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对山西经济的影响及应对之策

2020-01-09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疫后新冠疫情山西

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正迅速在全国蔓延并改变了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对本已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产生严重冲击。山西独特的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疫情状况等,使山西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呈现出独特之处。根据张璞会长的安排,自春节以来,山西省城市经济学会组织相关副会长、理事、专家开展网络调研和省情研究,先后召开5次手机视频会议,依据当前掌握的情况,作出如下分析和建议:

一、疫情及其对山西经济的影响分析

(一)山西经济受疫情的影响总体上可能低于全国

究其原因,一是在这场疫情中,山西输入的病例较少。二是省委、省政府执行中央指示坚决,决策迅速果断,举措紧贴实际,责任层层落实,形成了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三是我省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积累了较多成功经验,防控措施有力,治疗设施比较完善,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长效机制,在这次阻击战中发挥了作用。四是山西企业结构中,抗经济风险能力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占比较高,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占比相对较小。这四个因素决定了山西经济整体受影响的程度可能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山西旅游业受疫情的影响程度可能高于全国

山西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8年全省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为53.4%,高于全国的52.2%,此次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为第三产业。近几年山西文化旅游产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这场突发的疫情及各地采取的限制人员流动措施,已经对山西旅游业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击,短期影响程度可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疫后山西一些支柱行业可能迎来发展机遇

当前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防控措施及经济救助措施有力有效,各地纷纷出台逆向的调控政策,多方面的信号都表明,疫情及对经济的影响可能是短期的。山西省政府出台帮助中小企业的10条措施,解决中小企业暂时的经营困难,减少倒闭企业数,缓解就业压力;企业家、居民和北上资金对中国经济前景仍然乐观,股市向好行情没有改变,投资行为较为积极。2003年SARS过后,钢铁、煤炭、装备制造业等都走出一波快速增长行情。这次疫情中,很多生产企业补库存的行为被疫情打断,但随着疫情的结束,企业陆续着手补库存。一些疫情较重省份,因人员流动不畅、复工较晚而产能恢复较慢,这对我省相关行业是一个扩大市场份额的机遇。

(四)疫后山西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可能发生较大波动

以蔬菜市场结构为例,我省是一个蔬菜净输入省,蔬菜的自给率只有55%左右。在防控疫情发展的过程中,多地道路封堵、限制人员流动,将直接影响到后期蔬菜种植业的运输和发展,继而影响到我省居民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疫后居民蔬菜和肉禽蛋的市场保障。

二、山西应对疫情相关建议

(一)做好复工准备。根据山西疫情相对较轻的实际,在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具备复工条件的企业进行复工生产。特别是要做好制造业复工的各项准备,既要为全国赢得抗击疫情战役胜利发挥积极作用,又要使我省经济获得一次加快发展的机遇。

(二)保民生、保基本,加大帮扶力度。减少财政一般性支出和优化建设资金,全力帮扶企业解决短期资金不足,免征和减征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适当缓缴相关税费及员工社保;针对一些弹性薪酬制职工和低收入人群的困难发放补贴,把保民生、保基本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帮扶力度,让低收入群体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

(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防控此次疫情为契机,围绕全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提高城市品质的工作目标,在各市县(区)开展旨在强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完善医疗防控体系的专业培训,带动全省城市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四)推动我省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应对疫情的居家办公、自我隔离等,刺激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全国一批软硬件产品应运而生,促进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监控监测等数字经济和新业态的发展,倒逼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抢占数字经济制高点。我省应支持省内智杰软件公司、快成物流公司等一大批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发展。

(五)加大力度扶持中医药种植、生产。在此次疫情中,中西医结合治疗发挥了较大作用。我省在道地中药材种植和中药生产上具有的传统优势,应适当增加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积极开发新的抗病毒中药制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通过未来3-5年的努力,将其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六)坚定不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倒逼国有企业缩减费用、突出转型,剥离不良业务、削减没有质量的增长,确保企业现金流,进一步提升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太原清徐环保制造园区为切入点,抓住国家将保护治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大力发展我省环保设备制造业。

(七)提早做好疫后旅游接待工作。以“三大板块”旅游线路建设为抓手,进一步设计、优化旅游线路,加大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将一批国保家自然资源保护、自然人文资源景点、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组合进旅游线路中;将原文化部确定的“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纳入我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并重点扶持;重新制定夏秋旅游计划,提早做好疫后旅游接待工作。

(八)抓好农业生产特别是城郊都市农业的发展。组织好蔬菜、肉蛋奶的生产和流通,应特别关注疫情对畜牧业的负面影响,细化本省畜牧业和“菜篮子”基地建设,保障城乡居民蔬菜、农副产品和肉食品的供应,确保疫情后居民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九)引进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拓展招商视野。在当前疫情较重情况下,可引进具有招商功能的大型企业集团,以扩大我省的招商引资规模。

(十)以宪法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重新审定我省重大紧急事件法规。在应急事件中广开言路,慎重对待,严格取证,依法执法,避免引发重大舆情、影响公共危机处置的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疫后新冠疫情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全球抗疫与疫后重建
对垒疫后衰退
“疫后”谁能重生?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