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目标企业,对龙头企业和目标企业的F10资料进行通读;然后在财务分析中找到该企业近3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将这些实际的报表数据运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进行指标计算,计算出企业的经营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以及资产负债率等偿债指标并进行分析和比较。这些真实数据的取得都借助了“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教育的教学资源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发挥着日益强大的作用。

(四)采用“互联网+教育”模式进行授课

教学中采用情境导入和案例教学等方法。选取案例时,首先可利用互联网资源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公众人物以引发学生兴趣,随着兴趣的延伸以及对社会认识需求的增加,学生会自发地利用互联网资源去了解该公众人物的企业状况,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该企业的各种财务指标,并进一步去鉴别企业信息的真实情况,对企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比如:制造业中的格力电器,首先通过公众人物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开讲啦”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董明珠和格力电器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探究格力电器的发展历程,了解企业的管理程序、核心价值观及企业发展壮大的背景,继而去关注格力集团历年的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现金流等内容。再通过互联网软件平台收集最新的财务数据,并利用这些报表数据计算相应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从而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状况。这样,通过企业的真实案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案例中用到的指标分析等知识,使理论教学与真实的案例相结合。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企业的财务资料,整理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各种指标,达到做学合一、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1.课前阶段

授课前,教师先给学生布置任务并开放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授课班级每班50人左右,以宿舍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分组,大致分为6~7个小组,每个小组自己选定组长,组长负责组内学员的分工。工作项目分别是:收集资料、整理数据、PPT制作和登台讲述。教学资源需要教师事先准备好,包括教案、课程PPT以及基本案例,同时安排两个组的学生各准备同一行业的两个企业的资料以及财务报表数据,并以PPT的形式完成。比如教师要讲授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这个知识点时,重点是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看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进而说明是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还是风险型结构,着重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意识进行分析。对于财会专业的大三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做PPT时,需要注意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准备好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案例,还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作业以及适合学生课外查阅的报表材料,并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提出问题。

2.课中阶段

经过课前的资料收集整理,学生对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教师利用10分钟时间讲解完基本知识点后,让两个组的学生分别走上讲台,进行PPT展示。比如教师在讲授了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权益平衡关系的知识点后,作业小组会对他们整理的企业资料进行现场分析,明确企业是哪一种结构类型,当场消化知识。通过手机互联网,各个小组可以收集到相关行业的数据资料,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营造更好的学习气氛。各小组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分享所应掌握的知识点,互帮互助,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作学习能力,使小组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团队。同时,教师也能及时掌握各个小组的状况,对不同小组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让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下完成学业。

3.课后阶段

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对课程进行及时评估,同时要求学生配合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课上和课下整体学习过程,并征求学生意见进行改进。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反馈,总结课程存在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通过近期的课改实践,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已经有了初步成效。例如,在学会了对企业进行分析的方法后,各小组内学生分工协作,积极查找资料、收集数据、编制表格,进行指标计算、PPT制作、讲台展示,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们不仅很快掌握了课程知识体系,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团队合作意识,使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以学生未来为本,以教育品质为根,以人格素养为重,以技术传创为主”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真正实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的结合。具体表现为:(1)通过教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原定分组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学生主动登上讲台分享与课程相关的最新案例及看法;(2)学生平均成绩及课堂注意力得到了明显提高(采用课改模式授课的2016级学生考试成绩在80~100分之间的百分率要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授课的2015级学生,平均成绩分别为86.20分和80.30分),同时出勤率明显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及课堂效率得到了很大改善;(3)本次教改模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的学生赞同用这种授课模式,仅有5%的学生表示不赞同或非常不赞同。

综上所述,通过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改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升,使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技能素养三大素养教育得到了切实的体现。

猜你喜欢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研究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注协就“特殊目的财务报表审计”等三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