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艳虹采用异病同治法治疗小儿顽疾经验

2020-01-13郭冉冉秦艳虹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3期
关键词:疏风蝉蜕连翘

郭冉冉,秦艳虹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030013)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及证候,采用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治疗的法则[1]。中医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将中医辨病与辨证治法相结合,对疾病的治疗起着关键作用。

秦艳虹教授是山西省优秀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教研室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秦艳虹教授从事儿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30余年,经验丰富,辨证准确,尤其擅长治疗小儿顽疾。现介绍秦艳虹教授采用异病同治法治疗小儿顽疾验案3例,以飨同道。

1 间断性发热

患儿,女,7岁,2014年9月11日初诊。主因“间断性发热5年,加重1 d”就诊。患儿近5年来间断性发热,每月平均发热1~2次,最高体温达40℃,扁桃体反复发炎、化脓,1个月前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术后1周发热1次,静脉滴注5 d热退。患儿1 d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刻下症:发热,咽痛,无咳嗽、流涕,精神可,不欲饮食,二便调,舌质红,苔厚腻,舌体后部偏黄,脉浮数,指纹红紫,达于气关。查体示:急性热病容,唇红,反应可,体温38.5℃,咽充血、红肿,扁桃体切除部位色深红,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压痛。血常规示白细胞(WBC)计数为27×109/L,余结果不详。既往患儿发热均有白细胞偏高情况。中医诊断:乳蛾(风热犯肺证)。治法:疏风解表,清解热毒,兼以利咽。方药组成:金银花10 g,连翘10 g,黄芩片10 g,柴胡15 g,淡豆豉10 g,蝉蜕10 g,牛蒡子10 g,射干6 g,板蓝根10 g,生石膏20 g(先煎),炮山甲3 g(先煎),皂角刺10 g,牡丹皮10 g,赤芍10 g,枳实10 g,麸炒枳壳10 g。4剂,每日1剂,水煎煮,分早晚温服。2014年9月16日二诊:患儿热退,舌红,苔白厚,脉数,指纹淡。查体示:咽充血、红肿减轻,扁桃体切除部位色淡红。血常规示WBC计数为6.4×109/L。上方去炮山甲、皂角刺、板蓝根,加焦山楂10 g,鸡内金10 g。5剂,每日1剂,水煎煮,分早晚温服。2014年9月23日三诊:患儿诸症消失,食欲好转,大便服药后偏稀,改为健脾益气类中药调理1个月,随访3个月,未再发病。

按语:患儿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卫外功能失司,外邪侵袭肌表,表邪郁闭,致发热反复;表邪郁而化热,里热较盛,热毒壅阻于咽喉,则生乳蛾,出现咽部红肿、溃烂、疼痛。热毒日久,伏于体内,感外邪引触伏毒,毒盛形出,导致发热、扁桃体化脓反复发作。患儿扁桃体虽已摘除,但“治标不治本”,又因长期使用抗生素,体内热毒难以发散,聚于扁桃体切除部位,诊断为乳蛾,治以疏风解表,清解热毒,兼以利咽。方中金银花、连翘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黄芩善清肺热;柴胡、淡豆豉发散风热,透毒外达;蝉蜕、牛蒡子、射干、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生石膏清热泻火,退热生津;炮山甲、皂角刺消肿排脓,活血消癥;牡丹皮、赤芍清热凉血;枳实、枳壳行气除痞,消积导滞,兼以消导。治疗后,患儿热退肿消,考虑其平素体虚,遂加用健脾益气类中药治疗以培固正气。

2 小儿慢性湿疹

患儿,男,5岁,2014年5月19日初诊。主因“双下肢皮疹1年余,加重1周”就诊。患儿双下肢散在皮疹1年余,时重时轻,反复发作,位置不定,小腿外侧部皮损较重,基本对称,左侧4 cm×6 cm,右侧5 cm×7 cm,局部糜烂,有少量脓液渗出,颜色深红,散在皮屑,伴剧烈瘙痒,1周前食鱼肉后加重,舌红,苔黄厚,脉数,指纹淡紫。中医诊断:湿疹,湿毒在表证。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止痒利湿。方药组成:金银花10 g,连翘10 g,黄芩片10 g,柴胡10 g,蝉蜕8 g,淡豆豉10 g,荆芥10 g,防风10 g,野菊花10 g,蒲公英10 g,土茯苓10 g,败酱草10 g,白鲜皮10 g,薏苡仁10 g,车前子10 g,泽泻10 g,炒蒺藜10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2014年5月27日二诊:患儿皮疹减少,瘙痒减轻,局部皮肤干燥,无糜烂渗出,皮屑较前增多,在上方基础上加减治疗。1个月后病愈。

按语:秦艳虹教授认为,小儿湿疹多由表邪不透,风、湿、热毒之邪郁于肌表经络所致。“风善行而数变”“无风不作痒”,风邪郁闭,走窜于肌表,导致湿疹反复发作,且位置不定,瘙痒难忍。湿热毒邪内蕴,毒盛形出,则局部皮肤糜烂,脓液渗出,颜色深红,舌苔黄厚。方中金银花、连翘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蝉蜕、淡豆豉、荆芥、防风辛散宣透,可助金银花、连翘疏解表邪、宣散郁热。炒蒺藜解表祛风,调和营卫,止痒透疹[2]。野菊花、蒲公英、土茯苓、败酱草清热解毒;黄芩、白鲜皮清热解毒燥湿;薏苡仁、车前子、泽泻清热利湿,祛湿排脓。

3 过敏性紫癜

患儿,男,6岁,2014年7月10日初诊。主因“双下肢散在出血点2 d”就诊。患儿2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8.9℃,全身散在出血点,片状紫红色斑疹,略突出皮肤,下肢较甚,有痒感,关节疼痛无法行走,无腹痛、尿血、便血等,精神、食欲可。查体:咽充血,舌红,苔薄黄,脉数。患儿既往有“过敏性紫癜”1年,间断发作3次。查血常规示WBC计数为11.2×109/L,余正常。尿常规(-)。中医诊断:过敏性紫癜(风热伤络证)。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组成:金银花10 g,连翘10 g,黄芩片10 g,柴胡15 g,淡豆豉10 g,蝉蜕8 g,荆芥10 g,防风10 g,牡丹皮10 g,赤芍10 g,生地黄10 g,白茅根15 g,茜草10 g,车前子10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2014年7月20日二诊:患儿斑疹消退,无新皮疹出现,关节疼痛消失,上方去淡豆豉,继服5剂。服药后病愈,随诊未复发。

按语:患儿外感风热,卫表失和,则发热;风热毒邪伤及血络,血溢脉外,泛溢于肌肤,则发为紫癜。《外科正宗》言:“葡萄疫,其患多生小儿,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方中金银花、连翘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黄芩清热解毒;柴胡、淡豆豉、蝉蜕、荆芥、防风发散表邪,疏风止痒;牡丹皮、赤芍、生地黄清热凉血、活血消瘀,适用于血热斑疹;白茅根、茜草凉血止血;车前子引热下行,清泄里热。

4 小结

上述3种疾病具备以下共同特点:①风邪在表。乳蛾之风热犯肺、湿疹之湿毒在表、过敏性紫癜之风热伤络均有风邪侵袭肌表表现。《黄帝内经》言:“风者,百病之长也。”又言:“风者,百病之始也。”风性轻扬开泄,善行而数变,可伤卫表,袭筋骨,风毒入血可致痉,易夹寒、暑、湿、燥、热等邪气致病[3]。②毒盛形出。毒盛形出是指体内毒邪蕴积,表现于外的现象。上述医案中咽部充血红肿、扁桃体肿大化脓、皮肤糜烂渗出、肌表出血、颜色深红或暗红等症状,均是毒盛形出的表现。因此,风邪在表证,治以疏风解表,以开散皮毛腠理,使内邪外散,风邪从表而解,使热退、痒止、疹消;毒盛形出证,治以清热解毒,以清解体内热毒。

猜你喜欢

疏风蝉蜕连翘
小连翘撑起富民兴企大产业
饮一杯尧羽连翘茶 品太行山河之精华
疏风清热汤化裁联合天竺雾化液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刘军平:连翘叶“炒”出致富路
关于连翘茶你知道吗
蝉蜕
滴心湖:致蝉蜕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疏风解毒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