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瑶药风打配伍理论在盈亏四态中的运用与研究

2020-01-14包富龙闫国跃符标芳白燕远邓晶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23期
关键词:风药盈亏邪气

包富龙 闫国跃,2,3 符标芳 白燕远,2,3 张 淼,4,5 马 艳 覃 倩 邓晶晶 李 彤,2,3,*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广西 南宁 530001;3.广西瑶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化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4.广西壮瑶药重点实验室(壮瑶药协同创新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5.广西壮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6.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盈亏平衡理论是瑶医学的核心理论,是瑶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基础,是指导配伍用药治病养生保健等各方面的理论基础[1]。瑶医的“病同症异”指的是在人体病变过程中由于患者自身体质、外邪性质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症,根据盈亏平衡的理论,有盈亏四态之别[1]。瑶医根据药物的性味功能及治疗疾病的特点将瑶药分为风类药、打类药、风打相兼药三类[1]。在盈亏平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颇具特色的风打配伍理论,现就瑶医风打配伍理论在盈亏四态中的运用作以下论述。

1 瑶医盈亏四态理论的内涵

瑶医认为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阶段,根据盈亏平衡理论分为四个症型,称为盈亏四症,又称盈亏四态[2]。

1.1 邪盈不盛而正亏不衰 指邪毒不盛,为盈不盛,正气不虚,为亏不衰。此症机体通常没有器质性病变指标,只表现为身体各种生理功能不同程度减退;或者在病变过程中,邪气不盛,机体正气没有明显减弱,正邪势均力敌,病势处于一种迁延不愈的状态。由于正气无法彻底驱邪外出,邪气留滞于身体某些部位,也不能深入传变,所以也称为“邪留”或“邪结”。通常邪气滞留之处亦是病理反应最明显的部位。

1.2 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 指邪毒不盛,为盈不盛,正气虚,为亏过衰。此症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正气祛除邪气后正气耗伤的一种状态;或者是患者平素体虚,正气无法驱净邪气或邪气内陷伤正,正气大虚而余邪未尽,使得疾病处于迁延不愈的病理状态。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之症多见于疾病后期,疾病由急性期转为慢性期,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期,或疾病留下的后遗症期。

1.3 邪盈过盛而正亏不衰 指邪毒过盛,为盈过盛,正气不虚,为亏不衰。此症可见于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毒的致病力强盛,而正气未衰时。因此正气能积极抗邪,正邪相搏反应明显,临床会见到反映比较剧烈的、明显的症状。常见于外感病症的初期和中期,或慢性病之痰毒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瘀血内阻等病证。临床可见壮热、狂躁、声高气粗、疼痛拒按、脉实有力等症状。

1.4 邪盈过盛而正亏过衰 指邪毒过盛,为盈过盛,正气虚,为亏过衰。此症可见于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气亢盛而正气虚弱,正气抗邪无力,因此疾病容易恶化、危重,甚至造成死亡。通常是由于失于治疗,或不当治疗,导致邪气过盛,损伤机体正气,正气日趋低下虚弱,不能制止邪气的损伤机体,病情也因此趋于恶化加剧。发展到正气衰竭而邪气独盛,生理功能衰败后生命活动也将终止[3]。

2 瑶药风打配伍理论

瑶医在辨别人体盈亏状态的基础上的药物选择,遵循“风亏打盈”的原则即:“盈则消之,亏则补之”。治疗盈症,以打药为主;治疗亏症则以风药为主。瑶医风打配伍原则中有“非风不足以调滋,非打不足以去暴”一说,提示风药随和缓而能滋补调养,但其滋润碍胃、使用应提防敛邪收滞之弊。而打药可用于快速祛逐邪瘀,但有耗伤正气之偏,使用应提防其伤正之弊[4]。临床具体运用时须根据不同脏腑的盈亏情况,选用不同的打药和风药,通过药物功用的风打对立特点,使其效用互补,扬长避短,既避免打药力猛伤正,又可避免风药力缓滋腻敛邪。阴柔之品配以刚悍之品,可缓其力而使之作用持久。风药打药合理配伍,疗效更好,使药力更专更宏。风打配伍在祛邪扶正的同时,还可减少药物偏性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减少不良反应。

3 瑶药风打配伍理论在盈亏四态中的运用

3.1 邪盈不盛而正亏不衰症

3.1.1 双钩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 该方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的邪盈不盛而正亏不衰症,本症是由于患者素体阳盛,或恼羞过极,气郁化火,灼伤肝阴,阴不制阳,肝阳失潜,风阳升动,则发为头痛、眩晕、失眠等证候。本方组成有双钩钻、五层风、毛冬青、萝芙木、罗汉果,用药以风打药兼施为主。方中双钩钻祛风镇静,消炎属风打相兼药;五层风解表退热,生津止渴属风打相兼药;毛冬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属风药;萝芙木清风热,活血止痛,消肿毒属风药;罗汉果清肺利咽,祛痰属风药。全方风打药兼施,共奏清热祛风、活血祛痰之功效。

3.1.2 穿破石空桐树汤治疗肝硬化 该方用于治疗肝硬化邪的盈不盛而正亏不衰症,本症多见于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所导致的以腹胀,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其主要由气、火、湿、食之郁,病由此而生又由此而变,出现阴阳失衡和瘀血结聚,主要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全身乏力,头晕心烦,失眠梦多,脘腹胀满,时有低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等证候。本方组成有穿破石、空桐树(海桐树)、挡旺、鸡骨草、山栀子、沙纸藤,用药以风打药兼施为主。方中穿破石清热除湿,解毒消肿,通络止痛属风打相兼药;空桐树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属风打相兼药;挡旺活血化瘀属打药;鸡骨草清热解毒,舒肝止痛属风药;山栀子清热泻火,凉血属风药;沙纸藤清热凉血为风药。全方以风药为主,打药为辅,共奏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功效。

3.2 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症

3.2.1 当归土党参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该方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症,本症是因久病不愈、饮食失常导致的贫血。本方组成有当归、土党参、九层风、倒水莲、大力王、玉竹、红牛奶,用药以风药为主。方中当归功效补血、活血,主治血虚诸证属风药;土党参健脾胃,补肺气,属风药。九层风祛风除湿属风药;倒水莲祛风化湿属风药;大力王祛风除湿,舒筋活血属风药;玉竹调血气,补中气,可治五劳七伤,虚损属风药;红牛奶补血润燥属风药。全方以风药组方,共奏健脾益气、补虚生血之功效。

3.2.2 固脱大肠汤治疗脱肛 该方用于治疗脱肛的邪盈不盛而正亏过衰症,本症是因气血亏损,中气不足,或妇女分娩用力耗气,以及慢性泻痢、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等均易导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以致肛管直肠外脱而发生脱肛。本方组成有六月雪、杜仲、夜关门、铁骨风(南五味子)、猪大肠,用药以风药为主。方中六月雪健脾益气利湿属风药;夜关门健脾利湿,固涩升提属风药;杜仲补益肝肾,扶正固本,同时可活络消肿属风打相兼药;南五味子收敛固涩属风药;猪大肠为血肉有情之品,具有填补人体之下元,全方以风药组方,共奏调整阴阳、补气健脾之功效。

3.3 邪盈过盛而正亏不衰症

3.3.1 红花鱼腥汤治疗肺炎 该方用于治疗肺炎的邪盈过盛而正亏不衰症,本症是由于风热毒邪,经口鼻或皮毛侵袭肺脏,热毒血瘀,壅滞于肺,肺络损伤而致发热、恶寒、咳嗽、胸痛、口渴、汗出。本方组成有一点红、一枝黄花、鱼腥草,用药以打药为主。方中一点红清热解毒,同时可散瘀为风打相兼药;一枝黄花疏风泄热,解毒消肿为风打相兼药;鱼腥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属风药,全方以打药为主,共奏清热解毒、疏风散瘀之功效。

3.3.2 土黄连虎杖汤治疗急性肝炎 该方用于治疗急性肝炎的邪盈过盛而正亏不衰症,本症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甚或呕吐常有上腹部不适、腹胀、便泌或腹泻,甚至明显时可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心动过缓等症状。本方组成有土黄连、虎杖、田基黄、龙胆草,急当以打药祛盈为主。方中土黄连清热解毒,利小便为风药;虎杖清热利湿,解毒,散瘀定痛为风打相兼药;田基黄清热解毒,渗湿利水,消肿止痛属于风打相兼药;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为风药,全方以打药为主,风药为辅,共奏清热解毒、燥湿泻火之功效。

3.4 邪盈过盛而正亏过衰症

3.4.1 扭骨风大钻汤治疗半身不遂 该方用于治疗半身不遂的邪盈过盛而正亏过衰症,本症为中风后半身不遂,以口眼喎斜、舌强语謇或失语、肢体麻木为主要症状。本方组成有扭骨风、大钻、五味香、山胡椒、千斤拔、白背风、九牛人石、刺盐肤木,用药以风打相兼为主。方中扭骨风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风打相兼药;大钻行气止痛、祛风除湿、散瘀消肿、舒筋活络属风打相兼药;五味香通经活络属风药;山胡椒散寒行气止痛属风药;千斤拔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强筋壮骨属风药;白背风祛风活络,散瘀消肿,行气止痛属风打相兼药;九牛人石舒筋活络属风药;刺盐肤木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属风打相兼药。全方风打药兼施治,共奏穿经走脉,补气益元之功效。

3.4.2 红毛止血汤治疗咳血 该方用于治疗咳血的邪盈过盛而正亏过衰症,本症多因肺脏功能虚弱,外感燥邪、火邪所致气道络脉受损造成血液不循经脉运行,出现痰血相兼、唾液与血液同出的病证。本方组成有红毛毡、金线风、九龙钻、救必应、红花、地桃花、淡竹叶根、九节风根,用药以风药为主,兼用打药。方中红毛毡散瘀止血,清热利湿属风打相兼药;金钱风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止痛利水属风打相兼药;九龙钻舒筋活络,活血散瘀,祛风止痛,健脾胃属风打相兼药;救必应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血生肌属风药;红花活血止痛属风药;地桃花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血止痛属风药;淡竹叶根清热属风药;九节风根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属打药。全方风打药兼施,共奏清热止血之功。

4 小结

瑶医在盈亏平衡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打配伍理论,在瑶医临床应用中根据患者身体的盈亏情况运用风亏打盈的用药原则,具有简单易学好运用的特点,且药简效验。在内、外、妇、儿、伤科等多个学科中广泛运用。但由于瑶族医药缺乏本民族文字记载,风打配伍理论在盈亏四态中的用药经验多以口头相传,尚未形成规范化的理论体系。因此瑶医药研究工作应继续深入发掘研究其用药规律,更好地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风药盈亏邪气
《神农本草经》对“邪气”的认识
东垣倡风药在脾胃病中的运用溯源
幸福来自感动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风药治疗泄泻理论浅析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基于盈亏平衡分析的黄玉川煤矿生产规模决策研究
别轻易拔罐刮痧
治疗偏头痛用风药
盈亏平衡点分析还有实用价值吗?
——基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