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探讨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的中医论治❋

2020-01-13何清湖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素问精液阴阳

盛 文,何清湖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长沙 410208)

男性不育症已成为威胁人类生殖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由于男性因素导致的不孕不育约占总数的30%~40%[1]。精子发生异常对男性不育症有着直接的影响,以少弱精子症为主要原因的特发性不育约占男性不育的70%,是导致男性不育症最主要的原因[2-4]。精液常规检查中,少精子症是指精子密度低于20×106/mL;弱精子症是指精子活动力低下,A级精子比例低于25%,精子成活率低于60%,目前对于少弱精子症的治疗尚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5]。中医文献中虽无“男性不育症”之名,但根据其临床表征属于“无子”“精少”“精冷”等范畴。历代医家对本病有着深刻的见解,著作论述颇丰。综而观之,其基本病机为肾虚,尤以肾阴虚为主,累计肝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阳化气,阴成形”。笔者提出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的病机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的失调,现试探析如下。

1 “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记载:“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其中“阳化气,阴成形”是阴阳功能理论的全面总结,是对阴阳二气所有功能的高度概括,人体所有的功能活动皆是“阳化气,阴成形”的具体表现[6]。张景岳[7]在《类经·二卷·阴阳类》中注曰:“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张志聪[8]亦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二上》记载:“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难经·五十五难》[9]曰:“积者,阴气也”。综合言之,阳主“化气”,主人体不可见的生理功能的运行,阴主“成形”,主人体可见生命物质的生成,这两句话高度概括了人体阴阳的功能[10]。《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过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中医阴阳理论一直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和基础,“阴平阳秘”是指阴精平和,以适为度,阳不患多,其本在秘。“阴成形”是指人体有形的躯壳乃是后天之体质,为阴所主;“阳化气”则是指运行人体的能量动力,为阳所主[11]。人体之阴如阴血津液,应以平为期,阴不足则恐生内邪。

2 “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的发病机制

“阳化气,阴成形”是“阴阳互根互用”理论的具体表现,精血津液从水谷之精转化,人体正常功能运转和正常结构维持均有赖于阳气的“化气作用”和阴精的“成形作用”。“阳化气,阴成形”的功能状态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在青少年阶段,“阳化气,阴成形”功能随着人体生命活动的不断增强而逐渐旺盛。“阳化气”功能的不断充盛表现为五脏六腑功能不断完善,五脏六腑精气不断充盈,运化水谷、吸收水谷精微能力不断增强,精、血、津液不断完备,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所论述的“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而“阴成形”功能的完善则表现为人体可见之形体不断发育完善,五脏六腑逐渐发育壮实;而当人体到中年之后,“阳化气,阴成形”功能衰退,阴阳之气逐渐衰退,逐渐步入阳不化气、阴不成形阶段,“阳化气”功能减弱表现为五脏六腑功能减弱,运化水谷、吸收水谷精微日益衰弱;“阴成形”功能减弱则表现为五脏六腑日益虚衰,“成形”的有形之物日益不足[6]。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所记载:“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中医理论认为,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与肾关系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论述了男性生长、发育以及生殖机能与肾密切相关。中医理论认为肾主封藏,藏精而主生殖,只有在肾中精气充足的情况下,天癸方可旺盛,精室才可充盈,精气才能溢泄,男女交媾方能有子。故男性生殖机能与肾密切相关。若肾阴亏虚、肾精不足等,则会出现精少、精弱、精冷等[5, 12]。人体到中年之后,“阳化气,阴成形”功能渐衰,阴阳之气逐渐衰退,逐渐步入阳不化气、阴不成形阶段,此时人体肾阴亏虚、肾精不足,“阴成形”功能减退,肾精化生生殖之精功能随之减退。生殖之精是化生精子等有形物质的基础,“阴成形”功能减弱,人体生精功能随之减弱,精子等有形之物不能“成形”发为少弱精子症,从而导致男性不育。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论述的:“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而无子耳”。

3 “滋阴补肾”是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的治疗总则

朱丹溪亦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体之阴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日常生活中随着时间不断消耗且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其历来主张涵养阴血以保持“阴成形”的稳态平衡。《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有“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阴者是人体生命物质的总体概括,“阴平”从本质上讲即是阴足,而阴足是实现“阴平阳秘”处于稳态平衡的物质条件和基础[13]。

肾阴亏虚、肾精不足,“阴不成形”致精子“成形”不足,精子数量下降,发为少弱精子症是男性少弱精子症的根本病机。故治法应以滋阴补肾为要,并随症加减,以期恢复“阴成形”的功能状态。祁玉萍等以滋阴补肾为纲,应用五子衍宗加味方药治疗肾阴虚型男性不育症,经治疗后患者精液中精子数目明显上升(包括精子浓度和精子总数),精子活力明显增加(包括A级精子、A+B级精子)[14]。提示在“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指导下,通过滋阴补肾从而恢复“阴成形”功能状态来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是可行的。阴得补则形得充,当人体肾阴足,男子生殖之精亦盛,“阴成形”功能乃得以旺盛,男性有形之少弱精子症方能得以明显改善。

4 典型病案

胡某,男,31岁,律师,婚后3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而未育。精液常规检查示精液量约1.7 mL,灰白色,精子密度1.1×106/ml,A级精子9.8%,B级精子12.1%,C级精子24.7%,D级精子53.4%,液化时间60 min。患者自诉平素工作压力较大,加之婚后配偶未孕情绪较为抑郁,同房时勃起功能不佳,举而不坚,时有腰背酸楚,上班时精神不佳,眠差多梦,口干,纳可,大便干,小便赤,舌质偏红,苔薄白,脉弦而沉,证属肝肾阴虚、阴精不足、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治宜补肾疏肝、滋水涵木、填精种子。处方以疏肝生精散:熟地黄15 g,菟丝子20 g,枸杞子20 g,五味子15 g,女贞子20 g,柴胡10 g,香附20 g,郁金10 g,枳壳10 g,白芍10 g,当归15 g,川芎10 g,丹参20 g,茯神15 g,炒酸枣仁20 g,甘草6 g,28剂水煎服,每日1剂,嘱暂时避孕。二诊:患者自诉同房时勃起功能明显改善,腰酸缓解,睡眠质量好转,嘱前方续服28剂后复查精液。三诊:复查精液常规示精液量约4.1 mL,乳白色,精子密度39.6×106/ml,A级精子35.2%,B级精子21.4%,C级精子23.7%,D级精子19.7%,液化时间30 min。嘱患者可同房不避孕,嘱其配偶监测排卵期。3个月后患者告知配偶怀孕。

按语:患者腰膝酸软,精神不佳,眠差多梦,口干,舌质偏红,提示肾阴不足、阴精亏虚,阴虚则“阴不成形”,故精液活力差,精子数量少。患者因婚后3年不育,工作压力大,情志抑郁,脉弦而沉,提示肝阴亏虚、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肝经绕阴器遂患者同房时勃起功能不佳,举而不坚。《黄帝内经》曰:“阴阳和,故能有子”。故用补肾疏肝、滋水涵木、填精种子之法,方用疏肝生精散,方中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五味子、女贞子等大队补肾养阴之要药,有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之功;柴胡、白芍、枳壳为疏肝行气之主药,更加香附、郁金有解郁之功,一则可改善男子精液的生成、贮藏和施泄,二则能增强患者勃起功能。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为四物汤,再加丹参补血活血,让肝有血可藏,补肝血而化肾精;茯神、炒酸枣仁、丹参清心安神助眠,共奏补肾疏肝、滋水涵木之功,阴得养则精得成。

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是影响男性生殖功能的重大疾病,中医治疗有较良好的临床优势。笔者认为,肾阴亏虚、肾精不足是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的根本病因病机,“阴不成形”导致男性精液中精子数量下降,精子活动力不足,故采用滋阴补肾法以期恢复“阴成形”功能,可达到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不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素问精液阴阳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输精时精液的保管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试论多纪元简对金漥七朗《素问考》的借鉴和袭用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精液味道判断男人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