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0-01-15徐磊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12期
关键词:项脊轩归有光文言

徐磊

文言文教学要关涉到“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一体四面”,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顾此失彼,注重疏通字词往往淡化了文章的魅力,赏析文章常常忽视了文言知识的落实。本文就以《项脊轩志》为例,尝试把字词的理解与文章的体会水乳交融,让文言文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缘词入“章”——由“室”与“轩”感知“悲”与“喜”

找到进入文章的入口,常常会带来柳暗花明的惊喜。《桃花源记》有对这种探索过程的精彩描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项脊轩志》是一篇情真意切的记事抒情散文,如何带领学生找到感受的切口,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经过反复斟酌,笔者发现题目就是切口。“项脊轩”这个书房名在文中并不是一贯到底的,具体来说就是“轩”夹杂着“室”出现,我们打开文本的钥匙就找到了——“室”和“轩”有什么区别,归有光变换称谓是无意为之还是有意为之?学生在文本中找到“室”和“轩”的原句:

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4.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5.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6.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7.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通过比对分析我们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称“室”的时候作者的情感是低沉的,甚至是痛苦的。比如描述“室”的狭小(室仅方丈),妻子离世后对于“室”的悲戚和冷漠(吾妻死,室坏不修)。而称“轩”的时候,作者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是幸福的(吾妻来归,时至轩中)。而从“室”到“轩”有一个转换过程,这个狭小的“室”什么时候变成了幸福的“轩”呢?课文的第一段有详细的描述:“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室”从原来的“日过午已昏”变成了“洞然”,“室”获得了让人欣喜的机会。学生自然对这个“洞然”很疑惑,“洞”是彻底地、清楚的意思,引申词语还有洞若观火,整个书房在“洞”字上就亮起来了。而如果我们追问为何会有“洞然”的效果,“垣墙周庭,以当南日”的理解就绕不过了。“周”是围绕的意思,围绕着庭院砌上院墙,用来“挡”住南边的阳光,让其“反照”,自然是“室始洞然”了。这些重要的文言字词帮助我们理解了小书房的修葺前后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归有光在文中也直接点明了这两种情感:“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二、因词入“情”——从“异爨”与“象笏”来体会“泣”与“号”

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而文言词语承载了文学性,《项脊轩志》也不例外。悲喜二字高度概括了作者的两种情感,也印证了我们前文“室”和“轩”所暗示的痛苦与幸福。项脊轩经过修葺后,作者“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从“啸”的文化传统来看,前有阮籍苏门长啸、中有苏轼“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本是自由洒脱的“喜”。好景不长,“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这种变故带来的悲凉是当下的学生很难理解的。而我们从“爨”的字形可以看出,上部模拟双手拿着甑,中间是灶口,下部表示用双手将木柴推进灶口,本义指烧火做饭。“异爨”既表明分家的事实,也暗示了大家族的衰落,“悲”就有了现实的基础。作者对于这种变化也很无奈:“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学生通过“凡”“再”的翻译更能体会作者内心的凄凉。由“篱”到“墙”,也喻示着人际关系的隔膜越来越深,“悲”也有了情感依据。故而,“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的欢乐开始有大家族衰落的悲凉和大母期望的压力: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明代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执象牙笏,五品以下不执笏。“象笏”是大母用先祖的荣耀来砥砺的作者的工具,“瞻顾遗迹”与“东犬西吠”“鸡栖于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为文时大母已然离去,但大母的殷切希望如在耳畔,故而“长号”,放声大哭。而“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的日常关怀给予作者更多的是感动与怀念,故而“语未毕,余泣”。其实如果我们去读归有光的《先妣事略》,也能发现母亲对他的期望:“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吴中归家所有的期待都集中在“项脊轩”里,作者只能“竟日默默在此”,用苦读来完成家族的期待。但充满希望的人总归是幸福的,“扃牖而居”还是亲切地称呼“轩”,这个小书房充满着希望。

三、依词求“志”——用“蜀清”“孔明”来砥砺“扬眉”“瞬目”

两代人的期待在“轩”里凝练成自我的砥砺,很可惜教材省去了这精彩的一段。怀念的深情里一直有“志”的内涵,儒家学子“修齐治平”的文化使命流在归有光的血液里。所以我们要将这铿锵有力的明志格言贴回到项脊轩的墙上。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陈寿的《隆中对》这样描述孔明的境况: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他“昧昧一隅”后谋划天下三分。这是古代读书人的超级偶像,尤其是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 “蜀清”是谁?我们在《史记·货殖列传》里看到这样的记载:而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蜀清”的存在更是类似于前文“象笏”的砥砺作用。孔明的成功是天纵英才,蜀清的知名是能守先业,一个寡妇都能让秦始皇为其筑女怀清台,归有光一个名门望族的有志男儿岂能甘在人后?故而,他发出了“扬眉”“瞬目”的呼告,好似在回应大母的“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期待。归有光在《示徐生书》中更是直言:“世学之卑,志在科举为第一事,天下豪杰,方扬眉瞬目,群然求止于是。”通过科举来光耀门楣的理想一直都在。所以,作者在《项脊轩志》里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自我安慰里,“轩”代表着前途光明的期许。而对于“项脊轩”这个书斋名的来历,有这样两种说法:一是说它窄小,如在颈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追宗怀远”之意。归有光《归氏世谱后》中很自豪的宣告,“吴中之归,皆宗宣公。”这位唐代天宝年间的远祖曾经被封为余姚郡公,那是比持“象笏”还大的荣耀。我们有理由相信,作者在用精神和行动“追宗怀远”。

回顾归有光的生平:

自幼明悟绝人,九岁能成文章。

二岁“已慨然有志古人”。

十四岁应童子试。

十八岁写《项脊轩志》。

二十岁考中秀才。

一切确实在朝理想的方向发展。光宗耀祖的读书人的理想传统或许正在成为可能。

四、以词结“文”——由“归”与“死”再感受“轩”与“室”

文以载道,通过前面对词语的评析,我们发现归有光的“感情”外衣里包裹的“志”的内核。抒情明志应当都是《项脊轩志》的目的。妻子的出现更体现了这一点。“后五年,吾妻来归”,“归”是女子出嫁的意思,作者的“轩”中少了孤独寂寞,多了柔情蜜意,“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类似于《浮生六记》里沈复和芸娘的琴瑟相和。这时候的“轩”,当然还有自己和家族的志向,但也增添了妻子的鼓励和理解。归有光在《请敕命事略》里回忆,(先妻)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这种鼓励里多了同情之理解。回扣前文“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的书房描写,此时也多了陪伴和幸福。但是“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晴天霹雳的打击让作者消沉,也让幸福的“轩”的称谓悄然变成了痛苦的“室”,修葺时也只称“南阁子”,痛失爱人的打击难以言表,“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轩”“室”都不在作者眼前了。只有庭中的“枇杷树”,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物是人非,枇杷数开花结果,而这“室”里只剩下归有光一人,当然还有那棵“亭亭如盖”的树。

归有光二十九岁丧妻,三十五岁中举,六十岁才考中进士。这漫长的应试生涯里有大母、母亲、妻子三代女人的温情和期许,那浓浓的爱都聚集在“轩”里,那无尽的伤感和遗憾都留在“室”里。至此,一往情深,跃然纸上。这生活小事、平凡场景之所以感人至深,来自于“室”和“轩”的贯穿,来自于“异爨”的变故和“象笏”的鞭策,来自于“蜀清”和“孔明”的砥砺,来自于“归”的喜悦和“死”的悲凉。在这些具体字词的疏通中,我们看到了“文言”所承载的“文化”,更感受了“文章”和“文学”的魅力。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的尝试值得我们继续探索。

[作者通联:华中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项脊轩归有光文言
《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字字显真心,句句总关情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知人论世”与文言文释义案例分析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一曲读书人的励志
儒家思想观照下的《项脊轩志》阅读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千丝万缕难理情,一景一言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