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88例疗效观察

2020-01-10赵春香王瑞刚张岩赵雅宁黄海玲张晋冀

安徽医药 2020年1期
关键词:偏瘫步行缺血性

赵春香,王瑞刚,张岩,赵雅宁,黄海玲,张晋冀

作者单位:1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北 唐山063000;2华北理工大学康复护理学院,河北 唐山063210

缺血性脑卒中高发于老年人,是临床常见病,具有较高发病率,病人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功能障碍问题,主要有肢体和语言等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下肢受损相对较多[1-2],如果不能给予及时处理,病人日常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将大幅降低。偏瘫是常见的并发症,病人会出现本体感觉缺失,有可能造成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受损[3],从而直接影响预后。如何优化此类症状,长期以来是医生与病人关注的重点。通过相关机构的审核程序,本研究对88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采取相应的稳定训练,实现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76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两大组别,实际数量都是88例,对照组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范围为53~72岁,持续病期2~6个月,观察组男50例,女38例,年龄范围为52~73岁,病程参数和前一类基本一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选标准:满足相关的权威标准[4],通过头部的CT或者MRI检测程序完成确认,年龄范围为50~75岁,第一次产生该疾病,病程不足6个月,病人或其近亲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精神系统疾病者、二次缺血性脑卒中者、患病前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内容如下:(1)运动疗法。帮助病人开展肌力耐力训练和关节活动训练,同时开展步行能力及静动态平衡能力训练,每组训练6~8次,间隔40 s,每天训练4组。(2)作业疗法。帮助病人开展日常生活能力和功能性训练,每组训练6~8次,单次间隔40 s,每日持续进行4组练习。(3)物理因子疗法。主要有电针以及磁疗等方案,此类方式每次20 min。

观察组配合运用核心稳定性训练,采取的疗法为:(1)徒手训练。协助病人进行仰卧提臀抬腿以及屈膝等活动,并进行跪式直背支撑,15~20分钟/次,单次间隔40 s,每日持续进行4组。(2)平衡气垫。协助病人进行坐立左右转体、特殊站立以及单侧支撑等活动,重复进行10~20次/组,间歇40 s,每天训练4组。

于训练前后,采用权威的平衡、活动指标进行评定。

1.3 评定标准 运动功能评分(FMA)[5]:采用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最大分值为100分,实际测定的参数相对最小,那么最终的运动功能也相对更差。

平衡量表评分(BBS)[6]:在该部分运用Berg量表,最大分值为56分,实际测定的参数更小,那么最终的平衡表现也更差。

功能性步行量表(FAC)分级[7],通过Holden步行功能进行分级:①0级,没有走动能力,或是走动需要2人以上的协助;②1级,1人持续有力帮助;③2级,1人间断帮助平衡;④3级,口头管理,无须身体接触;⑤4级,只能在平面上独立行走;⑥5级,可独立去任何地方。分级越低,步行能力越差。

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GMFM-66)[8]:运用粗大运动的测定方案,其中有66个项目,实际测定的参数更低,代表运动表现更不理想。

躯干损害量表(TIS)[9]:运用躯干损害的方式进行测定,最大分值为23分,实际分值更低,代表躯干方面的表现更差。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10]:运用Barthel进行测定,最大分值为100分,实际参数更低,就代表实际活动水平相对更差。

稳定指数(SI)[11]:运用稳定指数进行测定,实际测定的参数更高,代表病人的稳定性更不理想。

生活质量评分(QOL)[12]:运用SF-36进行测定,最大分值为100分,实际参数相对更低,代表生活质量更不理想。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用SPSS 23.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平衡功能比较 训练之前的平衡功能五大指标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训练之后五大指标都有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存在显著优势(P<0.05)。见表1。

2.2 两组活动功能比较 两组训练前活动功能(ADL评分、10 m MWS、SI评分、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训练后ADL评分、10 m MWS、QOL评分较训练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训练后SI评分较训练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训练后ADL评分、10 m MW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训练后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很多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逐渐增加,与老龄化社会加剧、社会心理压力增加、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继而伴有偏瘫病症的病人也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引起了社会广泛关切[13-14]。由于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功能障碍,使得其日常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大幅下降,多数会出现心理波动,对治疗产生抵触情绪,对生活信心受挫,如何改善现状,也是诸多医生、病人家庭及社会关注的焦点。

表1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6例平衡功能比较/s

表1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6例平衡功能比较/s

注:FMA为运动功能评分,BBS为平衡量表评分,FAC为功能性步行量表,GMFM-66为粗大运动功能测量表评分,TIS为躯干损害量表

?

表2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6例活动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76例活动功能比较/s

注:ADL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10 m MWS为10 m最大步行速度,SI为稳定指数,QOL为生活质量评分

?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以功能强化训练为主,主要包括作业疗法、运动疗法以及物理因子疗法、多学科合作训练等[15-16]。但此种传统方式只能重复训练,在纠正错误的运动模式的同时,强化正确的训练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但却单调且枯燥。核心稳定性训练则不同,这是一种身体姿势的调整,让身体的核心部分在运动中作为支点,为上肢及下肢的力量传递创造有利条件,可提高身体稳定性,还可保证运动的顺利进行,增加操作可行性。与此同时,核心稳定力作为一种力量能力,可利于协调控制机体的重心,有效传递上下肢力量,实现了“动力源”的作用。这种模式不但强化了机体核心稳定性,还有效控制了重心力量,大大提高机体对力量的控制程度,使其达到训练最佳,提高治疗效果[17-18]。

此次分析得出,两个组别的八大指标都有所提升(P<0.05)。两组训练后SI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的指标增幅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训练后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此次分析得出,基于日常康复训练,配合使用稳定性训练,有助于实现活动与平衡指标的进一步优化,这一分析结论在前述的多个指标都有一定的表现。在各项指标中,步行能力作为判定是否实现理想疗效的核心指标,同时也属于自理能力的有效评价指标,开展核心稳定性训练,不仅可以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核心肌群肌力,还可以大幅提升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平衡能力,都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步行能力。

综上所述,核心稳定性训练在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大幅提高缺血性脑卒中偏瘫病人的活动功能和平衡功能。但此次研究的样本量偏小,仍可进一步增加,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同时病人病程、病情可进一步细化,以探讨早期开展功能锻炼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偏瘫步行缺血性
白芍-甘草药对及其主要成分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魔方小区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步行回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缺血性脑白质脱髓鞘病变的影响因素
漫画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