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张家口堡子里建筑文化与保护利用

2020-01-15祁海兵李美慧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堡子洋行院落

祁海兵,李美慧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北京 100044)

1 堡子里历史沿革

堡子里位于河北张家口市桥西区,明宣德四年(1429年)建堡子里,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堡子里最初仅是一座防御功能的戍堡,主要用来抵抗蒙古对边境地区的骚扰,加强西路长城守卫,城墙高三丈有余,方四里十三步。嘉靖八年(1529年)在北城墙开“小北门”,万历二年(1574年)整个城墙进行了砖包,万历九年(1581年)堡子里加修城堞和阙楼。

明隆庆五年(1571年),明穆宗与蒙古成协议:明蒙双方相戒互不犯边,边境地区通贡开市,开放包括堡子里在内的11处边境贸易口岸,史称“隆庆和议”。堡子里由此成为明朝廷与蒙古进行大规模贸易的场所。明万历年间,堡子里的对外贸易已极具规模,茶叶、皮毛贸易和金融业的发展迅猛。

同时,张库大道的日益兴盛,也促进了堡子里贸易的发展。张库大道从张家口出发,通往乌兰巴托(当时称为库伦),并不断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被称为“北方丝绸之路”和“草原茶叶之路”,尤其是京张铁路、张库公路的开通,促使张家口成了北方重要的“旱码头”,而堡子里成了各方商号的聚集之地,贸易兴盛一时。

2 堡子里基本概况

堡内是以文昌阁为中心的棋盘式布局,各种形制的四合院有序的排列,形成规则的十街八巷,主街道宽度可通车,最窄的小巷仅能容一人通过。堡内现存院落478个,民居形式以四合院为主,多为明代、清代与民国时期所建(表1),其中极具价值的重点院落93处,现存文物古迹达700余处,是全国大中城市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城堡之一,堪称“明清建筑博物馆”[1]。

表1 堡子里重要遗址简介表(来源:作者自绘)

堡子里内建筑大致分为民居、商业、政府办公和宗教4种建筑,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分布堡内大街小巷(图1),重要的有玉皇阁、文昌阁、定将军府和抡才书院,剩余的多为商号和洋行旧址。

民居建筑采用青砖灰瓦,最富有特色的就是各式的门楼,加以砖雕、木雕和石雕的装饰,彰显着古城的朴素美。民居沿袭北京四合院形式,以一进院落为主。其他旧址多为民居改造而来,保存着四合院的规制,只是在装饰上有所区分。

3 堡子里建筑文化研究

堡子里是“战”与“商”文化结合的特例,明清时期堡子里从“武城”逐渐转变为“商城”,频繁的贸易往来造就了这座城市的多元文化。

堡子里“战”文化:堡子里整体格局明显具有军事防御功能,堡内设有守备署、协标署、中营署3处屯兵的营房,文昌阁、玉皇阁两处标志性建筑。原城墙四角各设置一座戍楼,只在东城墙开永镇门,南城墙开承恩门,防守局势好转后又在玉皇阁西侧开小北门。玉皇阁是堡内制高点,位于北城墙中部,兼顾瞭望北侧来敌之用,故其与北城墙外的街道落差有14 m,易守难攻。文昌阁位于堡子里的中心,是堡内南北干道和东西干道的交叉点,可谓堡内防御最重要的点,因此文昌阁建于8 m高的墩台之上,墩台留有4个拱券门洞,通向四方交通干道,墩台西北角仅留1 m宽的通道通过层层石阶到达文昌阁,站在墩台可以将堡内状况一览无余。除此之外,街巷也具有防御性,要塞玉皇阁南侧主街南低北高,街的宽度不足2 m,车辆无法通过,且东西两侧院墙均高4 m以上。堡内建筑大都是面向院落,背对街道,院墙高耸,使得街巷呈封闭状[2]。院落形制以传统四合院为主,多为一进院落,也有少数二、三进院落和向东西向延伸的跨院(图2)。由于堡内棋盘式的布局,且东西向干道较多,限制了院落南北向的延伸,部分院落便向东西向发展,形成跨院的形式,典型代表是定将军府,当时为八跨院落。堡子里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重要一环,阻挡了蒙古军队的一次次进犯,从未被攻破,因此也被称为“武城”,可以说堡子里的整体格局完全由其防御功能决定。

堡子里“商”文化:堡子里建筑以中国传统建筑为主,最初融合了佛教、道教建筑元素。“隆庆和议”是堡子里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其防御功能逐渐消失,商业职能不断扩大,商业建筑逐渐增加,同时也为堡内建筑带来的新的血液。商业建筑大多沿东门大街、鼓楼西街和鼓楼东街布置,一部分山陕商人在此开办的商行和银号,除此之外还有国外洋行,民初国外洋行达到了44家之多。商行多为一进四合院,独特之处是院落东西厢房的开间都比较宽,院落呈竖向长方形。堡内晋商不断增多,其商号等建筑明显增加了晋南风格:做工精致的木雕、石雕和砖雕融入建筑装饰之中;院落内通往跨院门洞做成富有商业寓意的形状;建筑窗洞上端做成拱形。清末民初,堡内洋行的逐渐兴起,各国洋行在原有四合院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改变最多的是建筑主入口的门楼,许多欧洲建筑元素置入到了原有建筑之中,由此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门楼,有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拱券门,门头有长方形、弧形和三角形的装饰,甚至有的洋行把代表其国家的标志嵌入到门楼之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俄立昌洋行门头上的双头鹰标志(图3)。各个商号为彰显各自强大的实力,纷纷在沿街立面造势,用各式的线脚将门头划分成多个层次,大大丰富了主街的沿街立面,出现高低参差的形态。同时没有战争的纷扰,沿街各户逐渐向街面打开窗洞,使得东门大街成了一条开放性、包容性的商业街区。

4 堡子里现状概括

由于堡子里职能的转变,失去了防御功能,贸易需求日增,而城墙限制了堡子里的发展,所以其城墙只保留了北段部分,其余部分都被毁。街道一直沿用之前的十街八巷规制,保护较好。堡内重要的建筑只有玉皇阁、文昌阁、抡才书院、定将军府、财神庙、戏楼和康熙茶楼受到重点保护,其余院落虽被列入保护名录,但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大多建筑只有门楼保存良好,内部乱搭乱建情况极其严重,破坏了原本院落的风貌。堡内建筑材料主要为砖石木材,砖石基础、墙体和部分雕刻品保存完整,建筑屋顶大多破落。

张家口城市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堡子里,堡子里城墙范围内存在两处大体量现代建筑:堡子西北角新建2栋7层居民楼;戏楼东侧新建4层小学。虽然小学设计为坡屋顶,但其突出的体量严重影响了堡子里原本风貌。由于堡内加建房屋租金较低,吸引来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租用,堡内居住环境质量骤降,每一个院落都成了局促的消极空间。堡内各种线路外露且混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火灾造成的遗产损失屡见不鲜,堡子里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威胁。堡内无车行限制,东门大街道路虽宽,但人车混杂,两旁的停车严重影响了这条干道的交通。

堡内现正对重要建筑进行整修。抡才书院现已对外开放,第一进院落免费向公众开放,但两侧的厢房均闲置,没有展出相关史料,第二进院落为收费烧香之地,没有完全发掘出书院文化。东门大街两侧的院落几乎都开发为普通商户,内部院落依旧是乱搭乱建的情况。堡内现有一家改造的民宿——宿堡,在不改变原本院落格局的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造,延续了堡内古香古色的风格。堡内院落多数还处于无序化发展状态,甚至是荒废状态,亟须进行抢救性保护。

5 堡子里保护与利用策略探讨

雅典宪章中提道:“对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街区,均应妥善保存,不可以加以破坏”[3]。应充分理解“妥善保存”4字,对堡子里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堡内格局与建筑,还需保护其历史与民俗。再现堡子里的古商贸氛围,体现堡子里贸易往来、文化融合的特点是今后建设的首要目标[4]。打造以鼓楼东街、鼓楼西街、鼓楼北街与东门大街为主线参观流线,修整各商号洋行旧址,再现商贸繁荣时期的堡子里。深刻挖掘院落历史,有的院落为多个商号的旧址,例如德国地亚士洋行旧址原为大德瑞钱庄,后德国地亚士洋行收购该院,并将门头装饰成欧式风格,后此院又先后成为俄国华俄道胜银行、保利银号和永胜票号,梳理清楚这些院落的发展史,将其展现给世人。充分挖掘堡子的“战”“商”文化,这样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古堡,而不是一群破败冰冷的建筑集合。

堡子里现已确立了保护范围,应进一步对保护范围内的院落进行保护:保护院落的整体格局,去除乱搭乱建;保护重要的建筑构件,如门楼与其上的各种雕刻、影壁、门墩、抱鼓石、屋脊和窗子等;保护院内及周围的古树名木,分种类挂牌,对其保护范围的违建构筑物进行拆除;规范各种线路,确保没有火灾隐患。

在对堡子里保护的同时还应考虑其可持续发展,现只有东门大街两侧开放商铺,活力较小,应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恢复堡内商业。借鉴北京西合院改造案例,改造点状散布在堡内的部分院落,尽力去除乱搭乱建现象,对其进行修复性改造,置入民宿、书屋、咖啡厅和餐厅等商业,同时提升堡内居民居住质量;以街为线,规范沿街立面,设计相关文化景观小品,增加街区品质与吸引力;沿商业街区的“线”展开商业“面”,改造沿街院落,将封闭性院落开放,将游客吸引到商业的“面”之中。发展其商业的同时也是对这座古堡商贸文化的追溯。

6 结束语

600年的古堡见证了战争岁月与商贸胜景,如此宝贵的遗产当今却面临着现代化城市的冲击,对堡子里进行抢救性保护刻不容缓。堡子里不仅仅是一座“明清建筑博物馆”,更是多元文化的博物馆,中外、商贸、战争和宗教文化交织在一起,一砖一瓦都能品读出文化凝结,其多元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深掘细究。

猜你喜欢

堡子洋行院落
老码头
八一作品
禹王殿堡
禹王殿堡
从产销系统再探晚清闽茶对外贸易的由盛转衰
堡子坳10号
堡子记(短篇小说)
院落春秋
汉口沧桑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