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铜川耀州区石柱活龙村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2020-01-1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 2019年6期
关键词:灰陶墓主墓葬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铜川市考古研究所

活龙村西周墓地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东约1 公里。2010 年12 月至2011 年1 月、2012 年4 月至10 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包茂高速铜川至黄陵段的工程建设中,两次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累计发掘古墓葬50 余座,其中西周墓葬33 座。现将2012年4 至10 月发掘的33 座西周墓葬介绍如下。

一、墓地概况

墓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5°04′78.2″,东经180°58′44.6″。墓葬群所在地为一地势平缓的黄土台原,北依文王山,南为丘陵沟壑地带,东邻深达百米、宽约600 米的南北向冲积沟。冲积沟当地人称扁担沟,为漆水河的支流,属黄河流域渭河一级支流石川河水系(图一)。沟两侧断面可见有龙山时期的白灰面房基以及灰坑等遗迹。

33 座墓葬集中分布在东西长60、南北宽52米,面积约3100 平方米的范围内。墓地中部区域有一南北向机耕路,路东面在修整农田时被下挖修整成台地,所以墓地东西部有约1.5 米的落差。因墓地处于沟壑边缘水土流失严重,加之此处为基本农田,土地经过平整,所以地层关系较为简单,耕土层下即见墓口。兹将墓地情况概述如下。

1.墓葬分布与墓圹

此批33 座墓葬均为中小型,其间无打破关系,个别墓葬被汉代墓葬打破(图二)。

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除M24 为东西向外,余皆为南北向。M17 埋藏最深,墓底距地表3.55 米。M11 埋藏最浅,墓底距地表仅0.95 米。各墓葬的面积,以墓底计算,最大的为M21,长3、宽2 米,面积为6 平方米,最小的为M11,底面略呈梯形,北宽0.96、南宽0.84、长1.72 米,约1.5 平方米。所有墓葬长宽之比约略为二比一。18 座墓葬口小底大,15 座口底大小相当。壁面大多未经修整,比较粗糙。填土为五花土,略经夯打。除M2 和M4 在北面未设二层台外,其余墓葬均有宽度不一的生土或者熟土二层台。所有墓葬均未发现腰坑和殉葬狗的现象。

2.葬具与葬式

26 座墓葬以单棺作为葬具,M18 和M19使用一椁无棺,M21 和M36 使用一棺一椁。有3 座墓葬仅存少量木灰,葬具使用不明。

除少数骨架腐朽较甚,不可辨识葬式外,大多数墓葬骨架保存较好。可辨识者均为仰身直肢葬,除M24 头向略向东北外,其余头向均北向。多为单人葬,仅M38 在经盗扰的墓室内发现三具头骨。

3.随葬品及其位置

除6 座无随葬品外,其余墓葬有数量不等的随葬品。这些器物从用途区分有生活用品、兵器和装饰物;从质地区分有陶器、铜器和贝类。

生活用品为陶器,大多放置在头端二层台的中间区域,亦可见有放置在偏东或者偏西部位的。4 座墓葬出土有残铜戈,除了M38 因盗扰难以确认原始位置外,其余M19、M24 和M25 的都放置在头端二层台偏东或偏北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M24 和M25 所出铜戈系同一件铜戈的两部分。

除上述陶器和铜器外,出土量最大的为海贝,共出土了1740 枚。大多放置于墓主肩侧和下肢处,个别被放置在死者头部附近,或置于墓主人的口中作为口含。

陶器组合主要为鬲和罐,个别亦有鬲、壶组合者。随葬一鬲一罐的墓葬有9 座,一鬲的墓葬7 座,一罐的墓葬6 座,一鬲一壶的墓仅1 座。

二、墓葬举例

M2 位于整个墓地的东南部,东邻M3,南邻扁担沟沟边,西邻M25,北邻M4。方向353°。墓的口底大小相等,长2.2、南宽1.2、北宽1.22 米。墓底距现地表1.38 米。东、南、西三面有宽0.2 ~0.3、高0.32 米的熟土二层台。二层台略经夯打,土质较硬,但夯层不清。墓壁未经修整加工。葬具为一棺,断续可见白、灰色朽木灰迹,结构不详。长1.96、宽0.64米。北端底部下有一根垫木痕迹,东西长0.66、直径0.06 米。人骨保存较差。头骨、上肢呈粉末状。下肢保存基本完好。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北。墓主性别、年龄不详。在头端二层台偏西位置放置陶鬲1、陶罐1 件(图三)。

M3 位于墓地最东端。东临扁担沟约7.8米。墓室西侧被一座汉代墓葬M1 的墓室打破。方向355°。墓的口、底大小相等,长3、宽2 米,底部距现地表深1.85 米。墓室四周设有宽0.2 ~0.4、高0.55 米的生土二层台。墓壁未经修整加工,较粗糙。人骨大多已腐朽成灰,仅余腿骨局部保存较好。葬具为一棺,腐朽严重,仅余白色灰迹。依据灰迹可知棺长2.2、北宽1.1、南宽0.82 米,板厚0.04 米。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北,性别、年龄因骨架腐朽难以判明。仅在死者头端出土骨饰1件,海贝1 枚。脚骨处出土海贝7 枚,大多保存完整(图四)。

M6 位于墓地南侧中部。东邻M7(汉墓),墓室西侧被M7 打破;西邻M15,相距约16 米;北邻M21,相距约21 米。方向356°。墓的口部小于底部。口长2.52、宽1.3 米、底部长2.66、宽1.55 米。底部距现地表深1.9 米。墓室四周设有宽0.22 ~0.36、高0.42 米的熟土二层台。二层台略经夯打,但夯层夯窝不清。墓壁粗糙。葬具为一棺,腐朽殆尽,仅余少量白色灰迹。棺长约2、北宽0.73、南宽0.59 米。墓主骨骼保存较差,呈粉末状。葬式为仰身直肢。头向北。性别不详,年龄约25 岁。随葬器物1 鬲1 罐,置于北二层台中部(图五)。

M10 位于墓地中部偏南。东邻M13,相距约2.6 米;西南距M8 有1.2 米。方向345°。平面略呈长方形。北侧东、西角略呈弧形,口部小于底部。口部长2.4、南宽1.05、北宽1.1、底部长2.52、南宽1.2、北宽1.32 米,底距现地表深1.6 米。四周设有宽0.18 ~0.45、高0.6 米的生土二层台。墓室挖筑粗糙。葬具为一棺,已基本腐朽殆尽。棺长1.9、南宽0.49、北宽0.62、高约0.6、板厚约0.05 米。墓主骨骼保存完好,为男性,17、18 岁。仰身直肢葬。头向北,面略向西。随葬器物有陶鬲1、壶1、贝饰1 件,放置在北二层台面上(图六)。

M11 位于墓地南侧中部。东侧被汉代墓葬M12 墓室打破。西邻M6,相距约11 米;北邻M13,相距约3 米。方向340°。平面略呈长方形。口、底大小相等,长1.72、南宽0.84、北宽0.96 米,底部距现地表深0.96 米。底部墓圹四周设有宽0.2 ~0.3、高0.32 米的生土二层台。墓壁粗糙不平。葬具为一棺,已腐朽成白色灰迹。棺长1.28、南宽0.39、北宽0.42 米。棺内北端仅见墓主头骨碎片,性别、年龄、葬式均不明。随葬器物中陶鬲1 件,位于二层台东北部,海贝1 枚,位于墓主头骨右侧(图七)。

M21 位于墓地中部偏西。东邻M26,相距约4 米;南距M6 约21 米;西靠一级台地断面。方向347°。口、底大小相等,长3、宽2 米,底距现地表深2.95 米。墓室四周有宽0.4 ~0.5、高0.8 米的熟土二层台。墓壁略经修整。二层台土质较硬,似经夯打,夯层夯窝不清。葬具为一棺一椁,已腐朽成灰。虽经盗扰破坏,但从遗存迹象观察可确定椁顶板共计8 块。顶板东西向平铺,长1.23 ~1.25、宽0.9 ~0.11 米。木椁为长方形,长2、宽1.1、高约0.8 米。椁下南北部各有一根圆形垫木。垫木长1.5、直径约0.11 米。木棺长1.51、宽0.6、高0.4、板厚约0.03 米。棺内平铺有厚约0.05 米青膏泥,局部见少量朱砂。墓主骨骼保存较差,下肢略好,呈仰身直肢。头向北。墓主为女性,45 ~50 岁。随葬陶罐1 件,放置于二层台面上东北部。出土海贝较多,共计363 枚,其中15 枚位于墓主左肩部,348 枚出自墓主双脚处,大多保存完好(图八)。

M24 位于墓地中部偏东。东邻M4,相距约5.2 米;西南距M25 约1.6 米。方向70°。该墓是唯一的东西向墓葬。口部小于底部。口长2.7、宽1.4、底部长2.8、宽1.5 米,底部距现地表深2.1 米。墓室四周设有宽0.35~0.45、高0.35米的生土二层台。墓壁粗糙,未经修整。木棺一具,保存较差,已朽成灰。长2、宽0.7米。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东,面向上。墓主为男性,约45岁。随葬器物均放置于东二层台上。中部为1 件残陶鬲。铜戈残件1块,位于北侧(图九)。

M25 位于墓地东部。东邻M2,相距约8.4 米;东北距M24 有1.6 米。方向332°。平面呈长方形,口、底大小相等,长2.3、宽1.4 米,底距现地表深2.05 米。四周设有宽0.15 ~0.4、高0.6 米 的 生土二层台。墓壁未修整。木棺一具,保存差,已腐朽呈白色灰迹。棺长2、宽0.6、板厚约0.03 米。墓主骨骼保存较差。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北,面向西。墓主为女性,约20 岁。随葬品有陶鬲1 件,放置于北二层中部台面上,西北角放置残铜戈残件1 块(图一〇)。

M36 位于墓地西北部。东邻M37,相距约0.8 米;西南距M35 约0.9 米。方向347°。平面呈长方形。口小底大,口长2.8、宽1.6、底长3.15、宽1.8 米,底部距现地表深4 米。底部墓圹四周设有宽0.45 ~0.5、高0.85 米的熟土二层台。墓壁粗糙不平。葬具为1 棺1 椁。棺椁腐朽严重,灰迹叠压混为一体,结构不详。椁长2.2、宽1.85、高约0.8 米。棺长1.8、宽0.7、高约0.34、板厚0.04 米。墓主骨骼保存完整。葬式为仰身直肢。头朝北,面向上,四肢自然伸直。墓主为30 ~35 岁女性。随葬器物保存较差。其中陶鬲1、陶罐1 件皆口残,位于二层台面东北部。海贝1156 枚。其中8 枚出土于二层台面中部,散乱放置;123 枚出土于墓主腹部左侧;1020 枚出土于墓主膝盖以下(图一一)。

三、随葬器物

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计陶鬲17 件,陶罐16 件(其中一件仅剩口沿),陶壶1 件。铜器中仅见铜戈一种,共6 件,均残。海贝数量最多,约1740 枚。

鬲 依形制差异分二型。

A 型 4 件。矮领,束颈,曲腹。包括M6:2、M11:1、M16:1、M26:1。 标 本M26:1,夹砂灰陶。侈口,竖高颈,腹饰绳纹。高15 厘米(图一二,2;图一四,6)。

B 型 侈口,束颈。依形制差异,可分为四亚型。

Ba 型 4 件。腹壁较直。包括M10:2、M24:1、M3:1、 M40:1。标本 M10:2,夹砂灰陶。侈口,方圆唇,竖颈,足略瘦,颈以下饰绳纹。口径11.8、高13 厘米(图一二,5;图一四,3)。

Bb 型 6 件。曲 腹。包 括M2:2、M20:1、M33:1、M3:1、M35:1、M38:1。标本M2:2,夹砂灰陶。侈口,方圆唇,竖高颈。口径10.2、高16 厘米(图一二,1;图一四,1)。

Bc 型 3 件,鼓腹。包括M14:1、M25:1、M36:2。标本M36:2,夹砂夹褐陶。侈口,三袋足肥粗,器形不规则足外撇,实足尖,颈以下饰绳纹。口径11.4、高12.6 厘米(图一二,6;图一四,4)。

Bd 型 1 件。斜腹。标本M37:2,夹砂灰陶。侈口,方唇,竖颈,斜肩,腹下饰绳纹抹光。口径8.8、高17.8 厘米(图一二,11;图一四,2)。

罐 依形制不同分三型。

A 型 矮领。依形制差异,可细分为二型。

Aa 型 4 件。圆肩。包括M2:1、M34:2、M36:1、M40:2。标本M2:1,泥质灰陶,侈口,方圆唇,腹饰弦纹四周,夹饰绳纹,中间抺光,平底内凹。口径10.2、高16 厘米(图一二,10;图一五,2)。标本M36:1,泥质灰褐陶,直口,平沿内斜,斜高颈,折肩鼓腹,平底内凹。素面。口径9.2、高15.6 厘米(图一二,3)。

Ab 型 1 件。折肩。标本M20:2,泥质灰陶,口微侈,方唇,竖高颈,鼓腹,腹饰绳纹,有内弦纹二周,平底。口径10、高13.4 厘米(图一二,4;图一五,4)。

B 型 束颈,依形制差异,可细分为两亚型。

Ba 型 3 件。 鼓腹。 包 括M6:1、M13:1、M21:1。标本M6:1,泥质灰褐陶。侈口,方圆唇,弧肩鼓腹,平底。肩饰凹弦纹二周,腹饰绳纹。口径10.4、高13.6 厘米(图一 二,9)。 标 本M13:1,泥质灰陶,直口微敛,斜平沿,方唇,短斜肩,鼓腹,平底。通体素面。口径10.4、高17.4 厘米(图一二,13;图一五,3)。

Bb 型 5 件。 折肩。 包 括M30:1、M31:1、M35:1、M37:3、M17:1。标本M30:1,泥质灰陶。侈口,折腹通体素面,平底,底饰交错绳纹。口径8.8、高13.6 厘米(图一二,8;图一五,1)。

C 型 带盖罐。标本M14:1,泥质灰陶。高领,斜折肩,腹微鼓,平底。盖平,钮内凹。口径9、高20 厘米(图一二,7;图一四,5)。

壶 1 件,标本M10:1,泥质灰陶。有盖,盖上捉手已残,附两耳,溜肩鼓腹,圈足。颈肩饰弦纹。口径8、腹径14.5、高25.5 厘米(图一二,12)。

铜戈 6 件。均残。3 件仅存锋部,3 件援部失锋,阑、内俱全。其中经仔细观察M24:2与M25:2 系同一件铜戈毁兵所致。从阑、内具存而失锋的铜戈看,外形相似,区别在于内有无圆形穿孔。标本M19:1,中胡,长阑,直内,胡部有长方形穿,直内有圆形穿,援中起脊,断面略呈菱形。以手试刃,依旧锋锐。援残长7、阑长7.8、穿1.1、内长5、宽2.5 厘米(图一三,2)。标本M24:2,中胡,长阑,直内,胡部有长方形穿,收锋,援中起脊。残长11、援长5、阑长10、穿长2.1、内长5.3、宽3 厘米(图一三,1)。标本M25:2,仅存援部,援中起脊,断面略呈菱形。残长11.2、最宽处3.6 厘米(图一三,3)

骨饰 1 件。标本M3:1,骨质磨制而成,正面呈梯形,中有穿孔。宽0.8 ~1.8、高2厘米(图一三,5)

贝饰 1 件。标本M10:3,用较大贝壳加工而成,近圆形,中有穿孔,径8.8 厘米(图一三,4)

海贝 分为两种。扇形的1608 件,此类海贝或称文蛤,标本M8:1,宽6、高5 厘米(图一三,8)。标本M36:3-1,略呈扇形,带有褐色波折形自然纹理,宽3.4、高2.8 厘米(图一三,9)。标本M36:3-2,外形同于M36:3-1,宽2.8、高2.4厘米(图一三,7)

货贝 132 件,背有大穿孔,可以串系,标本M14:3-1,长3、宽2、穿口径0.8 厘米(图一三,6)。

四、结语

(一)墓葬的年代

由于墓葬之间不存在打破关系,所以只能根据随葬器物来对这批墓葬进行断代研究。活龙村西周墓地位于丰镐遗址以北约120 公里处,因此笔者拟参考《张家坡西周墓地》[1]对其进行断代。M6:2 和M36:2 鬲与张家坡M74:2 相近,M10:2 鬲与张家坡M322:1 相近,M6:1 和M21:1 罐与张家坡M322:2 相近,M11:1 鬲与张家坡M80:2 相近,后者的时代皆为武成康时期。此外,M36:1 罐还与高家堡M5:1 相近,后者的年代定为武成时期,下限不晚于康王[2]。M2:2和M24:1 鬲与张家坡M137:017 相近,M:1 罐与张家坡M69:2 相近,后者的时代为昭穆时期;M10:1 壶与张家坡M123:13 和M29:14 相近,时代最晚为昭穆时期。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墓地的年代定为以西周早期为主,下限可至早中期之际。

(二)墓地的排列

整个墓地虽未发现明显的排列组合,但无打破关系和墓向基本一致却暗示了下葬时可能遵循了某种原则。M16 和M17 在墓地中独自成组,葬制、葬式相同,时代相近,墓主分别为男女,年龄又在30 岁左右,很可能为夫妻关系。M39 和M40 是另外一对明显的成组墓葬,也值得注意。M24 和M25 墓向、年龄不同,性别相反,葬制、葬俗、随葬器物基本相同。最值得注意者是二者随葬了一件铜戈的不同部位,虽然不能遽下结论,但这个现象应标明墓地存在一定的下葬原则,相邻墓葬之间还是有某种联系的。

(三)墓地的性质

该处墓地延续时间不长,主要属西周早期,个别墓可延续到西周早中期之际。墓葬各方面特征显示,这是一处典型的西周早期姬姓周人的墓地,比如墓葬内未发现腰坑殉狗现象;陶器组合是鬲与罐;陶鬲均为西周早期常见的联裆鬲;流行毁兵现象等等。由于部分墓随葬有青铜兵器,所以墓地成员并非全为平民,也包括了低级贵族在内。从已经见著报道资料的对比研究可以确认该处墓地为西周早期的周人墓地。本次发掘的耀州区活龙村西周墓地不仅是铜川地区迄今发现、发掘西周墓葬最多的一处,也是西周都城丰镐遗址以北地区发掘西周早期墓葬最多的一处,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地区资料稀少的遗憾。

(四)墓地反映的西周王畿地区范围的变化

李峰认为,穆王以后,周王朝在关中地区面临的问题不再是扩张,而是如何抵御外敌守住已有的领土[3]。马赛对西周时期关中地区聚落分布与变迁的研究表明,西周早期的聚落多,分布广,从中期开始到晚期逐渐收缩至岐山与西安之间的区域[4]。泾河流域最近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个现象的存在[5]。活龙村墓地的时代以西周早期为主,铜川地区以往的发现如三里洞、红土镇、炭窠沟、王家河、丁家沟、城关畜牧兽医站[6],几个地点也几乎均为西周早中期,似乎再次证明了上述现象。

附表一 耀县活龙村西周墓葬一览表

续附表一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北京大学刘绪、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王占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宋江宁诸位的悉心帮助,在此一并忱谢。

发 掘:段 毅 张汉文 程根荣陈晓捷 王小雷 贺朋波

人骨鉴定:陈 靓

照 相:段 毅 张明慧

绘 图:刘君幸 雷升龙

执 笔:段 毅 张汉文 程根荣 陈晓捷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家坡西周墓地[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高家堡戈国墓地[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3]李峰.西周的灭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马赛.西周时期关中地区的聚落分布与变迁[J].南方文物,2017(3).

[5]宋江宁.2013 年达溪河流域考古调查报告[C]∥西部考古,2016.

[6]a.铜川市文化馆.陕西铜川发现商周青铜器[J].考古,1982(1).b.尚友德,薛东星.陕西铜川市清理一座西周墓[J].考古,1986(5).c.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铜川市王家河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1987(2).d.呼林贵,薛东星.耀县丁家沟出土西周窖藏青铜器[J].考古与文物,1986(4).e.卢建国.铜川市城关出土西周青铜器[J].考古,1986(5).

(责任编辑 张鹏程)

猜你喜欢

灰陶墓主墓葬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辽宁法库叶茂台七号辽墓的年代及墓主身份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梳妆楼”墓主考浅析
陶器
与赵琦先生商榷
岳麓秦简《廿七年质日》所附官吏履历与三卷《质日》拥有者的身份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