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管病患者便秘护理策略

2020-01-12杨路庭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期
关键词:神阙穴脑血管病大肠

杨路庭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山西 长治046000)

无论是脑梗死等缺血性脑血管病,还是脑出血等出血性脑血管病,大多数脑血管病患者均面临便秘这一问题。笔者有幸参加了全国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就该问题与许多护理专家进行了探讨。现总结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护理策略如下。

1 脑血管病患者合并便秘基本现状

脑血管病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1-2]。便秘对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恢复有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妥善地处理。目前脑血管病后便秘的干预方法普及性较差,且干预策略缺乏系统性,便秘的临床护理管理和自我管理方法不完善[3],存在过度依赖缓泻剂及药物不良反应、水电解质失衡、胃肠功能紊乱、结肠黑变病和肛门括约肌松弛等问题[4-6]。

2 便秘的综合临床护理策略

2.1 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与体位适应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及看护者具备初步的疾病知识,认识疾病发生后可能会出现的需要应对的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饮食指导包括指导饮食物的结构,即注意饮食中膳食纤维素的量,合理配比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量,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量增加水果及蔬菜。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尤需注意治疗性食物的调配,并给予正确的进食指导方法。由于有相当多的患者因肢体瘫痪被限制在床上,所以指导体位摆放及床上活动非常必要。在卧床情况下进行排便对许多患者来说比较困难,需要护士及看护者给予协助,以及使用必要的缓泻剂或润肠剂。注意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合理安排患者的排便时间和排便环境。

2.2 穴位贴敷中药贴敷神阙穴已被应用在帕金森病伴便秘、冠心病合并便秘、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较好的效果[7-9]。神阙穴属任脉,乃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药物可经神阙穴透入经脉随经脉气血流注运行而遍布全身,直达病所,从而发挥作用。中药不经口服,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且消化道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方法简单;另一方面,脑血管病后很多患者吞咽功能受损,口服药物受到一定的限制。穴位贴敷可选择的中药有大黄、枳实、厚朴等。其中大黄含蒽醌苷,可显著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排气,减轻腹胀。

2.3 耳穴压豆耳穴疗法是通过对耳郭特定点的刺激来防治疾病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所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指出了耳与机体各部位的密切联系。研究证实,耳穴相应部位通过神经与胃肠电活动密切相关。取直肠穴、大肠穴可增强肠管的蠕动,通调肠腑,下气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肃降,配伍肺穴以增宣上通下、疏导糟粕之功;三焦穴可疏导气机;脾穴主运化水谷;交感、皮质下可调节大脑皮质及自主神经功能,促进排便反射兴奋性,增强调肠通便之功。诸穴合用,使升降有序,疏泄有常,腑气通畅,大便得行[10]。

2.4 按摩定时的腹部按摩及循经按摩对便秘有一定作用。患者及看护者均可实施腹部按摩,实施前要对实施者进行指导。对于偏瘫患者鼓励其自行实施,用健侧手掌顺时针方向进行腹部按摩,看护者可协助增加按摩力量。有学者采用定量按摩治疗中风恢复期便秘患者[11],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嘱患者尽量放松腹肌,以脐部为中心,剑突至脐中距离的2/3为半径,双掌重叠紧贴皮肤,顺时针进行腹部按摩,每分钟约30圈,每次5 min,每日2次。腹部按摩范围内有天枢、大横等穴位,大横穴属足太阴脾经,天枢属足阳明胃经,均有通腑泄浊的作用。

《医经精义·脏腑之言》曰:“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肺主肃降,使大肠传导有力;肺主宣发,使大肠濡润不燥。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同时循经两经进行按摩,可达到疏通经络、理气润肠通便的功效。同时循经按摩也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循经按摩需要护理人员实施,可选取患者上肢手阳明大肠经的商阳、合谷、手三里、曲池等穴;手太阴肺经的少商、列缺、尺泽、中府等穴,以拇指揉法按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约3 min,以出现酸胀感为宜。继以指推法顺大肠经循经走向由商阳穴向上推至肩髃穴,顺手太阴肺经循经走向由中府穴向下推至少商穴,各推行3次[12]。

3 体会

3.1 辨证求因,因证施护脑血管病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病机因素中,热、虚、滞是关键。热者寒之,饮食指导应注意水果、蔬菜及水分摄入量,可适量进食桃仁、苦杏仁、芝麻等。虚者补之,气虚者可适量进食蜂蜜、山药等,血虚者可适量进食龙眼肉、枸杞子、黑豆等,阴虚者可适量进食石斛、银耳、雪梨等,阳虚者可适量进食肉苁蓉、牛肉、香菇等。

3.2 重视心理,因情施护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以及卧床少动,会引起气机郁滞,通降失常、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不能下行,导致大便秘结。因此,情志护理非常重要,要注意宣导疏泄。

3.3 因素复杂,多措并施由于脑血管病患者便秘的复杂性,中医综合护理是较好的护理策略[13]。临床上对中药内服、针刺治疗比较关注,其他中医护理技术应当作为有机补充纳入中医综合治疗方案中,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护理技术以外治为主,不良反应少,患者易于接受,依从性好,效果显著。

3.4 防治结合,全程管理无论是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便秘均较为普遍,所以全程管理就很重要。在全程管理中,要重视防治结合,建立预见性护理的理念[14]。在综合护理策略中,贯穿了预见性护理的理念,即没有出现时积极预防,一旦出现应积极应对。

猜你喜欢

神阙穴脑血管病大肠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艾灸神阙穴防治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