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0-01-11张兴娥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2期
关键词:送教上门特殊教育实践探索

张兴娥

【摘要】为了保障重度残障孩子的受教育权利,全面推进特殊教育,我校积极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本文围绕送教上门工作的“给谁送、谁去送、怎么送、送什么、送教效果如何”等问题,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实践与探索,并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干预,更好地推动送教上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送教上门  特殊教育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125-02

国家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提出扩大残疾儿童青少年义务教育规模的主要措施之一,即: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育资源,为确实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并将其纳入学籍管理”[1]。国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明确指出:“对不能到校就读、需要专人护理的适龄残疾少年,采取送教进社区、进儿童福利机构、进家庭的方式实施教育”[2]。我校积极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对不能入学的重度、极重度残疾儿童与残疾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使每一名残疾孩子均能接受教育。在送教上门工作中,我们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送教上门”是对重度适龄儿童因自身或家庭的原因不能走进课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核心是中重度适龄儿童,原因是不能走进学校,教育方式是要走入家庭送教。国家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送教上门工作后,我校领导与教师围绕送教上门工作研讨“给谁送、谁去送、怎么送、送什么、送教效果如何”等问题,对送教上门工作进行实践与探索。

(一)给谁送——摸底走访调查,筛选送教对象

送教首先要对送教对象进行准确的排查。我们从残联、各乡镇民政所、各村管理干部等处,收集到全县适龄残疾儿童的基本信息,然后安排教师逐一登门核实,逐一摸底排查,与家长沟通,了解对象情况,对确实是因为家庭和自身的因素,不能入校就读的,我们一个都不落下,精准排查出送教对象,确保他们的受教育权利。

(二)谁去送——精选送教师资,确保送教质量

“送教上门”的对象是重度残疾学生,他们往往有着复杂的教育和康复需要,面对重度残疾学生,我校从精选师资入手,挑选出的具备康复训练、音乐律动、言语语言、专业技能专长的教师,并根据学生个体需要对教师资源进行重组,以“二对一”的形式为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即两名教师对一位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适合的教育。同时学校多次开展送教研讨会、培训会,加大对送教教师的培训力度,让送教教师明确送教上门工作的意义,对学生多方面地实施有效教育,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学校打造了一支专业稳定高效的送教队伍,有效保证送教质量。

(三)怎么送——量身定制服务,探索送教形式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家长自愿、定期入户、量身定制”的原则,对送教学生探索了“入户送教、远程送教、集中走访”的送教上门服务形式,基本满足送教上门学生的教育康复需求。

1.入户送教,主要以脑瘫儿童、智力障碍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居多,他们有受教育的需求,家长能积极配合。对这类学生,送教教师每周入户送教2次,每次3-4课时,为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与康复训练,并及时与家长沟通合作,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康复环境。

2.远程送教,主要针对家长不能提供送教时间和场所的、认知程度较好的学生或在其他康复机构进行训练的学生,送教教师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运用信息平台如云盘共享、QQ、微信等方式送教,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随时互动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康复情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

3.集中走访,主要针对家长不配合、但是有教育康复需要的学生,学校教师对学生家长进行思想教育,沟通交流,尽量能按时给学生以教育,如果家长难以说服教育,送教教师在每学期集中进行10-15天的送教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集中教育走访。

(四)送什么——制定教育计划,精选送教内容

1.全面科学进行评估。送教前首先要对送教学生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了解和掌握这些孩子的详细情况,安排相对固定的送教教师,并由学校评估小组和该教师通过观察、访谈、利用评估工具测评等方式对学生在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語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六大领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为送教计划和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方向。

2.制定学期送教计划。根据综合评估情况,送教教师制定出长期教育计划和短期教学目标,以及具体实施策略方案,依据每位学生的特点,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拟定学期教育计划,安排送教时间,并把拟定的学期教育计划告诉家长,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取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可,这样家长会更好地参与实施,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个别化教育计划操作性也就更强。

3.精选多样送教内容。我们对送教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每个送教学生的需求是不同的,是多方面的,一生一案。根据学生需求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送教:一是感觉统合、语言言语、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心理疏导等康复课程;二是洗脸、刷牙、吃饭、如厕、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生活课程;三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手工、唱游律动、社会交往等文化课程;四是学习缝扣子、绣十字绣、擦皮鞋、做爆米花、配钥匙等简单的技能课程,并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器械和辅具,为他们走向社会奠基。

(五)送教效果如何——做好阶段评估,见证送教效果

送得好不好,送教效果如何,这是对送教的一个综合评价。我们把每一阶段前的评估作为今后送教效果的评价起点,到一个阶段结束时的考核鉴定为这个阶段送教效果的评价终点,把孩子在其间的进步作为评价结果,因此做好阶段性评估与考核是检验送教上门工作成效的方法和途径,它见证孩子的点滴进步,也让家长看到了送教教师和孩子的努力付出与所获,真正体现了送教上门的意义。

二、我校送教上门工作历经的三个阶段

学校送教上门工作从摸索进行,到现在的精准送教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摸索阶段

从2014年开始,我校对重度残障的学生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学校从精选师资入手,选拔出专业技能特长的教师,以两位教师为一名送教学生“二对一”的形式为重度残疾学生开展送教。教师们利用周末的时间每周为每位学生提供送教服务。坚持送教终使送教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送教上门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试运行阶段

随着送教学生人数的增多,特校教师倾尽全力也难以完成送教任务。在阳谷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2月出台了(阳教发(2018)94号)文件《阳谷县教育局关于做好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通知》,试行创新送教上门教育模式。学校选拔专业教师和部分乡镇推荐的优秀教师组成专业送教教师队伍,乡镇教师经过专业教师的专业培训合格后送教。专业教师与乡镇教师共同为重度、极重度学生送教,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了送教工作。

(三)精准送教阶段

为确保对重度、极重度儿童送教上门工作有效持续地进行,学校多次召开送教上门研讨会,推选了专业教师和乡镇教师组成专业送教教师队伍,乡镇教师均选为送教学生所在村庄或附近村庄的优秀教师,且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任教。专业教师和乡镇送教教师结对子,乡镇教师为送教学生“一对一”精准送教,专业教师随时跟访指导,解决乡镇教师在送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定期走访学生,入门入户查看送教情况,关注送教教师的教学内容,查看送教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强对家长的培训,制定家庭进步目标。这样以“专业教师+乡镇教师”的送教教师队伍,融合了“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与乡镇教师的随时教育”的送教模式,保障了送教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送教上门工作。

三、送教上门工作的思考与干预

第二十八次全国助残日的主题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朋友的梦”,送教上门是对公民公平受教育的绝对认同与支持,体现了教育的零拒绝,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们的送教上门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在送教上门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又有一些新的思考,并在工作中予以干预和实施。

(一)能入校的学生尽量不送教,“减少”送教学生数量

“减少”送教数量不是真的减少不送,而是能入校的学生尽量不送,由送教转化为入学,在融合教育架构下,如果孩子能够入校,则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共享教育资源。基于此,学校尽最大努力、尽可能多地招收重度特殊学生,2017、 2018、2019年学校相继多招收了6个班38名重度学生,相比之下这些孩子的残疾程度更重,更需要特殊的照顾,更需要老师的爱心、耐心以及精专的专业技能。这些孩子有自闭症、有喂饭的、有生活老师帮着穿脱衣服的、有推着轮椅的、有上厕所需要特别照顾的、有暴力倾向的、有破坏性极强的、甚至还有需要父母陪同的……招收这些重度学生入校,教师要付出更多,教师也愿意付出更多,只为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教育。学校本着“能入校尽量不送,由送教到入学”的原则,成功地“减少”了送教学生数量。

(二)定期让送教学生入校,感受学校的美好

学校定期组织送教上门的学生入校,给他们正能量,让他们学习上更有动力,更加积极地克服种种障碍获得更大的进步。其实每个送教上门的学生都有入学的愿望,他们更向往学校的生活,渴望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有自己的声音,渴望在教室里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渴望老师及众同学热烈的掌声与赞赏的目光、渴望参与学校庄严的升旗仪式与趣味运动会,渴望学到一技之长,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现自我的价值。为此,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欢迎送教上门学生入校园”手牵手活动,让送教学生入校感受校园生活的快乐时光,给送教学生目标和动力,从而坚定送教学生学习康复的决心和信心。

(三)家校合育,取得家长的绝对支持与配合

送教上门不仅是针对残疾兒童送教,也需要对家长送教。教师送教的时间是短暂的,送教内容是需要反复再现的,仅仅依靠教师,是很难收到较好的效果的,因此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付出与努力是送教工作扎实推进的基础,家长是重要的二次及N次教育的实施者和监督者,我们要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指导家长掌握教育方法和康复技能,并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做好家庭作业。在初期的调查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值极低,承受的心理压力较大,家庭经济普遍困难,做好家长的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与教养方式,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重树家长的信心,制定家庭教育的短目标,以“正思想,小步子”的教育策略,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树立家长“只要我努力,孩子就能行”的意识,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让家长主动营造更适合孩子教育和康复的环境。家校合育,共同进步,使送教上门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 送教上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披星戴月出发,日薄西山而归”这是送教教师的真实写照,“风里来,雨里去,雾中走,雪中行”这是对送教教师的自然洗礼,“一遍百遍,千遍万遍,不厌其烦”是对送教教师的考验磨砺,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绵薄之力,为特殊孩子撑起一方晴空。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

[2]《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

猜你喜欢

送教上门特殊教育实践探索
融合教育架构下“送教上门”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设初探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