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门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思考

2020-01-13雷少鹏孙际浩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10期
关键词:脱贫攻坚对策建议

雷少鹏 孙际浩

摘要:湖南省石门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截至2019年底,全县1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2545户70848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5%。成果来之不易,如何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巩固提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肃而紧迫的课题。本文在总结石门县脱贫攻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效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脱贫攻坚 巩固成果 对策建议

“十三五”期间,湖南省石门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对照贫困村退出“一个确保、两个完善”和贫困对象脱贫“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因村因户精准实施“六大工程”,收获了累累硕果。截至2019年底,全县1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2545户70848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25%。

一、石门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石门县地处湖南省北部,湘鄂边界,武陵山脉东北端,素有“湖南屋脊”“潇湘北极”之称。全县国土面积3973平方公里,辖27个乡镇(区)、街道、农林场,总人口67万。1986年,石门县被湖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贫困县;2011年,石门县纳入武陵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简称武陵山片区县)。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全县共确定贫困村122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23万人,贫困发生率达到14.4%。到2019年底,全县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25%。

(一)实施住房保障工程“挪穷窝”

石门县部分贫困群众零星居住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土坯房、木板房、乱石房等危旧房中。为了使这部分贫困群众安居乐业,石门县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工程,全县共投入5.9亿元,易地扶贫搬迁3135户9882人;共投入农危补助资金56735万元,完成危房改造16210户,均已全部入住。

(二)实施产业扶贫工程“换穷业”

贫困群众普遍因缺资金、技术和销路,农产品出现“卖难”和“贱卖”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石门县坚持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直接帮扶。每个村都设立20万元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基金,落实小额贷款,鼓励群众家家发展生产,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二是委托帮扶。依托湘佳牧业、渫峰茗茶、汉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采取“公司+集体经济+基地+贫困户”等模式,大力发展柑橘、茶叶、烤烟和石门土鸡、香猪、岩蛙等特色产业,确保贫困户抱团稳步增收。三是股份合作。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经营,村集体以资金资产、农民以政策性扶持资金、土地等入股分红。目前,全县有150个村8343名贫困人口发展柑橘产业,117个村13000名贫困人口发展茶叶产业,64个村10250名贫困人口发展特色林业经济。全县122个贫困村都建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31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在70个贫困村建立产业基地,591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三)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断穷根”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阻止贫困代际相传,石门县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打好“奖、贷、助、免、补”组合拳,每年为贫困学生落实各类助学资金6000多万元,确保贫困学生“上得起学”,目前全县无一人因贫失学。近五年来,共投入9.3亿元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贫困地区教育点,创建合格学校61所、标准化学校30所,确保贫困地区学生“上得了学”。在全省率先推出“特岗教师入职即入编”“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二本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直签”等举措,招聘800多名教师充实农村薄弱学校师资力量,确保贫困地区学生“上得好学”。

(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阻穷源”

因病因残是该县贫困群众致贫的主要根源,以前由于乡村卫生设施少、看病费用高,山区群众看不好病,也看不起病,小病拖成大病致贫。为了斩断病魔,阻断贫困源头,石门县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全县331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标准化卫生室,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安排家庭签约医生,解决了贫困群众“看得了病”的问题。县财政筹资2500万元建立健康扶贫专项救助基金,筹资1069万元落实贫困户个人参保缴费部分的50%补贴,筹资396万元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特惠保”,开通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落实“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政策,构建“六道保障线”,真正达到了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的目的,有效阻断了因病致贫的根源。

(五)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兜穷底”

石门县通过低保与扶贫两项衔接,对因病因残无劳动力的贫困对象实行“应保尽保”。全县认定农村低保9924户13529人,特困供养人员4261户4428人,其中 4817户8132名低保对象和130名特困供养人员纳入建档立卡系统,对881户1754名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深度贫困对象全部纳入兜底保障,确保扶贫路上不让一个贫困对象掉队。

(六)实施基础设施工程“变穷貌”

为了彻底改变贫困地區的面貌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石门县大力实施水、电、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一部两中心三室一场”、村级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近五年来,全县投入40.2亿元加强交通建设,新改建干线公路318.8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364.6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客班车;投入资金4亿多元加强电网改造,122个贫困村全面完成了电网改造任务;整合资金2.27亿元开展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率100%;投入2.5亿元推进296个村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122个贫困村的村级服务平台建设全部完成,同时宽带网络和数字化电视实现“村村通”。

二、面临的问题

(一)产业项目效益不明显

“十三五”期间,为了让贫困农民尽快脱贫,石门县政府积极引导,大力投入,扶持发展了一系列产业项目,包括:养殖项目,一般养殖如猪、牛、羊,鸡、鸭、鹅,特种特色养殖如娃娃鱼、青蛙、岩蛙、小龙虾、蛇、土蜜蜂等;种植项目,主导产业如柑橘、茶叶,特色种植如高山蔬菜、优质小水果、特色林产品、山地药材等,同时也扶持发展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项目。项目虽然不少,但农民增收效果尚不明显。究其原因,或种养技术缺乏,导致产品品质不优、产量不高,价格低廉;或销售渠道不畅,导致产品积压,收入难实现;极个别产业项目前期调研欠缺,推得快、上得急,后期跟踪管理不到位,导致规模效益缺乏,如香椿、金钱柳,基本处于零散种植状况,效益几近于零。加上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农产品销售雪上加霜,部分严重积压,亏本甩卖、廉价贱卖。

尤其是涉“野”养殖难上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国家强化对野生动物控管,部分涉野养殖产业前期已投入大量资金,并已产出,但国家法令出台,导致谈野色变,不敢买、不敢吃、卖不了。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一岩娃养殖户,带领当地群众共同投入1000多万元,今年可大量产出,目前面临能否养、怎么办的问题,前景令人堪忧。夹山镇官渡桥村一养竹鼠养殖户,有成品竹鼠1000余只(平常季节每只可卖300元),疫情原因全部积压,卖不出、养不起。

(二)基础设施建设待完善

“十三五”时期,石门县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观,道路实现了村村通,农田水利设施大修复,村民用电、人畜饮水大改善。受资金、时间、观念等影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村域道路待贯通,村民出行难问题仍然存在,现有村道普遍路窄(大部分只有3.5米宽),导致交通不畅。部分地带、少数乡村存在季节性缺水情况,人畜饮水问题有待彻底解决。同时,农村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作物旱涝保收基础薄弱,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任务繁重。

(三)易地搬迁农户增收难

易地搬迁解决了农民一系列现实问题,居住环境、交通道路、人畜饮水、电力供应等得到极大改善。但也面临系列困难,如原有耕地或太远或退耕,已不具备耕种条件,失去土地就没有了农业产出,如何培育发展新产业,确立可靠收入来源,实现稳定增收,是大多数易地搬迁农户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四)勤劳致富意识有欠缺

实施脱贫攻坚这些年,国家对贫困户的各项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系列优惠,在促进广大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让极少数人产生惰性,滋生了等、靠、要,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懒汉思想,想当贫困户,争当贫困户不乏事例,不以为耻,反以贫为荣不乏其人,虽属少数、个别现象,但负作用大、负能量强,社会反响差、影响坏,不利激发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热情。

(五)特殊困难群体变数大

低保户、五保户、重度残疾等财政兜底保障人员,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对这部分人的关怀爱护,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随着我国老年化步伐的加快,这个群体将不断扩充放大,财政保障压力将与之俱增,对此要有清醒认识,并应有充分准备。

(六)工作激情热情有松懈

自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长时间、超负荷、高强度的脱贫攻坚工作,让全体参战人员心力交瘁、筋疲力竭,随着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停一停、歇一歇、等一等思想不同程度存在。但时间催人,工作不容懈怠,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团队的领导指挥作用与模范带头作用,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中流砥柱,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巩固成效关键所在,必须振奋精神,扬鞭策马再奋进。

三、对策建议

为巩固提升“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成效,确保工作持续有力推进,“十四五”时期,石门县巩固成效工作应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机对接,将工作重心转向解决相对贫困、稳定增收和严控返贫上来,工作方式由集中作战调整为常态推进。

(一)产业发展放首位

政府要大力引导,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把产业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首要工作。

1.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强力实施产业提质升级,重点抓好品种、品质、品牌,稳面积,求质量,增效益;改品种、改树形、改土壤、减化肥、减农药、减密度;增施有机肥、开展生物病虫防治。抓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企业商标,打造自己的品牌。扶持企业升级改造,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大力实施土蜂养殖项目,培育壮大高山蔬菜、优质小水果、特色养殖、特色林产品、山地药材。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农村村居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每个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自主选择加入1个合作组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

3.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要推进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支持创建一批特色旅游示范村和乡村旅游民宿客栈,支持旅游资源入股分红带动群众创收。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特色文化旅游。依托地方特色农产品、农事景观等资源,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创造一批土家族文化旅游节目和打造少数民族村寨,支持民族传统工艺传承发展和产品的生产销售,带动群众增收。

4.做稳涉“野”养殖产业。养殖是一个大产业,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野生动物养殖、交易和加工产业年产值约6000亿元,涉及从业人员1500万左右,全国各地人工饲养繁殖的野生动物种类多达数百种,龟鳖类、毛皮动物、蛇类、鹿类、鳄鱼类、蛙类等养殖业已形成集约化生产。仅竹鼠养殖一项,广西一年产值达20亿元,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可选产业之一。面对如此庞大的产业,国家应迅速出台具体实施细则,明确界定限养范围与名目。对限养已养项目,国家要摸清底子,核定数额,全额予以补偿,避免农户雪上加霜;对可养项目,政府要继续加大产业扶持,让群众吃下“定心丸”。

5.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对“十三五”时期实施的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管理,兑现合作协议。重点扶持一批有发展门路的村集体经济项目,确保每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稳定超过5万元。

(二)基础建设再发力

1.继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村组道路建设,解决内联不畅的突出问题。实施“窄路加宽”和通村(组)路、旅游路、产业路通达工程,道路扩宽提质。实施“平安放心”工程,加大道路安保建设力度,确保安全出行。

2.提升农田水利设施保障能力。加强中小河流治理、抗旱水源建设、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防洪薄弱环节的建设力度,提高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加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重點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

3.加强能源工程建设。实施以工代赈,推动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液化气、沼气等能源开发与利用。继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彻底解决“低电压”问题。

4.加强农村互联网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村宽带网络建设,实现互联网宽带入户村村通。支持建设一批商贸物流中心和仓储配送基地,带动区域物流。扶持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冷藏和保鲜运输、保鲜加工等设施,增强农产品销售力。

(三)转移就业强推进

1.继续围绕“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升就业”主线,推进农村人口劳务输出,加强转移就业服务,提高稳定就业能力。

2.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搞好劳务输出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雨露计划,确保缺技术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组织开展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培训行动。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自我生存的能力。

3.多渠道促进转移就业。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困难群众家庭人口纳入就业援助计划,提供每人每年至少一次就业服务。开展劳务协作对接行动,对困难群众离校未就业的“两后生”和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扶持;有创业愿望的,给予创业贷款扶持。

(四)电商助推产供销

1.支持村级电商服务站建设。培训电商人才,确保每个村培训5名以上的电商应用人才和信息员。对村级电商网店给予资金等扶持,建设好村级电商服务站。采取“农产品加工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商服务站+农户”模式,组建专业电商团队,培育发展一批“淘寶户”“快递户”“快递村”。利用村级服务站,进行农产品收集转售,解决农产品进城的难题。立足实际,扶持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网销农产品种养大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打造地域特色品牌。建设当地农产品信息库、产品生产认证和“产地直供”电商基地等。推动农产品外销。

(五)社会保障紧跟进

建立救助帮扶长效机制。民政、教育、财政、人社、住建、农业、卫健、医保、残联、扶贫等部门,要建立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社会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对其基本生活、基本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给予兜底保障,并加强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养老扶幼帮扶等,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六)智慧帮扶抓落实

1.加大科技指导。要结合群众家庭实际,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使其家庭人员中有一技之长。选派科技特派员驻乡驻村,深入企业、橘园、茶园、养殖场、农户开展种养加产业技术指导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创办、领办、协办企业。开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骨干培训,通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带动困难群众发展。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困难群众既要帮扶,又要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既要给予关爱,又要加强教育,克服“等靠要”“懒散庸”的错误思想,树立“苦熬不如苦干”的观念和“勤劳致富光荣”的思想,克服“我是贫困户,吃低保应该,不吃低保骂人”的错误思想,让其懂得感恩社会。要激发群众强烈的发展愿望,增强发展信心,依靠自身努力增加收入,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过上美好生活,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利用现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发挥好农村社区综合服务功能,发挥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的优势,开展思想教育和信息技术传播、大力宣传先进经验、特色亮点,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开好屋场会,教育身边人。加强村规民约执行力度,推动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3.办好扶贫宣传活动。在每年的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期间,举办扶贫日活动,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帮扶工作中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以帮扶表彰、评选宣传等形式,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和支持帮扶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宣传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先进典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七)制度建设促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继续维持县政府负总责、县扶贫办牵头抓巩固扶贫成果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具体实施,将各项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村级协助乡镇做好政策宣传发动、数据采集填报、措施落实等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作用,强化干部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提升工作效率。

2.建立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工作纳入县直部门、乡镇、村居年度考核、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实行工作实绩与单位绩效考评、干部选拔使用、评先评优挂钩。严格工作考核,对因工作不力,主观导致脱贫返贫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作者单位:湖南省石门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脱贫攻坚对策建议
河北省开发性金融扶贫浅议
为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闯出新路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