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自设问题情境解决教学重难点的策略

2020-01-16李天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策略分析

李天福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自设问题情境,旨在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重难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进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当下,许多初中数学教学研究者正在对自设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这些成果继续分析,希望能为各位初中数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 核心素养;问题情境;初中数学课堂;策略分析

当下,构建初中数学自设问题情境在于一个“新”字,那何为“新”?笔者认为就在于自设问题情境所创设的新颖多样的教学情境,能够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基础知识与重难点知识存在的关联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设问题情境的价值分析

(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根本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是以学生的个性为出发点.所有的问题情境设计必须要在尊重学生差异化的基础上进行,旨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素养能力.教师在自设问题情境时是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认知发展规律以及性格特征、学习习惯与学习喜好选用问题以及具体的教学形式,因此自设的问题情境更适合学生,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更有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兼顾提升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学生往往抓不住基本的重点,这样很容易使得学生在考试时不知所措,导致学生成绩下降.因此,在对数学问题情境进行设计时,教师必须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中的重点知识,将重难点知识及基本的知识串联起来,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进而形成思维导图,从而使学生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重难点,学习时也能够轻松并深刻地记住它.自设问题情境能为学生的思考提供更清晰的思路与更便捷的方法.并且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总结能力以及计算能力均能得到有效锻炼.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都是教师直接让学生对公式、符号、图形进行熟记,这样虽然能让学生记住很多的数学符号,但也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从而使学生只知道数学符号的样子,但却不知道怎么用,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学习就会失去兴趣.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自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可使学生在情境中既可以了解数学公式以及各种符号的运用,也能促进学生对重难点的自主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率.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设问题情境的不足分析

(一)设计理念缺乏宏观性

在自设问题情境解决数学重难点知识时,教师尚未很好地把握设计理念,在设计时不能从宏观层面、三维层面出发来设计问题情境.数学自设问题情境主要是服务于学生.因而教师在自设问题情境时既需要考虑教学内容又需要考虑实际学情,要能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规律、根据学生身心、认知发展规律遵循整体性、系统性原则进行设计,以保证自设问题情境的科学性、有效性.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设计理念不够宏观,思维比较狭窄,通常是紧扣一个知识点设计而忽视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情境内容不够精要

自设问题情境的精要性指的是问题情境重点突出,具有精、少、活等优点.在一节数学课中,往往是新知识、旧知识各占一半,很多情况下需要讲解的新知识并不十分多.因此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要能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新旧知识,并在问题情境中融入一定的思想方法与思维模式,以此起到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才智发展的教学目的.但结合教学实践看,教师自设的问题情境还普遍存在精度不高、针对性不强、导向性低等问題.不够精要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造成时间等资源的浪费.

(三)问题情境的层次性不强

层次性是教师在自设问题情境时必须要把握的一个要点,只有保证问题情境的层次性方能逐步推动学生才智发展,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提高.但教师当前自设的问题情境却普遍存在层次性不清晰等问题,问题情境没有层层递进,未准确划分基础练习层、深化练习层与综合练习层.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设问题情境的应用效果,阻碍了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自设问题情境解决重难点问题的策略

(一)以课堂为起点,准确把握各项影响因素

教学是一场多方参与的活动,基于核心素养自设问题情境,知识主体、学生主体以及教学主体均是影响问题情境创设与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保证自设问题情境的科学性、有效性,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来科学设计问题,合理创设情境,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考虑知识主体.问题情境的设计效果与核心问题的选取息息相关,只有做好问题的选择与应用,问题情境的功能作用方能得到充分发挥.在选取问题时,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该课题的深层内涵要求,同时对这一课题知识点与其他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教师需要从纵横交错的知识脉络里选取适合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问题,之后将问题与故事、游戏、视频等巧妙结合生成问题情境,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

其次,教师在自设问题情境时还需要重视学习主体.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因此问题情境的设计同样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数学课堂中,每位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有所不同,这些差异造成学生对问题情境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学生需要不同难度、不同形式以及不同氛围的问题情境.而教师只有普遍关照到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需求,自设的问题情境才会更科学有效.因此,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自设问题情境,教师应通过观察、交谈、测试等方式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认知与思维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科学创设情境来帮助学生扫清认知障碍.

最后,教師在自设问题情境时还需要兼顾教学主体.研究与实践证明,教师对课标的解读,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元认知以及对学生的了解都会影响问题情境设计效果,影响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在自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准确把握以下要点:一是准确把握目标体现度,在自设问题情境时要能准确把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确保设计的问题以及讲解的知识点正确、科学,从而保证最终的教学效果;二是在自设问题情境时需要合理控制主体确保度,在选取问题时,应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现状与需求,尽可能选用开放性较强的问题,确保自设问题情境能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能推动学生思维、认知发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与锻炼;三是把握教学效果达成度,自设问题情境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重难点知识,从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

(二)以学生为中心,把握问题情境设计原则

数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初中数学课程能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情感、价值观、思维等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自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准确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科学选用问题与素材,以此保证自设问题情境的科学性、有效性.在自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还要准确把握整体性原则,还要基于整体性原则将各个重难点知识有机串联、融会贯通,将各项知识与各个问题情境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当有所侧重,但也不能在一个重难点里安排过多问题,要统筹安排.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在重难点知识教学中,教师若能科学运用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提升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为此,在自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保证问题情境的直观性.教师可借助图片、视频、音频等创设情境,向学生抛出问题以及直观呈现出内容,以此降低学生理解难度,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重难点知识.同时,教师要保证自设问题情境的实践性.在创设以及应用问题情境时,师生要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师生之间平等交流、高效互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在自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学生熟悉的案例、事物以及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设计,将数学重难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基于初中生身心以及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可为学生设计实践操作类的问题情境,尽可能引导学生真实地感知概念,通过身体感官、肢体等体验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亲自实践、亲身体验,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学习与理解的难度.

(三)以中考为核心,从基础入手培养学生综合性思维

在新中考模式下,所有的重难点知识都需要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运用,对于问题情境的创设,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要帮助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灵活的思维.对于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缜密性与严谨性的培养,让学生能够从细微处探知解题思路,并运用理性思维进行问题分析与解答,尤其是在新中考指导思想下,考试题目已经不再是单纯地进行一个知识考点的考核,而是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往往一个小题目中就包含着多个知识点的运用,对学生的综合性解题思维与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在有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的考题中,会将坐标系与化简方程等知识,甚至更多知识点进行融合,从而考查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虽然分解开来都是简单的基础知识,但却需要学生抽丝剥茧地展开多角度分析.则教师需要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严谨而缜密的思维训练;学生需要能够从基础性知识运用入手,不断拓展自身学习能力,不仅要进行数学本质思想的挖掘,还应追溯与探究问题的关键点,由此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从而在层层递进中提升成绩.

(四)生活情景教学

客观来说,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是枯燥、无味的.这既是由我国的应试教育大环境决定的,也是由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的.而数学生活化教学活动的开展无疑是为教师摆脱应试教育束缚,依循学科特点灵活变通的一种良好途径.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能够丰富数学学习生活,从而增强数学学习体验.

从“三视图”的教学分析,生活情景教学就是教师以生活实例构建教学情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三视图”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从生活的角角落落学习三视图的相关知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生活实例时,必须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景或物,例如:以“探究埃菲尔铁塔的三视图”为例,讲解何为三视图,如何绘制三视图等.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初中数学教育,既是能力提升的教育,也是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教育,自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逐渐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巩固,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在应试环境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渐掌握重难点知识的解决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成绩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浩.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5):37.

[2]陈亮.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6):44.

[3]唐官忠.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策略研究[J].数码设计(下),2019(12):116.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策略分析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例题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如何构建快乐的初中数学课堂
初中数学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