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分级教学改革探索

2020-01-17

黑龙江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分级积极性考核

成 晟

(三亚学院 理工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1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师生间缺乏互动,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高等数学存在一定难度,如果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利于后面的学习,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1.2 课程设置较为单一

一般课程的设置都是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的。对于理工类的学科来说,教学大纲相似,课程设置也较为单一,都是以数学基础知识为主,很多高校教师资源较为缺乏,导致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未认识到专业之间的差异性,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也不尽相同,缺乏针对性教学。

1.3 忽视实践

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仍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忽视实践,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使得高校数学课堂较为枯燥无聊,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对高等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较低,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1.4 没有因材施教

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丰富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平等,但是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还是存在差异。较发达地区有其独特的教育体系,在课本的编排使用、教师的教学水平,包括高考试题都存在差异,发达地区已经普及了素质教育,但是欠发达地区可能连教师资源都存在问题,使得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每个地区的生源质量也不相同。学生之间存在差距,对于数学的解题能力和思考方式也不相同。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积极性较高,但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由于高等数学难度较大,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难以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数学学科的积极性也不高。很多高校没有进行分级教学,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方式多采用大课教学,虽然节约了教学资源,但是学生数量太多,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此外,由于教室太大,人数太多,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难以看清板书,容易漏掉一些知识点,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1.5 考核机制较为单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考核机制较为单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难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比如有的同学平时上课不好好听讲,但在考前突击学习,最后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的同学平时上课认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但在考试时发挥失常,成绩不理想。如果单一地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难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弊端。

2 高等数学课程分级教学的意义

按照学生水平进行分班,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一水平的学生差异不大,有效避免了攀比现象,不易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可以制订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调整教学节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发展。分级教学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能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有效避免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多,师生相处也更加融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运用分级教学的方式,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也会有不同层次的标准,对于各项荣誉的评定不再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获得,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 高等数学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策略

3.1 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分班

高校在学生入学时进行学业水平测试,根据成绩进行分班。基础较好的学生分到一个班级,基础较为薄弱的分到一个班级,这样教师进行授课时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之间也能够更好地交流,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3.2 整合教学内容

虽然高校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教材进行教学,但在教学内容整合上还是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定。不光要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实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和进行创新行为的源泉。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3.3 优化课程设置

不同班级的学生水平不同,课程设置上也不尽相同。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课程设置上不应仅讲授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发散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其创造性。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主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最基本的公式运算,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夯实基础。

3.4 重视实践教学

数学课程应重视实践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启发学生,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或者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学习,互相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3.5 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分级教学最主要就是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当前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个体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建立自信。班级中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相同,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较为困难,后期学习会比较吃力。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地学习,使其更愿意投入精力去学习,从而提高自身学习成绩,提高学习效率。

3.6 完善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是最基本的考核方式,但是仅采取这一种方式太过单一和片面。应完善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成绩占主要部分,还可加入出勤率、上课发言次数、课堂积极性等方面的考核,使考核结果更加公正客观,更加具有说服力。

4 结语

目前,很多高校已采取了分级教学的方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运用分级教学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效率,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分级积极性考核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玉米市场主体售粮积极性提高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内部考核
合作学习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提高大学生学习24式简化太极拳积极性的研究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