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力损失之耳瞤案❋

2020-01-13冯维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耳背印堂耳廓

冯维琪,丁 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江苏 无锡 214100)

疑难杂症泛指病情复杂,辨证不清,难以治疗且疗效不佳或病情反复而使医者颇感棘手的一类疾病。针灸临床常见有发病原因不明且无明确西医诊断的疾病,其大多邪正混乱、虚实并见且寒热错杂、升降失常,往往非单纯常规治疗方法可取效。针灸疗法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之一,中药汤剂更具有悠久的历史,针药结合运用得当,对顽症、疑难杂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现通过1例运用中医思维辨证施治听力损失之耳瞤案的体会,希望对临床治疗疑难杂症提供思路。

1 典型病案

患者,男,63岁,退休职工,2017年12月8日初诊:主诉左侧外耳廓不自主跳动伴双耳听力下降10年余,加重1年。1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外耳廓不自主跳动,时作时止,夜间及精神紧张时稍甚,伴双耳听力下降、失眠多梦未予重视,未进行系统诊治。近1年来自诉因失眠加重,左侧外耳廓抽动发作频繁,双耳听力下降明显,时感焦躁,影响日常生活,遂于2017年11月6日至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查内听道CT平扫+重建示双侧内听道对称,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鼓室、骨窦大小形态正常,双侧乳突气化良好,骨壁无吸收破坏;双侧中耳骨性结构如常。查纯音听阈测定左耳低频20 dB、高频80 dB,右耳低频35 dB、高频60 dB。诊断不详,给予艾司唑仑、卡马西平等治疗(具体方案不详)。患者未规律服药,症情未见明显好转。现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针灸科门诊。刻症神志清,精神欠佳,面色晦暗,语声低沉,听力下降,查体过程中见左侧外耳廓抽动数次,胃纳可,夜寐差多梦,小便正常,大便干结,舌暗苔白腻,脉弦涩。既往有失眠史20余年,自诉夜中1~3点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甚者直至天明,未系统治疗;无面瘫、面肌痉挛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中医诊断耳瞤(气滞血瘀证),治宜安神止瞤、补肾宁心、行气化瘀。

针刺疗法:穴取印堂、安眠、神门、太溪、太冲、合谷、听宫、翳风、阳陵泉、三阴交。操作:嘱患者仰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0.30×40 mm毫针,印堂针尖向鼻根方向平刺入25 mm,余穴均直刺20~30 mm,太冲、合谷、阳陵泉进针后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法,以患者耐受为度,余穴平补平泻,留针30 min,隔日1次。中药内服给予乌梅丸原方:乌梅10 g,附子6 g(先煎),桂枝12 g,细辛6 g(先煎),花椒5 g,干姜6 g,黄连5 g,黄柏10 g,党参10 g,当归10 g,7剂每日1剂,400 ml水煎服,早晚各1次温服。嘱患者规律服药,慎起居,畅情志,期间禁食辛辣刺激及鱼虾等发物。

2017年12月15日复诊:患者诉睡眠改善,下半夜醒来次数减少,左侧外耳廓抽动频率略有减少,听力较前改善,但疗效不满意,要求继续治疗。查体示左外耳廓外形正常,色泽偏暗,耳背静脉青紫有瘀点。考虑到患者病情日久,久病入络,结合舌脉故辨病在络。在原治疗方案基础上行刺血疗法。操作:嘱患者坐位,局部碘伏消毒2遍,选用三棱针1只在耳背静脉瘀点明显处点刺,不压针孔,“血变则止”,用干棉球擦净血迹,继用碘伏棉签擦揉针孔2遍,每周2次。

2018年1月3日复诊:患者诉诸症改善明显,夜寐安,近日来仅感左侧外耳廓抽动1次。查体左外耳廓色泽正常,耳背静脉瘀点消失。复查纯音听阈测定示左耳低频20 dB、高频40 dB,右耳低频15 dB,高频35 dB。停中药、刺血疗法,继针刺1周后患者诉诸症痊愈。2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2 体会

瞤,《说文解字》:“目动也。从目,闰声。[1]”自《伤寒明理论》有“发汗过多……筋肉失养,故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动也”[2]。《金匮要略》载“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将此字引申为肌肉掣动之义。耳瞤即外耳廓抽动,古今文献并无相关记载,笔者认为当属疑难杂症。本案患者年事已高,肾精亏虚,故见面色晦暗,耳轮失养;情志不畅,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久病,母病及子,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故见失眠多梦。结合舌苔脉象四诊合参,当辨病位在心肝肾,病机在气滞血瘀。因气血失和,经络阻滞,耳失所养,又“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面生”(《素问·调经论篇》),故见耳瞤之症状,治当安神止瞤,补肾宁心,行气化瘀。本案取穴方义:印堂居面部,“两眉间宛宛中”,为督脉经穴。现代研究显示,针刺印堂下皮肤组织可将刺激冲动上传至脑桥部,而脑桥与情绪调节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与睡眠有关的神经中枢如额叶底部、眶部皮质等体表投影正好在督脉循行路径周围;从生理上看,针刺印堂可降低谷氨酸兴奋性,进而影响情绪调节,故印堂以镇静安神为主用[3-4]。安眠穴属于“经外奇穴”,是治疗失眠症非常有效的经验效穴,定位于翳风穴和风池穴连线中点。安眠穴亦位于阳跷脉所过之处,能够沟通阴跷阳跷脉经气运行,具有养心安神、镇静催眠之功,主治失眠、癫狂等病症。林珮琴在《类证治裁》中说:“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说明精神、思维、意识、情感等活动均受元神之府的支配[5]。二穴均居头面部,合用以宁心安神;神门为心之原穴,太溪为肾之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肾开窍于耳”(《黄帝内经》)“心寄窍于耳”(《医贯》)[6],从心肾治耳病有充分依据,故以神门养心,太溪益肾,共和耳轮气血,平调阴阳;合谷为大肠之原穴,三阴交为肝脾肾三阴经气血交汇之处,两穴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太冲穴寓意有三,一是太冲为肝之原穴,素为行气理气大穴,肝主疏泄,司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与合谷、三阴交同用以活血行气;二是“瞤”当责之为风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取太冲以息风止瞤;三是丑时至卯时营气流注于肝经,依据针刺治疗时间性病证[7],“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取太冲以调和气血,解郁安神。手少阳、手太阳、足少阳经络循行过耳,取翳风、听宫、阳陵泉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思想。

乌梅丸首见于《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乌梅、细辛、干姜、附子、桂枝、蜀椒、黄连、黄柏、人参、当归、甘草组成,方中黄连、黄柏性寒味苦,细辛、干姜、附子、桂枝、蜀椒性热味辛,二药寒热并用;乌梅为君,性平味酸涩,具有敛肺生津、涩肠安蛔之功,本案用以补肝体以制其用;又以人参补气,当归补血,甘草调和诸药。乌梅丸一方集酸苦辛甘、寒热之药于一体,可以起到气血双调、寒热同治的临床效果。根据顾植山提出的“辨象-辨时-握机”思路[8],抓住症状在下半夜出现或加重的特点,贴合本案患者的临床表现投以乌梅丸,故应手取效。

刺血疗法古代称为“启脉”“赞刺”“络刺”等,是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宛陈则除之”及“泻热出血”的治疗原则而形成的理论。古代医家甚至有“治其病必先去其血”的论断,由此推断刺血疗法在古代治病时极为常用。中医认为气血并行于脉中,游走全身,滋润脏腑与肢体,人体各项功能活动均依赖于气血正常运行,所谓“血气者,人之神”。气血充足且运行正常则精神饱满,腠理密,抵抗外邪,生命活动正常,所谓“得神者昌”。《素问·调经论篇》有“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面生”之说。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均证明,运用刺血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供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古代医家认为,刺血疗法对疑难杂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医宗必读》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10],本案中耳瞤当责之于风,又患者耳廓色泽偏暗,耳背静脉青紫有瘀点,故在瘀滞的耳背静脉刺血,以祛恶生新、疏通经络,使邪有所出而病愈。

针灸临床常见有发病原因不明,无明确西医诊断的疾病。《灵枢·官针》曰:“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孙思邈留有“针灸不药,药不针灸,皆非良医”“知药,知针,故是良医”之训。故医者应善于运用中医辨证思维,领悟九针之妙,掌握多种针灸疗法,或依证针药并用、内外合治,以期取得最佳临床疗效。此案诊治思维,希望对临床治疗疑难杂症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耳背印堂耳廓
耳尖放血配合耳背沟穴位按摩治疗急性高血压
耳背老人回应敲门提醒装置
搓耳
——护肾
耳背饮芹菜槐花汤
耳背饮芹菜槐花汤
球迷·缪印堂荐评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
牛年看牛
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