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比况构式“(S)X一般”研究

2020-01-09韩书庚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白话构式句法

韩书庚

清末民初比况构式“(S)X一般”研究

韩书庚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以语言通俗的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为语料,运用构式语法对比况构式“(S)X一般”进行阐释,包括其表现形式、句法功能、构式义及语用价值等方面。此构式作谓语是占主导的句法功能,同时还作宾语、定语和状语。构式义是“用甲事物来比较乙事物”。该构式用于口语语体中,语用价值表现在描写性上。

比况构式;“(S)X一般”;白话报刊;清末民初;构式义

一、引言

清末民初处于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语料异质性强,白话与文言材料兼有,域内和域外文献并存。据胡全章考察,此时期出现370种白话报刊[1],语言通俗易懂,是考察清末民初汉语的重要语料,目前学界对这一语料的研究稍显薄弱,尚未有系统的语法研究。本文试图运用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研究白话报刊的语法现象。作为一种理论,它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语言习得的实际证据,其影响力日益扩大。Adele Goldberg主张:“任何语言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些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已经存在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就应该被看作是一个构式。”[2]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将含有“似的、一样、一般”等比况助词的构式称之为比况构式。学界对这一构式的研究,主要考察比况短语的类型和构件。如吴仲华对比况短语中的“跟X一样/似的”格式的内部构成和结构义做了细致考察[3],总体而言,学界对于比况构式的研究还有一些值得考察的地方,清末民初白话报刊中的比况构式较有特点,值得关注。

下面首先分析比况构式的结构类型,然后重点从结构类型、表现形式、句法功能、构式义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对“(S)X一般”进行考察,力图了解清末民初比况构式的特征。

二、比况构式的结构类型

考察发现,比况构式的结构类型分三种:(S)X一般、(S)X一样、(S)X似的。例如:

(1)常言说道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这是怎么的呢妻子也是骨肉至亲虽然再要亲切没有的了究竟比不得兄弟兄弟同为父母遗体比况着自己身子就(《河南白话科学报》1908(17):2)

(2)千年芝加角开世界博览会有美国盐商几十家合股聘了一个技师用盐二十一吨塑成一个盐的自由神放在博览会里神像用盐五吨立神像的台用盐十六吨高一丈二尺那台是琥珀颜色的盐制成的神像头上装了电灯到了夜里燃起电来照得通身玲珑(《少年》1911(7):4-5)

(3)那云里含的水气升到空中被冷气一逼便冻成冰水粒从上而下在大气里头旋转越滚越大便成了冰雹(《京话日报》1904-8-21)

例(1)“如手足一般”中“S”“X”分别是“如”“手足”;例(2)“同水晶一样”中“S”“ X”分别是“同”“水晶”;例(3)“仿佛摇元宵似的”中“S”“X”分别是“仿佛”“摇元宵”。以上例中的“S”为搭配动词,“X”为附着对象,为名词性或动词性词语,其中以名词性词语为主。

三、“(S)X一般”比况构式

在白话报刊中,“(S)X一般”比况构式出现较多,下文将从构式的表现形式、句法功能、构式义及语用价值等方面探讨。

(一)构式的表现形式

此构式先分两类:X一般、SX一般,前者无S,后者有S。例如:

(4)你原来和那唐美图父子相识呢那女郎名叫能智生得只是每日没早没晚口中不断的说什么幺荣豪荣豪原来荣豪正是你这一席话说得荣豪又惊又喜又悲又快回想唐美图父女情形和拳打巡警的事体恍忽好像隔了一世的光景(《安徽俗话报》1904(13):26)

(5)问地是什么样子答是平圆的所以叫做地球(《杭州白话报》1901(1):1)

“SX一般”可细分九种类型,包括好像X一般、好比X一般、好似X一般、像X一般、像似X一般、仿佛X一般、如同X一般、如X一般、同X一般。例如:

(6)如今且不论外国不论外国药水中国的膏粱烧酒末有渣滓也未有颜色怎么样要吃得醺醺大醉呢(《杭州白话报》1901(9):2)

(7)有一个直线远入四方直到天空没有边界那平面这就叫地平线然而人的眼睛望见的地方活像是很平的其实那地的形式好像一个圆球(《敝帚千金》1905(8):21)

(8)马江丸见一时不能取胜就想出一个长久之计传令三军筑起一座土营英兵见马江九筑营固守也札住营盘紧紧守住(《杭州白话报》1901(7):3-4)

(9)这海口名叫大沽口天生成的形势极其险要向称为北洋门户原有四座极高大雄壮的炮台东西对峙分明各泒重兵保守(《杭州白话报》1901(7):12-13)

(10)你道这太阳远不远么你们望这太阳真都说这太阳并不甚大那知计算起来太阳还比地大一百四十万倍(《杭州白话报》1901(18):3)

(11)这瘤子有生长在脸上的有生长在身上的大小不同无论长在那儿罢总算是累赘人的东西了所以又叫赘瘤鄙人可就有这们一个病儿偏偏的生长在右边腰椎骨上头这个瘤子我带在身边就有三五十年了(《敝帚千金》1905(9):48)

(12)问地峡是怎么讲的答是两大块陆地中间忽然缩小的地方所以又叫做土腰(《杭州白话报》1901(2):4)

(13)他便倚仗教士的势力要占便宜告到官府那官府也袒护教民动要平民赔他不是以至平民吃亏大家怀恨在心便看了教民大为地方之害(《杭州白话报》1901(5):8)

(14)常常讲说年纪大了亲戚朋友来往也常常有这种话灌进耳里日长月久便深深印入脑中永远不忘居然信奉俗语孔夫子做的书 唤圣经每每遇着谈天做事便要引用俗语(《杭州白话报》1901(12):1)

以上例句中“S”为动词,包括“好像、好比、好似、像、像似、仿佛、如同、如、同”等,“ X”为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包括“水盆、磨刀石、铜墙铁壁、老虎的门牙、烙红的铁磨、装银子的口袋、人腰、蛇虎、圣经”。

(二)构式的句法功能

考察发现,“(S)X一般”构式作谓语是占主导的句法功能,同时还作宾语、定语和状语。例如:

(15)巴拿马系美国南境地名此地一面通太平洋一面通大西洋中间隔着这块旱地形以致两洋船只不能往来(《京话日报》1904-11-28)

(16)汉字初创造时是个篆文篆文以形为主类如日月鱼鸟等篆都是日字画成圆形月字画成半圆形(《河南白话科学报》1908(18):4)

(17)我们的身家财产岂不都送在他手里么眉头一绉计上心来就放出那一付手段(《杭州白话报》1901(17):4)

(18)某处房屋碰着电火一霎时毕毕剥剥的烧起来那时天落大雨的倒下来无奈火势太猛赛过火上浇油越烧越旺(《杭州白话报》1901(1):1)

例(15)中“如蜂腰一般”作“形”的谓语;例(16)中“如同画图一般”作“是”的宾语;例(17)中“虎狼似的”作“手段”的定语;例(18)中“好像水盆一般”作谓语“倒下来”的状语。

(三)“(S)X一般”的构式义

每种构式都有其构式义,并且具有不可预测性(Unpredictability)。构式赋义即构式内部各构件组配的结果,也就是概念整合产生的“浮现意义”。而比况构式“(S)X一般”的构式义是“用甲事物来比较乙事物”,甲乙两事物之间可同质,也可不同质。例如:

(19)依我说起来中国的人都同胞弟兄莫非可以两样看待的么(《杭州白话报》1901(3):1)

(20)这些官吏他本是替我们百姓办事的就老板若果不糊涂那伙计怎敢天天弄弊黑着心肝开糊涂账呢(《中国白话报》1903(1):3)

(21)问岬是怎么讲的答是一条陆地突然伸出海洋所以又叫做土股(《杭州白话报》1901(2):4)

(22)江水过了重庆就一直向东北流去到了夔州就是湖北共四川交界这地方的形势危险的了不得(《中国白话报》1904(5):19)

例(19)与例(20)的比况构式中甲乙两事物都是同质的,前者“中国的人”与“我的同胞弟兄”进行比较,后者“这些官吏”与“店里请的伙计”作比较,因而这两例的构式义是“用甲事物比较乙事物”。例(21)与例(22)的比况构式中甲乙两事物都是异质的,前者“岬”与“人脚”进行比较,后者“江水”与“飞箭”作比较,因而这两例的构式义是“用甲事物比喻乙事物”。

简言之,“(S)X一般”的构式义是“用甲事物来比况乙事物”,具体根据甲乙两事物是否同质可分为两种小类,即“用甲事物来比较乙事物”与“用甲事物来比喻乙事物”。

(四)构式的语用价值

考察发现,“(S)X一般”构式用于口语语体中,其语用价值表现在描写性上,通过对甲事物进行比较描写,使得事物更加形象化和生动化。例如:

(23)那四面打来的弹子竟横空乱飞不计其数但听得租界四面的房屋一阵一阵的如山崩海泻(《杭州白话报》1901(11):23)

(24)美洲的山是个南北脉但山脉的内容还是东趋所以美洲的地形(《中国白话报》1904(16):10)

(25)只要是个名角任凭演的怎样无理喝彩的声音这种声音实是从肺腑发出(《京话日报》1904-11-29)

(26)这就是火山的道理什么叫温泉是由地中喷出来的水不必用火点他自然就是热的好像沸腾的水一般是因为这水的根源深入地球的内部(《敝帚千金》1906(11):4)

比况构式中,作为乙事物的“X”具有通俗化的特点,以上4例中的“落雷阵雨”“蝴蝶”“连珠炮”“沸腾的水”都是较为常见的事物,这与白话报刊面向中下层的受众密切相关。

四、结语

白话报刊是考察清末民初汉语的重要语言材料,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比况构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并对“(S)X一般”构式进行重点考察,对其表现形式、句法功能、构式义及语用价值作了多方面研究,发现构式作谓语是占主导的句法功能,构式义是“用甲事物来比较乙事物”,构式的语用价值表现在描写性上。

[1] 胡全章.清末民初白话报刊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3.

[2] Adele E.Goldberg.吴海波,译.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13:5.

[3] 吴仲华.比况短语中的“跟X一样/似的”格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49.

A Study on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 "(S)X一般"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HAN Shu-ge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China)

The vernacular newspapers with popular language are a brand-new corpus for investigating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is used to make a detailed and in-depth explanation of the situation construction “(S)X一般”, including its manifestation, syntactic function, constructional meaning and pragmatic value. This construction is the predicate as the dominant syntactic function, as well as being the object, attribute and adverbial.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is “comparing things A with things B”. This construction is used in spoken language, and its pragmatic value is expressed in its descriptiveness.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 “(S)X一般”; vernacular newspapers;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constructional meaning

H109.4

A

1009-9115(2020)02-0017-03

10.3969/j.issn.1009-9115.2020.02.00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9YJC740016)

2019-08-21

2019-12-01

韩书庚(1978-),男,山东泰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法学。

(责任编辑、校对:郭万青)

猜你喜欢

白话构式句法
家乡的土白话
白话寄生虫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构式理论与韩国语“?”句式教学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构式语法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汉语口语常用构式哈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