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视域下和球运动的推广价值

2020-01-09刘显强牛国胜皮德润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民族

刘显强,牛国胜,皮德润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381;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天津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天津 300250)

一、体育强国背景下和球运动的诞生与发展

(一)和球运动的诞生

体育强国战略的实施涉及各个层面,社会体育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人们的健身需求不断提高,健身意识日益高涨,参与的体育项目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从起初中华民族传统的武术、射艺到如今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特有的体育项目,琳琅满目,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我国已有民族体育项目九百余项。民族体育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作为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发展的长廊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千古流芳的中华文化,正是这古老而灿烂的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今天民族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体育获得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各个时期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均提及到要注重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2016年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民族体育依托于传统文化,植根于传统文化,是落实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底蕴加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致使现今民族体育的发展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为贯彻体育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2年北京申奥成功,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但同时也引发了国内体育界人士的深入思考。目前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中没有原本属于中国的体育项目,大多是来自西方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体育界学者便以建设体育强国、民族体育进奥运为目标着手考虑设计新型的体育项目。

回顾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儒、道思想构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圈”,其与之长期发展带来了历史悠久的“和合文化”。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对“和合文化”最好的诠释。将“和合文化”与体育运动相结合,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绝佳方式,以此为思路,体育界人士姜世才先生历经4年设计了融合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和球”。在这项运动中,兼具并收了世界多样化的文明,既融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和合文化”,承袭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自然、和谐东方文化理念,同时又吸收了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的多种优点,实现了多种文明之间的融合、多种项目之间的融合,竞争之间的合作、男女之间的配合,进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和”,同时和球运动的产生也是贯彻体育强国战略中“创新、发展民族体育”政策的重要举措。

(二)和球运动的发展

作为一项新兴的民族体育运动,兼具男女混合、隔网对抗、手脚并用、立体攻防、老少皆宜等鲜明特点,在当今社会文化需求和健身需求的多重影响下,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2015年,和球运动获得了教育部和中国大学生、中学生体育协会的认可,并连续三年主办全国范围内的赛事。为了实现“体育强国”战略,体现和球运动的和合文化,接纳更多的社会阶层参与到和球运动中,2019年4月,和球运动被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纳入社会体育发展名录,并在同年举办了全国范围内公开赛性质的一系列比赛。为了加大“和球运动”的推广和普及,公开赛采取四个分站赛、一个总决赛的办赛模式,分站赛赛事的举办选址,兼蓄并收了和球运动的本质文化,融合了多样化的文明,依次选取了和球运动的发源地——大连、港口城市——天津、多民族融合城市——西宁、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城市——南宁作为赛事的举办地。和球运动在推广、举办赛事的过程中,得到了多民族、多国家的参与,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了新颖的健身娱乐方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贡献了传统文化雄厚的力量。

二、民族体育项目——和球运动的推广价值

(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无与伦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球运动吸纳了古往今来的“和合文化”,实现了设计理念的融合、竞赛规则的融合、技术动作的融合等等,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竞技体育的完美结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增添了现代社会的缩影。

究其运动本身而言,和球运动就是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集合体。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社会的高度分化,在这个高度分化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没有共同的文化根基、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那就没有任何凝聚力可言,也就没有在世界舞台的立足之道。和球运动在项目理念、竞赛规则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和合”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让中华民族的子女有一种内在的本根和值守,有共同的社会意识。“不学礼,无以立”,和球运动特别注重礼仪文化的塑造。和球道义“礼、义、智、勇”中“礼”是排在首位的,与中国传统概念中的“礼仪之邦”有异曲同工之处,和球运动提出了一系列规范礼仪,涉及自身、对手、教练、裁判、观众等人群,在比赛中还增添了已有3000年历史的“抱拳礼”,使其能够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度交融。人类社会是发展的,是处在一个历史进程中的,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根基,可以说,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社会与历史连接的纽带,带领我们透彻历史发展的根本所在,指引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

在当前社会环境下,体育可以说是最好的教育,可以给予健康的体魄,同时又能够给予文化教育,而和球运动只是人文教育和身体教育的一个载体,既承担了身体教育的某种特定功能,又担负了传统人文教育夯实基础、完善素质的作用,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当前我国的社会需求而言极具益处。

(二)性别性格培养与团队价值

和谐社会的建立,既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理想追求,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生活中的层层关系,在人类社会纷繁复杂的关系中,性别关系是最基础、最直接、最为普遍的,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着各种社会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决定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平等的两性关系,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劳动热情,能够充分开发人的开拓精神,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

和球运动上场比赛每支队伍由两男两女组成,比赛场上,不仅要发挥男性的速度、力量优势,同时还要有女性的细腻和严谨,这就促成了比赛场上不同性别之间的互补和互动,使其充分发挥“异性效应”,让这种心理现象因为两性的同台参与得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激发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技巧性与观赏性,展现体育运动的魅力。男女的同台竞技使得体育运动更加接近社会现实,异性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能够更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身的不足,有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性,塑造健康的性别性格。

健康的性格并非是浑然天成的,而是一个不断成长与锻炼的过程。和球运动新颖的运动方式放弃了男男运动员之间的激烈对抗,而是为男女同台竞技提供了可能,增添体育运动的“柔和美”,这种运动方式使得男女运动员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考,更好的诠释现代社会中的“男女平等”,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赛场冲突事件的发生。

(三)个人能力培养与育人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项根本任务。《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学校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和球运动要求手脚并用,在对方回球后拥有四次击球机会(上肢两次、非上肢两次),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果断做出抉择,能够培养运动者迅速分析、判断和决策问题的能力。和球运动的“风流眼”进攻也是其一大特色,网上进攻和风流眼进攻构成了空间立体组合,使得和球运动的战术更丰富多彩。防守和进攻的惊险美学、网上和风流眼进攻的暴力美学、男女配合的协调美学、激烈对抗的悬念美学被其发挥的淋漓尽致。

现代社会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快速、激烈而复杂。一个人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没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没有敢于拼搏、勇于竞争的意识,没有融入团队、引领团队的协作精神,是很难在全面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去修于心、善于身、和于人、立于业、乐于生的。而和球就是一个极好的模拟平台,可以演练、体会、积累、提高那些现代社会竞争所必需的心理、身体、意识、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加速自己的社会化进程。

(四)促进民族团结与国际交流

自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民族体育的发展,多次举办民族运动会,现今,民族运动会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放眼来看,民族运动会更像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博览会,不同的民族都在演绎自己的特色。各个少数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中,大多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紧密结合,缺乏广泛开展的先天条件。同时,一些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还存在较大的危险性,需要长期的锻炼才能熟练掌握,使其不具备广泛开展的群众基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但具有共同的思想根基——“和”文化,因而由此衍生出的和球运动更容易被各民族所接纳,搭配技战术灵活、上手难度低、动作危险性小等特点,更便于多层次人群广泛开展。此前举办的和球赛事中,少数民族队伍更向大众展现了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与精神风貌,加深了大众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认识与交流,这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温,吸引了众多国外友人来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汉语。语言是一个民族鲜明的文化特征,而就在21世纪的今天,体育是不是也能成为当前社会鲜明的文化特征?答案是肯定的,体育中的舶来品让我们感受到了西方文化对形体、对赛事激烈程度的追求,而今我国的传统体育武术等项目虽已进入世界的眼球,但人们更为关注它的新鲜感与健身性,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西方文化中的竞技性,所以这类缺乏激烈对抗的体育项目很难得到西方乃至世界的认可。反观和球这一体育项目,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同时又兼具一定的对抗性,同时具备了中华民族本土的儒道文化和西方国家的竞争文化,这就为和球运动走向世界提供了可能。和球运动发展至今,也收获了一些亚洲国家的认可,中国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使得国外的人们更迫切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正当时,和球运动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体验、了解中国文化,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广泛传播具有积极意义,为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和球运动的推广思路与路径

(一)加快推广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体育强国战略中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全民族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持续提高,和球运动凭借其掌握难度低、各个年龄段都适宜参与的特点,自推广以来,在京津冀和东北地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其展现形式是各个地区能够独立举办相应的赛事,学校、事业单位等社会各个阶层能够广泛参与其中,裁判员、运动员和教练员队伍壮大。而在西北和南方地区项目推广不完善,参与群体较少,这就造成和球运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近几年来,中国和球运动推广委员会相继在各个地区成立“和球运动基地”,卓见成效。以“和球运动基地”为代表的此类组织应走向西北和南方地区,以地域优势拉动整个地区的推广和普及,减小南北地区的差异,实现多民族的参与,挖掘民族体育文化的潜力,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和球运动校本化,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将和球运动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不仅是和球运动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下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球运动新颖的竞赛规则和技战术要求是新形势下现代竞技体育对传统体育的进一步创新,和球运动将原本自由发挥的个人技艺演变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集体对抗,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学校体育课程中设置和球课程,符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契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在对青少年进行和球运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学习的同时,学生能够深入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一方面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青少年是体育强国战略实施的主力军,对终身体育和体育强国的贯彻落实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营造舆论氛围,促进传统文化传播

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源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以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影响范围大等优势不断扩充着人们的视野。传统文化本身具有独特的魅力,更加需要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扩大民族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对于大众来说,利用声情并茂的展现形式有利于抓住人们的眼球,能够满足其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同时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传播,提高人们的价值认同。此前和球运动凭借其传统文化优势得到央视、新浪、人民日报、新华网等多家媒体支持,接下来的推广仍要继续借助社交媒体的力量,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四、结论

和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民族体育运动,是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同时和球运动本身所渗透出的文化也符合当下“文化自信”的迫切需求,所以和球运动的诞生与推广是恰逢其时的。现今和球运动的推广犹如雨后春笋,已经初具规模,这也阐明了民族体育运动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存在的重大意义。在当今西方竞技体育项目遍布世界的时境下,今后和球运动的推广必须要坚定信念,统一思想,不断积累经验,发现不足,为接下来民族体育和和球运动的推广做好铺垫,进而为“体育强国”战略贡献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实力量。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MINORITY REPORT
成语魔方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