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田里的守望者

2020-01-13李兰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0年5期
关键词:俗气守望者霍尔

李兰

之前两期,兰姐带着你们读了朱光潜先生的书,会不会有种听老先生讲课的感觉?正襟危坐,不敢造次,有些话看得半懂不懂的。诚然,老先生思路很清晰,格局很高远,但读久了同类的书,就像是连上了两节课,是不是会特别期待响起“下课铃”,溜一趟小卖部,买两包辣条缓缓?这次兰姐要给你们推荐的是一本名著圈里的“辣条”,足以刷新你们品尝名著的味蕾,它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

这本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是一个典型的“非主流”。他出场的时候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状态呢——

忘了跟你说,我被开除了。过完圣诞节假,我不回来了,因为我有四门课不及格,而且根本没用功,他们一再警告我得开始用功──特别在期中时。我爸妈来校时跟老瑟默校长见了面──可我还是没有,所以被开除了。

等等,你别瞎猜,这可不是一个被开除的差等生开挂逆袭的故事。主人公霍尔顿非但不是草根,相反,家里还比较有钱。不过他家也不是住着城堡乘坐私人飞机去迪拜度假的那种有钱,而是买得起一两件有档次的衣服,用得起名牌旅行箱,可以拥有一台私人电脑(小说里是打字机)这种类型的有钱。这种程度“有钱”的同学,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三五个吧——平常相处挺大方,出去吃饭不介意买个单,花起钱来没什么计较,成绩不怎么样,可人也没什么特别的。

是的,如果说通常作者都喜欢用“特别”的人来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比方说,有“特别”的人生境遇、“特别”的个人品格、“特别”的社会地位、“特别”的行为方式……那么很明显,塞林格的这位小主人公,一点都不“特别”。我想,很多同学翻开这本书读上几页,大都会觉得他特别“平常”,平常到——他似乎就是你自己。

比如,他很讨厌听师长说教,尤其不耐烦长辈夹枪带棒的讽刺。当然,也像你一样,他并不是一开始就会跟老师对着干,甚至可以说他其实很懂得体谅老师,还会关心老师的身体健康。但倘若老师不能理解和照顾他的自尊,他就会恼怒和抵触。比方他的历史老师在对他不停唠叨的时候,他就开始神游太虚——

不过有趣的是,我正胡扯呢,脑子里可以说琢磨起了另外一件事。我家在纽约,我在琢磨中央公园靠南边那个湖,我琢磨等我到家时,它会不会全结了冰,结了冰的话,那些鸭子又会去哪儿。我想知道鸭子在结冰冻实在后去了哪儿,会不会让人用卡车送去动物园或者别的什么地方,要么它们只是飞走了事。

他讨厌大人的虚伪,尤其讨厌成人世界等级分明的观念,当他看到校长由于身份背景而对家长们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时,他会感觉恶心。

就说校长哈斯先生吧,他是我这辈子所见过的最虚伪的杂种,比这儿的老瑟默还要坏上十倍。例如每逢星期天,他四处去和每一個开车来看孩子的家长握手,一副真他妈魅力无穷的样子,但对几位有点儿上了年纪、模样又滑稽的学生家长则不是这样。你该见识一下他怎样对待我室友的父母。我是说如果哪位学生的妈妈有点儿胖、俗气什么的,或者谁的爸爸穿了那种肩很宽的套装,还脚蹬俗里俗气的黑白两色皮鞋,老哈斯就会只是和他们握握手,送上一副虚伪的笑容,然后就去和另外两位家长聊上可能有半小时。我受不了那一套,能让我发疯。我一开始觉得很没劲儿,后来就气得发疯。

是的,霍尔顿对虚伪的厌恶,简直是到了切齿痛恨的地步。要说他喜欢或者讨厌什么人,似乎也都是用这一点来衡量的。或者说在他看来,美好纯真的童年世界和阴险伪诈的成人世界之根本区别就在于为人是否真诚。但是很可惜,霍尔顿已经告别了童年,可又很明显还不是成人,处于青春期的他尴尬地处在中间的分界线上——既失去了童年的纯真,又不屑于成人的虚伪。他对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本能地厌弃,却又忍不住要装模作样地把自己假扮为一个成人—— 一包包地抽烟,像成人一样满嘴脏话,对这个世界品头论足,想尝试所有成人做的事情,获得成人世界里的种种便利和刺激。或许这就是少年吧,既承担不了成人世界里的压力和风险,又对成人世界的光怪陆离深深着迷。

还有,霍尔顿比较在乎自己的外表,喜欢用打扮自己来标榜个性。他给自己买了一顶棒球帽。“我戴的时候,是把帽檐转到后边──很俗气,我承认的确是,可我就喜欢那样戴,挺好看。”后来他还把这顶帽子作为重要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妹妹。这个细节,你有没有觉得分外亲切?当我们想穿某种款式的衣服时,虽然身边的大人都说它怪模怪样嫌弃得要命,但我们就是喜欢。甚至我们心里也明白它很俗气,可就是认为它莫名地合心意。

再就是,这个十六岁的少年明明有着丰富细腻的情感,可就是不愿意直接表现出来。他爱自己的弟弟妹妹,当听见弟弟艾里病故的消息,他伤心欲绝,以后每每想到弟弟都忍不住悲伤,还一直保留着弟弟的棒球手套。可他讲到有关于弟弟的记忆时,却是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

我十三岁时,家里人要把我送去做心理分析什么的,因为我把车库的车窗全砸碎了。我不怪他们,真的。他死的那天晚上,我睡在车库里,用拳头把他妈的窗户全砸碎了,只是为了他妈的发泄而已。

到现在每逢下雨还是怎么样,我的手还时不时感到疼,也没办法攥紧拳头──攥不瓷实──但除此之外我不太担心,我是说,反正我也不会去当个破外科医生还是小提琴手什么的。

这样倔强地假装坚强,假装不在乎,你会不会觉得分外熟悉?

还有,霍尔顿讨厌那种优越感很强的“万人迷”式的同学,对那种有着怪癖而被孤立的同学既同情又鄙夷。他在比自己强大的男生面前很想露出凶悍的样子,让对方怕自己,甚至会对着镜子练习狰狞可怕的表情。但真正打起架来又打不过,反倒会把自己弄得满脸鼻血,被打倒后灰头土脸地从地上爬起来然后默默走开。他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会害羞和畏缩,会因害怕被拒绝而不敢表露内心的情感,但对于自己没动真心的女生举止又非常轻浮,就好像自己真是个寻花问柳的老手。

哈哈,他是真的又丧又(尸从)。

可想想看,当我们觉得自己跟世界格格不入的时候,谁不是又丧又(尸从)呢?

霍尔顿还有一些“光荣事迹”。比方说被学校开除了(确切地说,是被三所不同的中学开除了三次),不敢告诉爸妈。比方说跟同学打架了,不想留在寝室,于是拿着私下卖掉打字机得来的钱和奶奶给的零花钱,从学校“出走”。半夜临走前,他在宿舍楼里喊了一嗓子,把鸡飞狗跳留在身后,带着胜利者的得意头也不回地跑掉了。其实“出走”的地方,就在自己家附近。他找了个酒店落脚,想像大人一样享受特殊服务,却被人家给打劫了。到酒吧去,想装成大人一样点酒喝,结果人家只给他端来汽水。在外面晃悠了好多地方,把钱消耗得差不多了,最后想跟自己的妹妹告个别,然后坐上火车到西部热带雨林去打工隐居,却因为妹妹表示要跟着,立马偃旗息鼓了。

事实上,就因为霍尔顿这个主人公太“平常”,有着许许多多的“我们”所具有的困惑和矛盾、冲动和渴望、顾虑和“不敢”,这就使得他具有了一种普适性,甚至在二战之后的美国大受欢迎,成了很多人追捧的“偶像”。事实上,那些人哪里是在欣赏霍尔顿,他们不过是通过霍尔顿来发现和欣赏年少时的自己。

从我们的传统价值观来看,霍尔顿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学生,抽烟、打架、功课差劲、离家出走,扶不上墙到会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弄砸——稀里糊涂成了学校击剑队领队,结果带领大家搭地铁去纽约比赛的时候,由于惦记着下车地点,把大家的裝备落在地铁上了——这种孩子,似乎就算是给机会让他表现,他也会弄得一塌糊涂。他似乎真是一无是处,让同学们和老师都瞧不起。但在霍尔顿看似颓废的外表之下,依然有执拗的向善的愿望和力量,他会怀念弟弟,照顾妹妹,喜欢可爱而礼貌的孩子,会向往纯真,鄙弃虚伪和装腔作势,心怀善意,心怀慈悲。他会在自己捉襟见肘的情形下,仍捐款给教会。他会因为妹妹对自己的关心和信赖而不舍得离开。他说自己的理想就是——

不管怎么样,我老是想象一大群小孩儿在一大块麦田里玩一种游戏,有几千个,旁边没人──我是说没有岁数大一点儿的──我是说只有我。我会站在一道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是说要是他们跑起来不看方向,我就得从哪儿过来抓住他们。我整天就干那种事,就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得了。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但这是我唯一真正想当的,我知道这个想法很离谱。

霍尔顿的理想,就是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保护纯真的孩子们不跌落悬崖。或许在有些家长和老师看来,霍尔顿已经是那种跌下了悬崖的无可救药的孩子,这样的少年又如何能让自己成为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呢?

但其实,霍尔顿真的已经跌下悬崖了吗?真正跌下悬崖了的都是些怎样的人呢?

如果你问我,我会说,是不再懂得真诚可贵,不再珍重呵护童真,不再对生命有起码的同情心的人……

生活方式的堕落很可怕,但更加可怕的是,过着道貌岸然的生活,纯真的人性已经迷失却毫无察觉的人。

站在21世纪初的你,能跟二战后的这位美国少年产生心灵共鸣吗?你会如何评价霍尔顿呢?你又会如何来解读这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呢?很期待你看完以后写信告诉我哦!

猜你喜欢

俗气守望者霍尔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双重性格的分析
《麦田里的守望者》简介
诗剧
大桥上的守望者
鸿鸾禧
守望者
挑战全家福
俏皮精灵
美士兵写反战歌曲入狱
守望者:动态漫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