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意外1则

2020-01-13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4期
关键词:瘘口假性体表

孙 宁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乌海016000)

针灸疗法是中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疗效显著,经济实用,治疗范围广泛。只要恰当应用,针灸疗法具有安全且无药物不良反应的优点。但如果医生操作不当,也可能发生针灸意外。轻则可能造成患者一时痛苦,重则可能导致患者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本文介绍针灸意外1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63岁,2018年5月30日主因“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4个月余”以“非创伤性颅内出血后遗症、陈旧性脑梗死、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入院。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欠清,无恶心、呕吐,在本院神经内科以“脑出血”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遗留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可,无发热、寒战,无耳鸣,无鼻塞、流涕,无尿便失禁,饮食一般,眠可。既往健康状况较差,高血压病10年余,血压最高18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口服氨氯地平片2.5 mg,每日1次,目前血压140/90 mm Hg左右;糖尿病20年余,采用门冬胰岛素30 R皮下注射,早15 U,晚18 U;缺血性脑卒中2年,遗留右下肢活动稍差。查体:血压138/70 mm Hg,言语欠清晰、流利,查体欠合作,高级智能中枢减退,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右肢肌力4级、肌张力稍低、腱反射(+),右浅感觉减退,右侧病理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乌海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16日):头部CT示左侧侧脑室旁至基底节区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周围、基底节区及脑干多发腔梗、缺血灶及腔隙性软化灶。入院后予患者康复训练、针灸治疗,治疗效果一般。

2018年6月5日患者于私人门诊行针灸治疗。针灸后出现右上肢肿胀、疼痛不适,休息后不能自行缓解。6月7日补充相关检查,右肱骨正侧位X线片示:右肱骨骨质密度不均匀,骨质疏松?建议CT进一步检查。右肱骨CT平扫示:右肩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右肱骨其余部分未见明显骨质异常征象,右肱骨内侧软组织内梭形混杂密度影,软组织水肿?双上肢血管(深动脉及深静脉)超声示:右上肢肱动静脉瘘,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瘘口见体表标记),左上肢深动脉、深静脉未见异常。查体可见右上肢肿胀,压痛明显,考虑右上肢肿胀疼痛为针灸意外导致肱动静脉瘘(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右),予局部压迫。具体方法:用无菌纱布叠成2 cm×2 cm×1 cm的正方体,放到超声瘘口标记处,再用医用压力绷带加压缠绕包扎,包扎12 h后解开绷带休息2 h,后继续加压包扎。6月13日查房,患者右上肢肿胀疼痛缓解不理想,复查右上肢血管(深动脉及深静脉)超声:右上肢肱动静脉瘘(流速较前次检查略降低),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较前次检查未见明显变化,瘘口见体表标记)。患者肱动静脉瘘(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右)治疗效果欠佳,继续于瘘口体表标记处予局部压迫,调整压迫力度,操作如上。密切观察右上肢末端温度,保证右上肢血液循环,以能扪及桡动脉搏动为度。6月15日复查右上肢血管(深动脉及深静脉)超声: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距肘窝约3.0 cm处新出现,瘘口见体表标记),右上肢肱动静脉瘘(流速较前次检查降低),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较前次检查流速降低,瘘口见体表标记)。超声结果提示患者肱动静脉瘘(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右)病情趋于好转,继续于瘘口体表标记处予局部压迫,操作如上。6月16日查房,患者右上肢肿胀疼痛较前缓解。6月19日查房,患者右上肢肿胀疼痛较前好转,复查右上肢血管(深动脉及深静脉)超声: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较6月15日血流速度降低,瘘口见体表标记)。超声提示患者肱动静脉瘘(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右)病情趋于好转,继续于瘘口体表标记处予局部压迫,操作如上。6月21日复查右上肢血管(深动脉及深静脉)超声: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较上次血流速度略降低,瘘口见体表标记),超声结果提示患者肱动静脉瘘(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右)病情较前好转,继续于瘘口体表标记处予局部压迫,操作如上。6月22日查房,患者右上肢肿胀疼痛较前好转。6月25日查房,患者疼痛较前明显好转,复查右上肢血管(深动脉及深静脉)超声: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较上次血流速度增快,瘘口见体表标记),超声结果提示患者肱动静脉瘘(右)、肱动脉假性动脉瘤(右)病情较前稍有加重,但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以患者症状、体征为主,考虑局部压迫位置欠准确,微调整压迫位置,继续在瘘口体表标记处予局部压迫,操作如上。6月28日查房,患者右上肢肿胀疼痛基本消失,停止瘘口局部压迫治疗。7月4日查房,患者右上肢基本恢复到针灸意外前的状态,复查右上肢血管(深动脉及深静脉)超声:右上肢肱动脉假性动脉瘤(较上次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虽然超声结果未完全正常,但患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以患者症状、体征为主,嘱患者定期复查右上肢血管超声。

按语:从患者针灸意外开始到症状、体征基本消除,历时约24 d,患者承受了巨大精神压力和身体痛苦,情绪焦虑,此次针灸意外对该患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观察此次针灸意外针刺点,在青灵穴附近,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描述和超声检查提示,考虑导致针灸意外的医生手法比较暴力,针具选用较粗较长,结合患者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血管条件差,诸多因素导致此次针灸意外的发生。对于针灸意外,古今针灸医家都十分重视,并且积累了大量的临床案例和预防、处理针灸意外的经验。笔者认为,研究、总结这方面的内容,对今后临床上针灸意外的预防和处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灸意外发生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医生方面的原因包括:①选穴不够准确,操作不当。不了解穴位的解剖结构,针刺过深,或针刺方向不正确,或手法暴力等。②针具或针刺部位的消毒不严格,导致感染,或针具陈旧,易引起断针。针具选用过长过粗也易导致组织损伤。③穴位注射选用药物不当,易导致神经损伤。④电针刺激量过大,易引起患者晕针不适等。⑤医生在治疗中不够负责,也极易导致针灸意外的发生。患者方面的原因包括:①心理因素。患者过度紧张、恐惧,极易引起晕针现象。②生理因素。患者处于饥饿或劳累状态等,也极易导致晕针等意外的发生。③体质因素。过敏性体质较易发生针灸意外。④病理因素。如脏器因病变而体积增大,易被误伤,如肝大、脾大等;凝血功能障碍者,针刺过程中极易导致出血不止等。对于针灸意外,重在预防,医者熟记导致针灸意外发生的常见原因,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针灸意外的发生。

猜你喜欢

瘘口假性体表
慢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及脾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及文献复习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如何分辨真假宫缩?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瘘口定位与内镜手术21例分析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微氧渗透辅助负压封闭治疗在食管癌三切口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厌食儿童体表胃电图检测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